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从挽明开始-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面面色突然严肃,说。

    李隆基道:“侄儿今儿瞧见姑姑高兴,故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来凑趣问安一番,还望姑姑指教。”

    太平公主沉吟道:“我们都姓李,生于大唐皇家,瓜田李下,以恬淡无争态度处事实为首选。这个你要向你的父王学习。”

    “姑姑说得对,只是恐怕皇后他们不会容我们恬淡无争。”李隆基试探太平公主说。

    太平公主道:“确实,眼下就有蹊跷事儿,那韦氏的衣箱,竟然出现五色云。最可气皇兄还给她画出图样,悬于宫门之侧。唉,还有《桑韦歌》,韦皇后母女有野心,路人皆知的事儿,他为什么就不明白呢?唉,早知如此,当初这皇位还是由你爹来坐最好。”

    太平公主当时衡量局势,说韦皇后抛出“五色云”,还有《桑韦歌》的舆论,这是一个很危险的政变信号,说明韦皇后的野心,已然膨胀,她最终无非遵循武皇的故事,逐步架空皇帝李显,独揽朝政。

    “姑姑说得对,我们必须做一些什么,来阻止韦皇后母女。”李隆基说。

    “你在万骑中的那些朋友,不可轻动,更不可让韦后知道,要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太平公主说。

    “姑姑说得对。”李隆基闻听太平公主提起自己的这帮朋友,不明白她为何知晓,遂顺口答道:“他们的爱好与侄儿相似,彼此说话也投机,因此来往颇多,也没什么。”

    太平公主转颜一笑,说道:“三郎,要说这韦皇后,现在一心谋取大位,本公主看也是虚妄。”

    “姑姑说得对,我们李唐的江山,绝不会落在外人的手里。”李隆基说。

    姑侄两人相聊甚欢,到了傍晚时分,太平公主叫来儿子薛崇简,道:“你去厨屋交代一下,晚间留三郎在府上用膳。待膳治好,你再叫王师虔过来一起用膳。”

    就这样,太平公主与李隆基现在为了共同的敌人韦后,两人不约而同走到一起来了。他们各有长处,太平公主瞧中了李隆基的禁军中人脉资源,而李隆基则瞧中了姑姑在朝臣中的影响力及人脉资源,两人决定联手,应对将来的变化。

    李隆基道:“姑姑有事,吩咐侄儿去办就是,用膳就不必了,侄儿实在担待不起。”

    “无妨,我们是一家人。隆基,跟你说实话,任何他姓之人掌握了大权,李氏就成为其行进道路上的绊脚石。我们得未雨绸缪,这一点你要告诉你父亲。”太平公主深知一旦韦皇后掌握了大政,其首要对付的目标就是自己和哥哥李旦一家。

    “我听姑姑的,你怎么安排,隆基自当配合。”李隆基说:“有没有办法,让皇上废后?”

    太平公主说:“皇上对韦皇后是言听计从,现在被韦氏母女哄得团团转,让他废后,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

    李隆基说:“那我们应该先除韦皇后的爪牙:宗楚客与纪处讷。”

    “你和我想到一块去了。”太平公主本想拿这事儿试探李隆基,不料李隆基竟直言抛了出来,义愤填膺,面露杀气。

    太平公主很满意李隆基能有此态度,说:“不错,李氏子孙,应该这么想,我们还应该这么做。大凡有些良知的朝臣,岂能容皇后韦氏母女如此劣行横行?三郎,其实我这几个月来多郁闷,缘由此起,今天跟你一谈,心结解开了!”

    求收藏、推荐支持

第112章 万事俱备() 
李隆基原本来见太平公主,心里没底,实在摸不透姑姑的心思,刚开始的时候不敢贸然张嘴,没想到太平公主也郁闷了很久。看来梁王让他设法与太平公主联手谋事,是正确的一步好棋。

    那天,姑侄两个相谈甚欢,一起用过晚饭,太平公主把薛崇简也介绍给李隆基,让他好好带着他玩。

    李隆基满口答应,说:“想不到一转眼,我这表弟都长这么大了。”

    又过了一个月,太平公主主动约李隆基去公主府,一如往日那样对他嬉笑怒骂,然后,她与李隆基到内屋单向晤谈,此种方式已透出特别的信号。

    薛崇简也在内部等候,太平公主横了他一眼,对李隆基说:“贤侄,你看看你这表弟,整天只知道贪玩,无暇关心它事。你听说了吗?昨天,为了一具水碾,有一个不知好歹的僧人,把姑姑告到官府,官府的人听韦后的,把我弄得灰头土脸。”

    “此事,侄儿确是听说过了。”李隆基说。

    “听说现在裹儿也无视姑姑这位长辈,常在外面说一些蔑视之语。三郎,你跟你父亲说,现在是外人欺负我们李家,家里的小辈也不把我们放在眼里,这往后的日子,我们还怎么过?”

    “这事确是安乐公主和韦后过分了。我们需要怎么做?”李隆基觉得太平公主有话要说,殷勤问道:“姑姑有何事,尽管吩咐侄儿就是了。”

    “姑姑也没有别的事,那日在宫中,看和你踢马球的,是为禁苑总监、利仁府折冲,还有万骑果毅,这些人,你可熟?”太平公主小声问道。

    “姑姑问这个干甚?他们都是一些地位卑微的人。”李隆基说。

    “隆基,这些人虽然官职不高,但皆手握一定实权,到了关键时候,是大有用的。”太平公主说:“你平日里要善待他们。”

    “姑姑说得是。这些人平日里对我很尊敬,我也算礼贤下士,尽量给他们一点好处。”李隆基听太平公主这么一说,觉得以前自己还真是小看了太平公主,她从武则天时候开始就身在高位,经历大事多,眼光较常人犀利不少,一下子就能看出自己结交这些地位卑微人的关键。

    确实,太平公主现在等李隆基前来时,她的心中思绪纷扬,想到了这个问题:“此子踢马球,为何多结交军中之人?若论球技,钟绍京与麻嗣宗尚能上场驰骋,而陈玄礼与葛福顺,技艺就差远了。而李隆基更愿意带陈玄礼与葛福顺等人玩,恐怕多以玩球名义结交军中之人,另有深意!”

    太平公主试探了一句,李隆基果然有了这种心思,说:“隆基,现在姑姑想请托你一件事。”

    “姑姑请说。”李隆基说。

    “你把崇简与王师虔都带入你的马球圈里,让他们交一些朋友,学一些踢球的本事,皇兄很喜欢会踢球的。”

    “这个,姑姑,你知道的,我那些朋友性格很怪异。崇简为人很好,其言语不多,效果不会太好,而王师虔恐怕……”李隆基觉得姑姑此招匪夷所思,所谓朋友,那得志趣相通,没听说过生硬地将人硬塞入他人圈内。

    “王师虔性情很随和,相信你的朋友圈能够容纳此人。”太平公主说:“只要你答应了此事,今后与姑姑的联络就可加深一层。”

    “好吧,姑姑既然这样说,隆基试一试。”李隆基并未多想,答应道。

    “不过姑姑所命,隆基定遵照执行。只是我的这帮朋友层阶太低,怕崇简和王师虔耻与他们交往。”

    “男儿要志在四方,需要朋友。确实,崇简平日里就是一个不爱交际的主儿,就爱在府内与王师虔一起弄诗吟文,我是让你带带他们。”太平公主说:“将来我百年之后,这个家还需要他主持。”

    “隆基定当竭尽所能,帮助崇简。”李隆基说。

    李隆基留在长安,四处活动,结交各方人士。

    皇帝李显和和皇后韦氏,都是爱热闹的人,大发敕书让中书省与门下省三品以上官员诸王驸马等夜宴。

    受邀之人,都是早早入宫城等候,李隆基也热衷参加这样的夜宴。借助显赫的政治地位,袁嘉升也多次参加赐宴游乐,连流竟夕,醉不思归。

    等到天色一黑,各王公大臣等按指定位置入席,就见殿外的空地上,燃起数十堆大火。门内后有一阔地,也是布满了风亭水榭、梯桥架阁。

    “来来,诸位大臣,一起来欣赏歌舞。”李显拍手道。

    鼓乐声中,殿门处入了两名宫女,她们手执团扇。

    李隆基一看,扇后一位款款而来的窈窕女子,一看就是胡人。

    那胡人美女,团扇遮面,身穿青色翟衣,开始跳舞。

    身后一群胡人美女,个个身材高挑,下摆露出红绿相间的格纹,其头上插满了金银琉璃等钗饰,在晚上闪闪发光。

    宫中也已建得颇为富丽堂皇,百官从各处渐会假山下。

    宫中的山体皆选用华山那样黝黑的山石,绝壁峭立,山间台阶相连。

    袁嘉升一看,那赫然就是一座微缩的华山。他的位置比较靠前,登上山顶,那里有数座凉亭,倚亭而观,可见山下的池水势潋滟柔波,园内花异木争奇斗艳。

    各种奇树,如天台金松、嵇山海棠、天目海棠、钟山月桂、曲房山桂、金陵珠柏、宜春柳柏、蓝田栗梨……争奇斗艳。李显也啧啧赞道:“皇后,你推荐的赵履温确实有本事,如此短的时间竟将天下奇树集于此。”

    “还是皇上重用得对。”皇后韦氏说。

    “下面,由我来为大家品诗,婉儿献丑了。”在临近水池的一侧,搭就了一个鲜花棚子,上官婉儿在这里品评诗作,以定优劣,她身材一流,气质笃定。

    参加夜宴的百官诗作,皆集上官婉儿之手。只见她一身羽扇白衣,慢慢赏析,每读一篇诗作,若不入眼,纤手便将之向外一抛,跌至棚下,该诗主人看见诗篇被弃,一脸惆怅。名列第一者,朝中常赏赐金爵,贵重无比。朝野上下,吟诗做赋靡然成风。

    “婉儿真是好样的!”皇帝李显也为上官婉儿叫好。

    “众人来齐了吗?我皇妹在哪?”李显很高兴,完了一会,累了,在人群中看半天,没看到太平公主,仅看到相王李旦。

    “回皇上的话,太平公主今日未进宫。”旁边的黄门官回答。

    李显遂对黄门官道:“哦,那你马上召相王过来,让他陪朕游赏。”

    李旦闻听皇帝召唤,就疾步走了过来行礼,又向韦皇后示意:“拜见皇上、皇后。”

    “四弟,免礼。”皇帝李显道:“朕今日在人群中未见令月妹妹,你知道她最近怎么啦?”

    李旦得知太平公主今日不来与会,是与安乐公主怄气,说:“最近听说皇妹惹了官司。”

    李显哈哈大笑,说:“她原来是与裹儿较劲呀。何必呢,裹儿还是个小孩子。四弟,你该劝劝皇妹,年龄愈长,性子愈成小女儿姿态了呢?”

    “父皇,我可不是小孩子呢。”安乐公主不高兴了,说。

    “父皇知道。”李显说:“咱们去看婉儿评诗。”

    李显与韦皇后到了定昆池门前,上官婉儿和袁嘉升前来迎接,他心里微觉诧异,但并不为意,进入门内。

    “请皇上看看这些诗歌。”上官婉儿拿出一叠诗,呈上说。

    “好的,朕来看看。”李显虽做诗一般,经常观诗,又得婉儿指点,品评功夫不错,拿过诗笺,看到沈佺期、宋之问二人的诗,凝神观看,说:“这两人的诗歌,乃是上品。”

    “皇上好眼力,他们两人的诗歌,确实是不错。以宋之问之诗为冠,可以入乐。”婉儿也用心阅读,说。

    李显得到上官婉儿的夸赞,对群臣说道:“众爱卿,昭容品评诗作,卿等能者多劳,现场各试作一首,如何,夺冠者朕重赏。”

    宋之问文思敏捷,默思片刻,急就成章两句“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材”,后续用汉武帝与昆明池的典故,以歌唱颂扬李显君臣赋诗唱和的场景,诗末两句用了《论语》“朽木不可雕也”句意。

    袁嘉升赋诗一首《将进酒》——

    君不见,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

    “好一句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上官婉儿朗声说道:“陛下,皇后,妾以为,今日之诗,以梁王的诗歌最佳。”

    袁嘉升吟完,宗楚客即拱手向李显道:“陛下,没想到梁王才思翩翩,臣以为他属无愧。”

    李显闻言,此时心情正好,遂当场答道:“好呀,就依卿等所奏,梁王最佳。”

    李隆基也在朝中参加宴会,在暗中结交禁军,和太平公主的关系也日渐亲密,对袁嘉升也更上心,不时还投其所好。

    那天,李隆基就送给袁嘉升一幅画,说:“久闻梁王爱好古画,我得了一宝贝,献于梁王。”

    袁嘉升接过画一看,竟然是唐代着名画家阎立本所绘的《步辇图》,绢本。该图虽然不设背景,但结构上自右向左,由紧密而渐趋疏朗、重点突出,乃是华彩之章。

    袁嘉升仔细一看,这《步辇图》描绘唐太宗李世民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在那图卷右半,是一群宫女簇拥下坐在步辇中的唐太宗,李世民的形象是全图焦点,他面目俊朗,目光深邃,充分展露出一代明君的风范与威仪。

    “好画呀,主要人物的神情举止栩栩如生,这绘画技巧相当纯熟。你看这衣纹器物的勾勒墨线,圆转流畅,畅而不滑,顿而不滞,真是神作。不过,左侧三人是谁?”袁嘉升问道。

    “听人说,左侧三人前为典礼官,中为禄东赞,后为通译者。”李隆基说:“这画确实不错,梁王你看,画者煞费苦心刻画宫女们的娇小、稚嫩,她们执扇或抬辇,或侧或正,或趋或行,正好显得太宗壮硕、深沉与凝定,隆基心底真是仰慕太宗的风采。”

    “小王爷沉住气,日后必成大器。”袁嘉升笑着说。

    “现在朝中的局势,越来越紧张。韦后不仅大势揽权,提拔韦家人,其从兄韦温掌握实权,还派了六个侄子去控制禁军。”李隆基说。

    “禁军里的人怎么看?服他们管吗?”袁嘉升问道。

    “韦家这几个侄子,都没有军功,完全是因为和韦皇后的亲戚关系才被提拔,自然没人服他们。”李隆基说。

    “他们是怎么做的?”

    “他们唯恐手下将士不服,想要立威,想了一个损招,有事没事就找中下层军官的碴儿,动不动就把他们捆起来揍上一顿。掌管万骑的韦播和高嵩,打起手下来特别狠,据说一位禁军统领都被打死了。”李隆基说。

    “这对小王爷来说,是机会呀。”袁嘉升说:“真正的威信,不是让人害怕。一定要别人发自内心的爱戴,打不出来。更何况,万骑是皇帝的贴身护卫,何等骄傲,对他们,打人的效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是的,韦播和高嵩这么一打,万骑军都炸锅了,群情激奋。万骑的中级将领葛福顺、陈玄礼等人,都经常来找我喝酒踢球。”李隆基说。

    “万事俱备,就差一个时机了。小王爷不妨静观其变。”袁嘉升说:“这韦皇后终究是要学武皇,可惜,她没这个命。对了,你结交万骑的事,告诉相王了吗?”

    李隆基胸有成竹地说:“我做这一切,是为了拯救社稷和黎民百姓,成功了福祉归于宗庙与社稷,失败了我因忠孝而死,不连累我父亲。怎可以让他担心呢!”

第113章 盛世的代价() 
皇后韦氏的亲戚祸乱禁军,给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可趁之机。

    安乐公主那边,又恃宠而骄,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