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从挽明开始-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简介:这是一部属于热血少年的附身史,依靠努力、勇气、智慧洞悉人心,逆天改命,强势崛起——第一站,附身崇祯,挽救大明!
 ://131117

第1章 大明劫() 
“朕的江山,就要亡了,只剩下十个月的时间了!”少年袁嘉升睁开眼,发现自己躺在一张超级大的雕龙大床上,他在附身崇祯皇帝之后,感觉浑身发冷,头冒虚汗。

    此时的紫禁城,一轮满月在天空的夜幕高悬。节气已经入暑,但后半夜的皇城,满目的清辉冰凉。寝宫外寂静无声,偶然会有巡夜的禁军和锦衣卫走动。

    袁嘉升醒了,睡不着觉,从龙床上惊坐起来。他环顾四周,寝宫内的摆设很豪华,红木家具,门窗随处可见雕龙,室内红烛高照,火焰随风摇摆,像随时都有可能灭掉,正如这风里雨里飘摇的大明王朝。

    袁嘉升站起身,缓缓走到屋内的一面巨大铮亮的铜镜前,坐下了,半信半疑地抚摸着身上薄如蝉翼的龙纹内衣,确认此时自己已经真的附身崇祯皇帝,回到了他吊死煤山的十个月前。

    袁嘉升的家境很一般,上的中学是一所极为普通的中学,这所中学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寥寥无几,学校的厕所里总是一股烟味,女生澡堂的墙壁被男生戳了不少小洞;学校里经常有男生打架,头破血流。相对而言,袁嘉升是那种成绩还不错的乖学生。他高考本来过了重点线,为了帮助家里减轻负担,填报志愿到了一所普通大学,拿了奖学金。原本他对历史感兴趣,却选择了好找工作的工科专业。

    “靠自己努力,到哪里读书都一样。”上大学前,少年袁嘉升安慰心里愧疚的父亲说。

    开学后不久,袁嘉升在学校门口推开了一位戴着耳机听歌的女生,舍身救人。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少年袁嘉升迷迷糊糊中,受到了未来时空一位美女的邀约:回到过去的时空改变历史,不过没有超能力,而且第一次只有十个月时间。

    袁嘉升穿越时空的第一站,就是附身崇祯皇帝,结果眨眼就到了大明紫禁城的寝宫里,成了半夜睡不着觉的孤家寡人,悲了个剧!

    此时正是崇祯十六年六月,也就是1643年6月——历史上着名的小冰河时期。都夏天了,半夜天气还是有点冷。袁嘉升穿着一件薄如蝉翼的龙纹内衣,忍不住打了个喷嚏:“啊…嚏!”

    “皇上,您着凉了?”这时,门外站立的大明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听到崇祯皇帝的喷嚏声,推门进来,看到袁嘉升披头散发坐在铜镜前,头上冷汗直冒,便上前行礼,关切问道。

    “朕没事。”袁嘉升回答说,他问王承恩:“现在几更了?”

    王承恩道:“回皇上的话,快三更天了。”

    “哦,天还没亮。”袁嘉升整理了一下自己额前的头发,用衣袖擦拭了一下头上的冷汗,想起崇祯是一个勤勉的皇帝,便问王承恩:“朕该去上早朝了吧?”

    “皇上,你日理万机,昨晚半夜才睡,再歇一会吧,老臣一会叫你。”王承恩说。

    “此乃我大明存亡之际,朕睡不着呀。”袁嘉升摇摇头,脑海里起了强烈的狂飙,他没有超能力,如何改变这大明劫——《明史·崇祯本纪》上面白纸黑字写道:“乙巳,贼犯京师,京营兵溃。丙午,日晡,外城陷。是夕,皇后周氏崩。丁未,昧爽,内城陷,帝崩於万岁山……”丁未为干支之一,算下来,明亡于崇祯十七年农历三月十九日。

    当时读到这一段,袁嘉升很疑惑,有点想不通,大明开国二百多年,明成祖五次北征、戚继光抗倭、万历抗日援朝、南部海战胜利,都证明了明朝军事的强大。而且大明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御国门,怎么李自成的农民军北伐,京师不到三个月就陷落。

    要说明亡于皇帝,袁嘉升知道,崇祯绝对不是昏君,兢兢业业,每天勤于政事,不到三十岁头发就花白了。他还不近女色,连秦淮八艳之一的大美女陈圆圆都不要。

    想一想,崇祯的的祖父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大明的江山都好好的。他的兄长天启皇帝,专心木匠生活,政事都交给魏忠贤,大明朝好好的。到了他的手里,怎么就亡了?

    不过,崇祯刚愎自用,明军中鼠疫流行,大臣腐化无能,满清八旗过于强大……这些亡国的理由确实都客观存在,没有超能力,只能靠少年的血性和智慧改变历史了!

    “压力山大呀!不过这一切都将不会再成为问题,因为我来了!”袁嘉升心想:“既然我来了,我就要这大明的天下,恢复盛世!我要这大明的铁骑,重新从满清手里夺回辽东;我要这大明的旗帜,再次扬帆南洋,雄霸世界。”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脑海里片刻的梦想激情过后,袁嘉升回到了现实,陷入了理性的思考:“现在我能做一些什么呢?离大明亡国只有十个月时间了。”

    改变辽东局势?太难了!到1643年的6月,松锦会战已经结束,洪承畴率领的十三万援军败得一塌糊涂,明兵自杏山,南至塔山,赴海死者甚众,所弃马匹、甲胄以数万计。海中浮尸漂荡,多如雁鹜。洪承畴自己倒好,做了汉奸,投靠了满清,依然高官厚禄。可惜了大明在辽东的宁锦防线,完全崩溃,仅剩下吴三桂的三万关宁铁骑,孤守宁远城。满清现在皇太极的领导下,八旗兵强马壮。难以撼动,得从长计议。

    改变朝廷局势?也很难。崇祯皇帝的脾气一向不怎么好,如今崇祯朝里的文武百官,除了一群宦官,哪一个堪用?但凡有一些文韬武略的人,都被崇祯皇帝杀得差不多了。兵部尚书兼蓟辽督师袁崇焕,蓟辽总督刘策,漕运总督杨一鹏,督师熊文灿,陕西三边总督郑崇俭………该杀不该杀的都杀了,朝中已无多少堪用之臣。

    更可怕的是,此时的农民军,已然不是当年任人宰割的流寇了,成了气候。到1643年6月,张献忠的数十万农民军一路高歌猛进,打下蕲州,攻入黄州,攻陷汉阳,攻陷武昌及旁近属邑后,于武昌立国,还准备西进,图谋四川。

    李自成的五十万大军更是一路势如破竹。1643年正月初二,李自成攻陷承天,建立大顺政权,并且率军几十万围困开封。此时已经开始围攻开封府,开封是京城的门户和屏障,一旦失去,京城南边就没有什么坚城了。

    为了对付李自成,崇祯皇帝把早已下狱的孙传庭给放了出来,命其为兵部右侍郎、陕西总督,统领各路军马。孙传庭倒是一个将才,无奈此时,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军中瘟疫盛行,每天非战斗减员无数,军中配备的军械不但少,粮库也无多少存粮,更可怕的是,军饷也不能及时供给,导致军心不稳。

    “大明灭亡的此劫,似乎是劫数难逃。但我来了,便要努力逆天改命!”袁嘉升想了想,李自成下一步的目标必定是入陕,决定还是先稳住关中的局势。

    恰好前一天早朝,兵部尚书张国维呈上了孙传庭的密信,说他自己以前苦心打造的精锐秦兵,已多被裁撤解散,自己刚回到关中,手中只有一万多新招募的秦兵,他们没有作战经验,还需要多加训练,现在不宜率军出潼关,远到河南跟李自成的流寇主力作战。

    “还好,孙传庭的十万秦军还未出关,大明还有救!只要潼关不丢,保住陕西,大明南方还有甲兵百万,迟早能平定李自成的流寇。”袁嘉升觉得孙传庭信中的分析有道理,立即下了一道圣旨,让王承恩亲自连夜赶往孙传庭的关中大营,安抚孙传庭,让他坚守潼关,务必守住关中,不必出战,朝廷的粮草和军饷一个月内送到。另外,传孙传庭军中的民医吴有性,让他处理完秦军中的瘟疫后,赶来京城控制北方的瘟疫。

    “臣领命。”王承恩命两个宫女上前帮助袁嘉升穿龙袍,自己连夜启程赶往潼关。

    “希望孙传庭不要辜负朕。”此时陕西还没丢,袁嘉升心里松了一口气。

第2章 尴尬的早朝() 
那天早朝,袁嘉升乘坐龙辇自寝宫行向皇极殿,准备与群臣商议给孙传庭捐助兵饷之事。

    明末流寇肆虐,筹集兵饷是一件极为紧迫之事。不仅是孙传庭,吴三桂等诸将手下将士很多也是少的五个月,多的十来个月没有发饷,军心不稳。因为“士农工商卒”,当兵的在明朝是没社会地位的。尤其明末乱世,从军的人,大多是为了可怜的军饷从军——有了军饷,他们的家人才有可能不在饥荒等天灾中饿死。此前就经常有边军数月没发军饷,导致哗变或投降满清。

    袁嘉升对筹集军饷的事很重视,一大早就兴冲冲赶往皇极殿。皇极殿是明朝赫赫有名的永乐大帝所建,落成初名是奉天殿,到嘉靖四十一年,改名皇极殿,是紫禁城里最重要的宫殿之一,也就是民间传说的“金銮殿”。一般只有涉及大明社稷安危的大事,比如天子大婚、册立皇后、出征仪式等皇帝才在这殿中举行。袁嘉升第一天上早朝,就选择在这里会见群臣和皇亲国戚筹饷,目标是一百万两饷银,这是关系大明王朝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

    袁嘉升和御马监总管太监高起潜等几位内侍到了皇极殿,竟然发现大殿内又空荡荡的,一个大臣和外戚都没有来!

    袁嘉升一身黄色衮龙袍,一个人坐在高高的龙椅上,面色铁青,一言不发,旁人明显可以感觉到他内心的愤怒:大臣不知亡国恨,天亮了还不上早朝!

    见崇祯的脸色不太好,身边的高起潜赶紧上前道:“皇上稍等片刻,老臣这就去命人再鸣钟鼓。”

    在紫禁城午门正中门楼两边,分别有两座阙亭,里面放置了一皮鼓和一铜钟。平时早上只要鼓响,长安门的左右两门就开了,百官步行进长安门,经天街,上金水桥,入承天门,继而进午门,到皇宫大殿上朝。等到百官都进殿站好,就鸣钟关闭长安门!这叫“鼓严肃班,肃班鸣钟”。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钟鼓齐鸣”召集大臣!

    高起潜上前请示“再鸣钟鼓”,意思是要钟鼓齐鸣召集众臣。袁嘉升一挥龙袍的袖子,道:“今天宣诏之人,定要全部到齐,否则钟不歇,门永不闭!”

    于是,午门两边的钟鼓突然齐鸣,经久不息。那些睡过头或准备不上朝躲避筹饷的大臣们终于知道自己闯了大祸,急忙夺路狂奔赶来皇极殿。

    晚明时期的文官多住西城,在大殿上却站东边;武官们多住东边,在大殿上却要站西边。原来一般都是大臣比皇帝先到大殿,赶到之后,走到对面各就各位。那天,袁嘉升早早上朝,在大殿坐着,脸色铁青,窝着一肚子火,文武百官自然不敢大摇大摆在大殿上走到对面去站班上朝,否则是对皇帝大不敬,皇帝一生气,有可能找个大不敬的理由就把他们砍了——这样的事,以前崇祯也经常做。

    想当年,魏忠贤号称“九千岁”,权势滔天,嚣张跋扈,也被崇祯不动声色干掉了,所以群臣对崇祯还是心存畏惧的。他们到了皇极殿,不敢正视发怒的袁嘉升,在地上匍匐前行,像狗一样爬到对面,然后再直起身子上朝,等候袁嘉升的指示。

    到了中午,终于站班的朝臣和征召的戚官全来齐了!袁嘉升严厉的目光扫过殿中的群臣,落在户部尚书倪元璐身上,故意厉声问道:“倪大人,今天筹饷乃是头等大事,户部原来为何迟迟不给孙传庭拨付军饷?尔等是要欺君吗?”

    户部尚书倪元璐赶紧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道:“皇上明察,国库仅有区区四十万两银子,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一听国库里没钱,袁嘉升语气稍微缓和,对群臣说:“众位爱卿,现在国家有难,国库又空虚,诸位世受我大明皇恩,还望能解囊相助啊,朕今日想筹集一百万两军饷!”

    明朝大臣的俸禄,是由明太祖朱元璋定下的。朱元璋小时候父母死于饥荒,与当时的贪官有直接关系,所以明朝给官员定的合法俸禄很低,明朝着名的海瑞当年为母亲祝寿,买了两斤肉都立时传遍官场。明代皇帝对最赏识的大臣和勋戚们赐银两也低,到三百两就是奇闻了,万历皇帝的老师张居正在家乡盖房,他赐银一千两就被时人称“其数已太多”!崇祯不久前给来进京勤王的平西伯吴三桂发一千两内帑,他自己也认为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

    在过去,崇祯皇帝也一向幻想大明官员恪守儒家的道德规范,即使俸禄微薄,也会不计私利,为朝廷卖命。所以崇祯天天给大臣们念叨节俭,灌输廉洁奉公的大道理。今天袁嘉升又让他们捐军饷,多达一百万两之巨,殿下的群臣纷纷窃窃私语。

    内阁大臣魏藻德那天来得早,一泡尿在裆里憋不住了,便第一个站出来表态:“皇上,非臣等不想捐饷,只是臣等平日俸禄微薄,上有高堂,下有妻儿,实在没有余钱!”

    说完,魏藻德还给袁嘉升展示了一下他官服里那一件打着补丁的内衣。

    魏藻德是崇祯皇帝比较信任的内阁大臣,甚至是内阁首辅大臣的热门人选,他这么一说话,群臣和皇亲国戚们纷纷附和:“是呀,我们俸禄这么低,养家糊口都难……”

    “装……继续装。”这些话,如果是崇祯皇帝,那也就信了,但袁嘉升知道,这群哭穷的大臣平日里贪污受贿,有的是钱,闯王进城后,权将军刘宗敏一拷打,就出来几千万两白银。

    本来魏藻德第一个站出来,袁嘉升心里还有一些期待,此人平时阔论爱国,抨击腐败掷地有声,一身浩然正气,此时国难当头,他站出来肯定能为君分忧,没想到魏藻德一上来就哭穷,袁嘉升大为不悦,大声斥责魏藻德道:“魏藻德,你口口生生说自己家里没钱,但有锦衣卫告诉朕,你可在外养着两位小妾呢!”

    “在外养小妾,皇上你怎么知道……”皇帝派了锦衣卫盯着自己的私生活,还当面揭了自己的短,好面子的魏藻德急了眼,也顾不得当众顶撞皇帝,赶紧转移话题,说:“熟话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社稷已危,皇上何不用内帑暂充军饷?难道皇上还吝惜那些身外之物吗?”

    一提内帑,袁嘉升心里就有气,群臣都以为内帑丰厚,甚至谣传有三千七百万两白银之多,实际上连续多年入不敷出,崇祯的内帑已所剩无几,袁嘉升说:“非朕不愿也,只是内帑业已用尽,还望诸位臣子慷慨解囊。”

    见皇上自己也不愿拿出钱来当军饷,内阁大臣魏藻德也哭穷,殿下的大臣便不再说话,沉默不语装君子!晚明时期,士大夫虽满口仁义道德,伪君子巨多,道德水准却惊人低下,包括殿前这些名闻遐迩的朝廷重臣。所以崇祯亡国后说“文臣个个可杀”。

    金銮殿里一时鸦雀无声,地上掉下一根针也会听见。见群臣毫无表示,袁嘉升把目光投向皇亲国戚。他首先想到的,便是崇祯的岳父周奎,他是皇后周氏的父亲,封为嘉定伯。家里的钱至少也有七八十万两,养了无数乐女歌妓,“天下第一美女”陈圆圆一度也是周家班的乐女成员,被送到宫中陪侍崇祯,但被每天忙于政务的崇祯果断拒绝了!

    袁嘉升对周奎说:“嘉定伯,汝先捐银五万两,为群臣作表率,朕封你为嘉定侯,如何?”

    “咳咳”,周奎咳嗽了两声,他性甚吝啬,年纪虽大了些,可对自己的口袋却一点也不含糊,他心想这个表率自己绝对不能做,否则自己会被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