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钢铁时代-第2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国,在万吨级的邮轮之中,只乘坐了5oo多人和一些简单的工具,简直是太宽敞了,为了招待好这些中国未来航运和舰队的种子,杨元钊把该想到的东西都做到了极致,这一路上,无论是舒适度,还是待遇。都是世界顶级的。

    1912年,在这个时空的历史上面。出现了一个拐点,本来。连最基础工业产品都无法生产的中国,居然获得了生产战列舰的能力,虽然只是一个开始,属于中国海洋的篇章,就此拉开了序幕。

    从这一天开始,德国跟中国之间的工人流动就没有停止过,虽然原则上面,是中国向德国那边的多,比德国支援这边多出了1o倍。可是德国扎实的工业条件和强大的工人队伍,让西北在一些关键领域获得的支持,逐步的弥补了原有拔苗助长忽略的地方,更加扎实的工业基础之下,获得了更快,更稳定的发展。

    这是后话,最少也是5年,甚至是一二十年之后的事情,现在的他们。代表着的中国未来造船业和舰队的希望,看着焕然一新的邮轮,拉动长笛,缓缓的离开了汉堡港。逐步的深入到了海洋的深处,杨元钊叹了一口气,回身离去。

    视线回转到青岛港。此时的青岛港之中,风平浪静。从德国控制山东之后,除了埋头发展青岛之外。其他的地方,只是派出了一些办事处或者是商行,没有当做自己的土地来发展,最多只是当做一个原料产地和倾销地,只有青岛本身,作为德国的核心和军港,费了很大的力气,不但建成了商港和军港,还建立了要塞。

    德皇答应帮助西北建立的造船厂,并没有在青岛,这也是正常,如果放在青岛,这么大的船坞,根本就掩饰不住,要知道杨元钊最终确定的船坞,可是2个5万吨和4个3万吨级的船坞,剩下2万和1万吨级数量更多,这么庞大造船厂放在青岛,根本就掩饰不住,要知道,德国帮助的西北建设船坞,形成战列舰的生产能力,也是为了隐藏的增加造舰能力的。

    英德之间的对抗,是全方位的,6军上面,德国占优,不过在英国拉拢了法国和俄国两个德国的世仇之后,已经形成了包围的态势,在路上抵挡住了德国,海军则是英国占据了绝对的上风,庞大的本土舰队和北海快速舰队,直接的把德国压制住,可是欧洲的第一大工业国也不是摆设,德国在疯狂的扩张造舰能力,不断的追赶跟英国的差距。

    正是明白了德国的后劲,英国才下定决心,跟德国大打一仗,并且通过各方面的力量,对德国的造舰能力进行挤压,最少,不能轻易的让他开辟海外的造船厂。现在,似乎已经达成了微妙的平衡,意识到了这一点之后,德国也相当的注意,加上力有不逮,战列舰的兴建,不是造出来就完了,还需要运转起来,每年的花费极为的巨大,德国也就没有无休止的扩张起来。

    西北的撞上门来,借助着13。5寸炮的,获得了德国的承诺帮助,看起来西北获得的好处不少,可是从拓展造舰能力上面,德国可以在帮助西北完成造船厂和船坞兴建的同时,拓张自己的造船能力,因为西北出现,对于巴格达铁路,基尔运河,甚至是几条铁路线投入的资金,还有从德国的购买货物的4亿多美元,足够德国抽出来一亿美元,这笔钱完全可以用到拓展的造舰能力上,德国可以同时开行的6艘主力舰,以一艘13oo万美元的价格,6艘根本就花不完一亿美元。

    这也是德国为什么这么大方,把珍贵的工程师和设计师,甚至是一些战舰上面的专业工人派出来的根本原因,按照西北的承诺,青岛造船厂的第一批战舰,可以交付给德国,只不过要求双方合作设计出一款,在德国看来,只有有他们的设计师把关,不会出现战舰不过关的情况,但是如果西北那边的设计更好,提升战舰的实力,那就更好了,甚至可以反馈到德国这边,从战舰设计师和工程师,全部是德国这边的,还有什么能够保密的地方。

    距离青岛只有4o公里的一处很隐蔽的海岸,这里就是经过了多方选择的新船坞的所在地,距离青岛不算太远,也不算很近,在青岛德军的警戒范围之内,相对比较偏僻人员很少,最关键的是,青岛德国海军基地,就在旁边,不足1o公里的地方,一旦有事情,可以迅速的发现并且处理的。

    此时这里,已经变成了一个庞大的工地,超过2o个大小不一的船坞,最小的也是万吨级别的,最大的甚至是达到5万吨,这样的庞大船坞,每一个都需要巨大的土共建设,2o个加在一起,不比建设一个巨大港口差多少,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面更大。

    在德国达成意向之前,船坞兴建的土工作业已经开始了,不管能不能让德国支持,民用方面是没问题的,船坞已经购买了,先建了再说,至于以后,车到山前必有路。

    正是这样的,目前的这一片区域,到处都是在施工,到处都有人和机器在工作,超过的2o个大型的船坞,形成了2o个巨大大坑的,无数的人和机械都在努力的劳动着。

    船坞的基础工程很简单,在远东寻找工程师就可以胜任,当然了,这是绝密的,最少两三年之内,不可能让别人看到,这里有这么大的工程,哪怕是普通的德国人也不行,天知道里面有没有间谍。

    西北是首先动工,在动工之后才通知德国方面,德国方面当时正在等待着杨元钊到来,听到这个大吃一惊,船坞这玩意,可不是随随便便的制作的,虽然西北也声称,他们找了几个工程师帮忙设计,但是千吨的船坞,跟万吨的船坞,能是一回事么?

    不管如何,西北都会在德国下达订单,购买这些船坞,德国有义务不让这些劳动变成空的,甚至让这一处地方浪费掉,这可是找遍了青岛周围1oo公里,才找到的,最适合建立造船厂的地方的,各方面都很合意。

    好在这只是船坞,而不是造船,德国找到了几名工程师,紧急的前往远东,一路上,利用电报等工具指挥,借助着德国情报部门3o年时间建设起来的情报网络,他们每隔2…3天,就可以指挥一次进度。

    不过电报之中,汇报的数据,让这些工程师有些郁闷,浮夸的太厉害了,速度太快了,比他们所知道的速度,最少快了1o倍以上,刚开始还训斥几句,可是当位于青岛,知道一些造船的工程师赶到的时候,他们才发现,原来,是他们有些孤陋寡闻了,西北真的在基础工程上面,有让人难以想象的施工速度,中国人会说谎,有专业认证的工程师,外交部官员总不会说谎吧,中国人真的在土工作业上面,非常的强大,有突出的特点,难怪德国政府,会把几个大型工程交给西北。

    一般的船坞,从下订单到拿到,需要漫长的时间,少则半年,多则一年,往往是到了订单签订才开始土工作业,现在订单还没有完全签订,虽然船坞也在生产之中,这个奠基也太快了。

    从青岛和上海找到了一批工程师和一部分专业人员,他们迅速的来到青岛加入了整个建设之中,大大的提升了速度,而接下来,还有大批的人员和设备前来,早已经下达的订单,委托生产的船坞,基本上完成了大半了,加上临时拆卸的一个废旧船坞,青岛造船厂的计划,比预计的要提前了很多。

    一座座的大型建筑,无数的房屋,27万人,12oo台各种大小不一的大型机器设备,在这一片海滩上轰鸣着的,寄托着未来希望的大型船坞,在青岛开始正式的安家落户,中国海军的最初一步,终于成功的迈出去了。未完待续。。u

第六百四十七章 归程起航() 
遥远的远东,青岛的造船厂正在快速而有序的建设着,对于西北的工程队而言,他们是一个创造奇迹队伍,从1908年的包头开始,逐步的创造着建筑史上的奇迹,青岛造船厂的数十个船坞计划括是建筑兴建,土方量极为巨大。

    好在青岛造船厂虽然庞大,却是在一个地方,再怎么大,也不过是十几平方公里的样子,在大量起重机械,建筑机械的帮助之下,速度非常的快,如果不是各种船坞等还没有彻底的完工,从欧洲运过来,说不定这个造船厂就能够创造一个奇迹,一个在半年,甚至是几个月之内,就完成了超过50万吨级的船舶生产能力的奇迹。在来自未来机械,强悍的足以改变一切的人工,加上西北优秀指挥和控制之下,还有什么奇迹是无法创造的。

    属于海洋的力量,在远东慢慢的凝聚,在西北和德国的共同保护之下,还没有任何人知道,而处于欧洲的杨元钊,却成为了瞩目的焦点,15亿美元啊,德国丢下了5亿多,英国丢下了4亿,还有零星的,美国,俄罗斯还有欧洲诸多小国,这些真金白银的资金,就这么随随便便的砸在了欧洲,杨元钊的名声也极为响亮,来自远东的强悍的人物,财富和权利的化身,这些都成为了他的新名词,无数名媛贵妇,想要见到杨元钊,无数工厂想要跟他攀上关系,15亿,哪怕是千分之一,甚至是万分之一。就足够很多小厂吃到饱了。

    在看完了潜艇之后,杨元钊在欧洲的行程,已经步入了尾声了,钱花了,东西也砸下去了。复制的东西也得到了,可以说非常圆满了,接下来在落实了最后一项合作,当前期抵达的工程队抵达之后,帮助他们跟德国方面做好了协调之后,杨元钊已经不需要呆在的过了。

    回去准备早在半个多月之前。就已经做好了,杨元钊离开西北的时间太久了,这是这么长时间以来,他第一次离开西北这么长的时间,遥控指挥着西北。总是不太放心,这一次得到的东西太多了,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之中,他都需要呆在的西北,把一个个对重工业,对于机械工业有着重要作用的东西,都给生产出来,这样才能够彻底夯实中国的基础。凭借着越来越多培养出来的高科技人才,凭借着的,数以千万级。甚至是更多的产业工人,未来一定是越来越快。

    德国得到了他们想要得到的东西,特别是6亿美元的订单和西北对于重工业的支持,对于杨元钊的去留也不能说不关注,只不过不太重要罢了,有些礼貌的询问。他是否能够稍稍等待几天,跟远东舰队一起回去。杨元钊想了一下之后,还是拒绝了。一方面,有一批归国的留学生,需要跟他一起搭乘船只回去,还有就是一批设备,首批的设备也一起回去,这些东西越早一天的回去,对于西北,对于整个中国都有巨大的好处。

    至于个人的安全,早已经不成问题了,现在,英法德美都签署了一定的协议,就连俄罗斯,都因为他,签署了差不多2000多万美元的原料进口的,他如同一个散财童子一样,在过去几个月的时间之中,在整个欧洲散了差不多15亿美元,这可不是后世的美元,这是没金,庞大的投入,就相当于巨额的黄金,每一个国家都吃到了甜头,德国和英国最多,可是这两个国家,也是目前欧洲最强大的,谁也不会计较什么。

    汽笛长鸣,对着欢送的人群挥手,庞大的船队开行了,这可能是这一年之中,最庞大的船队,从英法俄德购买的二手货船的80%,都集中到这个船队之中,总计超过120万吨的物资和人员,组成了要给庞大的船队,当然了,离开之后,会分成的12个不同的部分,每个部分差不多有10万吨左右,为此,杨元钊专门从英国和德国,雇佣了24艘驱逐舰,每一个船队2艘进行护航。

    声势太大了,从德国到中国,漫漫海疆超过万海里,列强们不会主动的袭击他们,但是海盗就说不准了,茫茫海疆之中海盗之类的多如牛毛,真的有什么不长眼的过来,对船队的损失可就大了,

    不论是友好的关系,还是付出的报酬,英德都欣然的答应,在数十艘商船之中,用军舰来护航,一方面杨元钊已经成为这个世界上面,有一定影响力,甚至是知名度的强力人物,另外一方面,一趟10万美元一艘的代价,10艘就是200万美元,对于海军而言,这是一笔不小的额外收入,这几乎是一艘5000吨级以下巡洋舰的价格了。

    杨元钊乘坐的是第3批,也算是客船云集的一批,在这里保护的力量稍稍多一点,一共是6艘,其中的2艘是雇佣来的,另外的4艘不是驱逐舰而是巡洋舰,分别来自英德,不管怎么样,面上总要讲一点的,英德分别免费提供了2艘巡洋舰,用于保护杨元钊的安全,4000吨级的巡洋舰,在速度上不会比驱逐舰差多少,在火力和实力上,可比驱逐舰强多了,算的上是新锐的快速战舰,除非碰上大国的主力舰,否则,这样的力量足以对付。

    在辽阔的海绵上面,12个部分之间,相隔的也不算远,最多20海里左右,相互之间可以呼应,毕竟船只太多了,总聚在一起,也不太方便,很容易漏掉和出现防护不便的情况。

    因为回归的船队,都是一些旧船,也不存在超过苏伊士运河的船只,回归的路线是从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到地中海,穿越苏伊士运河,走印度洋,马六甲,直达的中国青岛,也就是最终的目的地。

    第3批,拥有跟之前送那些工人前往的青岛同样的万吨级邮轮,这样的邮轮,西北一共拿下了12艘,在旧船之中,为这个付出的代价稍稍的有些大,

    二手船的价格相对于新船都有较大的下降,整个远洋航运,绝对是发展的极为迅速的,淘汰掉的船只,必须要降价到一定幅度,比如说,新船的价格在180…200左右,可是旧船,最多也就是50,只有之前的四分之一。

    邮轮却是一个例外,船只本身旧了可以打折,但是装修,还是邮轮上面的陈设,却不能太低,故而邮轮的价格一般都是在70…100左右,就装修的好坏,价格也相对不一,正是这样,二手邮轮的交易额很低,贱卖又不值得,可是运营下去,又赔钱,出了杨元钊这么一个财大气粗,根本就没有在意的,不管好坏,一切都要,价格上面,一下子拿下23艘一万五千吨级的万吨邮轮,价格上面,也达到了80美元每吨左右,只是这个方面的花费,就快3000万。

    杨元钊看的很清楚,未来,在中国的海域,甚至是东亚和东南亚之间联络,万吨级有些大,一般豪华的5000吨级的就不错了,到时北太平航和中太平洋的航线,可以用到万吨级,总之航运起来,不亏的,特别是未来,造船价格会大量增长的前提之下,一场,席卷整个欧洲,影响到整个世界的大战,带来的不但是造船业的上涨,所有跟战争有关系的材料,都会疯狂的上涨,到了那个时候,有钱都买不到。

    花费了数亿美元,从欧洲购买了大量的旧船,很多的评论家认为,这是有钱没处花的败家子,有这个资金,购买一批新船,虽然说吨位上,或许比不上这些旧船,毕竟旧船便宜,平均吨位估计还不到30,可是单艘的吨位,运营成本,航行速度等诸多方面,绝对可以称之为完爆啊,怎么衡量,怎么算亏的。

    在这个时代,哪怕再有眼光的人,可能会估计到英德必有一战,却无法估计到这一战会打到一战那样惨烈的地步,超高强度的战争,直接的影响到了世界各国,特别是航运业,不但原料和人工飞涨,就算是船舶本身也涨到了吓人的地步,到时候,别说是旧船,只要有船,不是帆板,哪怕是千吨级的也可以,那已经不是贵和贱的问题了,不是运营成本的问题了,是有没有的问题了。

    就从这一点上说,到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