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赝品-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人公务繁忙,还请保重!”我恭敬地回道。
  “客气了,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事,就是些民间百姓们侵占街衢为舍的事情,有些人都把店铺开到自家门前的大街上了,此风不可长啊!闲话不多说了,就此告辞了!那小姑娘的事情,六公子你多加费心了,不如带回杨府,这样吕某也比较放心一些。”吕端道了个别,又嘱咐了几句后,领着众手下们继续向前行去。
  我望着吕端离去的背影,驻足良久。
  此人身居高位,却丝毫不见有分毫的骄逊之色,更难得的是时时以政事为念,方才不经意之间,我瞥到了他官服下摆内衬的青色袍服,早已经被浆洗得褪色,果真如同史书上所说的那样清廉无暇公正无私。
  “唉——”再想到后世的官员,我不禁又叹了一声。
    第三卷 皇事纷争 第十二章 突发奇想(下)
     更新时间:2009…6…28 23:50:49 本章字数:2550
  正在张望之际,七郎同家丁们一路骑着马找了过来,周围的看客们纷纷躲避。
  “六哥,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害小弟我好找!”七郎嗔怪道。
  “恩,你来得正好。”我点了点头,同七郎打了个招呼,转而对那位小姑娘说道,“小妹妹,左右你没有去处,不如跟我回杨府去,也好打理你父亲的后事。”
  因为有开封府的通判首肯在前,再加上我们兄弟看起来似乎不像坏人,于是小姑娘稍微犹豫了一下就点头同意了。我叫家丁雇了辆车,将小姑娘父亲的遗体直接拉到棺材铺,选了一口上好的棺木,盛敛以后,暂时寄存在义庄里面,单等挑个日子下葬。
  忙完这些后,独子里面已经空空如也了,于是急急地赶回家去,把银子安顿好,然后招呼厨房上饭菜,大嚼一通。一边吃着,一边聊着,一顿饭下来,小姑娘的底细就了解得比较清楚了。
  原来小姑娘对吕端所言并不详尽,有些事情还是隐瞒了下来。她名叫婉儿,本姓陈,家里还算殷实,父亲是个私塾先生,自己也通文墨知书礼。几个月前,因为家里的房子占用了街道的土地,被官府罚没,父女二人不得已之下才来到京师投亲,才发生了后来的一切。
  “民侵街衢为舍?”听了婉儿的诉说,我思索起来,根据我的印象当中,宋以前的城市是按照坊市来规划,就是说居民区是居民区,市集是市集,二者独立不搭界,便于官府管理。自后周世宗以来,屡屡出现侵街为舍的事情,各地官府处理的意见也不太统一,有严有宽,看来婉儿一家人就是属于遇上了政府严打的那一批人了,心里不觉有些同情。
  可是根据史书记载,自宋以后,坊市制度逐渐被街市制度所替代,也就是说,政府为了刺激城市经济的发展,促进百姓提高个体经营的积极性,逐步地放开了管理,允许有限度地发展街市,大约就是在太平兴国年间,我的心中不由得有些意动起来,离政策性的调整不差多久了呀,这可是一个好机会!
  “房地产可是一个赚大钱的好项目!尤其是有官方背景的房地产项目,更是深具发展前途!”我心中思索道。我依稀记得这里的十字街应该是大宋比较繁华的一条街市,几乎可以说是宋时汴梁城中的热点,但是现在我看到的却是两条交叉的大路,周围的民房也不多,因为不是富人聚居的地区,地价也不高,现在如果把它盘下来,相信用不了多少银子,再在里面开发出一些有吸引力的商铺来,很容易就可以建成一条商业街。到那时,即使自己经营不过来,光收租金也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啊!
  一片现代化的商业区顿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心脏又不可抑制地剧烈跳动起来,满眼看到的似乎都是金光闪闪的东西,我忍不住呵呵笑了起来。
  “婉儿,吃些这个——”此事一想通,我的脑子活络起来,看小姑娘还有些拘谨,就热情地为她夹饭夹菜,慌得她连道不敢当。
  “六哥,你好偏心!”七郎见状撇了撇嘴道。
  “少说多吃!不知道食不言寝不语么?吃完了饭还有事要做呢!”我拿筷子敲了敲七郎的脑袋,教训道。
  吃罢饭后,我将婉儿的事情向管家杨福说了一下,吩咐他妥善安排,然后带着七郎重新出了门,直奔十字街的位置杀了过来。
  “这里都是十字街的范围——”七郎用手在空中画了一个大圈儿。
  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两条互相交叉的大街,完全是由青石铺就,周围再夯以厚实的黄土,宽度超过了十丈,行经的车马不断,只是周围尽是些民宅,规模都不大,从建筑的格局上来看,都是些平头百姓所居,很多的房屋都已经破败不堪,间或有些农田菜地相隔,看起来比较荒凉,这样的居民区能够存在于繁华的京师之中,也算是异数了!
  我一脚踢开一团儿烂菜叶子,从泥泞的菜地里面脱身出来,心里大致已经有数。
  “六哥,你当真要买下这片地方?”七郎有些怀疑地跟在我的身后追问道。
  “当然。”我非常肯定地回答道。
  我粗略地估计了一下,这里的居民大约有近百户,但是房屋的质量要差很多,所以每户的收购价格不会超过三百两银子,土地的面积则要大一些,约有两千亩左右,按照市价一亩五十两银子也足够了,算上用来支付意外开支的预算外资金,十五万两银子应该是够用的,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如何说服这些居民们交出自己的地契,出卖自己的土地,另迁他处了。
  “这还真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呢!”我皱着眉头,用手指按了按自己的太阳穴,心中思索着。
  中国的农民对于土地和住宅的看重是出了名的,如果不是有特殊的事情逼迫他们不得不进行迁移,多半是不会主动离开的。好在这个世界上还没有用金钱办不成的事情,而且也要考虑到中国人自古就有一窝蜂的从众心理,当我把一把银子摔到十字街上位置最好的一家人面前的时候,在众邻居羡慕或嫉妒的眼神中,主人立刻非常爽快地将地契交了出来,而且我也非常爽快地答应给他们一个月的时间来找新的房子搬家。
  “大爷为了还愿,要在这里修座道观,供奉三清道祖!还望各位乡亲们支持,愿意腾出地方的,本公子一概优待,只要办了手续,银子马上到手!”七郎摇着扇子站在我临时搭建的地产收购处前面,大大咧咧地对挤在周围的居民们说道。
  家丁们则按照我的要求满脸笑容地为居民们解说,出卖房屋的回报有多么多么的优厚,超出市价三倍的价格足以让居民们在京师郊外的其他地方修一座质量上好的新宅子,土地的价格也是参照京师一等的地价,足够在京郊附近购买原先两倍数量的土地。
  居民们也不是好糊弄的,不过白花花的银子可是假不了的,自从有人拿出自己的地契房契换取了千两纹银之后,大家的积极性就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只用了不到三天的时间,十字街的大片土地和房产就改了姓,现在剩下的,就是等候居民们在一个月之后逐渐迁出此地,以及如何规划建设事宜了。
  望着大片的土地,我似乎已经看到了光明的前景。
  “陈老二,你得了这么多的银子,有什么打算?是不是先要娶上一房媳妇儿?”卖了地的居民们嘻嘻哈哈地互相询问着。
  “娶媳妇儿?还是缓一缓吧!我先要去福记赌场把上个月输掉的银子赚回来!***庄家,竟然敢连开十四把大!不是欺负人是什么?”那汉子有些忿忿地答道。
  “你小子早晚死在赌场上!”有人批评道。
  “开赌场?也是个不错的想法啊!”我在心里盘算道。
    第三卷 皇事纷争 第十三章 贵客登门(上)
     更新时间:2009…6…28 23:50:49 本章字数:2889
  银子被大把大把地撒了出去,不过却比预计的要好一些,仅仅花了十四万两,剩下的四万两足够先期的投资了,只要后续资金能够跟得上,相信一年之后,一座世界顶级的娱乐商业城就会出现在东方最大的都市中,而我,则将是这座商业城的最大股东。
  本来我还有些担心,一座规模较大的建筑群到底需要多久才能建成?可是到汴梁附近转了一圈以后却发现,只要你有银子,保证不用担心工程问题。承揽建筑工程的都是些世代做工匠为营生的人,只要你提出一个大致的想法,他们立刻就可以算出大约需要多少材料和工程的开销,也无须图纸,一切都装在脑子里面,只要看看地形,辨辨方位,一座座亭台楼阁就拔地而起了。
  “要不要来点儿新鲜的东西呢?”我看到这里的建筑用料多以木石为主,只有少数重要的地方才用糯米汁混以白灰黏土涂抹时,想到了是否可以加入水泥,可是考虑到制作水泥虽然简单,也并非是短时间内可以用上的,况且在京师之内如此张扬,落在有心人的眼里只怕多有不测,旋即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六少爷——六少爷——”一阵清脆的声音传了过来。
  我侧耳一听,正是我的丫头香云,不由得有些头大起来。府里的丫头能让我心怀芥蒂的只有两个人而已,一个是排风丫头,因为她知道我的真实身份,另一个就是这个香云了。倒不是说她如何如何地面目可憎,不招人待见,而是她有些太热情了,服务太周到了,尤其是对我这个六少爷,我真不知道上辈子烧了什么好香,居然在穿越了千年时空之后还能享受到贵族阶层的待遇,阿门!
  “少爷呀,可算找到你了!家里来了贵客,老夫人叫你回去呢!”香云终于找到了我,神色有些焦急地说道。
  “来的是什么人?居然能让你如此惊慌?”我好奇地问道。
  “一边走一边说吧!人家急等着见你呢!”香云不由分说,拉着我的衣袖就走。
  我嘟囔了两句后,翻身上马,随着香云向府邸行去,一路上并无阻碍,很快就来到了天波府的大门外面。
  从马上一跃而下,将缰绳交给看门的家丁,我发现中门大开,几顶官轿停放在大门外面,有几十名禁军正守卫在大门外的滴水檐下,其中一顶轿子规格显然要比其他的几顶高级,黄色的轿帘说明了它的皇家身份。
  “怪不得这么着急,原来是宫里来人了。”我心中了然,带着香云快步走了进去。
  府里面的家丁下人们行色匆匆,在院落之间频繁往复,正厅外面也有禁军把守,一派森严景象,管家杨福正站在正厅的大门外面,焦急地走来走去,不时向外面张望着,看到我同香云来到之后,紧皱起的眉头立刻舒张开,兴奋地向我们挥了挥手。
  “福伯,可是宫里来人了?”我快步上前,低声问道。
  老管家杨福悄声说道,“六少爷,你可回来了!齐王廷美和王妃过府拜访,指名要见六少爷你,老夫人同几位少爷正在陪着呢。”
  指名要见我?我回到京师也不过是个把月的时间,也没有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怎么会惊动了堂堂的开封府尹大宋的皇太弟齐王千岁?我心里面嘀咕着,随着杨福进了正厅。
  “回齐王千岁,王妃千岁,老夫人,六公子带到。”杨福上前禀报道。
  “宣——”一个内侍尖尖的声音传了出来。
  我整束了一下衣冠,依足了礼法,缓步走进正厅内堂,抬眼望去,大堂之上的正位上端坐一人,不过四旬光景,身着明黄色的袍服,一双凤目稍瞑,颌下微须,正仔细地打量着我。
  “杨延昭参见齐王千岁,王妃千岁。”形势比人强,强权当面,我只得屈膝为礼。
  “世侄请起吧。”齐王的声音温润,高贵无比。
  站起身来,却发现老夫人正陪坐在主位上,几个兄弟都侍立在一侧,齐王与王妃的身后有几名内侍,下首坐着几位身着红袍的官员,其中一位正是我前日在大街上所见的开封府通判吕端,正手捋胡须面带微笑地看着我。
  “犬子既已带到,王爷有什么话,但问无妨。”老夫人对齐王说道。
  齐王点了点头,微微一笑道,“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小王此番登门拜访,一来是代皇兄问候勋臣,而来是因开封府中有些事情要询问六公子,还是烦劳吕大人过问一下。”
  “下官遵命。”吕端对着齐王施了一礼,转而对我问道,“近日开封府接到密报,说十字街一带有人大肆侵占民居,致使居民流离失所,而此事乃是六公子指使,不知道可是实情?”
  此话一出,屋子里的气氛立刻沉重起来,大家都非常关切地看着我。
  “原来是为了这件事情啊!”我晒然一笑,看了看堂上众人,然后朗声解释道,“这可是天大的冤屈了!”
  “哦?那么说,此事确与公子无关了?”吕端的表情突然转冷,大声质问道。
  “此事的确与在下有关,但却并非如同大家想象当中了!”我将买地的事情详详细细地向堂上众人讲述了一番,然后说道,“在下收购房屋土地,皆有凭据在手,双方自愿交割,况且收购的价格要超过市价一倍,并非借势欺人,强取豪夺,这大肆侵占民宅的罪名,无论如何也加不到在下的身上的,恐怕是有人恶意诬陷了,还请王爷与众位大人明察秋毫,为在下做主!”
  “不知可否将交割的单据给下官查验一下?”吕端是个直肠子,不当面弄清事情绝不善罢甘休,当下向我索要证据。
  “请大人稍候。”我告了个罪,回到自己的房间,将收买土地房屋的契书一并收拾起来,拿回大厅之中,请吕端查验。
  吕端一招手,身后上来两名文案,与他一同翻阅那些契书,看三个人的速度飞快,显然是熟于公事的干练之人。
  “果然是如同六公子所说。”过了半晌后,吕端抬起头来对齐王说道,“双方的接交契书齐全,收购的价格优渥,没有压低地价的事情,恐怕是有人意图不轨,诬告六公子了。”
  “吕大人,你一定要详查此事,看究竟是何人阴谋陷害国家重臣,幸得本王亲自过问此事,否则生出差池来,岂不寒了大臣的一片忠心?”齐王义正词严地对吕端说道,严令他一定要彻查此事,给天波杨府一个交代。
  “多谢王爷,多谢诸位大人。”我谢了一圈儿以后,正容说道,“在下办事不牢靠,致使王爷同众位大人在百忙之中亲自过问,真是罪过了!如果早先将此事告知开封府,也不会被别人误会了,说到底还是在下的不是,不过依在下的愚见,此是不如就此作罢,我朝风闻言事乃是国策,算不上什么罪过,事情弄清楚了就好,没必要在做深究了,也省得生出无数的事端来。”
  听了我的话之后,众人微微点头。
  齐王廷美看了看我,赞许地说道,“难得世侄如此大度,真不愧是名门勋臣之后,颇有乃父之风,我看世侄的前程,犹在杨令公之上啊!”
  “王爷所见,深得我辈之心那!”下首的几位官员纷纷附和,不过在我看来,恐怕是敷衍居多,未必有几个人是真心赞同的。
  “不过本王还有一事不明,十字街虽说交通便利,但地势低洼,颇不平坦,且并非是繁华地段,世侄却以高价收购,不知到底有何打算?”齐王有些疑虑地问道。
  包括七郎在内的许多人,都对我的举动有些不能理解,在他们看来,收购如此多的土地,自然是要用来赢利的,可是收购的价钱如此之高,就未免有些离谱了。
    第三卷 皇事纷争 第十四章 贵客登门(下)
     更新时间:2009…6…28 23:50:50 本章字数:2984
  对于这一点,我早就想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