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从挽明开始-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武则天因为张氏兄弟被杀,精神备受打击,看起来所剩时日不多。上官婉儿想重新寻找靠山,梁王正是合适的人选。

    袁嘉升再一试探,她便没有明确拒绝,欲拒还应。

    袁嘉升看了一眼上官婉儿,她虽说有了一定的年纪,但是天生秀美,已是熟女。加上她的气质出众,一言一笑就极妩媚动人,加上微胖的身材,像极了高圆圆。

    袁嘉升见上官婉儿不大声说话,欲拒还应,就知道两人的事情有几分把握,又说了一句情话:“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真是好美的诗句,我第一次听说,想不到梁王还有这才情。”多愁善感的上官婉儿,心头一震,蓦地像是遇到了五百年前的风流冤孽,樱桃口微微气喘。

    袁嘉升再进一步,上官婉儿为了自己的前途,也放出百般手段,迷住这位看似风流的梁王。

    两人酒到动情处,花前月下筵前灯畔,有说有笑,全不避忌。

    那天晚上,上官婉儿靠着袁嘉升的肩膀,假意睡着了。

    袁嘉升没有拒绝,她微闭着眼睛,香梦沉酣之际,夜半钟声惊醒,睁眼一看,一抹月光正照在宫中的纱窗上,映得窗外的雕花好似绣上去的一般。

    良辰美景不可辜负,袁嘉升把睡在怀中的上官婉儿轻轻推醒。

    上官婉儿此时掉了外衣,只用一幅轻纱围着雪白的身体,月光儿直透进美人玉躯上围着的那幅轻纱,越发映得一身肌肤如凝脂般白净。

    那天,两人就一直调情,直到明月西沉,才离开,个中美妙的滋味,在两人心头萦绕。

    就这样,上官婉儿被袁嘉升征服,成了他留在宫中的眼线,留意着武则天的一举一动。

    武则天让袁嘉升查神龙政变的真相,他的调查,再一次指向了李隆基父子,他决定再去一趟相王府,会会李隆基。

    不久,洛阳下了一场春雪,晚上鹅毛般的大雪铺天盖地。

    第二天的天亮时,洛阳满城银装素裹,勾角的屋檐下挂起透亮如水晶。

    相王府,就在天津桥的北面,离梁王府也不过两三里地。

    袁嘉升没有坐马车,在雪地里走了一柱香的时间,就到了相王府的大门。

    见了相王府的门房,袁嘉升亮明腰牌,家奴见是贵客,通报了管家。

    管家便带着袁嘉升去相王府的后花园见李隆基父子,他们正在后花园里喝酒。

    此时年轻的李隆基中等身材,但是体型偏瘦,双眼深沉而明亮,俊秀的脸上表情很和善,比以前沉稳多了。

    当时,虽然寒风凛冽,相王府后花园的早樱开了,一支支红樱迎雪初绽。

    李隆基和父亲李旦正在花园的亭榭里煮酒赏花,亭子里摆了一方桌,桌上一壶热酒,几盘小菜。

    相王父子的心情貌似不多,畅叙亲情,格外惬意,他们频频举杯对饮。

    他们没有注意到袁嘉升的到来,袁嘉升也抬手阻止了管家的通报。

    李旦一时兴起,来到亭外空地,拔出身边的佩剑,舞上一段太宗皇帝创建的剑法助兴。

    只见红花落雪,李旦一身白袍,长剑舞得出神入化。

    “父王,好剑法!”李隆基忍不住鼓掌,说:“父王,说实话,从小你就是我心中的英雄。还记得那年皇子们狩猎,你一箭就射死一头野猪。论功夫,论谋略,论德行,你都是皇子当中最优秀的,皇祖母当年也要选你继承大统,你为何把太子之位让与七叔?他才智平庸,又懦弱无能,你真甘心一辈子屈居人下?”

    “隆基,不得胡说!治理天下,有你祖母一人就够了,谁当太子,谁当皇帝,都并不重要。”李旦收了剑,回坐喝酒,说。

    这时,管家带袁嘉升来禀报。

    “本王突然来访,打扰二位的雅兴了,失礼了!”袁嘉升见状,上前道。

    “不敢不敢!”李旦赶紧还礼,道:“狄将军乃国老之子,又得梁王之尊,皇上尚且不让你行礼,你这是折煞本王了。”

    然后,李旦回头对李隆基说:“隆基,你来拜见梁王。”

    李隆基马上起身向袁嘉升行礼道:“久闻狄将军的威名,这次政变,多亏你控制了局面!”

    袁嘉升点点头,说:“小王爷这次也表现不错,这正是我来找你们的原因。”

    相王李旦笑着问袁嘉升:“梁王前来,有何见教?”

    袁嘉升道:“本王是奉皇上之命查一些事情,想单独和临淄王谈谈。”

    “那么,本王就不打扰你们。”李旦点点头,也没问是什么事,就放心离开了。

    李隆基屏退左右,然后斟酒,替袁嘉升倒上,说:“梁王找我有何事?不妨请先饮此杯。”

    袁嘉升也不推辞,一饮而尽,道:“本王喜欢开门见山,知无不言,也希望小王爷能开诚布公。”

    “好!我李隆基就喜欢梁王这样的爽快人。”李隆基说:“干杯!”

    “我问小王爷一些事,如今时局虽然表面平静,但是实际上暗流涌动。我想先了解一下王爷对自己的前途有什么看法?”酒过三巡,袁嘉升微笑着问李隆基。

    李隆基诧异问道:“梁王查案,为什么要了解本王对自己前途的看法?莫非听到了什么流言?”

    袁嘉升也举起酒壶,替李隆基斟满一杯,说:“小王爷满饮此杯,我再解说。”

    李隆基笑道:“有意思,我喝了,再来听梁王的高论!”

    说完,李隆基举杯一饮而尽。

    袁嘉升说:“小王爷可知现今朝局大势?看出问题了吗?就天下大局而言,目前大周虽表面上看繁荣安定,但这几年太多人营造寺庙,耗费总计在千万以上,人民悲哀怨恨之声不绝于耳。”

    “这又怎样?”李隆基说。

    袁嘉升道:“而且我朝爵位浮滥,在开国之时,功臣不过凌烟阁上的二十四家,都是为国立大功者,现今有采邑的贵族成千上万,叫人如何信服?”

    李隆基抓起酒杯,一饮而尽,道:“梁王说的很有道理,但这些又与我何干呢?”

    袁嘉升笑道,“无怪人言,临淄王有一外号‘阿瞒’,果然有曹操的城府和志向。”

    李隆基笑道:“什么‘阿瞒’,都是流言蜚语,梁王莫要听信。”

    袁嘉升道:“小王爷没有大志向,最近为何与禁军之中级将领以财帛恩德结交,比如最近派李宜德、王毛仲两人深入左右羽林军,结交果毅都尉葛福顺,陈玄礼等人,这些总不是流言蜚语吧!你想做什么?”

    “本王没想做什么…”李隆基额头上虚汗直冒,故作镇定道:“本王与李宜德、王毛仲并不相识。”

    “好吧,既然临淄王不承认李宜德、王毛仲是你的人,那我就杀了他们,还有跟果毅都尉葛福顺,陈玄礼等人。皇上有旨,最近禁军里行为异常者,与皇室有交往者,杀无赦!”

    “啊?梁王,皇上有这旨意……”李隆基吓得额头直冒冷汗。

    “我今日穿便服来见小王爷,没带差役,对临淄王是知无不言,没想到你坦诚不够。”袁嘉升说。

    “啊?这…李宜德、王毛仲确实跟隆基是朋友。”李隆基承认,道:“他们这些活动,梁王如何知晓?”

    “临淄王,我不得不提醒你,皇上虽然老了,可并不糊涂。本王不仅知道李宜德、王毛仲两人深入左右羽林军,你还跟禁军掌握军械供应的太平公主之子卫尉卿薛崇简,也就是王爷的表兄,来往密切!”

    “啊?!梁王,你今日来,是要缉拿隆基嚒?”李隆基额头上大汗已如雨出,很是惶恐。

    “小王爷,你是聪明人,应该知道本王不是来为难你的,不然不会跟你谈这么多时局。天下如此纷乱,相王贵为皇室,早为谋划也没错。本王提醒你,天下大事,往往祸福相倚,虽有大运,也有大险。古之成大事者,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你谋大事的时机,还不成熟。”袁嘉升道。

    “狄国老一生忠于李唐,梁王有过之无不及,求先生指教一二!”李隆基向袁嘉升行跪拜大礼,道。

    李隆基这一跪,把袁嘉升跪懵圈了,他心想,自己今天只是来警告一下李隆基时机未到,不要轻举妄动,为何他还给自己跪了,他可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唐玄宗李隆基呀!看来少年李隆基不是穿越者,不然不至于跪求出路啊!又或者,是李隆基的演技太好了?

    袁嘉升心里一愣,这李隆基在雪地中的一跪,让他顿时感觉到脊背一阵阴冷,眼前这货到底是不是风流倜傥的开元盛世创造者?这传说中的历史人物到底有多少事只是传说?

    历史书上,对帝王将相,到底有多少虚美的成分?

    历史上,权力的游戏,是充满血腥味的野蛮游戏!

    历史上,权力的游戏,是六亲不认、骨肉相残的残酷游戏!

    历史上,权力的游戏,是你死我活、成王败寇的游戏!

    袁嘉升再次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李隆基,在他的眼里分明看到了李隆基对最高权力的畏惧,他上前扶起李隆基说:“小王爷放心,关于你的这些事,本王是不会告诉皇上的。”

    求订阅支持正版

第105章 吃饭的学问() 
袁嘉升要出去吃早饭,小莲和小碧便给他找了一套便服,一起微服上街。

    “客官,里面请。”洛阳的坊门旁边,几家早餐铺子已经升火点灯,招呼路人进店。

    “王爷,你想吃点什么?”小莲问道。

    “嘘!别再叫我王爷了,就叫老板吧。”

    “老板,你想吃点什么?”小碧笑道。

    “这洛阳是神都,哪里有异域风味的老店吗?”袁嘉升问这对姐妹花。

    “有呀,老爷,这街上不少铺子都是胡人开的,你看那里,就有一家胡饼店。”小莲指着不远处一家烧饼铺子说。

    袁嘉升一看,那烧饼铺子门口干活的活计,高鼻深目,满脸络腮胡子。老板娘也是一个年轻的女子,戴着面纱,用半生不熟的中原话揽客:“几位客官,刚出炉的胡饼,来两张?””

    袁嘉升对那年轻的老板娘有兴趣,带着小莲和小碧走上前,要了三张胡饼。

    等胡饼拿到手上,袁嘉升有一点所望,胡饼原来就是芝麻烧饼,白面做的,在炉子里烤熟了,拿出来抹上油,撒点儿芝麻。

    胡饼个头很大,上面还有一层猪油,袁嘉升咬了一口,感觉这胡饼也太油腻了。

    “这胡饼真是难以下口呀,油太大,这一大早的,我们一会还是去吃点清淡的吧。”袁嘉升说。

    “好的,老爷,那边胡人还嫌寡淡没味呢!听说胡人都喜欢吃比胡饼更加油腻的煎饼。”小莲说。

    “有没有馒头、包子、花卷之类的?”袁嘉升问道。

    “老爷,那边有卖蒸饼的铺子。”小碧说。

    “蒸饼又是什么玩意?跟烧饼有什么区别?”

    “都是面皮,里面包着馅料,不过是蒸熟的。”小碧说。

    “行,早上就吃蒸饼吧。”袁嘉升道说。

    吃过早饭,袁嘉升去宫里找上官婉儿,说起早餐的事,上官婉儿笑着说:“梁王,中午这顿饭,可以在朝中吃。”

    “朝中还管饭?”

    “嗯,按照太宗确立的上朝制度,只要是九品以上的朝廷命官,中午这顿必须跟同僚们一起吃食堂。”

    “京城的官员都在朝廷食堂吃中饭?”袁嘉升问道。

    “对于京城的官员,有朝参日廊下食和非朝参日公厨堂食的区别。”上官婉儿说。

    “现在的京官,也不是每天都上朝。”袁嘉升说。

    上官婉儿说:“按级别,三品以下的官员每月六日朝参,逢一五上朝。”

    袁嘉升问道:“三品以上的大官呢?”

    上官婉儿说:“有一些人是每天都得入宫参见皇帝的,比如监察御史、员外郎、太常博士。”

    袁嘉升道:“我看平日里上朝,不少官员三更就得进入宫门。”

    上官婉儿说:“是的,宫里晨鼓敲响,坊门一开,文武官员就赶紧往皇宫跑,报名验鱼符上朝,等到日中散朝,估计是又累又饿兼头晕脑涨,朝廷管饭也是应当哈。”

    和上官婉儿谈起上朝,袁嘉升说:“每天上朝也没什么意思,没事的时候,无非就是往朝殿里一站,听无聊的大臣们絮絮唠唠说事。中午吃饭还要听他们絮叨?”

    上官婉儿说:”现在是条件好了,还有食堂。太宗年间,上朝的官员都在宫殿的飞檐下、廊庑上坐地吃饭,就叫‘廊下食’。”

    袁嘉升道:“这‘廊下食’,吃什么山珍海味?不会简陋寒碜到丢朝廷脸面吧?”

    上官婉儿笑着说:”那倒是,一般朝餐,肉食是每天三头羊,各个节日也有加餐,发糕点,加了黄米的肉羹,趁热开吃。”

    袁嘉升道:“冬天和夏天吃的而不一样吧?”

    上官婉儿道:“是的,不一样,冬天一般会端上一碗咕嘟嘟冒泡的热汤饼;赶上特殊的节日,比如端午赐粽子,寒食节,会给甜米粥喝;在骄阳似火的夏天端上来的会是用凉水拔过的冷面、粉粥,会有一些水果。”

    “水果有一些什么?”

    “桃啊、梨啊、石榴,还有柿子。“

    “夏天宫里会有荔枝吃吗?”袁嘉升想起“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句。

    “有呀,不过那是岭南的贡品,只有皇上身边的人才可以吃到。”

    袁嘉升笑道:“看来,这算是额外福利,朝臣未必吃得上。”

    上官婉儿道:“其实吃什么不重要,官员看重的是其中礼节,觉得能在朝廷吃饭是光荣。”

    袁嘉升问道:”吃顿饭还很多礼仪讲究?坐错了位置,走错了方向,都有可能被御史弹劾?”

    上官婉儿道:“是的,这顿饭的礼仪要求特别严格,被御史弹劾,犯错一次要罚没一个月工钱。”

    袁嘉升说:“还真有这么无聊的御史?”

    上官婉儿道:“那可不是么?有些御史特别认真,锱铢必较。据说某一年,朝廷里的宰相严绶参加廊下食,皇帝派宦官马江朝去赐樱桃给官员们。”

    “等等,大唐有樱桃了?这个我爱吃。”袁嘉升说。

    “樱桃也是贡品,不过比荔枝要多一些。”上官婉儿说。

    “还是回到原来的话题去,宰相严绶怎么了?“

    “这个严绶,在京外当节度使时认识宦官马江朝,因为是接受皇帝御赐的樱桃,屈膝向宦官行了个拜礼。旁边一个不明真相的围观御史,不明就里,以为是皇上有旨,也跟着跪拜。结果就被同僚弹劾,严绶也被罢相,贬官外任。”

    “看来在大唐也不自由啊!”袁嘉升笑道。

    上官婉儿道:“什么是自由?”

    袁嘉升“咳咳”两声,道:“要是论自由,可以洋洋洒洒写一本上万字的大书,简单地说,就是想干就干。”

    “想干就干?那你现在想干吗?”上官婉儿红了脸,道。

    袁嘉升岔开了话题,对上官婉儿说:“朝廷管饭,灶大灶小,菜多菜少,也是要按级别供应吧?出阁入相,是不是有小灶?”

    上官婉儿道:“确实,在大唐做到宰相这个级别,就可以进政事堂吃饭。”

    袁嘉升笑道:“当宰相不容易呀,像张柬之,八十多岁胡子都花白了才当宰相。对了,张柬之他们的官职好像不叫宰相?”

    上官婉儿道:“唐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