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赝品-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地方有古怪!怕是遇到了传说中的迷阵了!”我的心里嘀咕道。
        看了看深如花海的梅林,若是乱闯,定然只有越走越糟,于是坐在一株梅树之下,思索对策,想了半天也没有理出个头绪来,只见四下里寂静无声,竟不见半个人影,也没有鸟兽经过,我的心中不由得有些焦急起来。
        想了一阵子后,我爬上了一棵粗壮些的梅树,四下眺望,结果发现周围都是粉红的颜色,落英缤纷,不见尽头,只看得头晕眼花。花树之间既无红墙碧瓦,亦无炊烟犬吠,静悄悄的情状怪异之极。再向外看,就不见尽头了,四周都是皑皑白雪,被那朔风一吹,尽是白茫茫一片,我心中忽感有些烦躁起来,下树一阵狂奔,只盼能够突出重围,不料却更深入了树丛之中,想觅愿路退回,却已经失去了方向,现下却是越想回去,似乎离原地越远了。
        眼见天色渐暗,我依然是一筹莫展,无可奈何之下,只得坐在地下,侧耳倾听周围的响动,希望能够辨别出一个方向来,好在遍地白雪,满目都是梅数,香气宜人,地上就如软软的垫子一般,却也并不算太难过。
        “真是晦气啊!想不到居然被困在这个荒郊野外!”我见天色偏暗,心头有些焦急,忍不住望着天空长啸起来,声音甚为悠长,将附近梅树上的积雪震得纷纷落下。
        象是听到了我的长啸一般,忽听得有人以琴声相和,我侧耳倾听,那琴声兀自萦绕耳际,定了定神,琴声远远传来,并非错觉。
        琴声忽高忽低,婉转悱恻,似浅笑,似低诉,柔靡万端,听在我的耳中,却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心里不由得有些纳罕。
        不过对我来说,重要的不是曲子好坏,也不是弹琴人的技艺优劣,而是根据琴声传来的方向,我可以顺着声音找到一条通过去的道路了,当下不敢怠慢,一边竖起耳朵来仔细辨别声音来自的方位,一边快速地移动身形,绕过那一树树的梅花丛,向前走去。
        总算那琴声并没有突然停顿下来,我眼前的梅花丛越来越稀,终于可以看见对面数十丈外的景物了,一间茅舍宛然出现在眼前,竹木结构的屋子散发出一种悠闲雅致的风骨,令人不能自抑地联想到了高人雅士可能就隐居在这里面。
        那屋子依山而建,前面是一眼寒潭,我尚未走近,就感到有一股莫名的寒气从其中散发出来,比之隆冬的朔风更加刺骨三分,端的是十分厉害。
        “夏州李继迁,求见大雪山圣女殿下!”还没有等我走出梅花丛,就听到有一个浑厚的青年男子的声音从花丛中的另一个方位传了出来。
        我原本就要迈出去的一只左脚又缩了回来。
        什么大雪山圣女我就从来没有听说过,不过对于这夏州李继迁,可就是略知一二了。前些时候,夏州节度使、李继迁的族兄李继捧来京师朝见太宗,献出了党项李氏时代占据的夏、绥、银、宥、静等五州之地,宣布结束西北百年以来的割据局面,而太宗也很大方地赐予李继捧大量的财帛,并为他加了一大堆的名号,并令其在京师定居,传言说朝廷有意令其全族来京师居住,也就是要变相地夺取党项李氏一族的兵权。
        此时李继捧的族弟,党项李氏一族的二号人物,作为银州押番落使的李继迁并未奉召就悄然离开夏州,来到这京师郊外的神秘茅屋,究竟是为了什么目的呢?我的心中充满了好奇。
        我微微将身子隐藏在一株粗大的梅树之后,仔细地向那自称是夏州李继迁的男子望去。
        只见他的身材魁梧,约有二十出头的样子,鼻翼略高了一些,眼窝深深地陷了下去,长发微微带些自然的卷曲,略有些红色,一副异族人的样子,正在我观望的时候,那李继迁又开口说话了。
        “圣女殿下,李继迁不远千里,冒着极大的风险来到大宋的京师,着实有些不易!还望殿下看在我李氏一族也曾为大雪山出过些苦力的面子上,破例赐见一面!”李继迁跪伏在茅屋前面的雪地上,恳切地哀求道。
        我的心中越发地好奇了,党项李氏一族自唐末时就是西北一霸,几乎等同于西北王一般,占据夏、绥、银、宥、静等五州之地长达百余年,在西北的势力盘根错节,影响深重,就连朝廷对待时也是瞻前顾后,不得不小心提防,可是李继迁作为族内的二号人物,为什么会如此低声下气地向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大雪山圣女苦苦哀求呢?
        “你本没有必要来的——”良久之后,屋子里面传来一声轻轻的叹息。
        “这声音,似乎很熟悉的样子!”我的心弦被拨动了一下。
        接着就感觉到那声音如同水波一样荡漾开来,四方尽是那女子的声音在响,接着我就看到那李继迁抬起头来,用一种很奇怪的眼神向我这里看了过来,似乎有种不屑,又有一种怜悯的意味儿,令我心头火起。
        正在我觉得有些愤怒的时候,一张蒙着白纱的面孔出现在我的面前,接着就看到她将如青葱一般的玉指伸出,在我的眼前一拂而过。
        我的意识一阵空白,晕了过去。
    第四卷 雏凤清鸣 第十七章 阴谋阳谋(上)
     更新时间:2009…6…28 23:51:01 本章字数:3608
        “圣女殿下!”李继迁看到那白衣女子的身影出现在对面的梅花丛中,顿时喜出望外,目光中充满了崇敬。
        白衣女子将手一摆,示意李继迁不得多言,然后将我的身子翻了过来,扫了一眼。
        “继迁你也太不小心了,怎么会有尾巴跟了过来?”白衣女子冷冷地说道,“如果这人真的是对方的探子,我就无法在这里再呆下去了!”
        “殿下!此人并非是尾随我而来的!”李继迁连忙辩解道,“我来的时候已经很小心了,后面又有我的两名贴身护卫断后,没有道理还有人能跟上来的!我看这人并没有什么武功,应该不是对方的探子,或许真的是误入梅林的游客也有可能!”
        “或许真的如你所言!”那白衣女子点了点头道,“我也不希望这个落脚的地方被别人知晓,要重新找到一个万载寒潭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况且我的修行又到了一个紧要的关头上,出不得半点儿岔子!不过现在这个人——令我有些为难呢!”
        “不如——”李继迁将手在脖子上面一横,作了个手势。
        白衣女子横了李继迁一眼,冷冷地说道,“若你只懂得靠手中的刀来解决问题,那问题恐怕会越来越多的!”
        李继迁被白衣女子瞪了一眼后,心中有些惴惴,只是唯唯诺诺地应了两声,不敢再随意发表自己的意见了,毕竟自己现在有求于人,犯不着为了不相干的人起了冲突。
        “原来是天波府的杨六公子么?”那白衣女子望着躺在地上昏迷不醒的我,突然粲然一笑道,“我们还真的很有缘分呢!”
        “咳——”旁边的了李继迁有些疑惑地看着面前的白衣女子,忍不住咳嗽了一声。
        “你冒着被追杀的危险,千里迢迢地来到我这里,究竟是为了什么事情?莫非你真的打算要自立门户了么?”白衣女子头也不回地问道。
        “圣女殿下明鉴!”李继迁心中对于白衣女子的判断万分佩服,情绪非常激昂地说道,“因为继捧无能,致使我们党项李氏世代占有的夏、绥、银、宥、静等五州土地,如今已全部被宋朝夺去。然而宋皇依然不肯就此放过我们李氏一族,却要密谋要将我们统统移至京师禁锢,斩草除根!继迁纵然没有先祖开疆扩土的武勇,却也不愿意看到祖先的业绩被就此抹杀掉,成为别人家的仆役!”
        “你既然不甘为人后,尽可自己起事,何必千里迢迢地跑到我这里来?难道就是为了将胸中的抱负一吐为快吗?”白衣女子听了李继迁的话后无动于衷,一双明亮的眼睛在力继迁的脸上来回扫了几遍,反而有些讥讽地问道。
        李继迁心中恼怒,脸上却不敢露出丝毫的破绽来,只是从怀中小心地摸索出一支黝黑的羊角状物来,双手递到了白衣女子的跟前。
        “青羊血誓!”白衣女子吃了一惊,一手虚抓,将那羊角般的东西握在手中。
        李继迁有些自信地说道,“圣女殿下,这是最后一支青羊血誓了!我只求殿下为我取来一个人的人头,不知道可不可以?”
        “谁?”白衣女子眉头微皱道,“若是太过棘手的人物,恐怕我也无法下手!”
        “夏州巡检——曹光实!”李继迁沉声说道。
        “六哥!六哥!”七郎从梅林中出来的时候,忽然发现我不见了,于是在清源观中走了一个来回,一边高声呼喊着。
        “六哥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说好了带我出来玩的,谁知道他的人先不见了,这叫什么事情啊?”七郎不无埋怨地嘀咕道,一边继续在观内寻找。
        “老七,你在叫喊什么?”
        “四哥!?你也在这里啊?有没有见到六哥?”七郎回头一看,拍他的不是别人,正是四郎,身旁还站着一位粉衣少女,正是同四郎有婚约的潘家小姐。
        “老六也跟你出来了?他不是在家里忙着备考么?”四郎皱着眉头问道。
        “方才有些事情要处理,办完之后顺道出来看看梅花,可是一转眼就不见了!”七郎解释道。
        “应该不会走得太远吧!就这么巴掌大点儿的地方,他一个大活人能跑到哪里去?我们不妨沿着这条小路一同找找!”四郎说道。
        于是三个人沿着雪中的小径一同走来,一面不停地呼唤着我的名字。
        “头好晕啊——”我清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居然躺在雪地里。
        怎么回事?我明明记得自己是同七郎一起到清源观来赏梅的,怎么回睡倒在这里?虽然我的身体的确不错,却也不至于就喜欢睡在雪地里啊?那么七郎又跑到哪里去了呢?
        “六哥——六哥——”一阵呼喊声从远处传了过来,正是七郎的声音。
        “老七,我在这里——”我扯着嗓子应了一声,立刻就有了回应。
        过不多久,四郎等三人就到了面前,一个个盯着我猛看。
        “我的脸上长花儿了么?”我被三个人看得浑身不自在,忍不住用手摸了摸脸蛋儿,然后非常不悦地问道。
        “花是没有,不过胭脂留下的痕迹就很清楚!老六,你方才不会是跟人幽会去了吧?嘿嘿——”四郎用一副非常淫荡的眼神看着我,嘴里调笑道。
        “怎么可能?”我三步并作两步,来到水池边上,看了看自己的倒影,果然在左颊之上发现了一处很明显的吻痕,色泽艳红,宛然是新留下的。
        方才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使劲地搔着头发,浑然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怀着一肚子的疑惑,我们一行四人离开了清源观,回到了汴梁城中之时,已经是华灯初上了。
        “三位少爷,你们可回来了,老夫人吩咐厨房给你们留了饭,六少爷,老爷在里间等着你呢,吩咐老奴见到你后立即把你带到他面前去!”管家杨福正在大门口旁边的签押房里面候着,看到我们后走了出来,笑眯眯地说道。
        我把缰绳交给随之而来的家丁,一面向里间走去,一面有些担心地问道,“福伯,知道老爷找我到底有什么事情吗?”
        “应该不是坏事情,我见老爷的脸色还是比较红润的。”杨福笑道。
        我点了点头,说实在的,老夫人还比较好糊弄,可是一见到杨继业那张扑克脸,我的心里面就有些发怵,也说不上来是怎么样的感觉了。
        来到前院的小客厅的时候,杨继业正坐在那里喝茶,一只手不知道在桌子上面摆弄着什么东西,屋子里面生着一只暖炉,火红的木炭散发出一股木材特有的香气。
        “回来了——”杨继业听到我的脚步声,头也不抬地问道。
        “是,爹,您老人家有什么吩咐?”我恭敬地问道。
        杨继业从桌子上面取过一张帖子来,递了给我,“这是圣上命礼部下的柬贴,特许你参加礼部组织的考试,今天才送到家里的。”
        “哦。”我将那柬贴打开一看,上面书着“特旨赏杨延昭应礼部科考。”下面落款是礼部正堂,并盖着鲜红的朱漆大印。
        “另外,你奏请皇帝将上次的功劳加在四郎身上的要求,皇帝也准了,四郎加了崇仪副使,算是一步登天了!”杨继业接着说道。
        “如此甚好!皇帝也算是很能体谅下臣了!”我喜道。
        这件事情一确定下来,就等于杨家的一个三品官已经稳拿在手中了,相比之下,同其他的几家高门大阀的子弟仅仅是承荫一些郎官的,就要占据了很大的优势,有道是起的早未必身体好,但是当官这东西,资历也是很重要的嘛!同其他的同龄人相比,四郎最起码可以少奋斗十年的时间,或者更多。
        “小六儿,你的功课到底准备得如何了?你平白将三品的职分送给了老四,却要走那科举之途,难道真的很有把握么?”杨继业又一次认真地问道。
        我微微一笑道,“这个请爹爹尽管放心好了!孩儿是不会打那没有把握之仗的!如果爹爹还有疑虑,不妨到我的书房看看。”
        “好啊!倒要瞧一瞧你究竟在做些什么!”杨继业点了点头,心里怀着几分好奇,随着我向后院我的书房走去。
    第四卷 雏凤清鸣 第十八章 阴谋阳谋(下)
     更新时间:2009…6…28 23:51:01 本章字数:2759
        “吱——”地一声推开了书房的门,一股墨香扑鼻而来。
        我将杨继业让了进来,坐到了上首,然后从书案上取了些东西过来。
        “爹爹请看,这些都是自开宝六年以历届科考的题目和高中进士的策论答卷,还有考官们的评语集录,以及考题所出之处,孩儿早已经逐一详细看过,并无半点遗漏。”我翻了两张有些发黄的卷子,指着上面的题跋对杨继业说道。
        “不错,不错!”杨继业一边翻动考卷一边说道,“可是你要知道,科考并非只考策论呀,帖经、墨义和诗赋同样要下功夫的,尤其是诗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呢!”
        “诗赋自不必说,就连圣上也对孩儿的诗赋非常欣赏呢!”我不慌不忙地回答道,“至于帖经、墨义,爹爹更无须担心,孩儿对于自己的记忆力还是很有信心的,就算是有少许记不得的东西,也难不倒孩儿,请看这个!”
        我从书柜里面取出一套笔墨砚台来,放到了书桌之上,“请爹爹看一看,这些物件可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杨继业将那些物件一只只拿在手中,凑在灯下翻来覆去地看了许久,方才回答道,“看上去并无奇特之处,只是上面的花纹细密,实在是难得的佳品,怕是花了不少的银子吧?”
        “银子并没有多花半两,不过功夫就费了不少。”我从腰带上摘下一只打磨成半球形的白水晶来,递给了杨继业,“请父亲用此物盖在那些花纹上,再看看有什么蹊跷的地方!”
        杨继业依言将那白水晶放在砚台的花纹之上,来回移动着看,果然发现了其中的奥妙,忍不住大声赞叹道,“妙哉!怎么会有如此神奇?”
        我在一旁看着,心中有些得意,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