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钢铁时代-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元钊,不是我说你,这么大的服装厂,如果只是生产工作服和军装还好办一点,成衣真的好么?”

    杨元钊并不在意,类似的话语,不知道多少人跟他说过,他很有信心,对服装有信心,更对于他一手推行的工人工资有信心,以15元左右的平均工资,1元到5元的衣服,并不是一个很贵数字,就拿着银元跟人民币的比价,一比一百来算,也就是1500对100多,跟后世差不多。

    侯金盛也没打算说服杨元钊,杨元钊过去半年多时间之中,用实实在在的例子,证明了他的成功不是偶然,或许不懂,或许不理解,可是他一次次的成功,让所有人闭嘴,包括侯金盛在内,只是随口的劝说,而不是命令,甚至处于面子,或多或少的在服装厂之中,投入了一部分股份。

    和的灯光之下,十来个面容姣好,个子高挑的女子,按照顺序缓缓而来,牛仔裤,皮衣,棉袄,羽绒服,各种各样,在后世看来有些土气的衣服,却代表着这个时代最前沿,适用于工人的蓝色格子服装,适合正常交际的西装,还有女人的旗袍,中式服装,这些柔和在一起,用一种独特的方法展现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面说,这是一种创新。

    说实话,这个服装秀,吸引了众多股东们的目光,这从众人的目光之中,都可以看出来,每一个模特,每一种衣服都吸引了每一个人的目光,一些股东甚至是带着太太而来的,对着衣服品头论足,说个不停。

    杨元钊建立的这个制衣厂,没有任何人看好,包括一直都支持他的杨悦和刘澍,在他们感觉,成衣,在中国只有大城市是有市场的,对准的也是达官贵人,他们有这个闲暇,也喜欢新奇,就好比这一次服装秀的一些产品,他们都打算回头找这个成衣厂弄几件,可是听说成衣厂生产量是以千,甚至是万来计算的时候,纷纷打了退堂鼓,包头富人比较集中,特别是杨元钊来了以后,不少人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也有这个闲钱购买新的东西,可是他们一圈子下来,又能够购买多少,几百件而已,如果是几十件,甚至一百件,他们分分钟都可以把它买下来,可是上千件,甚至是万件,超过他们的想象,他们都觉得,杨元钊可能要遭遇第一次失败了。

    越来越多的服装,其中,已经不都是杨元钊的设计了,美丽缤纷的布匹,各种新奇的材料,给设计和剪裁提供了不少的灵感,新的服装不断的出现,不少老裁缝们,把原来的服装,进行了少许的改进,加入了许多新的东西,因此构成了蕴含着浓郁中式元素的服装。

    服装秀完美的完成了,前后3个多小时,18名模特,一共展示了250多套服装,平均每人都是十几套,不用搔首弄姿,不用卖弄,只是平实的展示,可是连续三个小时的展示,走动,还是让她们的体力濒临极限,最后一起上台谢幕了之后,就被送去休息,而服装厂的销售人员,和杨元钊的几个长随,现场的确立订单,观看者很给面子,或者说,对于服装厂的服装很满意,当时定下的订单就有700多套,其中最多的侯金盛一下子定下了17种30多套。

    台的展示,让众多声音都消失了,可是萦绕在大家心中的,还有一个疑惑,那就是服装厂真的可以卖的动么,哪怕这700多套衣服,最多的一套,也只是卖了的12件,据他们所知,服装厂的衣服,都是以千为单位的,最便宜的也是一元两角,这笔钱,可以扯下6尺布,手艺精巧的主妇,甚至可以制作一家人穿的衣服,这么贵的东西,恐怕只有他们这些富裕阶层,才能够消费的起。

    众人的关心也好,疑虑也好,杨元钊统统的不理,衣服好不好,必须要市场来凭借,他相信他的服装,更相信一手创立的制度,这些产业工人,是他精心培育的,未来顶梁柱一样的中产阶级。

    服装厂开始面向普通民众了,首先就进驻到了包头中心位置,在那里有一个店铺,紧急的改造之后,作为销售的场所,然后就是在各个工人的聚居区,宿舍,住宅那里进行销售。

    谁也不曾想到,当成衣进入到市场之中,却在包头引起了一番抢购热潮,对于工人而言,特别是一些双职工的工人,本身工资已经很不错了,没有时间制作这个衣服,再说了,个人的手工,跟专业的裁缝,精巧的设计比起来,不知道要差了多少,他们成为了购置衣服的主力。

    第一批100个左右的品种,1万套衣服,居然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销售一空,如此火爆的场景,就算是侯金盛也瞪大了眼睛,他不知道,什么这些工人,甚至不买一件,三五件的往家里带,他不知道,他花费的钱,足够四口人家过一个月的时间么?

    第一波的销售,在到达了这么一个高峰之后,缓缓的滑落,在所有人以为,这个风潮就要消散的时候,销量居然在下降之中,止跌回稳,且不断的攀升了起来。

    所有人都看不懂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后来,仔细的调查才发现,这一批工人,属于是工人之中佼佼者,或者是双职工,或者是技工,他们并不是工人之中,收入最高的那一批人,他们穿着的服装,成为了引领整个包头的先导效应,正是这些人穿起来,让越来越多的工人开始尝试着购买,在购买和穿着之后,习惯了衣服的购置这个方式,各种的衣服开始多样性了起来,不同的人开始购买不同的衣服,甚至会向服装厂反馈一些信息。

    又成功了,所有人又一次的体会到了杨元钊式的成功,聪明的,渐渐的发现,哪怕是3000人规模的大型制衣厂,每一个人的效率都极高,可是面对着最少15万,最多25万的销售人群,每一个人都不会只购买一件衣服的时候,很清楚,新华制衣厂生产的衣服,连包头都满足不了,如此的商机,让晋商们大为惊叹,接下来,又成立了各种制衣厂,包头的衣服制造和时尚产业从这里开始起步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四章 上海急电() 
穿过前面的街道,身后传来了吱呀吱呀的声音,杨元钊回头一看,一个年轻人,骑着自行车,在水泥路上快速而去,现在的自行车还很原始,是铁轱辘或者是木轱辘,很容易损坏,也颠簸的厉害,杨元钊没有想过要生产这样的自行车,却没有想到,有商人从外面带过来,甚至流行起来之后,也有商人想要投资,从包头购置一些加工设备和机床的,准备在当地生产。

    现在的包头,基本上上下班是靠走,逛商场也是同样,虽然有加长型的公共马车,覆盖面却不广,这种情况之下,自行车就有着巨大的市场,木质的一辆大概需要20…30元,铁质的也不会超过50元,这对于富裕起来的工人来说不算什么。

    包头的高工资,哪怕是什么都不懂的普通工人,也拥有15…20元的工资,加上奖金和年终的红包,每年能够拿到250元以上,这还是最底层的工人,稍稍的上升一个层次,工资标准会倍增,工人的最高工资,会达到350元左右,这笔钱,用来购买一个代步工具,还是不错的。

    自行车,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被引入到了包头,并且成为了人们追逐的重点,包头跟其他的中国城市,略微的有些不同,平坦的水泥路面,会让自行车的磨损保持在比较小的程度之上,又没有太多的颠簸感,唯一有些遗憾的是,无法到乡村去,到乡村,复杂的路面。依然需要用马。

    看到这个自行车,杨元钊不由自主的想到了橡胶,自从史密斯实验室,在上海成立之后,除了布置合成氨的项目之外。他就很少关注那边,不知道那边的硫化橡胶,到底运行的怎么样了,只有硫化橡胶的真正工业化的发展,橡胶,才会成为重要工业原料。拥有着更加广阔的前景,可是现在,橡胶,只是一种普通的产品。

    似乎,有一件事情。忘记了,一拍脑门,杨元钊对着身后说道:“小满!”

    小满就跟在杨元钊的身后,听到命令,立刻上前说道:“先生,有什么吩咐!”

    杨元钊迟疑了一下,掏出了一本书,这是一本德文版的三个火枪手。翻阅了几页,在上面寻找了一些词语,然后用数字写出来。形成了三个三个怪异的数字,差不多书写了一页纸,然后把他递给了小满,说道:“立刻快马的把它给发出去!”

    这也是无奈的结果,包头的工业发展,越来越大。秘密也越来越多,德美那边也是。在杨元钊的布局之下,德美进入到不少的领域。无论是从中国到德国和美国的商贸,还是从海外进口各种机器和原材料,产生的交易量也越来越多,公用的电报线路,已经无法满足需要,杨元钊甚至有一种冲动,让特拉斯放下现在研究的电力,转而研究无线电。

    可惜发现无线电,跟制作出无线电报发报机和接收机,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暂时,对于包头而言,信息的速度还可以接受,最多,接下来,开通从太原到包头的有线电报线路,这个应该不难解决,从某种意义上面,就解决了信息通讯的问题。

    公共的电报线路,保密性不高,换成以前,杨元钊不会太在意,可是现在,每一笔的动静,都是成百万,甚至是上千万的情况之下,不得不用保密措施。

    这个三个火枪手,就是杨元钊跟哈比约定好的密码本,数字代表着行列第几个单词,三位一体,就可以找到合适的单子,把上面的密码给翻译过来,这只是防止泄露的一个方面,又不是军用的信息,不用搞出来一个密码机来。

    内容很简单,就是让哈比去东南亚,收购一批橡胶种植园。

    橡胶是一种天然工业原料,在很多的工业领域,拥有着极大的作用,特别是硫化橡胶,只要完成,对于汽车等产业的推动,绝对是难以想象的,对于橡胶的需求会骤然的加大,供需不平衡,再加上这个时代资讯并不发达的情况下,酝酿了连续几年的橡胶泡沫,最终,形成了一个以橡胶为主的金融风暴,甚至影响到了中国,从某种意义上面说,清政府之所以垮台,有它的必然原因,可是跟橡胶也是搭了一点的边的。

    如果不是橡胶风暴之中,挪用了筑路款,赔的血本无归的四川商人,也就不会有四川的护路运动,而清朝中枢也因为橡胶的动荡,而紧急的调用大量资金,因此把注意打到了铁路上面,两者集合,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滚滚大势,杨元钊不会,也不能去改变,推翻清政府,是历史的进步,他不会阻碍他,对于清朝的辫子,他从来都没有什么好感,可是减少中国人的损失,顺便给外国人放放血,还是可以,东南亚,现在还是一片处女地,目前的橡胶中心是在巴西,而未来,历史证明,东南亚,是橡胶最适宜的地方。

    让哈比去东南亚,一方面,是为了这个目的,另外一方面,也在布局,未来的中国,生存空间的已经被压缩到了极点,北边就是俄罗斯,南边就是东南亚,未来的世界大战之中,是势力和国家的洗牌,也是名正言顺的获得国土唯一方法,欧洲和美洲,或许可以称之为白种人的,可是亚洲,必然是黄种人的,确切的说,中国,会成为亚洲的主导力量。

    街道上面,平整而干净,有了从超级市场之中收取的费用,包头有资金进行市政建设,而第一件事情,就是整治卫生,大量公厕的建立,让包头变得干净了起来,有专门的人员管理和打扫,人们也形成了讲究卫生的习惯,最起码,在街边大小便的现象,早已经是消失了。

    前方,正好碰上了纺织厂的下班,以蓝色为主的工装,成为了纺织厂一条亮丽的风景线,以包头的棉纺织业而言,短短的3个月时间,完成了12万锭棉纱的机器安装,二期工程已经开始了,伴随着的棉布的热销,让他们在当月就实现了盈利,接下来,盈利幅度会不停的上升的。

    包头的棉纺织厂,简直是一个吞金的猛兽,产量高,效率高,对于皮棉的需求,也是永无止境的,一天的极限,达到了20万磅左右,这样需求,就是500包左右棉纱,八大晋商遍布在全国的触角,把棉花的收购深入到了东北和江南,好在中国地大物博,加上从国外进口的一些棉花,特别是美国,借助着德美在美国的关系,直接的进口了美国的棉纱和棉布,一定程度上面,满足了棉纺织厂的需求,市面上面,棉花的数量开始极具的下降,本身,包头和周边的村镇,以棉被和棉袄为主导过冬服装,在1909年春节临近的时候,发生了改变,鸭绒被和鸭绒袄,一定程度上面替代了棉花,甚至在高档商店之中,还诞生了蚕丝被。

    杨元钊发现,扩大棉花种植的重要性,工业化,争夺的就是原材料,英国,哪怕是在工业效率上面,不如新兴的德国,可依然拥有强悍的盈利能力,就是依靠给个殖民地的原料,廉价的原料,支撑起了整个英国的工业生产,保守估计的目前12万锭的情况下,现有的织布机的前提下,国内的棉花还可以支撑,如果规模进一步的扩大,就不行了。

    高昂的销售成绩,让晋商们看到了棉布的市场到底有多么的大,不但四面八方的收购棉花,甚至也把的目标打在了外国之上,印度的棉花是首选,还有就是美国,顺便的,第二期的工程,也从12万锭,提升到了24万锭,这样的过程,大概会持续到明年,在杨元钊的计划之中,这个棉纺织厂会不断的扩大,棉锭的总数,会从现在的12万锭,最终扩展到120,甚至是180万锭,让这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也是最全面的一个棉布加工中心。

    规模产生效益,这一点都不假,杨元钊正要绕过棉纺织厂,因为工人的下班,已经把路面全部都给占去了,这时候,小满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他眉毛一挑,不悦的道:“不是让你去发信去了么?”

    “正好碰上了太原来的信差,信也让他带过去了,老爷,上海急电!”

    杨元钊脸色稍稍的好了点,随手的接过了电报,打开,这是一封没有加密的信件,上面只有一个消息,威廉姆斯负责改良和设计的钢铁厂计划,已经完成,图纸和一些设备,已经在美国撞船了,预计一个月之后,就能够抵达包头。

    终于到了,杨元钊一握拳头,从最开始,他就准备把包头变成中国的鲁尔,鲁尔是什么地方,德国重工业核心,钢铁产量也好,煤炭产量也罢,都是在德国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鲁尔的任何问题,说不定一个喷嚏,都能够让德国震一震。

    纺织业,日化业,甚至是火柴这些,都只是一个赚钱的行业,真正能够支撑一个国家的脊梁的,永远只有钢铁制造业,包头的底子太薄弱了,哪怕他从国外网络了工程师,也从中国各地都招募了工人,可是一个全局的设计,还需要等待威廉姆斯那边,使用了众多的科技,这个钢铁厂绝对是一流,可惜迟迟没有完成,现在终于结束了的,看来钢铁厂的计划,也有望启动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五章 钢厂前期() 
!……章节内容开始……接到了威廉姆斯实验室的回复,这是一个极好的事情,可对于杨元钊来说,却代表着忙碌,来到198年的时空,前期的准备已经开始了,杨元钊之前就从汉阳钢铁厂,还有中国其他的小钢铁厂,招募了大量的工人,这些工人,暂时分布在各个工厂之中,既然钢铁厂即将立项了,他把这些人召集到一起,组成了一个新的公司,开始对白云鄂博进行勘测,虽然拥有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