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钢铁时代-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消息最终,报到了杨元钊哪里,杨元钊也很吃惊,这个条件,是他根据对特种部队的一些了解,确切的说,是看到电视上面的有关特种部队的电视剧,总结出来的,在他看来,那是后世的标准,这个时代,应该很少吧,没想到却很多。

    仔细的看了一遍,特别是挑选的过程,杨元钊自己也忍不住赞叹了,中国人,特别是贫苦的中国百姓,绝对是韧性最大的一种人,被挑选出来的,全部都是精英,最起码也经过了2年以上的军事训练,设计技巧上面,全部都是百步穿杨,在包头注重伙食的情况下,夜盲症和其他的一些毛病,全部没有,专业化的训练,也都是顶呱呱的,特别是特种部队的最大的一项能力,意志力和韧性上面,甚至还要超出后世的那些挑选规格。

    都是好苗子,只要加强训练,应该都是一个出色的特种部队,但是,这是一个实验性的部队,暂时,无法容纳那么多的人员,沉思了许久之下,杨元钊决定,继续提高标准,选择一些极限的方法,优中选优的,只有有独特绝活的,特别是对特种部队有着巨大作用的绝活的,才能够稍稍放宽标准,其他的必须严格。

    可以称之为最严苛的特种部队选拔,就这么的开始了,几乎都是毫厘之差,就决定一个人的去留,最终,当名单达到300的时候,再也删不下去了,甚至连冯玉祥都看不下去了,说情之下,这才保留了300人,在5万人之中挑选出来的300人,个个都是精英,除了少部分没有训练过的项目,其他的,已经可以说是一个特种部队的标准了。

    人是删下来了,也选择了一个个人战术水平极为强悍的营长,作为特种部队的指挥官,然后,按照杨元钊所指定的科目,从现有的情况下面挑选,进行训练,很多东西,杨元钊也是一知半解,最多就是跟军官们商量,最终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方法,这个几乎是漏洞百出的方法,成为了未来,世界特种部队经典教案,写进了特种部队的史册。

    那些被淘汰的,回到各自的部队之中,也没有被解散,基本上每个师都会有几十个人,这些加上剩余的水平比较高的,有一些手段的,被各个师重视起来,组成了师一级的尖刀侦查连,没有特种部队那么的全面,却更加注重战术配合,比如说侦查,火力指引,抓舌头,获得情报,甚至是斩首行动,这些对于战斗和战局有些巨大作用的东西,被他们完好的集成和光大了起来。

    甚至杨元钊也没想到,本来推动无线电的一次讲课,却莫名其妙的歪了楼,一定程度上面催发了包头特种部队的出现,也因为他,杨元钊开始尝试着开发出一些特战器材,其中有两款,直接的应用到了包头部队上面,一个是狙击枪,通过进口德国光学器材,整合在特殊的高精准独的步枪上面,形成了最初级的狙击枪,可以在600…800米的范围之中,精准的干掉敌人的,这超出了普通意义上神枪手的射程,在配发了特种部队之后,被军官们一致好评,甚至作为了包头新军的标配装置,最起码要求每一个班拥有一个狙击手,包头居然在一年的时间之中,配发了接近6000把。

    另外一个是轻机枪,因为特种部队,都是小分队的行动,单纯依靠步枪,无法提供足够的火力支持,必须要开发出一种新的,自动火器,相对于狙击步枪,轻机枪的诞生,真的是非常困难,包头虽然有能力对火炮进行改造,可是那时基于材料上面的,马克沁作为一种成熟的火力,几十年都没有过多的变化,杨元钊虽然知道气冷轻机枪这个东西,可是具体到枪械上,如何实现气冷,他就不知道了,只能把这个作为一个议题,放在研究所,甚至用了快2年的时间,才由几个军事专家,最终研制出来,这是后话了。

    因为火力的缺乏,最初的时候,特种部队的火力手,只能够在马克沁的基础上面,用一些轻型的金属材料,代替上面的钢铁,减轻了马克沁差不多一半的重量,并且把完整的他分成三个部分,以支持特种部队的火力。

    无线电的应用和特种部队的成立,一定程度上面,增强了包头的军事实力,这还是在潜移默化之中,而时间上,缓慢的走过了1910年的4月,去年签订的大量订单,也都一一的交货,超过百万锭的纺织机械,从包头,发往全国各地,特别是江浙一带,传统的棉纺织省份,一个个的棉纺厂建立,越来越多的士绅和商人们开始投身在其中,而只看到眼前,而没有顾及整个世界的他们,不会发现,棉花的价格,悄无声息的上升了,目前世界期货棉花市场,成为了一个标准的多头,11月份现货棉花的价格,已经上升了15%,而且根本就买不到,超过3亿英镑的资金,在其中隐藏了下来,等待着几个月之后,图穷匕首见的时刻。

    1910,这个看起来波澜不惊的年份,注定是要因为诸多变动,而载入史册。

第三百四十七章 只欠列车() 
在包头的城市最西北角,这里有一个巨大的工地,这个正在兴建的巨大建筑,就是未来的包头火车站,从2个多月之前,就开始兴建,以包头的速度修建,到现在还没有彻底的完工,原因就是因为杨元钊的前瞻性。

    包头火车站面积庞大,没有深入到包头的工业区和之前的城区,是在工业区的一角,画出来了一个5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各种立交桥在内的各种配套工程,就说整个车站的广场,就足足有2平方公里那么大的,高大的候车大楼,一共四层候车大楼,拥有超过12个候车室的,而站内的铁路,保证可以拥有12个站台6个股道,只是铁路的股道就有18个之多,长长的派出了一列,占地庞大。

    见识过后世北京西站,杨元钊非常清楚,在人口稠密的中国,铁路会有多么大的作用,包头的未来,是重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一旦彻底的发展起来,绝对称得上是这个时空中国的心脏,这种情况之下,提前布置着是必须的,否则的话,最多几年,伴随着包头的实力真正的展现出来,火车站就会形成瓶颈,或者需要推倒重建,或者干脆另择地址,建立新站。

    从一开始,杨元钊就决定用最好的,一个个的过街天桥,加上底下隧道,各个站台可以轻松的放人进来,这些东西,都大大的超过了包头目前的承载量,未来一段时间,会空很长的时间。不过,恐怕连杨元钊在内都不会想到。即便是这样的余量,也让这个火车站在5年之后,有些拥挤,10年之后干脆就落伍了,包头也在几年后。开始了新的,更加庞大的火车站的修筑计划的。

    铁路早在两三个星期之前,就已经完全的修建完毕,现在正在紧张的扫尾,在别的铁路上,这已经可以投入运营了。时间是金钱,动辄数百万,甚至是千万级别的铁路投资,需要用大量的客流量来收回,这种情况下。早一天运营,也就代表着早一天的收回成本,可包头迟迟没有竣工的原因,不是别的,就是因为机车。

    包头有机车,之前铁路修筑机器,就是机车的一种火车头,稍稍改进。就可以成为列车,这些轻轨机车是在比利时的机车的基础上面制作的,如果稍稍的改动。制作出比比利时的轻型机车要强大一点的机车,这对于杨元钊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但是最终,杨元钊还是选择了等待,也就是半个月的时间而已。重轨铁路上轻型机车,这不是开玩笑么。

    在国外进口的高速机车。还没有彻底到位,目前。按照现在所知道的消息,已经在武汉卸下了,接下来,会通过平汉和正太路,运输到太原,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高速机车的底座和车厢,都是大家伙,自身的重量都在60吨以上,火车头更是惊人的超过200吨,以平汉路和正太路的通行条件,根本无法支撑这些机车在这些地方快速的通过,这是跟之前德国美国的约定,分别进行了不同的分装,把不同重量的给分开,形成了一个个只有10吨左右的车厢,会运输到太原之后,再选择组装。

    资本主义的世界,有钱的是大爷,在一个车厢付出了7万英镑的高价,火车头还是另算,200节的车厢,就付出了超过1。4亿的美元,这笔钱,别说是放在中国,放在美国也足够让人动容,这些小问题,当然是完成的,美国和德国,甚至派出专人,对列车进行分解,保证装船之后,通过铁路转运的问题,甚至还派出了专门的人员,负责最终的安装调试工作,只不过,杨元钊需要再付出200万美元的经费。大头都出了,这些小头,当然不在话下,虽然杨元钊对于德国和美国恨得牙咬,可惜技不如人的情况之下,还是忍了。

    杨元钊一边关心着包头车站的建设,同时其他的几个车站也都在紧张的施工之中,最多10天的功夫,就可以完成,以包头为中心,大同为枢纽,几条铁路几乎是一起完工了,沿途的数十个车站,大大小小的都有,大同,绥远,太原,张家口等车站,算的上是最为庞大的,其他的,都是一些普通的小站,有些类似于中国七八十年代的那些车站,两个站台,一个大一点的候车室就行了。

    看着机器轰鸣的车站,检查了已经完工的股道和建筑物,杨元钊的心,飞到了太原,目前,20多名德美双方的科学家,还有包头紧急抽调的一批6级以上的钳工,他们都在等待着,一旦车厢到位,他们会立刻开始组装,铁路建设的最后一步,终于完成了。

    高速机车,这是代表着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之一,在中国还在保持着的40公里以下速度的时候,列强们,已经达到了80公里以上,美国德国的干线铁路,甚至超过了100公里,这样的速度,才形成了庞大的物流,最关键的是,在实验的线路上面,蒸汽机车甚至可以跑出160公里以上的速度,正逐步的逼近最快的180公里,即便是在后世,180公里,也可以称之为准高速机车,蒸汽动力,在高速的情况之下,耗费的能量巨大,也会产生一定的浪费,高速所带来的好处也是巨大的。

    道路交通的速度,代表着一个政府,一个国家整体的能力,中国古代的社会,之所以会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就是因为交通,一个朝代成立之初,吏治廉洁,政治清明,庞大的国家得以迅速发展,可是到了朝代之末,各种事情累计到一个极点,特别是欺上瞒下,中枢无法掌控地方的实际,毕竟当从南到北需要一年,甚至更久的情况之下,很多东西知道了之后,已经没有时效性了。

    快马驿道,800里加急,只是一个偶尔为之的东西,不能解决问题,可是高速列车却可以解决,高速客运以120公里的平均时速的时候,一天24小时,可以行驶2880公里,这几乎超过了5500里,哪怕是中国最边陲的地方,只要修通了铁路,2天也能够到达,这对于一个大国来说,失效和控制问题就可以解决了。这样的客运,可以把相当大的一部分区域,变成一个整体。

    如同目前包头这样,控制的范围是200公里以内,这是借助着高速公路,用高速马车在换马的情况下达到的,在5小时的时间抵达,未来一旦达到了120公里,就速度而言,等于包头直接控制的区域会扩大3倍,经济和政治的影响力会扩张开去,一些本不会在包头工作的人们,会选择来到包头工作,而且,包头也可以把一些不是特别重要的企业或者资源,向外扩张,成立一个个新的工厂,这对于包头的一体化和提升来说,好处是非常之大的。

    一个城市,哪怕发展的再好,也不能够做完工业和各方面一切的东西,包头也是一样,如果不是杨元钊,面向全世界的眼光,还有海外渠道的支持,根本发展不到这个程度,现在的包头,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类似瓶颈的位置,大量的工业积压,让工人和人口急剧的增长,超大规模的城市,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而言,很重要,但是其他的方面,必然会带来一定的压力,适当的把产能分开,借助着物流,降低城市人口成本,这才是真正的发展之道。

    嘱咐工人们加强施工,一定要严格的按照图纸,保证整体施工的质量,然后杨元钊也顺着铁路一路的视察,其他的一些小站,包括铁路上比较重要的铁路桥,立交桥之类的,都是在他的考察范围。相对于包头,其他地方站点,都已经完成了,哪怕是太原站和绥远站,他们的规模,也追不上包头车站,最多就是三个股道,6个站台,跟包头的12个站台比起来,最少差了一半以上,候车室和广场等占地面积也相当的小。

    这一圈下来,杨元钊非常的满意,看样子几个月的时间,詹天佑基本上,全心的扑倒了铁路的建设上面,否则的话,哪怕包头拥有足够多的机器,足够多的筑路机械和工人,也别想把这些都给建起来,这需要何等的统筹能力和建设能力。

    4500公里的铁路,实际上是1500公里,贯通了十来个大小不一的城市,以线的方式,把蒙古,山西,甚至是陕西的一部分,联络了起来,通过正太和京张铁路,更是跟中国链接,这让包头,终于拥有一个相对便捷的交通环境,无论是走太原,通过正太铁路转平汉路,从长江口出海,还是直接从京张铁路,从天津出海,这都是一个方向,只不过,受制于那两条铁路的运力,每年的吞吐量有限,但是包头的物流能力和运输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现在,就是不知道,第一批到达高速列车的车头和车底,是否能够尽快的运输到太原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八章 铁路野望() 
半个月的时间,杨元钊走遍了整个包头,一个个的车站的兴建,这些车站都建设的很好,很让他满意,在视察车站的同时,他注意到了正在兴建的车站之中,一个个高高扬起的天线,铁路和公路,可以说是包头的生命线,铁路上面有车站,公路上面,有收费站,还正好,都是相差二三十公里的样子,这个距离,正好是基站的距离。

    无线电在最终设计定型之后,工艺被普及下来,在杨元钊提供了二极管和三极管的情况之下,特拉斯和工程师们,开发出了流水线的作业模式,大量的无线电收发机和基站,就这么的制作出来,首先放置的,就是在这些车站和收费站之上。

    车站收费站,本身楼层高度并不高,最高也就是四五层的样子,不过这个难不倒他们,比山上的铁塔要小,却也是50米左右的高度,直接的把基站和天线给弄上去了,因为无线电的基站,少了一个转化声音讯号的作用,只是一个周转无线电的讯号,这点可以做到的自动转发,不用人专门注意。

    就这样,在车站和之前高速公路的基础上,一个个的高高的天线,树立在了包头的各地,成为了包头另外一道风景线的,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些东西的军事效应,甚至以为,这是包头的广播电台在扩张,说不定,未来他们也能够听到广播了。

    包括了包头目前的实际控制区,400个基站的建设,正在以庞大的速度开始铺开,需要注意的。这些车站和收费站,这些地方是包头本身的地方,不用再多余的防守,反倒是其他的节点基站,没有公路。甚至是没有村庄的地方,又多是选择高山之上,不得已,会树立一个哨所,好在,不是专业的军人驻守。是在民团之中,挑选出来,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培训之后,最终形成的军事力量,这个。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