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赝品-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绯袍可是算得上中级官员了,知府通判一级的官员们才有机会穿上绯袍,至于知县等小官吏就只能着绿袍了,再次一些的着青袍,去了一趟边关,就捞了三件红袍回来,倒也划算得很,这位太宗皇帝真的很慷慨呢!
        按照唐时旧例,赐五品以上官员鱼袋,饰以金银,内装鱼符,出入宫庭时须经检查,以防止作伪。武则天时,曾改佩鱼为佩龟,贺知章就有过解金龟换酒的经历。三品以上穿紫衣者用金饰鱼袋,五品以上穿绯衣者用银鱼袋,此即为章服制度。至宋后这种做法被视为一种特殊的恩赐,不再用鱼符,而直接于袋上用金银饰为鱼形,亲王有被赐以玉鱼者。金鱼袋紫色衣称为“金紫”,银鱼袋绯色衣称为“银绯”,一旦受赐,十分荣耀。
        至于杨继业,他本身已经是一品大员,穿上紫袍已经不是新鲜事了,但是皇帝御赐的袍服意义又是不同,更何况还赐了金紫双鱼袋,这可不是寻常的大臣所能够得到的荣耀。
        皇帝的仪仗到了前方开阔地带就停了下来,接着又有承旨官前来宣诏,命我们上前见驾。
        我们随着承旨官依照进见的规矩亦步亦趋地来到天子车驾之前,正打算行跪拜之礼的时候,太宗皇帝居然从车驾上主动走出来了,直接将杨继业搀扶住,免了我们的例行跪拜,然后温言称赞了两声后,拉了杨继业的手,上了车驾,往宫中而去。
        我们兄弟三人重新上了战马,跟在车驾的后面,一同入宫。
        此时,街道的两面有无数的百姓竞相围观,夹道欢迎得胜归来的将士们,我们兄弟三人身着鲜艳的绯服,在人群之中显得格外出众,自是成了京师百姓的口中焦点人物,迎来一阵阵欢呼,可惜现在正值隆冬,否则必定有许多少女往我们的身上抛掷鲜花绣球什么的。沿街的餐馆客栈什么的就比较精明,打出了有功将士三折优惠的宣传标语,想来我们以后上街吃饭都可以尽情赊帐了。
        酒是上好的山西杏花村老白汾酒,窖藏三十年绝对没有半点含糊。菜是京师中的四大御厨精心制作的好菜,单是材料就足足准备了三天三夜。
        太宗皇帝选择了承天楼作为君臣宴饮的地方,高达十二丈的五层楼阁也只有皇家才有此气魄和实力使用,文武大臣们按照职位的高低占据了承天楼的最上面的三层,而下面的两层则是归歌姬与厨师侍卫等人使用的,整个承天楼上人来人往,一派热闹景象。
        虽然说即便从脚下的两层楼阁中任意拉出一个大臣来,身份都要比我们兄弟三人高上许多,但是我们毕竟是宴会的主角,所以有幸陪者皇帝与于几位亲王包括不到四十位重臣坐在最高的一层阁楼上。
        “诸位爱卿,今日朕高兴的很呐!”太宗皇帝的脸上湛然闪动着一层辉光,朗声说道,“杨大将军以不满万人之师,顶住了契丹人三万劲旅的强攻,本已难得,而他的三位公子更是少年英雄,竟然能以三千轻骑破敌两万,更俘获战马万余匹,辎重无数!如此功勋,怎不令朕开怀?今日宴饮,诸卿不必拘礼,但求尽兴可也!”
        齐王廷美,现在已经是秦王了,举起酒杯来走到玉阶前祝道,“皇兄雄才大略,威名横扫六合,上承太祖之基业,更展万代之宏图,如今又添许多骁勇善战之将,实在是我家国之幸啊!臣弟在此先敬皇兄一杯酒,再跟几位将军喝个痛快!”说着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
        “好——”群臣纷纷鼓噪叫好,楼上一片欢腾之声。
        由于皇帝开了禁,群臣自然趁此良机互相敬酒,增进一下感情,秦王代替天子来敬了酒之后,宴会就算是正式拉开了序幕,据说是不到戌时不让回家,于是大家都自己找些乐子来打发时间,不时地有大臣们来到我们父子四人跟前拼酒,眼看一坛坛的老酒就见了底。
        在旁边时候的宫女和内侍们不断地将见了底儿的盘子撤去,又将新菜奉上,歌姬也跳了起来,乐师们在一旁吹拉弹唱配合着,楼上尽是一片君臣同乐的大好局面。
        我一边喝着酒,一边漫无目的地四处随意看着,这些宋时的歌舞倒是有些意思,并非是说舞蹈本身有多么新奇,而是跳舞的人儿实在不能不令人多看几眼,一名名身材曼妙的歌姬挥洒着长长的水袖从身边飘过,留下片片余香,任是神仙也免不了动几分凡心,更不用说我辈俗人了。
        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间已是夜间了,正在陶醉的时候,忽然音乐声停了下来,众人正在奇怪的时候,却见楼上的灯光一暗,变得迷离起来,几扇大窗全部推开,外面的月光化作一片白露射了进来。接着音乐再起,只见人影晃动,一名面带薄纱的女子在几名舞女的伴同下出现在门口,婷婷袅袅地来到大堂中央。
        只见那女子身披真丝织成的罗衣,上面坠有无数流光溢彩的宝石,在月光下折射出迷人的色彩。两颗晶莹剔透的大珠坠在耳下,乌云一般的发髻中横插着一枝凤头金簪,口衔宝石,熠熠生辉,绢裙轻薄,轻纱飘渺,娇躯散发着阵阵若隐若现的淡淡芳香,脸形极美,眉目如画,顾盼生辉,嫩滑的肌肤白里透红,一点红唇诱人之至。
        正在我们窃窃私语猜测这女子身份的时候,她却轻启芳唇唱了起来,却是一首新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熟悉的歌词从那女子的口中唱了出来,在淡淡的月光下是那样的容易令人失神。无数的大臣停下了杯中之物,歪着脑袋斜倚在桌案上面,静静地听了起来。
        “怎么会是这一首词?难道陈抟把它传了出来?”我心中疑惑。
        一曲终了,楼上依然是寂静一片,隔了半晌之后,群臣方才如同大梦初醒一般纷纷叫好。
        “那女子是何人?歌喉竟然如此之好?”我从来没有听到过有人能将这首词演绎得如此完美,忍不住开口问道。
        “她可不是一般人,正是本王的侄女儿,皇帝陛下的长公主呢!”旁边有人听到了我的话,随口接道。
        “王爷!”我回头一看,说话的不是旁人,正是秦王廷美。
    第四卷 雏凤清鸣 第九章 徒费口舌(上)
     更新时间:2009…6…28 23:50:58 本章字数:3091
        “竟然是一位公主啊!”我不觉有些咋舌。
        在我的印象当中,皇家的公主总是深藏于宫廷内院之中,应当是那种养尊处优尽情享乐的主子,却没有想到她居然也会在大堂之中为群臣歌舞,真是匪夷所思。
        “好好好——婉转歌喉配锦绣文章,真是天作之合!这么好听的曲子老夫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过了!词好,曲好,唱得更好啊——”有人在卖弄他的欣赏能力,正是重新回到宰相位置上的老臣赵普。只不过他的比喻实在有些不恰当,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样凭借半部论语就帮助太祖平定中原的。
        群臣中并没有多少人是认识这位公主的,因此当他们看见这位唱罢新曲的少女径直走向皇帝,并直接坐在他的身边时,都以为这是太宗皇帝的新宠妃子,直到太宗皇帝为大家作了介绍后才明白自己又失算了一次。
        “颀儿你不是一直问父皇追问方才那首词的作者么?今天父皇就明白地告诉你,那人就在群臣之间。”宋太祖有些恋爱地望着自己的宝贝女儿,对她说道。
        “父皇——”那颀儿公主拖长了声调,拉着皇帝的袖子连连晃动,撒娇道,“您这不是存心难为颀儿嘛,楼上有那么多大臣,颀儿如何能看出是那位先生写的?”
        “是啊,皇兄——”秦王廷美也凑了上来说道,“如此绝美的曲子,连臣弟也很想见一见他的主人呢!”
        群臣纷纷随声附和,本来经过了后唐五代的战乱,文化生活也受到了极大的摧残,乏有著名的诗人现世,虽然说南唐后主李煜的归降曾经为京师的词坛增添了一抹异样的色彩,但是终究已经离奇辞世了,而余者碌碌,大宋朝的词坛顿时显得有些青黄不接了。
        如今乍闻如此新奇之曲,众人的兴致如何能够不被引逗起来?
        “怎么,秦王你也不知这曲子的作者是谁么?我以为你应当知道的呀!”太宗皇帝有些意外地看着秦王廷美,忍不住问道。
        “臣弟确实是第一次听到这首曲子。”秦王见皇帝的神色有些惊讶,乃惭愧地答道。
        楼上的大臣们顿时互相观望,或是摇头或是摆手,表示不是自己所作。
        “这曲子只是听起来比较舒服罢了,用得着那么紧张作甚?”七郎在我旁边忍不住小声唠叨了一句,他不喜文墨,自然对这些附庸风雅的事情不太上心。
        “你懂什么?!”还未等我答话,四郎就在一旁驳斥道,“太平盛世就需要有文人来粉墨的,否则怎么能显示出我大宋国泰民安繁荣昌盛来?”
        “噗——”我听的四郎此言,想笑又不敢放声大笑,心里憋得难受非常,已经进了喉咙的东西上不来下不去,忍不住一口酒水喷了出来,连声咳嗽不止。
        由于我们几人的席位靠前,因此立刻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那颀儿公主秋波扫了过来,看到我的狼狈像有些不悦,心道此人好似几辈子没有喝过酒似的,竟然在皇家宴会上出丑,居然还衣绯佩鱼,简直是有辱皇家的威仪,于是有心嘲讽于我,就对太宗皇帝说道,“那作者是那位先生,颀儿自然是猜不出来,不过颀儿想,无论是谁都不可能是喷酒的这位仁兄!”说着将那纤纤玉指向我点了过来,眉目之间隐约还有一丝得意的神色。
        群臣顺着这位公主的手指方向,很快就找到了刚才喷酒的家伙,却发现正是这次宴会的主角之一,杨大将军的六公子,三千轻骑破敌两万的新一代领军人物,在十字街搞风搞雨的始作俑者,顿时收起了准备大肆嘲笑一番的想法,有些尴尬地看着脸色古怪的皇帝与洋洋自得的公主。
        我的咳嗽稍微好了一些,正在同一只烤鸡翅膀做斗争,却发现身上好似被无数钢针扎到一般的难受,抬头一看,却见上自皇帝,下至百官,大家都用一种象是饿了三天后发现了半块儿剩馒头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看着,心中不禁发毛,连手中的烤鸡翅膀也不知道该往哪里放了,有些期期艾艾地愣在那里。
        “咳——”皇帝威严的一声咳嗽打破了尴尬的场面。
        “颀儿不得无礼!”太宗皇帝沉声说道,“那位杨将军乃是以三千兵马击败辽兵两万大军的功臣,就是父皇我也对他非常的欣赏,你怎么可以如此取笑于他?还不速速道歉!”
        “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一个粗鄙武夫嘛!凭什么要让颀儿为他道歉?”那颀儿公主少有听到皇帝责备,心中委屈,小嘴儿一撅,百般不情愿地说道。
        “恩——”太宗皇帝拉长了鼻音,面色不豫。
        群臣见皇帝不悦,都不敢出头,惟恐得罪了皇帝或是公主或是我们天波杨家的任何一方,歌舞也停了下来,一时间楼上顿时安静了下来,静得掉一根针在地上都可以听得到。
        我见情势不妙,如此僵持下去,不但皇帝面上无光,而且公主还会将怨气撒到我们的头上,于是转念想了一下后,硬着头皮上前说道,“陛下,公主殿下,小臣确实是粗鄙武夫一个,陛下不以臣愚昧,赐予统军大任,没有丧师辱国已是万幸,大胜敌军全是仰仗圣上洪福齐天!蒙陛下赐予绯衣银鱼更是远超奢望了,又怎敢同公主殿下计较,这也与礼不合呀!还请陛下收回成命啊!”
        这话就就比较谦恭礼让了,听得无论皇帝还是公主大臣们都微微颔首,表示比较顺耳。
        还没有等皇帝发话,那颀儿公主抢先说道,“恩,难得你有自知之明,说话也比较顺耳,还有几分儒雅的气质,本宫就收回刚才的那些话,方才算是冤枉你啦——”说完还对我粲然一笑,颇有些阳光的感觉。
        “哈哈哈哈——”太宗皇帝忽然捧腹大笑道,“没想到颀儿偶尔也有讲理的时候,真是令朕大开眼界了!”
        “父皇你这话好过分哦!好似人家从来不讲理一样,您怎么可以这样编排女儿呢!”那颀儿公主不依道。
        “呵呵——”太宗皇帝有些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道,“颀儿啊,让朕怎么说你呢?你总是自以为是,以为天下间除了自己就别无高人。有道是有眼不识金镶玉,说的就是你这种人啊!你怎么能猜得到,写那水调歌头的作者,正是被你称为粗鄙武夫的杨小将军呀!”
        “他?!”颀儿公主的的眼睛几乎跳到了地上,下巴更是久久无法合上。
        群臣之中也是一片议论纷纷,都用一种不可思议的表情看着我们一家四口。在他们的印象当中,杨家虽然也是世家,但是终究偏于武勇,根本谈不上诗礼传家,若是说上阵杀敌攻城掠地自然是绝无孬种,可是这舞文弄墨上就从来没有出过彩,怎么今天竟然转了运了,居然出来一位堪称才子的六公子来,更何况是文武双全,不觉都有些惊疑,甚至有些吃味儿。然而皇帝金口玉言自然不会与他们说白话,很多人立刻选择了相信。
        “原来竟是延昭所作,真是令本王刮目相看了!皇帝慧眼选中的人才果然不同凡响,继业公生得好儿子呀!”秦王廷美见机得很快,难怪府中的通判吕端在自己的面前不止一次地提到杨家六郎是个难得的人才,今日方才明白这个人才的含义何等珍贵,自己好歹也算是举荐之人了,这个识人之明除了皇帝能摊上之外,多少也能落到自己的头上几分。
    第四卷 雏凤清鸣 第十章 徒费口舌(下)
     更新时间:2009…6…28 23:50:59 本章字数:3163
        “真的是你所作?!”颀儿公主冲到了我的面前,瞪大了眼睛将我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一阵子后,有些不甘心地追问道,“那首水调歌头真的是你所作?!”言下犹自有些不信。
        我看了看周围,持怀疑态度的并不只是公主一人,有不少的大臣们也是抱着同样的怀疑态度,只是在皇帝面前,不敢放肆罢了。
        “这个,好象的确是我出自我的口中,只是不知道怎么会流传出来,还被公主知道了,臣也有些惶恐呢!”我只好硬着头皮应承下来,也不知道这位落了面子的公主会如何对待我。
        “你确定?!”公主又一次追问道。
        “恩。”我有些心虚地看着这位颀儿公主点了点头,从她的目光中我似乎发现有一种类似于小恶魔的东西在里面作祟,令我感到有些说不出的忐忑。
        “父皇!这个人颀儿要了!”颀儿公主忽然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大跌眼睛的动作,一把将我的手腕攥住,然后高声对太宗皇帝说道。
        “啊?!”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都被这位公主的举动给吓了一跳,这是一位公主应该说的话么?
        “走啊?还等我用八抬大轿来抬你啊?”那公主见我傻站着不动,有些急不可耐地催促道。
        “皇上——”我扭头向太宗皇帝看去,希望他能拉我一把。
        结果太宗皇帝很无奈地看了我一眼,从那忧郁的眼神中我可以看出他要表达的意思,去吧,朕会好好补偿你的。再看秦王,也是耸了耸肩,意思是你自求多福吧!我只得恨恨地被那刁蛮公主象牵牛一般拉住了衣襟拖了出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