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草根霸图-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眼见对手反戈一击,周泰身形斜侧,反手抡刀回击。

    锵~~~金属交鸣声中,星火四溅,强劲的冲击震得周围气流迸乱。

    乱军之中,那两员战将各施手段,拼死而战。

    伏击的这队吴军有五千之众,事先占据了有利位置,又借着河岔的地形优势,一举将这两千余名曹军步骑团团围住。

    尽管张辽威风凌凌,李典斗志昂扬,但在败退的情况下,士卒身心疲惫,士气低落,苦战之下却始终无法突突破周泰的围杀。

    三将正厮杀间,却是旁边突然再次杀声暴起,突然杀来一军,双方都是心里震惊,手上慢了几分,防备的同时心里也希望来者是友非敌。

    两人各自看去,这一支全是步军,等走近了,发觉都是江东军装束,周泰大喜,张辽与李典却是心中再次发苦。

第373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 
?    “幼平休慌!东来太史慈来也!”来军中一员大将大吼一声,声镇四野。

    “竟然是太史慈!”张辽与李典都是吃了一惊。

    太史慈自从当年与小霸王孙策一场大战,不打不相识,惺惺相惜而投降孙氏,忠心耿耿,屡立战功,天下闻名,如今突然听到他的名字,如何能不惊讶。不过他们有些疑惑,这太史慈本来一直在豫章、鄱阳一带防御荆州刘咏的甘宁大军,如何突然到了这里。

    原来孙权与刘咏达成协议结盟之后,就依言命太史慈撤军,甘宁也按照刘咏的命令撤军,两军罢战,没有了荆州军的掣肘,孙权于是全力支持周瑜渡江北伐合肥,太史慈也就紧急被派来这里协同作战。

    但张辽与李典都是胸有谋略之人,很快就想通了其中关节,心里更是惊骇。一旦刘咏和孙权从打的死去活来猛然转而结盟,那后果影响甚大,准备回城后立即向曹操传书禀报。

    太史慈率军急冲而来,吼声刚落,张辽就听得弓弦声响起,果然见那太史慈右手持弓,左手刚刚公开箭支的样子。一支雕羽极速破空而来,在张辽眼中放大。

    人人知晓太史慈射术过人,张辽如何能不心惊,猛然全力挡开周泰一刀,挥戟挡箭。

    李典在几丈外看见,大叫道:“文远小心!”

    但毕竟仓促,又是体力耗损甚大,张辽动作慢了一丝,虽然躲过了要害,但那支箭瞬间还是射中了他的肩头,钻进肉里,带出一片血花。

    见张辽受伤,周泰哪里肯放过这等机会,马上挥刀直取张辽首级。

    张辽此刻真的是感觉到了死神的味道,心里叹息:“想不到我张辽戎马一生,就要在此断送,可叹!可惜!”

    说时迟,那时快,旁边破风声响起,一支长枪带着风声从侧面刺向周泰。

    周泰吃了一惊,就算倾尽全力斩杀了张辽,自己也将被刺穿身死,只好临时变招,改变方向,全力挡下这致命一击。原来是李典看见张辽命悬一线,前来救援。

    从鬼门关走了一遭,张辽后背冷汗淋漓,被夜风一吹,全身冰凉,对于江东的小觑之心消失无影。

    数里之外,合肥城。

    城头上,乐进披甲扶刀,举目眺望着吴营方面,那铺天盖地般的火光,令他的心情愈发的沉重。

    原本怀抱着期许之心,鼓舞着张辽李典出城夜劫敌营,但不久之后,却收到张辽被围的坏消息。以乐进的见识,立时便判知己方的意图被周瑜识破。

    一刻钟前,李典刚刚派人传回讯息,说是他已经动身前去接应张辽,希望能够将张辽救出。

    凭心而论,张辽的死活,乐进真没多少在意,但眼下他却不得不担心这个人的安危。倘若张辽不幸战死,对于整个合肥守军的士气来说必将是一个重大的打击,介时他将面临着更加不利的局面,这是乐进不想看到的。

    李典一去,半个时辰已过,始终不见还军,乐进眉宇间的阴霾更重了。

    正自忐忑间,一员浴血褴褛的骑兵逃还合肥,乐进急是传上城来讯问,一问之下才知,周瑜竟是埋伏下了第二路伏兵,赶去接应的李典和张辽一起被江东军围困在了几里之外。

    “怎么会这样!”乐进惊愕之下,微一沉吟,叫道:“速令全军集合,随我去营救被困之军。”

    乐进姓如烈火,听闻友军被围,焉有坐视不利之举,当下便要率军杀出城去接应张李二将。

    号令方下,尚未及下城时,监军薛悌便急匆匆的赶到,惊道:“乐将军,你这是要做什么?”

    乐进边下阶梯边道:“我来不及跟你细说,文远和曼成被敌军所围,我要赶着去救他们回来。”

    薛悌紧跟着下了阶梯,急是劝道:“乐将军,曹丞相有令,命乐将军你守城,不可出战,你岂能违背丞相之命。”

    “形势有变,张李二人若然有闪,士气必遭大损,到时何以守城。”乐进说话之间,人已经翻身上马,勒起缰绳便要走。

    薛悌的职责是监军,监军的责任就是监视领军将领的忠诚,监督他们遵守曹操的命令。

    曹操在密令中说得很清楚,吴军若来,张李二将出战,乐进守城。

    如今张李二将虽被围,但就算是他二人因此战死,那也不关薛悌的事,因为他完全遵照了曹操的命令行事。但若乐进出战,万一有所闪失,那自己这个护军便有失职的连带责任,以曹操军法之严,万一怪罪下来,自己又如何能够承担。

    思及于此,薛悌心中大惧,眼前乐进拨马要走,急是一把上前扯住其马缰绳,厉声道:“乐将军,丞相有令,严禁出战,你仍要如此,难道就不怕丞相军法处置吗!”

    乐进闻言一震,心中顿生惧意。

    曹操用法何其之严,乐进跟随多年,这一点他最清楚不过,薛悌说得没错,若是丞相真的怪罪下来,即使是自己这个追随多年元功宿将也绝不会留情。

    薛悌见乐进有所犹豫,马上进一步趁机劝道:“乐将军你好好想想,吴人既然能设下两道埋伏,说明那周瑜早就识破丞相的计谋。现在倘若将军你擅自出城,吴人趁机来攻合肥,到时若是合肥有个闪失,你我就成了国之罪臣,这般重罪,你我谁都能担当得起呀。”

    经得薛悌这般一劝,乐进一腔的战意就此烟销云散,他低眉不语,沉吟半晌之后,咬牙长叹一声,将马鞭往地上狠狠的一掷,一跃下马,又步履沉重的回到了城头。

    遥望吴营方向,乐进的表情极其难看。

    薛悌知道,倘若张辽二将有事,乐进便将背负坐视不救同袍的“骂名”,对于一个在军中素有威信大将,这般名声怎能不让他难受。

    但在这般地步下,薛悌也没办法,只得从旁宽慰道:“张将军和李将军武艺卓绝,就算被围也必能杀出重围,乐将军你且放宽心吧。”

    无可奈何之下,乐进也只能暗暗一叹。

第374章 血战() 
?    张辽已经受伤,手上的长戟实在有些舞不起来,纵然刚刚被李典惊险救下一命,也是险象环生,赶紧趁机后退,退入人群之中。

    这样一来李典就成了周泰和太史慈眼前最直接的敌人,顿时全身冒汗,这下有些玩大了啊。

    张辽看见李典身处险境,想复上前来救,可是自知此刻实力大损,十分本事发挥不出一分,只能越救越险,只好连忙指挥身边军士上前协助。不过高手对决,这些小喽喽上去又有多少用处,何况对方也是有军士的,而且数量更多。这些冲上去的军士的命运基本已经注定,张辽胸中怒火中烧,但是却无法发泄,看着一个个被敌人斩杀,心中如同刀割一般。

    城北方向,夜色中隐藏着的江东军,一直在默默的等候。

    周瑜的计策是,以周泰所部伏兵,将张辽和李典之军围而不灭,借此来引得合肥的乐进率军出城相救,这个时候,他便可以自率大军从北面出其不意的突袭空虚的合肥城。在后来得知太史慈受孙权之命前来助战的时候,就对这个计划更加有把握了,可以说是信心满满,万无一失。

    这就是他的将计就计之策。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逝,明月西沉,东方渐渐发白,黎明将至,天色转眼间就要亮了。

    等了大半宿,始终不见合肥守军出战,周瑜的心中,渐渐涌上几分失望。

    “都督,天快亮了,我们还不攻城吗?”身边的徐盛问道。

    天色一亮,己方的行动便将暴露在敌人的侦骑之下,想要趁虚攻打合肥,现在是最后的时机。

    只是,不调离合肥守城,如何能在短时间内攻破这一座坚城。

    周瑜的脸庞上流露出几分遗憾之色,轻叹一声道:“看来曹军中尚有明白人,我这调虎离山之计怕是落空了!”

    徐盛神色一变:“那眼下该怎么办,这合肥城还攻吗?”

    周瑜摇了摇头,拔马回行,摆手道:“全军撤还大营吧,顺便派人通知周幼平和太史子义,让他们不用再继续拖下去了,所围敌军,尽数歼灭。”

    一骑绝尘而去,河岔处周泰的五千江东军和太史慈的三千人马得令,立刻改变了原先围困缠斗的战术,开始使出真本事,向曹军发起最猛烈的进攻。

    急攻之下,曹军残兵所受到的压力顿时倍增。

    鲜血在飞溅,身边的士卒一个接一个的倒下,两千余众越战越少,天色大亮之时,只余下不到五百余众。

    李典身负数创,杀至张辽跟前,喘着气叫道:“文远,看来乐文谦是不打算来救我们了。我看西面敌围较弱,你就率骑军奋力向西突围吧,我来率步军牵制住敌人。”

    一听此言,张辽心头为之一震,他知道,李典这是打算牺牲自己,为他杀出一条生路。

    一瞬间,张辽的心中涌起深深的感动,他与李典之间的芥蒂,瞬间前嫌尽释。

    有军士稍稍阻挡,李典也迅速后退,很快推进人群。

    两人边战边退,眼见手下军士越来越少,两人心头沉重。

    张辽舞不动长戟,于是让亲兵找来一柄环首刀,可以单手使用,虽然威力不如平日,但是此时只能如此,否则只能等人来杀了。

    “曼成先走,我来殿后。”张辽一刀砍翻一名扑上前来的敌卒,高声叫道。

    李典苦笑道:“你看我现在这般情况,还走得了么。”

    张辽虎目一扫,但见李典身披数创,鲜血四流,胯下战马亦中了箭伤,这般情况,想冲杀出这重围,确实是难如登天。

    但是,我张辽堂堂血姓男儿,岂能抛下袍泽独自逃生。

    热血激荡之下,张辽惨笑道:“我与曼成同生共死,我们一起杀出条血路。”

    李典麾下皆是步卒,就算是能撕开一道缺口,但一双灌了铅般沉重的腿,又如何能甩脱士气正盛的江东人马追击。

    张辽则不同,他的部下皆为骑兵,虽然在死伤之下,此时只余不到百骑,但毕竟是骑兵,只要能脱出重围,就等于逃出了升天,江东兵是绝对追不上的。

    这般利弊,张辽又能如何不知,只是明知如此,他又怎忍心将李典弃之不顾。

    李典苦笑一声,劝道:“事已至此,此乃天命。文远你若再犹豫不决,你我二人便要尽皆葬生于此地,到时士气必受大损,合肥何以安守。为了大局,快走吧,算我李典求你了!”

    话音方落,李典一声悲啸,勒马反向东面狂突而去,一副要由此突围之状,大批的敌军见状,立时便向东面封堵而去。

    张辽明白李典这是要为他吸引敌人的注意力,事到如今,他心中虽有万般的悲愤,但为了“大局”二字,迟疑片刻,只得奋然率众反向西面杀去。

    原本被围的步骑二军,协同作战,顽强的抵抗,现下突然之间自乱其阵,一分为二,可谓是兵法大忌。

    但是,正是因为这下一分兵,短时间内分散了敌人的注意力,反而使张辽那近骑百骑兵生生的从西面围兵薄弱处撕开了一道口子,夺路而去。

    百余名骑兵,如逃出升天的受伤羔羊,驱使着疲惫的战马,不顾一切的从缺口处冲去,待到周泰和太史慈反应过来,挥军堵住缺口时,张辽和他的骑兵已逃出大半。太史慈紧急之下,弯弓搭箭,却只是射中几名普通骑兵,张辽却是完全躲过。

    发现张辽等人逃脱,周泰大怒,舞刀厉喝:“尽斩敌军,一个不留!”

    红马银刀,那一袭雄躯如车轮般杀入敌群,所过之处,肢离身碎,鲜血横飞,仿佛一台无坚不摧的绞肉机一样,将阻挡他的一切血肉之躯辗压粉碎。

    李典一心为张辽争取时间,将自己身死置之身外,虽然身中数处伤口,仍旧奋力拼杀,正带伤血战间,猛听身后惨叫声大起,急忙转身,只见一员身形雄壮的敌将势不可挡,自己的士卒虽然拼死抵挡,但依然如同纸糊的一般,被他轻易斩杀,狂舞的战刀挟着猎猎劲风,当头轰向自己。

第375章 英雄落幕() 
?    李典不及多想,急是擎起鲜血淋漓的铁枪,举过头顶奋然抵挡。

    “铛!”

    一声巨响震动旷野,沉闷的轰击声灌入耳膜,只震得左右士卒神智为之一晕,头昏脑涨,双耳轰鸣。

    一击之下,李典只觉巨大的冲击力,如排山倒海一般从上压下,双臂肌肉紧绷到几乎要断裂,手中的长枪下沉,只差分毫,那刀锋便将削到自己的铁盔。

    额头间,汗如雨下。

    李典一咬牙吐出一口血,已然再次受了严重内伤,提起全身力气,震耳的咆哮声中,双臂奋力一撑,堪堪的将对方的刀锋荡开。

    周泰刀锋刚被荡开,借着反弹之力,大刀在空中转过一个巨大的回旋,改劈为扫,扇形的刀气拦腰直取李典的中路腰间。

    李典吃力的挡下一刀,未及喘一口气,急是侧身竖枪相抵。再度重击之下,李典只觉虎口震裂,手中的刀柄竟险些拿捏不住,枪杆上;留下溪流一般的血痕。

    周泰看出李典已经力量不足,而自己的力量正是最大的优势。正所谓一力降十会,趁你病要你命,一击方罢,下一式紧接而至,不给李典丝毫喘息的机会,刀锋化为重重的电光,将李典全身包裹其中,逼得他只有招架之力。

    若论武技,周泰比李典只是略强,平时交手,必然要花费一番手脚,李典根本不惧对手。但现在的情况是,周泰以逸待劳,体力充沛,斗志昂扬,而李典不仅仅是久战力疲,更是身被数创,鲜血横流。

    这本就是一场不对称的战斗。

    十余招后,周泰刀势更重,每一式用出都似乎有千斤之力,而李典却是手忙脚乱,败象毕露。汗如雨下,鲜血直流,汗与血浸遍衣甲,紧紧贴着身体,凄惨至极。

    最初之时,稍一动作,牵动到伤口就剧痛无比,但渐渐的,仿佛麻木了一般,他感觉身体的每一部分,都在渐渐的失去知觉。气喘如牛,耳膜中已听不到别的声音,全是自己沉重的喘息。

    鲜血浸遮的眼眸,视线越来越模糊,恍恍惚惚全是刀光剑影,而他,只是凭着武者的本能在继续着战斗。

    神智迷离间,生平种种,如影像一般,从眼前一一急速闪过。

    荣耀与梦想,辉煌激荡的难忘岁月,一切的一切,都如过眼云烟一般,聚而又散,如泡沫一般,一触即破。

    蓦然,背上传来钻心般的痛疼,周泰手中的钢刀,已深深的砍入了他的身体。他甚至在那一瞬间,听到了刀锋穿过血肉,与自己的骨头摩擦的声音。

    “啊—”

    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