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唐朝当王爷-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安如同没听到儿子的呼救,他表情木讷,如同木偶。机械似地,将手中的盒子仍在地上,盒子被摔开了,露出里面盛装的东西。谢安背过身去;此时此刻;他的心;就像被人捏碎了!

    那种痛,无法言说,是一种一生一世,都无法忘记的丧子之痛!

    盒子里面,装的是一条白绫和一壶酒。

    白绫洒落在地上!

    酒瓶也歪倒在地上!

    谢仕林顿时傻眼儿了,他看到了爹转过身去的背影是漆黑的,不知道是不是背光作用,总之,谢仕林第一次看见自己的爹是一个如此无情的人。

    白绫和毒酒!

    谢仕林想笑!

    自己一直希望前来救自己的爹,居然会是亲自来了结自己性命的人。

    这是不是最可笑的喜剧!

    “为什么不是二叔或者三叔,爹为什么你偏偏要来。”谢仕林已管不上自己所犯的事如何不可饶恕,白绫和毒酒,非十恶不赦的谢家子孙,还用不着享受这样的待遇。

    自己要死了啊!

    谢仕林身心冰凉,已经和死人无异。

    换做是别人送来白绫和毒酒;谢仕林的求生欲望肯定要挣扎。但,前来了结自己性命的人,是自己的爹,子为父纲,谢仕林知道自己是跑不掉了。

    试问,天下间,有要杀儿子的父亲,当儿子的还能反抗么?

    答案是没有!

    所以,谢仕林很镇定地道:“爹,儿子想求你一件事。”

    谢安背着他不语。

    “我死后,不想葬在谢家的坟地中。”没有力气的谢仕林,撑着最后的力气,跪在谢安的身后:“还有一件事,爹也要答应。”

    谢安宽阔的背影,似乎有些抖动,儿子就算是个草包,终究是自己的儿子。

    虎毒尚且不食子,人无虎猛,其心更毒!

    声音沙哑道:“说!”

    “我想吃一顿饱饭!”

    谢安的眼睛湿润了,背着谢仕林,轻轻地点了点头:“别怪爹,也别怪谢家任何一个人。如果有下辈子,我希望,你还当我谢安的儿子,虽然杭州城的人常常嘲笑,说我谢安生了一个草包儿子,但儿子,还是自己亲生的好。就好比,现在爹要让你死,你没有反抗,甚至连脏话也没有一句,爹其实是希望,你骂我没有能力,连自己的亲生儿子也保不住,你也可以大哭大闹,我看着心疼,说不定冒着天下大不韪偷偷放你走。但你选择了认命,爹也选择了认命。希望有下辈子吧,下辈子,换成你来当爹。”

    总觉得心里堵着,谢安声色低沉,说话几乎如蚊音。

    谢仕林又磕了几个头,脑袋都磕出血来!

    直到看见谢安走出门去,铁门再一次关上,他如获至宝的阳光,从那道缝隙里消失时,谢仕林终于躺在地上哈哈大笑。

    谁说生富贵人家,就一辈子锦衣玉食,无忧无虑!

    富贵人家的龌蹉事,又有几人知晓!

    听着身后,谢仕林那如疯子一般的笑声,就像一把把无形的刀插在谢安心上。没有谁看见他走路的步子有点飘,没走了几步,谢安两眼一黑,直挺挺倒在地上。

    杀子,无关乎心狠不狠,而是在割心。

    谢仕林不死,谢家一族因为他一人而亡,谢安身为谢家家主,大局和感情,鱼与熊掌,二者不可得兼。 

第四十一章 外面天翻地覆与我何干() 
秋冬两季,是枯水期,对修筑堤坝是很有利的事。因为有朝廷的支持,各路官府大开绿灯,一切所用的材料,绝对是第一时间快速补给,所以,运河边工地上的民工全部加足马力日夜抢赶进度,眼看着就快要到年底了,他们都希望修筑堤坝的工程能在年底前结束,这样就能赶回家和家人团聚。

    不得不说,劳动的人民最美,他们这股干劲儿,传递了一种劳动美德,比起当年隋炀帝毫无理由征调民工修大运河弄得全国怨声载道,蓝田侯在江南征调十万民工修筑运河堤坝,相反得到的却是一片赞美。

    从来没有那个征调民工的大官,会得到上至官员下至百姓的赞美之声。

    的确,所有的民工都知道,蓝田侯是个体恤百姓的好官。

    干活不是白干,每天有铜板可拿。修河也很随便,不会强行逼迫过度劳累,真正的把民工当人看,没有严管的吏目跟在身后拿着鞭子抽打,也不会要求没日没夜地劳作。甚至隔三差五还会休假,简直就是劳动者的福音。其实他们都不知道,就凭他们每天坚持工作八个时辰,已经让蓝田侯觉得在压榨廉价劳动力。

    当然,劳动力三个字儿,只能偷偷地在陈华心里面过滤。这种超前的思想,还不适合只能小打小闹的大唐子民,否则会在他们心里生根出某种可怕的种子,到时候陈华可不能那么容易剥削任何一个人了。

    运河的工程,就没有受到任何官方的约束而停止。相反,朝廷派发的物资,反而越来越多地运来江南,支援着受灾的地方。

    以前那里受了灾,救援的物资,朝廷都是越往后,派发的越来越少,因为国库消耗不起,无论是救助灾民,还是河工治理,都是有固定的一个数目。就好比老李当初拨给陈华四十万贯铜钱,这已经是朝廷能拿出来的最大数目。

    但是,从各个州府报上来得到朝廷拨来的铜钱,合计起来远远超过了四十万贯。

    这并不是因为老李慷慨大方,而是,在这个时候,陈华终于知道,由他提议的全国募捐,取得了一个多么震撼的成效。

    朝廷发起的全国募捐,在全国各道州府中取得显著的效果。尤其是像江南道这样富庶的地方,募捐的资金,更是恐怖的吓人。

    江南从不缺乏富商,有钱人就和湖里面的鱼一样多。整个大唐十道,江南道募捐得到的资金,就占了一半。整整四十万贯,全国其他各道,加起来整整百万贯之多。

    由魏征管理的募捐署,可没有贪污一文银子,经过众多精通会计的官员统计得出,全国募捐得到的铜钱,的确超过百万贯。这一数目报上去,顿时全朝堂鸦雀无声,文臣武将傻眼儿了,心里纳闷,怎么大唐朝的贵族,突然间那么有爱心了呢,以往就是要他们捐一个子儿都要哭闹一番。

    不得不承认,这是有史以来,国库第一次获得那么多现银入库。同样,也让很多人心里面诅咒那个身在江南最好掉运河里淹死的蓝田侯,天生的马屁精,不费口舌,就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心招牌,顺理成章地收刮了百万财富,像他那样聪明的人,要是生在前朝,就那么在杨广的面前献上一策,好大喜功的杨广,一句话,封国公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咒骂、嫉妒、崇拜,反正长安城一直都是在那种环境中年复一年,谁也见不得谁好,谁也没扳倒谁,这是实话。

    不用猜也知道,老李肯定连睡觉都会笑醒,就因为陈华的一个建议,老李的小金库又收刮了不少民脂民膏,而且还不是巧取豪夺,是别人乐意掏腰包送来,老李拿人手短的程度,赶得上他脸皮厚的程度,肯定是统统纳入怀中。

    老李阴险狡诈的嘴脸,陈华懒得去想,也好在老李没缺心眼,江南这儿,也的确花了他不少银子。不然,天下第一个有话要说的就是陈华,他一定要华写奏章,让老李犯头痛病是必然的。

    谁说身在江南,就不能让老李得头痛病啊。

    就是写一篇十万字歌功颂德的文章,老李看也得看头痛,这还是小把戏,大把戏,陈华都不屑用,就好比他现在拼命向老李要钱,使劲地要钱,不要脸地要钱,老李一定会抱着脑袋头痛如裂。

    当然,陈华知道,他这样做的后果,回长安,功劳肯定要被克扣大半。所以,不能让老李抓自己的把柄。

    胡账房最近天天在算账,很少去打搅侯爷。他身为侯爷委派的首席会计师,不能出一个子儿差错,大账目,一个子儿,就是万贯的出入,胡账房丢掉老命都可以鞠躬尽瘁死而无憾,丢侯爷的面子,比让他七十岁光着腚子围着运河跑都还要羞愧。

    胡账房的敬业奉献,直接影响他为了算账,三天不离开房间,每日每夜和数字打交道。没有计算机的年代,算术是让人头痛的事,胡账房这样废寝忘食,让陈华很担心他的身板别累倒了。

    于是,陈华苦心冥想,终于搞定以玉石作为珠子,然后用几条木棒,定做了一个算盘,并且写出算盘使用的口诀,教给胡账房,让他节约脑力劳动。

    拿到算盘的胡账房,在摸透了算盘使用口诀之后,惊奇地发现了一个广阔的天地。

    那是一个只靠五根手指,就能够算尽天下的领域。

    那是一个可以在分分钟之内,就能算出某个庞大的数据。

    比起工部专门算账的官员,手拿一张算盘可以顶他们十个人。

    所有,胡账房,很爱惜地保管着侯爷拿给他的算盘,他还知道,侯爷回长安之后,会在格物院内开设这门功课,胡账房觉得可以让自己的孙子去学习,以后好继承他的衣钵。

    算盘,只是一个简易的计算机。不能创造太多超时代的东西,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还是能让它提前几百年面世。就好比工地上那些滑轮组成的吊装工具、抬动巨石的杠杆、方便运送物资的独轮车,只要是能省力省时的,陈华知识储备里面有这些东西,他都愿意分享出来。

    世界并不是为一个人而改变,但自己,完全可以改变世界一角。

    外面天翻地覆,与我何干,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于心无愧。

    这是陈华继中秋之后,养成的独立思想。 

第四十二章 三件事() 
一直住在运河的工地上,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施工遇到了啥难题,或者工程进度受到阻碍,陈华总是最先出现在施工一线。他不是坐在屋子里凯凯空谈的理想者,而是一位脚踏实地的实干家,想他堂堂侯爷兼江南道巡察使,其实可以完全不用管运河修筑的情况,交给下面的官员打理只需要每天喝着茶听官员汇报情况就行。他负责吴杭段的运河堤坝,比起其余两段,取得的效果太明显了,不仅是手下干事的官员拥戴他,就连那工地上的民工,都觉得侯爷不像是当大官的人,而是和他们一样都是农户,光脚丫子就敢往泥里面踩,换成其他当官的,不见得能做得出来。

    每天除了和水泥砂石打交道;晚上就只有清风明月陪伴;这日子惬意;完全就是一门心思要弄出全大唐最坚固的运河堤坝造福子孙千百年。不知道后世的史书上,会不会记录江南运河堤坝会和秦朝都江堰一类的水利工程相聘美,功过自由后人评,现在能做的,就是不偷工减料,修一段华丽的水泥堤坝,两边统统种上垂杨柳,完成之后绝对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

    不问外事,一心只搞水利工程,陈华现在的生活,就和工部某些秘密研究变态武器的专家一样,成了与世隔绝的那类狂人。他在运河边的工地上深居简出,全然不知道,半个月的时间内,江南发生了几件翻天覆地的大事。

    第一件大事,江南士族居首的谢家完蛋了。

    先是谢家长孙,谢仕林暴病而亡,接着谢家上一代家主谢弦因丧孙之痛,没活几天也得了一场大病去了。谢家第二代谢安、谢平、谢隐,断腿的、痴傻的、瞬间白头的,都发生在他们三兄弟身上,就连谢家三代子孙,除了谢仕林死了之外,也陆陆续续死了好几个子弟。

    一时间,谢家就像突然被施了魔咒一般,人人都不愿意靠近,也有人怀疑,谢家这是在弃车保帅,自毁家族总能保留血脉延续。

    江南的人原本以为谢家死了那么多人,朝廷对江南谣传谢家谋逆罪会过往不究,毕竟是谣言,谢家现在又那么惨,不值得为了一个喝醉酒的人说几句疯话就要杀人全家。

    但是所有人低估了老李的愤怒,一道圣旨,谢家所有男丁,三代以内,统统斩首,女眷发配边关,稍有姿色的,送入教坊司充作官妓。

    你要夺我江山,我就要你全族的命!

    谢家的下场,让天下所有的贵族,再一次认识到,能够亲手宰了自己兄弟登上王位的老李,是一个绝对可以让你九族消失在世上的狠人。

    当年山东士族血淋淋的教训,再次从演。不过,这一次,砍谢家全族的脑袋,缘由为何,圣旨上只字为提。仅仅只有,谢家谋逆,杀之以儆效尤。

    霸道的十个子,老李亲自写的,天下人看到了他已经羽翼丰满,再也不会像刚刚登基那几年,做事儿都要给出所以然堵住悠悠之口,现在的老李不需要那些借口,谋反就是死罪,简单的一个杀字,全家玩完。

    伴君如伴虎,最能感到岌岌可危的是天下所有的贵族。此刻,连他们也觉得,自己不过是别人圈养的一头肥羊。

    第二件大事,江南道有超过半数的官员,调离的调离,革职的革职,砍头的砍头,流放的流放,总之,江南现在是一片腥风血雨。

    调动一道州府的官员,原因也没说,仅仅因为两个字,贪腐!

    第三件大事,其实也说不得是大事,不过是比起前面两件都是杀人流血的事情,第三件事,比较让人联想翩翩。

    蓝田侯视察江南,治理吴州水患,从修江南运河,以仁爱之心,倡导天下募捐,为保后世再无水患,征地种树,解黎民苦难,如此为国为民,为君分忧,乃群臣之模范,国家之大幸,百姓之福音。特赐良田千亩,牛羊马匹各五百,食邑添到一千三百户,加封金紫光禄大夫。

    这是对蓝田侯个人业绩的肯定,他在江南辛苦了几个月,终于为自己换来了千亩良田,牛马五百,家里的户主又增加三百户,还有一个一文钱不值的散官金紫光禄大夫。

    从长安发往江南的圣旨,并不是直接送到陈华手上。

    这三件大事,陈华一直都不知道,还是吴州的萧翼,接到长安的圣旨,马不停蹄赶来告诉了陈华。

    看到了这个什么都不知道的侯爷,萧翼心中感慨,外面都快闹翻天了,他居然还有心情在工地上散步。难道他不知道,现在,全国上下,几乎都把他蓝田侯,称为蓝田妖侯,他就是一妖怪,走到那儿,那儿就要死人,而且还是死很多很多的人。

    “妖侯,快回你的长安吧,这儿不适合你!”江南的贵族是如此称呼,全国的贵族也统一口径。甚至有把陈华的摸样画成画像,扎在稻草人身上烧,总之,恨他的人,比喜欢他的人,要多十倍。

    萧翼把圣旨交给陈华,他就准备回吴州开展自己的工作。

    江南变天没有影响他,反而他因为救灾有功,说不定还有可能往上面更进一步的机会。萧翼背后代表的萧家,在谢家发生惨剧之后,很识时务地认为,萧家的权力过大,家中的天田地,和祖上得到的爵位完全超出,甘愿自降爵位,把多余的田地都分出去,同时听说朝廷有扩军的意愿,捐出了萧家在江南的两个牧场,还捐出不少银子支持朝廷扩军的想法。总之,就是要顺着老李这头狮子,乖乖的砍下自己的腿给他吃。

    至于江南其他家族,在受到谢家被灭族影响下,全部乖乖地,很听话地交出了手中不少的权力。可以说,这次因为谢家,江南士族元气大伤,恢复的机会微乎其微。

    江南的贵族非常恨陈华,恨这个从长安来的妖侯。他来了江南,就发生了这么多事情,不敢恨老李,只能拿他当出气筒,把所有的责任,包括谢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