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河山永固之秦皇-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扶苏伸手虚扶道:“诸位免礼,今天让朕和你们一起见识一下奇迹的诞生。”

    桑坤亲自打开了捂的严严实实的木门,他回头道:“陛下,两位娘娘请先进去。”

    “好。”

    两位娘娘一进入大棚,看到里面的情况都惊呆了,好看的小嘴微张,脸上的惊讶之色久久不曾散去。

    只见长500米,宽20米,高15米的大棚里,金黄色的麦田,麦秆上结着金黄的麦穗,麦穗颗粒饱满。

    不仅是两女惊呆了,除了早已知道情况的几人外,凡是进入大棚的人都被这惊人的一幕惊呆了。

    “这······”

    他们的心情无法用那个言语来形容,这在他们的心里是超大自然的存在。

    扶苏满意地看了一眼震惊的诸人道:“这一切都得感谢桑坤太师的墨家各位为此付出大半年时间的弟子们。”

    说着扶苏向桑坤等人深深地鞠了一躬。

    桑坤慌忙道:“陛下这可使不得啊。”

    扶苏严肃道:“这是朕代表大秦的子民对你们的感谢,你们当之无愧。”

    “不过这还只是一个开始,今后还需要仰仗各位继续为此出力。”

    桑坤郑重道:“陛下尽管放心,我墨家弟子为了让我大秦变得更加强大,可以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作为墨家当代巨子他最大的追求就是让墨家变成万民敬仰的存在。

    想到这,他心里对扶苏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变得更加强烈,扶苏为他们提供的那些东西和资料,可以让他们墨家在各项技术上都取得惊天动地的进步,这个大棚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

    扶苏总结性发言道:“今年大棚要在关中平原和巴蜀两郡大规模培育,如此一来我秦人就是遇见大旱之年也能保证足够的粮食供应。”

    扶苏深深明白在这个时代最精贵的就是粮食了,百姓们揭竿而起还不都是为了肚子无法填饱嘛。

    匈奴大草原。

    消失了三个月的娜娅公主回到了匈奴王庭。

    卓力格图单于看着自己这个最疼爱的幼女,发现她清瘦了不少,不过整个人却显得成熟了不少。

    “我的娜娅辛苦了,父亲今晚和你的兄弟姐妹们一起为你接风洗尘。”

    晚间的热闹过去,所有人都散去了,单于军帐里之剩下单于和娜娅两人。

    娜娅这才说起了正事。

    “此番女儿亲自在秦国走了一遭,对于秦国有了一定的了解。”

    随着娜娅缓缓的述说,单于的俩呢变得越来越难看。

    他长长地叹息道:“看来我匈奴这几十年都无法南下了。”

    娜娅清秀的脸蛋上露出凝重之色道:“父亲我们现在要考虑的不是我们南下的问题,而是秦人北上的问题。”

    “你是说秦人会北上攻击我们?”单于震惊道。

    娜娅点了点头,脸上露出睿智的光芒继续道:“以我这段时间通过各种手段对秦国这位国君的了解,他绝对不是一个甘于守成之君,对于我们这样的威胁他绝对会想办法扼杀的。”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现在要做两件事?”

    “哦?”

    “第一南下议和麻痹秦国;第二联合其他势力共同起兵进攻秦国。”

    就在这对父女简单的对话中,匈奴未来的大政方针就这样定了下来。

    咸阳宫。

    扶苏手里拿着一张薄绢吩咐内侍传给各位大臣观看。

    看完薄绢上的内容,众位大臣都感觉有些不可思议,一向如狼似虎的匈奴居然要和大秦议和。

    扶苏问道:“诸位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王离出列道:“以末将在长城和匈奴人多年打交道的经验来说,这个民族信奉狼图腾,他们的秉性就和狼一样充满了进攻性。末将以为匈奴这次议和不过是担心我们主动进攻他们。”

    朝中武将的看法都和王离将军的看法一致,不过文臣的看法就不一样了。

    博士叔孙通道:“无论对方处于什么样的态度,能够彼此和平相处对我大秦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叔孙通的想法代表着半数文臣的想法,他们都是儒家的代表性人物,一向主张以和为贵。

    扶苏的目光转向张良道:“不知张爱卿有何看法?”

    张良心中早已有数,他不慌不忙道:“对方主张议和,我们作为天朝大国当然不该拒绝,不过陛下曾说过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我们对于匈奴的防备不能因为议和和有所松懈,反而更加变得更加警惕,谁也不知道他们这群狼会在什么时候发动致命的一击。”

    最终扶苏还是采纳了张良的建议。

第24章 缘来是他(她)() 
秦二世5年,公元前206年农历五月,匈奴议和使者来到了咸阳城。

    秦国左丞相冯去疾亲自在咸阳宫外迎接他们的到来。

    “欢迎匈奴使者远道而来,我代表大秦皇帝陛下来此迎接诸位。”

    让冯去疾诧异的是匈奴议和使者居然是一个年龄二十来岁,比他们陛下还年轻的女子。

    此女不是别人正是娜娅公主,扶苏看到她应该心情会很复杂。

    “小女子乃匈奴大单于之女,不知冯丞相感觉我这个身份够资格吗?”

    冯去疾惊讶道:“公主殿下认识老夫?”

    娜娅摇头莞尔道:“我只是见过老大人的画像而已。”

    在冯去疾的带领下,娜娅和身后的族人一起来到了咸阳宫议事殿外。

    士兵得到冯去疾的授意后,大声道:“匈奴议和使者到。”

    “宣。”

    “宣。”

    “宣。”

    传达旨意的内饰的声音接力赛似的传出了殿外。

    “公主殿下请吧。”

    “老丞相先请。”

    娜娅举止得体,她的礼仪让人感觉比秦人做的都标准。

    两双目光在空中相遇,它们的主人同时愣住了。

    扶苏最先缓过神来道:“我们又见面了。”

    众臣心里都很诧异,陛下什么时候和匈奴的使者见过面,他们怎么一无所知。

    娜娅压下心头那复杂的情绪道:“匈奴大单于之女娜娅见过秦国皇帝陛下。”

    她右手放在胸前对扶苏弯腰行礼。

    扶苏又恢复了王者的从容道:“贵国主动来我国议和,不知有何诚意?”

    娜娅语气平静道:“我匈奴大单于亲自签写国书在此。”

    她双手托着一张羊皮卷。

    内侍接过羊皮卷呈给了扶苏。

    国书内容:大秦皇帝陛下见字如晤,贵我两国之间纷争不断,对贵我两国来说都是一大憾事。我决意两国罢兵言和,今后十年内与贵国秋毫无犯。

    扶苏点头道:“贵国大单于的诚意朕看到了,只是这一句空话朕恐怕无法向帝国的臣民交代。”

    娜娅看着那个高高在上的男子,她万万没想到当日那个看起来就像是邻家大男孩的青年居然是堂堂大秦帝国的皇帝,她实在是无法把这样的两个身份联系到一起,可是眼前真实发生的这一切她却不得不接受。

    扶苏并没有和她商谈议和的具体细节,而是派出萧何,张良二人前往驿馆和娜娅商谈具体细节。

    御花园。

    扶苏和娜娅独自两人在花园里走着,谁也没有开口说话。

    最终扶苏还是主动打破了宁静道:“想不到你是匈奴公主。”

    娜娅一双漂亮的眼睛注视着他问道:“你是否后悔当时救了我?”

    “不后悔,朕只不过遵从自己内心的意愿而已,而且你确实很迷人。”

    面对扶苏眼神里的赤诚,娜娅一时竟无言以对。

    花间的蝴蝶翩翩起舞,一男一女站在花前,暖暖的阳光照在身上拉长了他们的背影。

    “朕此刻真的希望能够和你们匈奴和平相处。”

    娜娅有些不敢直视他那真诚的眼神。

    “你很诱人。”他的身体靠近了她。

    不知何时娜娅的眼睛变得通红,她的声音显得脆弱道:“如果当时你换个方式救我,此刻我的心里或许会好受很多。”

    扶苏玩笑道:“你现在给朕一个拥抱也······”

    他话还没说完呢,娜娅柔软的身体已经主动抱住了他。

    扶苏伸出手抱着她那纤细的腰肢,心里没有任何邪念,只想着这样一直抱着。

    良久,娜娅伸手推开了扶苏,她扭头向宫门走去。

    扶苏在她身后喊道:“答应朕,如果你们匈奴有天败给朕了,你就留在朕的身边做朕的女人,朕可以放你们匈奴一条生路。”

    娜娅的身体微微颤抖着,她强忍着回头的冲动,行走的速度变得更快了。

    “你不说话,我就当你答应了。”

    “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君王不少,不过朕江山美人都要。”扶苏的眼神变得如同鹰眼般锐利,浑身上下显露出强大的自信。

    经过近一个月的谈判,两国议和书终于出来了。

    一,双方约定在边境互市,两国间互通有无,禁止军队插手相关事宜。

    二,两国之间的商旅可以自由穿越于两国国境之间,但不得从事情报收集等工作。

    ····························································

    十条条款几乎是字斟字酌的敲定下来的。

    这场谈判让娜娅见识到了萧何,张良两人的厉害,她内心轻叹道:“大秦的人才远远不是匈奴人可与之相比的。”

    匈奴议和队伍要离开时,扶苏亲自相送,这一送就是一路。

    马车上只有扶苏和娜娅两人。

    扶苏注视着娜娅弄的她感觉浑身不自在,不由瞪了他一眼道:“你看什么?”

    “你好看。”

    娜娅直接无语了。

    “你的手挺好看的,要不让我看看吧。”

    此时的扶苏像是一个无赖,娜娅直接选择了以静制动。

    扶苏直接坐在了她的身边,牵起了她的手。

    娜娅挣扎了两下就放弃了,她心里叹道:“下次再见面或许就是敌人了,心里落下了他的影子这辈子自己或许是不会嫁给别人了,就让自己堕落一次吧。”

    两个国家的重要人物。暂时都抛却了家国,心里只剩下了彼此。

    七天后队伍进入了匈奴大草原。

    夕阳西斜,余晖洒在了相拥的两人身上。

    “送到这里你就回去吧。”娜娅看着他的眼睛道。

    “不,我要把你送到你的父亲面前再离开。”

    “你就不担心我父亲直接杀了你吗?”

    扶苏大笑道:“敢和单于的女儿谈恋爱,我自然有那个自信全身而退。”

    其他人都先行离开了,只剩下他们两人。

    她衣衫尽去,钻进了他的怀里。

    “今晚要了我吧,不然以后恐怕不会有机会了。”

    匈奴女子敢爱敢恨,这一点在哪呀的身上显得淋漓尽致,这段时间她完全融入了扶苏恋人这个身份当中,一切都愿为他付出。

    扶苏的手在她光滑的身体上画着圈圈道:“你迟早都是我的。”

    第二天贺云龙醒来发现娜娅再一次不辞而别了,他好气道:“这个女人下次见面看我如何收拾你。”

    话虽这样说,不过他的心里却流过一阵暖意,娜娅这是担心她的父亲会对他不利。

第25章 山雨欲来() 
秦二世6年,公元前205年三月。

    大秦帝国庞大的船队再一次远洋出海,这次的目的是非洲。

    虽然这个历史时期还没有通往非洲的航海路线图,不过扶苏却有,他脑海里的百科宝典有一种地图自动生成功能,此时扶苏和诸位将军的面前就摆放着一张通往非洲的航海图。

    船队经今天的马六甲海峡穿过,又经印度洋,最终历时三个月来到了今天的索马里地区。

    此时的非洲除了埃及作为一个大国而存在外,非洲的其他地区还都属于部落时代。

    这次出海扶苏是带着伟大的构想而来,他要将生活在原始社会状态的非洲人民接往大秦帝国。

    大秦的军队三千人一组,分为六组在非洲东海岸地区施粥扶危济困。

    非洲一个部落的族长对一名秦兵问道:“你们什么时候离开?”

    秦兵实话实说道:“我们月底就要离开。”

    族长本就是黑色的脸庞看不出来有什么变化,他只是遗憾道:“那我的子民们到时又得忍饥挨饿了。”

    “你们要是能和我们一起去我秦国就好了,我们那里的百姓可不用担心饿肚子。”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族长像是溺水之人抓住了救命稻草拉着这名秦兵的手道:“你能带我去见你们的陛下吗?”

    士兵还没说话呢,虞子期将军就走了过来问道:“发生何事了?”

    从士兵的口中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虞子期对这位族长道:“你随我来吧。”

    “好好好。”这位族长很是有些兴奋。

    在秦兵的宣传下淳朴的非洲人民对那块净土充满了向往,许多部落都表示愿意随他们一起去秦国。

    扶苏军帐。

    扶苏看向诸位将军道:“现在我们的一大目标已经完成,接下来还有一事要和诸位商量。”

    众将抱拳道:“但请陛下吩咐。”

    “这里的野生动物很多,地广人稀是一个很适合练兵的场所,朕想着让你们轮流带着一支军队在这里练兵,每三个月一次轮换。不知你们觉得如何?”

    “陛下深谋远虑,臣等不及也,臣等完全赞成陛下此举。”

    达文族是非洲的一个很神奇的部落,他们每个成年族人都会一种驱兽之术,狮子,老虎,大象都为他们所驱使。

    达文族的族长穆罕穆德身高一米九,浑身肌肉发达,整个人站在那里就像一个人形坦克。

    此时扶苏亲自来达文族拜访。

    穆罕穆德出门相相迎。

    “族长你好。”

    “秦皇陛下好。”

    来到客厅分宾主落座后,穆罕穆德直接问道:“不知陛下此来所为何事?”

    扶苏道:“我想跟族长借用你十几个族人。”

    “呵呵,我还以为什么事呢,如此小事完全没问题。”

    “为了表示对贵族的感谢,我稍后会派人给你们送来一些我们那里的食物。”

    达文族和其他族群不一样,他们并不缺少食物,而且远近各族都位居他们,所以他们虽然每天在非洲晒着毒辣的太阳,却过着不愁吃喝的日子。

    扶苏来到非洲并不是为了掠夺,更多的是一种互惠互利的交易,所以非洲人民对待他们的态度十分和善。

    七月底扶苏带着部分非洲人民启程回归大秦,此次留下练兵的是季布和钟离昧。

    回到秦国后,扶苏带着3万非洲大军来到了蜀郡。

    蜀郡郡守府。

    郡守李林是主持修建都江堰的李冰父子的后人,他在蜀郡深得民心。

    “李林啊不知今年大棚种植在你这治下效果如何?”

    李林恭敬道:“启禀陛下今年蜀郡粮食产量翻了两倍,百姓的收入也增加了不少,人人称赞陛下为百姓做了一件比天还打的事情。”

    扶苏点头道:“民以食为天,粮食确实比天还大。”

    “此次朕从异国他乡带来的这三万人你可要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子民来爱护,你可明白?”

    “臣明白,请陛下尽管放心。”

    “对了最近这两年羌人部落没有什么异动吧?”

    羌人部落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