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兵王传说-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斐说道。

    刘斐精神一震,口中说道:“李学坤的这个构想是,将新一军与新六军运到安徽,集中三个军,十几万人的兵力,出兵武汉,然而,以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十

    八军从衡阳向湖南攻击前进,占领长沙,与李学坤会师于岳阳,随后集中两路部队共力攻击江西,若如此,则华中必可光复,不过,若如果实现了这个战略构想,那

    么,我军需要于衡阳与合肥集中大量的战略物资,屯积武器,弹药,粮草,以我们目前的运输物资与兵力的速度,最少也要准备一个月才能展开这次大的战役。”

    “噢,你的意思是说,这个作战计划是可行的喽?”蒋委员长精神一振问道。

    “当然可行。”刘斐斩钉截铁的说道。

    “噢。”蒋委员长笑眯眯的点了点头,

    “健生,你觉的这个计划如何?”蒋委员长的目光看向了白长官。

    白长官是国民革命军中排名第一的军事家,他的话举足轻重,不想,白长官却不置可否,只是说道:“我想再听听别人的意见。”

    “嗯,你们谁还想说?”蒋委员长问道。

    冯玉祥想了想,站了出来,口中说道:“我总觉的这计划有点不切实际。”

    “噢,大哥怎么看?”蒋委员长问道。

    冯玉祥与蒋委员长是结拜的兄弟,所以,蒋委员长称他为大哥。

    冯玉祥,字焕章,原名基善,原籍安徽省巢县,生于直隶青县,中国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西北军准备。

    有基督将军,倒戈将军,布衣将军称号,是蒋委员长的结拜兄弟,系国民政府抗战青天白是勋章获得者。

    冯玉祥这个人,早年属于清军,在辛亥革命爆发后,他参加了滦州起义,1917年强勋复辟时,他怒发冲冠,誓死悍卫共和,率部入京击溃张勋。

    后来,他任北洋军阀的陕西督军,属于直系,在直系击败奉系的第一次直系战争中立下大功。

    不过,他却于1924年第二次直奉大战期间发动北京政变,推翻直系军阀控制的北京政府,所部改称为国民军,1926年在直奉联军进攻下通电下野。

    后来,冯玉祥赴苏联考察,同年5月加入中国国民党,在国民政府北伐之后,他又起兵响应,在五原誓师,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司令,参加了北伐战争,对北

    洋军阀反戈一击。

    后来,冯玉祥的西北军逐渐控制了整个西北地区,蒋委员长为了团结他,与他结拜为兄弟,但在中原大战中,这两个兄弟却刀兵相见,冯玉祥联合阎锡山发动了

    反蒋战争,最后兵败,从此失去了兵权,被老部下韩复榘请去,隐居于泰山。

    随后冯玉祥又于33年在察哈尔组织民众抗日同盟军,任总司令,但最终失败。

    1935年,冯玉祥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可以说,冯玉祥是一个很复杂的人物,即有旧军阀的习气,又有爱国的一面,但总的来说,这个人还不失一个

    正直,爱国的人。

    安徽是冯玉祥的原籍所在地,所以,冯玉祥对安徽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当听到安徽光复后,他欣喜若狂,对李学坤也很是佩服,甚至有去安徽,见一见这位抗

    日名将的冲动。

    不过,冯玉祥还是久经战阵的老将,他清楚的知道日本人的强大,在东北,两万关东军横扫东三省,在淞沪战场上,面对着日本人的飞机大炮,成千上万的中国

    士兵死于战火,在中条山,日军只损失了三千人,就消灭了八万精锐的中*队,在马当,在广州

    对日本人,中*队大多以失败而告终,现在,李学坤只是动动嘴皮,以几个军的兵力,就想夺回华中,消灭十几万日军,这简直是不可能的,最起码在冯玉祥看来

    ,这无疑是痴人说梦。

    “日军的战斗力大家都看到了,日军的一个师团,可以打我们六个军,而华中战场,据情报统计,日军现在共有九十九个师团,其中华中战场有十四个师团,包

    括第3,13,27,34,39,116,47,58,60,61,64,65,68,70师团,这十四个师团的兵力加起来,有三十多万人,也就是说,我们最少需要一百万人以上,才能

    与日军打个平手,而事实也正是如此,在华中战场,我军屯积了一百多万人,这才勉强与日军打个平手,想要一举消灭这些日军,又谈何容易?”冯玉祥嗡声嗡气的

    说道。

    冯玉祥的话说完之后,坐了下来,抿了口茶水,半眯着眼睛,不再说话。

    而军委会的人却也议论纷纷,冯玉祥的话说出了一部分人的心声,抗战打了七年,在安庆战役之前,一次性歼敌最多的台儿庄大捷,真正歼灭日军也不过一万多

    人,想要一口气吃掉日军二十万人,这胃口太大了些,中国人真的没有这个实力。

    “我同意冯长官的看法,这仗,打不得。”刘峙说道。

    刘峙,字经扶,江西吉安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历任黄埔军校教官,河南省政府主席,参与北伐、中原大战等多场战事,甚

    为得到蒋介石赏识。民国江西五上将之一,素有北伐战争中的“福将”、中原大战中的“常胜将军”、抗日战争中的“长腿将军”之称。

    在北伐战争与中原大战中,刘峙战功卓著,深得蒋委员长的信任,1935年4月,刘峙升为二级陆军上将,还兼河南省政府主席。其时四十有三,一时风光,无人出

    其右。

    当时人们把蒋委员长、何应钦下面的中央军五个二级上将并称为五虎(刘峙、顾祝同、蒋鼎文、陈诚、卫立煌)刘为五虎之首。国民党军界上层均对刘峙的福星

    高照、官运亨通表示羡慕,都誉他为福将。不过中抗日战争中,刘峙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在平汉路战役被日军打的一溃千里,被讥笑为长腿将军。

    刘峙此人,凡事容忍,倒是很得人心,这与他的经历是分不开的,1907年,他决定投笔从戎,考入湖南陆军小学第三期,当时陆小在泸溪只招两个人,因是外乡

    人,在小学中,备受同学的嘲弄和欺凌。

    刘峙有一套处世哲学,忍耐为上。他认为,为人浑厚容物,自有好处。古往今来,能成大事者莫不有一种浑容气度,为了自勉,取其宅号为浑容轩。

    正因为如此,刘峙才能扶云直上,官运享通。

    此时,刘峙明确表态,支持冯玉祥的意见,让会议的气氛有些紧张起来。

    一些军政大员纷纷表态,支持冯玉祥的意见。

    这时,蒋委员长又将目光投入了白长官,白长官是军事奇才,中国真正的军事家,虽说他一直与蒋委员长作对,但是,蒋委员长对他却是不记前嫌的,北伐中,

    让年青的白长官做了国民革命军副总参谋长,代行参谋长职权,后来,又任桂林兼任桂林行营主任,负责第三、四、七、九战区的作战,管理半壁江山。

    白长官兼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在武汉军事会议中,白长官建言提出“坚壁清野”、“焦土抗战”、“发展游击战、配合正规战”、“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

    取时间”等,这些建议;为军事委员会最高领袖蒋委员长所采纳;遂成为抗日最高战略指导方针;对抗战全盘策略影响至深、至广。

    这样一位百战百胜的军事家,蒋委员长真的很想听听他的看法。

    白长官心里已有了计较,这时,不再保持沉默,当即站了起来,口中说道:“诸位说的都有道理,不过”白长官话峰一转,接口说道:“健生觉的,李学坤

    的意见还是有道理的。”

    “噢?”蒋委员长眼中精芒一闪,看向了白长官。

    众所周知,安徽原本是桂系的地盘,现在,桂系被李学坤从安徽赶了出来,白长官按理说应该反对李学坤才对,怎么反而赞成起他来了呢?

    白长官看了一周众人,口中说道:“我明白大家的想法,但安徽是国家的安徽,虽然第七军已退出了安徽,但是,我白某人,却很佩服李学坤,如果没有他,安

    徽又怎么可能光复呢?

    不错,华中日军是兵力雄厚,可是当初,安徽的日军又何尝不是兵力雄厚?而李学坤以一军之力,消灭了四万余日军,要知道,新五军要同时面对十万日军,以

    寡敌众,消灭了相当于自身总兵力的日军,这说明什么?这说明,*现在的战斗力,特别是装备了美械以后的*部队战斗力,早已不是一九三一年九一八时期的*,也不

    是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时的*。

    在缅甸,中国驻印军消灭了日军第十八师团与五十六师团,这已是初露锋芒,这次的合肥战役与安庆战役,更是证明了这一点,只要我们拥有先进的装备,那么

    ,完全可以以寡敌众,以少胜多!”

    白长官清了清嗓子,口中接着说道:“如今,由于中缅公路已经开通,我军已有三十个师换装了美式装备,这三十个师留着干嘛,不就是用来打鬼子的吗?依我

    看,这一战,就以这装备了三十个美械师的军队为主,打一仗。

    另外,鬼子也没有那么可怕,在中国这么多年的消耗,以及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消耗,现在的日军,精兵已死的差不多了,在他们国内,年满十七岁到五十九

    岁的都要当兵,而这样一来,又大大影响了日本的工业生产,于是,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现在的日军,战斗力已大不如前,其战斗力,充其量与我装备了美式装

    备的师在伯仲之间。

    而华中战场虽然有日军十四个师团,但自太平洋战争以来,日军的甲种师团几乎被抽调一空,在中国战场上,只有第2师团,第3师团与第6师团,可是现在,第6

    师团已在安庆战场上被全歼,第2师团困守南京,再加上日军守卫浙江与上海等地等地的兵力,日军在华中战场上,实际上可以动用的兵力,不过八个师团,十余万人

    而已。

    这一战,我们只打两湖与江西,南京与上海的日军,有可能出动能策应两湖的日军行动,但他们必须要先攻下滁洲才行。

    众所周知,滁洲是李学坤的根本,李学坤将滁洲建设的固若金汤,想攻陷滁洲,以日军两三个师团的兵力,恐怕是很难的,当然,为了确保万一,我们可以将一

    些部队派到安徽,一来巩固安徽,二来让李学坤有余力进攻武汉,而我军的另一支主力,比如十八军,比如七十四军,比如第十军,比如第八军,则可以从衡阳北进

    ,与李学坤成东南两路夹击之势,这时,再此一军从四川出发,这样,就可以呈三面夹击之势,到时,日军三面被围,最终不是被歼,就是撤退,则我可以完全收复

    江西,两湖,这一战,就可以平定华中。

    所以说,我觉的,以我军现有的兵力与装备,训练,素质,完全有可能打赢这一仗。好了,该说的我也都说了,大家可以提提自己的看法。”

    白长官说完,坐了下去,白长官话一说完,众人再一次议论纷纷,白长官的讲话,打动了很大一部分人的心,如果真能收复华中三省,那么,将是抗日以来中国

    正面战争上取得的决定性的胜利,如此一来,必可大大加快抗日战争的进程。

    可是,中*队真的能行吗?就算他们装备了美式装备,就算他们有了美国教官训练,可是,他们真的能打得过精锐而且为数众多的日军吗?

    众人议论纷纷,总体上,依旧分为两派,保守派以冯玉祥和刘峙等老军人为主,主张不要随意动兵,而以白长官等军人为首的一部分人,则希望打这一仗,双方

    僵持不下。

    。。。

三百二十八章 马家少帅() 
“也许,我们需要李学坤到重庆来说一说,看看他能不能打动这些人。首发哦亲”陈成小声对蒋委员长说道。

    蒋委员长点了点头,既然方案是李学坤提出来的,那么,李学坤就来收这个尾吧,能不能成功,就看他自己的了,想到这儿,蒋委员会下令暂时休会,等李学坤

    到后再继续开会。

    随后,蒋委员长让人给李学坤去了电报,让他马上到重庆去。

    李学坤听后,心知出了问题,这时,重庆来接他的专机已飞到了合肥,李学坤也没有多想,既然蒋委员长要他去,自然有他去的理由,反正现在安徽的事情已上

    了正轨,那自己就去重庆一趟,想到这儿,他驱车来到了机场,上了飞机。

    几个小时之后,飞机在重庆机场降落,李学坤已经来重庆几次了,对这机场也很是熟悉,刚下飞机,就见一个军官带着几个卫兵在机场下方迎接自己。

    跟在军官身后的,是一些神通广大的记者,他们不知从哪里得知李学坤要来重庆的消息,于是一窝蜂的跑到机场来,想要采访李学坤。

    看到李学坤下飞机,那军官迎了上去,口中说道:“你好,你就是李学坤将军吧。”那青年军官说道。

    “正是,你是什么人?”李学坤看着对方肩膀上的将星,原来是个少将,只是他不记得,自己认识这位年轻的少将。

    “在下马继援,为国民革命军第82军代理军长,现在陆军将官班学习,奉蒋委员长命令,前来迎接李将军。”

    “马继援?”李学坤心想,这个名字怎么这么熟悉,片刻之后,他脑中如同打了一道闪电,这个马继援,可不就是青海王马步芳的儿子嘛?想不到啊,在这里,

    竟然能见到他。

    马继援现在名声不显,但却已是少将代理军长,82军是马步芳的嫡系主力,马步芳已将之交给马继援来率领。

    马步芳可是青海王,他部下的马家军,以骑兵为主,战力强悍,红西路军两万一千八百人从他的地盘河西走廊经过,愣是让他给全部歼灭,让红军蒙受了重大损

    失,他在西北称王称霸,无人敢惹。

    他的儿子马继续未来也是风云人物,与解放军的彭元帅在兰州大战数十天,虽然最终失败,但却给解放军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想不到,在这里能见到这样一位青年才俊,倒是大出意料之外。

    想到这儿,李学坤向马继援微微一笑,口中说道:“原来是马老弟,在下失礼了,你我年纪相当,正当好好亲近亲近。”

    马继援一听李学坤这话,顿时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李学坤谁?那可是全中国的风云人物,第一号的抗日英雄,虽说只是一个军长,但是,人家手中掌握着中国

    最精锐的一个军,而且,还是蒋委员长的亲戚,绝对的前途无量,不是自己这个杂牌军的代理军长可比的,所以,如果能与李学坤攀上关系,那是再好不过了。

    当下,马继援一笑,口中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称呼你为李大哥了。”

    “正该如此。”李学坤笑道。

    当下,二人谈笑风声,一同上了汽车,马继援也就二十出头儿的样子,现在已是军长,绝对是少年得志,与李学坤聊的很是投机,不知不觉中,汽车已到了蒋委

    员长的官邸,马继援一笑,口中说道:“李大哥,我就送你到这里了,将官班还有事儿,我就先行告辞了。”

    “马老弟如果方便,晚上我们找个清真馆子,我做东,我们喝两杯。”李学坤说道。他知道马继援是回民,所以,提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