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草根霸图-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搬走避难的都走了,但剩下一些没有盘缠,或者难以离开的,就只能留在当地遭受盘剥。

    刘咏一来,先是斩了黄祖,之后又不断派人出兵平定招安各方贼盗,如今,江夏治安不说夜不闭户,但至少人人都觉得不怕时刻都担惊受怕了。

    这些跪着的人都是一些受难的百姓,刚好进城,听说刘咏在这里,全都来谢恩。

第99章 养士先养民() 
“各位父老乡亲,刘咏既然做了这江夏的父母官,自然不会让大家在想以前一样遭受盗贼之苦。也会向办法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

    “刘将军才是好官啊!”百姓们痛哭流涕,越发感激,都想再次跪下,马上被刘咏拦住领头的一个老人。

    说实话,让一个老人给他跪下,刘咏的观念还是没有适应过来。

    安抚了一阵,询问了一下众人的生计,发现许多人都是没有生活来源的,大都靠打猎、或者砍柴为生。甚至还有一些职能乞讨度日。

    刘咏眉头皱了起来。

    他不是大善人,救不了天下所有人,他只想保护自己的亲近人。

    但是今日这些百姓,和当初关家庄的那些人有多大区别。

    诸葛瑾见刘咏的表情就知道,刘咏想给这些人一个活路。马上上前道:“主公,酒坊如今还需要一些人,另外军中也正在征召。”

    刘咏闻言点头。

    看着前面的人道:“你们当中哪个练过武艺?”

    原本,他不报希望,没想到竟然还真有十来个人上前。

    上前的人大都身体健壮,就算有些显得瘦些但力气不错。

    “你们等会去北营报道!”刘咏一笑道。

    “北营?竟然是北营!”人群里马上惊讶声一片。

    北营是刘咏在江夏建立的一个军营,而且是训练王牌军队的一个军营。既然是为训练成王牌的,那么自然就回有严格的筛选,另外,也有丰厚的月奉,这里一个普通军士的月奉足足顶外面普通人的两个月。

    这下所有人都明白了,刘咏是要给他们好处啊。

    好多人都懊恼万分,谁叫他们没练过武艺,而且身体也很弱呢。

    忽然,人群里有人叫道:“大人,俺们兄弟也去!”

    说着,人群里走出两个身形有些瘦的青年。

    见刘咏不说话,觉得是看不上他们,其中一个接着道:“大人,别看俺们有些瘦,力气挺大的。”

    说罢四下里看了一圈,见门口有一个石狮子,虽说不大,但是刘咏估计二百斤总是有的。

    “你要举这个?”刘咏见两人看着石狮子,就问道。

    “对!”

    说罢,就挽起袖子上前,众人都觉得好奇,这瘦青年真能举起?

    这青年也不说话,抱住石狮子,试了下,憋起一口气。

    就听一声大喝,那石狮子就动了,而且越来越高。

    “起!”

    猛然间,那石狮子就被举上了头顶。

    众人皆是一惊,这青年的力气还真大。

    刘咏也被震惊了一下,于是说道:“可以了,放下吧。”

    那青年马上将石狮子一把放回原处。

    另外一个,再次上前,他甚至比之前那个更厉害些,一把抬起后,直接一把就举上了头顶。

    人群里又是一阵惊呼。

    “大人,我等可以进北营不?”后面的那个青年问道。

    刘咏问道:“你们叫什么名字?”

    “俺叫雷石(来自书友雷实吐咪浗)。”说话的是先前的青年:“他是俺兄弟林立(书友林中立友于)”

    刘咏点点头:“你们没有武艺基础,进东营。”

    东营,是刘咏建立的另外一个军营,都是以步兵为主,将来就是战场上的排头前锋。月奉也仅仅低于北营。

    “这……”两人显然有些不太满意。

    “不愿意?”刘咏笑了。

    “俺们愿意!”其实东营也不错。

    想了想,两人马上高兴起来,连忙拜谢,站在一旁。

    能干重活的过来,某的酒坊里还缺些人手。

    一听这话,刚刚还有些失落的人马上欣喜起来,纷纷上前,连几个明显干不了这些活的也跟了来。

    最后只能被请了出去。

    剩下的就是一些妇女和老人了,他们也眼巴巴的看着刘咏,希望能有个活计。

    大他们自己也明白,自己帮不上什么忙,只是心里还有一种期盼而已。

    诸葛瑾也不知道怎么办:“主公,这些人,我等也无法帮了。”

    刘咏摇头:“不,一定要帮。我等需要军士,而这些人是军士的家人,要让军士安心和忠心,就要让这些人有活路。养士先养民!”

    “养士先养民!”诸葛瑾、步骘、严畯都在细细品味着这句话。

    刘咏看了看眼前的人,开口道:“你们哪些人都会纺纱?”

    “纺纱?”众人有些愣了。

    纺纱,是自小就就学习的一种技艺,也算是家务活了。难道大人需要纺纱,那也不需要这么多人啊。

    “俺会!”

    当第一个人喊起来的时候,马上所有人都喊起来了。

    刘咏笑道:“好,既然都会,那就先回家去,五天后,来太守府门前,自然有你们活干。”

    这下所有人都高兴起来。

    众人开始千恩万谢的离开,兄弟,父子,夫妻,相互道别,纷纷落泪。

    刘咏带三人离开了。

    这里的动静早就惊动了城里的巡卫士兵,他们自然会安排人带路过去。

    回到府上,刘咏独自在房中用毛笔画出一副图,上面是一架纺车,但又和农户家里的不同。

    这是刘咏根据后世的纺车画出来的,自然要比当前的先进许多。

    仔细看了看没有什么错误,就叫来诸葛瑾,将图交给他。

    “让木匠赵此图,做出一千件,尽快,五天后在府门前发给百姓。”

    诸葛瑾看看图,这个像是纺车又不是纺车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他也很奇怪。

    见诸葛瑾好奇,刘咏解释道:“这还是纺车,但比他们手上的要好用许多。”

    端详了半天,诸葛瑾也不看了,反正等做出来就知道了。

    但他想了一下又道:“主公,发给他们,他们手上也没有蚕丝和棉花,对他们也是无用啊。”

    “库里棉花还有许多,发给他们让他们纺好纱交回来不就行了?”刘永随意道。

    “主公不可。”诸葛瑾立刻反驳道。

    “为何?”诸葛瑾很少反驳他的意见,这次竟然反驳,刘咏也奇怪。

    诸葛瑾说道:“主公有仁者之心,不愿见到百姓受苦,这很让人尊敬。但是主公也别忘了,人性有贪欲,而且欲壑难平,若是给百姓养成了不劳而获的恶习之后,他们怕是会造反,再次成为贼盗。”

第100章 玉不琢不成器() 
刘咏听诸葛瑾说到这这里,马上反应过来,自己还真是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老祖宗的圣言啊。

    “那以子瑜认为,当如何做?”刘咏干脆不想了,诸葛瑾既然能说出弊端,应当依据相处了解决办法。

    诸葛瑾道:“这车还是要发,但不是一开始就发。

    主公可以先把人组织到一个地方,让他们纺纱,按照他们纺出的纱的质量,给出不同的价格,好的给高价,差的还要处以罚金。

    等他们有了一些钱的时候,可以让他们买纺车,和棉花,带回去纺纱,直接把纱交回来换钱就可以了。如此一来,他们也会觉得这是他们用血汗挣来的,不但能让他们愿意劳作,而且还能让他们牢记这是主公您给他们的活路。”

    “恩,不错,子瑜此法甚好,就如此办。”刘咏大手一挥,马上赞同。

    送走了诸葛瑾三人,刘咏总算是安静下来。

    至于步骘和严畯,就让诸葛瑾去安排吧,他也懒得费心,反正没人反的了天。

    如今这些人,基本都是刘咏一个个从各处寻来的,而且这些人都不是三心二意之人,也不必太担心。

    七月二十五,是个大日子,这是刘咏说的日子。

    太守府门口聚集起密密麻麻的人群。

    虽然有预料,但诸葛瑾还是被门口的人吓住了,这人也太多了,少说也有三千。

    刘咏自然不需要出面,自有下面的人搞定一切。

    不久,诸葛瑾就来禀报。

    外面的人挑选了其中一部分,去纱厂干活,当然,上次跪拜的人全部选出来了。又选了数十名进了军中,其余人也只能遣散。

    不过,自从江夏治安稳定下来,慢慢的繁华起来,这些人也不愁找不到活路。

    刘咏之是倒纱厂去看了看,纺纱人人都会,对新纺车上手也很快,而且新纺车纺出的纱粗细匀称,不容易断,效率也高出许多,很多人一用就喜欢上了。

    看着忙碌的百姓,刘咏放下心来。

    七月就要过去了,这个月也出了一些大事。

    首先就是张绣和贾诩背叛刘表投靠了曹操。当然,张绣是暗中派人跟刘咏打过招呼的,同时也在南阳留下了无数探子。

    张绣的投靠,让曹操避免了两线作战,自然是什么分欢迎。给予二人很高的地位和官职。曹操为了拉拢张绣,让其子曹均娶张绣之女为妻,结为亲家,并封他为扬武将军。

    贾诩也不错,曹操对他,比张绣还要上心,直接拜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

    随着两人进入曹操内部,刘咏的探子也进入曹操势力范围各地,不断的为他传来各种消息,这些人中,就有当初在宴会上的那些刀斧手在内。

    也不怕他们不尽心,这些人的家属可都被安排前往了江夏,都由庞统一手控制。虽然刘咏不屑这么做,但在这个时代,一切不得不妨,最终他还是听从了庞统的建议。

    还有件和刘咏有关的事就是庐江太守李术叛乱。

    孙策刚死,孙权继位,江东大族多有不服,纷纷叛逃,李术是第一个直接反叛的人。这也是孙权派周瑜主动向刘咏示好的原因。

    刘咏倒是不在意,只要你们慢慢打,自然就没时间关心他的动静了。李术叛乱,刘咏当然高兴的很。

    转眼就到了月底,出征的日子即将来临。

    粮草官从军司马,刘咏早就给了马良,马谡也跟着做了参军,娄圭为军师,先锋的争夺自然就成了最厉害的话题。

    其中,又以甘宁、赵云、黄忠、廖化、关平五人为主要竞争者。

    这几人都是刘咏手上的强将,也是相对较早跟着刘咏的人,自然都有这资格人人都憋着一口气,希望能立下大功。

    诸葛瑾等人都不断劝刘咏制止,但刘咏只是跑出一句话就不再理会。

    “争一下无妨,不争才是大问题。”

    现在,眼看着几人明争暗斗越来越厉害,几乎都要动手时,刘咏才开口道:“出征人选某已定下,你们不必再争。

    能争,说明你们都有建功之心,但争只为做事,不能有意气之争,不得有权力之争,不得借机生事,你们可明白?”

    众人一听,马上心下骇然,后背冷汗淋漓。还好没有过头,若是真出点事,相信就算刘咏看重他们,该杀还是要杀,这是大势,是军规。

    刘咏知道自己这些军队还没有真正打过仗,这个过程必须经历一次,不然必然会出乱子,不如借机一次立下规矩,英雌他一直只是关注着事态发展,但没有说话,就是等着这一刻。

    诸葛瑾和娄圭等人这才放下心来,一直还以为这个主公是个对军事完全不懂得庸才,没想到有这一出,但这样一来,他们才觉得刘咏更加可怕。

    不是不懂,而是深谙其道。

    他们总是拿刘咏的年龄来衡量,显然,他们现在明白了,他们都错了。

    总能自最关键的时刻平息事端的,一次可能是偶然,但次数多了可就不是偶然了。

    这次事件更让所有人对刘咏更加敬畏,真正明白他们的主公不是不懂军,而是一直关注着,等着收拾他们呢。

    “黄忠、赵云、廖化、关平,率军出发,甘宁守城!”

    命令公布出来,又是让其他人掉了眼珠,甘宁竟然被留下。

    对此,刘咏又是淡淡一句:“甘宁破江夏已有大功,此次出征,就不去了。”

    这句话大家都明白了,很多人忘了一句忌讳,但当权人没忘,这就是:功高盖主!

    一个精明的统治者,必然不会将功劳全部放在一个人头上,那样对谁都不好,最安全的办法和最和谐的办法就是平衡。

    刘咏这话一出,所有人都安静了,这也是刘咏想要的结果。

    自己这些手下还需要好好打磨,不管他们历史上如何厉害,但现在他们都只是刚刚开始。

    “玉不琢不成器,这些人尚需打磨,你等也是,若不能放下个人私怨、尽释前嫌,以后这必然是我等覆灭之祸。袁绍必然毁于此!”

    这是刘咏对庞统、娄圭、诸葛瑾等谋士文臣的告诫。

    这些他们自然懂,也明白其中的道理。

    他们中有些是刘咏亲自招来的,有些是相互举荐的,自然形成了不同的利益团体,刘咏很早就看到了,一直在等一个机会,如今,这机会正是时候。

    这次事件,敲打了全军,没有处罚,但比处罚更重。

第101章 勇夺长沙() 
前锋刘咏并没有指定,但经过此事,都知道刘咏自有打算,也不再多问。

    八月初一,大军出征。

    校场上,战旗猎猎,军容齐整,威武不凡。

    步、弓、骑三军整齐列队,场面的确震撼。

    刘咏一直都知道自己又多少人马,但那对他来说也只是一个数字,今天这里列队的有四万人马,骑兵到现在也只有三千,主要还是步兵和弓弩兵。

    但三千铁骑的实力可是三军中最强的。

    新建立的东、南、西、北四营,也只是城中的大军,都是被所有人知道的,但他们最大的作用仅仅是为城外的精锐训练挑选合适人。选真正的精锐其实都在城外。

    今天的才是真正要上战场的人马。

    祭拜天地后,出征只剩最后一项,祭旗!

    祭旗一般都用敌人的血,但没有敌人就用猪牛羊三牲。

    娄圭上前道:“主公,吉时已到!”

    “恩,祭旗!”

    刘咏大手一挥,马上就有人带着一个人出来,正是那日黄祖派去的使者。

    等使者看清眼前的阵势时,腿都软了,上下牙齿直打哆嗦,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刘咏看都不看他一眼。

    刀斧手将其拉到大旗处,手起刀落,人头落地,鲜血染红大旗,让大军气势更为鼎盛。

    “杀!”刘咏大喝一声。

    “杀!”

    “杀!”

    全军气势如虹,就算如赵云、娄圭等见识过军队之人也是震撼莫名,就是当初的白马义从也就如此而已。

    “出征!”一声令下。

    骑兵在前,弓弩居于中间,步兵在后,一切秩序分毫不乱,街道上,百姓欢呼声不断响起。

    出城三十里后里后,刘咏找众人议事,然而,等众人到齐后,刘咏只是发布命令。

    “赵云,领骑兵三千,步兵五千,弓手两千,伊籍为参军兼领从军司马,直取贵阳!半月内破城。”

    赵云与伊籍虽然疑问重重,但也不多问直接带并就走,能取一城一之功自然不小。

    “黄忠,领步军五千,弓手五千,马谡为为参军兼领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