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钢铁时代-第4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番测试之下,数据爆表,从最开始的轻武器专家,到后面的火炮专家,甚至是战舰专家,德国虽然从西北手里,获得了15寸的舰炮,可是国之重器,本不应该掌握在别人手中,克虏伯没有放弃对于大口径火炮的开发,只是因为没有那么的紧迫,反而是按部就班的开发,开发的进度要好于历史上,但是这样高出一截子的数据,惊爆了所有人的眼睛。

    海军部和德皇,本来还不太重视,在克虏伯的火炮专家的提醒之下,才明白,这些枪的金属特性有多么的恐怖,英国方面是计算和推测,把射程在4000米的高射机枪直接给飘没了,可是德国这边,最先测试的就是145的,这一款射程在4000米的高射机枪,使用的材料远超过127毫米,克虏伯的火炮专家,甚至从这点推算出,西北拥有制造16寸,甚至是18寸,20寸口径火炮的能力。

    坚船大炮,这些本就是相辅相成的,德国一直都是11寸,12寸的稳步发展,不是他不想提升,是火炮的实力不行,知道了西北方面可以成熟的生产出15寸的时候,就直接订购了,但是现在,当16寸,甚至是18寸,20寸的能力的时候,所有人不淡定了,火炮的口径增加一寸,对于火炮来说,可不仅仅是就重量的提升,初速度,装药量,毁灭性,破坏力,这些全部提升,那些海军部的高官们,开始鼓动向西北要求大口径舰炮,德国新一代的战列舰,必须要是全重炮战列舰,还要是世界第一口径的。(未完待续。)

    ps:  今天有些事情耽误了,先送上一章,另外一章大概9点钟左右吧!

    。。。

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巴黎序幕() 
德国方面急不可耐的跟西北联系,得到了这个要求的西北,也是有些哭笑不得的没想到德国人居然把注意打到这里了,关于更强的16寸,甚至是18寸口径舰炮,西北都有涉猎,因为射程在6000米左右的高射机炮的缘故,以那个为主体作为火炮炮钢的话,20寸都可以。

    大口径火炮,很对坚船大炮时代的研究者的脾胃,西北的第一批战舰直接上的是15寸,这些专家们开始准备让下一代有明显的提升,上18寸,甚至是20寸。

    狂热的口号,让杨元钊哭笑不得,清楚未来海战关键的他,知道这些完全没意义,当飞机为主体的航母出现,战列舰火炮再大也没有意义,世界上第一强的大和号,超过7万吨的重量,18寸舰炮,依然在价格远不如他的小飞机面前饮恨,直接宣告了战列舰退出了主力舰的行列。

    当然了,这个时代,航母还没办法制作出来,飞机也达不到二战时候的舰载机的标准,战列舰还是主流,但是以杨元钊的认知,似乎兼顾了战舰平衡的话,5万吨以下的,16寸勉强可以,到18寸,20寸,最少要上到7万吨。

    杨元钊装作恨不经意的提出了这个问题,经过了德国的支援,加上几年以来,西北不遗余力的提升,西北的海军研究院已经相当的成熟了,分成了不同的研究所,而舰船方面的的专家,经过系统的测算,如果是18寸口径的火炮的话,单管的重量在160吨左右,以比较节省的三联的状态, 加上各种必要的设备和弹药,一座炮塔的重量最少也在2500吨以上,这样的炮台,对于现在的吨位的火炮来说。是个噩梦,除非是跟日本人三笠那样,小船背大炮,不然没办法平衡。

    这还是三联装,海军专家一直都倾向于二联火炮,三联装炮台,即便在后世。都有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那就是降低速度带来的炮火散射。没有双联装的那么的成熟,炮口对炮口的影响巨大,如果没有必要的话,西北还是会选择双联,以保证火炮的威力。

    西北可以制造4。5万吨的巨舰,如果单纯火炮系统就占据了**千吨的重量,这对于一艘船来说,根本无法平衡,保守估计。在兼顾了平衡,动力,防护和火力的情况之下,这艘船的重量肯定会超过6万吨。

    从4。5万吨蹦到6万吨,这个跨度太大了,最关键的是,除了装甲钢的储备到了。剩下的火炮和动力系统,还解决不了问题,无法保证战列舰以25节的速度的话,一切都是白给,这个计划也只是当做储备。

    从这一天开始,18寸和20寸的叫嚣就不见了。当然了杨元钊知道,以研究人员的尿性,继续的研究肯定还在进行着,只是没有那么的高调,花费也较低,进度很慢。

    对于此,杨元钊不但没有反对。反而会比较认可,战列舰虽然过时了,可是舰炮还可以,无论是英国曾经尝试的浅水重炮舰,还是后面逐步成型的火力支援舰,这些都是大口径的重炮的新的应用,最开始的目的当然是消化已经生产出来的大量重炮炮管,可是真的弄出来之后,海军敏锐的感觉到了重炮的好处。重炮在持续性和饱和度上面的优势,让舰炮在海战对陆攻击上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再怎么说,飞机还是要受到气候的影响,完全不受影响,全天候的飞机,恐怕要到20世纪末才会逐步的发展起来。

    现在,看样子是曾经西北问题,在德国身上重新出现了,西北可以理解德国在知道了西北能够制作18寸,甚至是20寸火炮的激动,但是不能坑他们,暂时跟德国没有直接矛盾的前提下,德国是消耗列强们实力的重要一环。

    只用了一天不到的时间,西北对德国人的要求进行了回复,西北没有多说,只是给出了单管重量和炮塔重量,当然了,给的单管重量增加了20%的重量,炮塔也拿出了双联的。

    不是西北故意坑德国,是因为之前的炮台上面,使用了很多新材料,这些是一体机之中合成出来的高分子材料,性能相当的出色,后世有没有,杨元钊都不敢确定,这种东西用在西北的战舰上这没问题,杨元钊相信西北军人的素质,可是用在出口的产品上,就不行了。

    最终炮管和炮台的数据,是去掉了所有不适合暴漏的材料,使用了比较常规的材料,最终的解决问题,看到双联炮管2400吨的数字的,德国方面顿时有些生气,还以为西北是在搪塞。

    可是接下来,更加完善的性能指标发过来了,包括了那些炮钢的比重,这些比较平直的东西,数据指标骗不了人,德国又不是没有根基的,稍稍计算之后,顿时偃旗息鼓了。

    双联2400吨,如果四座就要万吨了,五座更是惊人的达到了12500吨,如果合理平衡装甲和速度的话,整个船的重量估计要超过9万吨了。

    这可是20世纪初,主力舰的重量才刚刚攀升到4万吨的程度,甚至英国的很多船还没有到,也就是西北跟德国联合开发的,幻想级达到了这种程度,现在一下子把整个船的排水量提升到一倍的程度,这中间的难度,用脚趾头也可以想到,基本上不可能短时间解决,最少德国没有这个信心解决掉。

    好在,对于德国来说,也不是没有收获,18寸和20寸的不可能,西北还是给出了可以出口16寸火炮,相对于18寸和20寸那样的高不可攀,16寸炮相对于15寸,提升的不算太多,因为技术上面,没有那两款那么的困难,技术人员,只是稍稍努力,就把16寸炮已经弄出来了,重量适中,如果放在最大吨位巴伐利亚级上,也算是相得益彰。

    这让德国人很兴奋,在得到了西北的火炮数据之后,就知道,要想适应巴伐利亚级,需要把排水量扩大,在巴伐利亚级上进行修改,以名将命名的名将级,会把排水量从巴伐利亚及提高个一万吨左右,勉强可以了,巴伐利亚级,也从15寸火炮,正式的进入到了16寸火炮,而且还是45倍管身比,采用的标准,同样是英国标准。

    不提德国跟英法之间的小心思,德国利用高射机枪埋了个坑,把英法的大部分的飞艇都给坑里面了,进攻巴黎的阻碍,再也不复存在了,巴黎之战可以开启了。

    飞艇为先导,相对于空战,飞艇因为西北提供的投弹器的原因,对地攻击就更加的强悍了,英法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构筑强大阵地,面临着的飞艇为先头部队,重炮压阵,凶猛异常的德军,顿时如同纸糊的一般,被直接的开凿出来,第一天,最少有200艘飞艇,在不同位置上面,清理巴黎的外围防线。

    西北制作的飞艇,虽然是抛出来,为了消耗列强而存在的,可是给德国的却是真材实料,在飞艇的基础上面,进行了多种革新,德国飞艇跟英法在同等数量上面,最终沉没多的,永远是英法。

    如果飞艇的外在,可以学到的话,飞艇的一些附属的东西,却是英法学不到的,英法也尝试着用飞艇轰炸,可是因为德国的威胁,更多的是放在空战上面的,对地只是一个简单的尝试,尝试的结果很差,远没有德国攻击比利时的那么犀利。

    英国也不以为然,英国是海军国家,对于海军的重视程度,远比陆军强的多,飞艇不过是用来抵挡德国人的工具而已,哪怕他比较昂贵。

    德国的速度太快了,比利时是直接投降,法国北部,飞艇虽然介入了,可是那时歼灭战和围剿战,见过飞艇的人,要么被俘虏了,要么逃走了,剩下的只是道听途说的东西,这些东西相信的人少,故而飞艇的威力,还没有展现在现在英法军队的面前。

    德国的陆军是根本,有了西北的帮助,飞艇对地的轰炸的能力远远在英法之上,只有10艘的飞艇组成的小队,对法国巴黎外围阵地进行了长达2个小时的轰炸,最终, 变成了一片白地,三个月的努力几乎毁于一旦。

    巴黎外围,是一片很庞大的防御工事,被毁掉的只是很小的一个部分,可是毫无抵挡能力的法军只能够眼睁睁的看着这一部分被毁灭而没有任何的办法。

    本身因为飞艇被消灭了大部分,而处于劣势的局面,因为德国飞艇出人意料的对地攻击能力,而变得岌岌可危了起来。

    英法很清楚,春季的战略攻势已经岌岌可危了,只能够尽可能的前置,巴黎从某种程度上面说,是被放弃的,可再怎么放弃,巴黎也需要利用起来,成为德国的血肉磨坊,庞大的巴黎,再加上心在构筑的防御工事,让巴黎当仁不让的成为了这个选择。

    可像现在这样,德国人只是凭借着飞艇就可以慢慢的清理掉巴黎的外围,逐步的蚕食,占领巴黎,绝对不是英法愿意看到的,在第一天之后,英法就这个问题作出了改变。(未完待续。)

    dd id=foottips

    tags:

    /dd

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徒劳反击() 
德国对于巴黎的攻击,是全方位的,飞艇也散布在几个方向,英法不能够放任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必须要有所反映,否则,士气上面的打击巨大,这种毫无反击能力,眼睁睁的看着对方,逐步的抹除他们的防御的做法,很容易让士兵们产生哗变。

    剩余的一百多艘飞艇,在巴黎集中了起来,他们却不知道,在他们开始起飞的一瞬间,就有一道电波传向了德军指挥部。

    经过了千艇大战,面对着英法的绝对优势,战而胜之的马克,此时此刻,真正迈过了准将这个坎,进入到了将军的序列,一枚金灿灿的将星,证明了他的地位,皇家飞艇部队,也正式的单独立项,空军就是他的新名字,马克也成为了德国第一任空军总司令。

    独掌一军,甚至有了决断权,马克意气风发,这一次巴黎之战,也打的相当的奔放,分割飞艇,对于巴黎外围的工事进行轰炸,就出自他的手笔,在他看来,用飞艇推平巴黎,算是飞艇真正登上德*旅的第一战,他要让飞艇成为堂堂正正的力量,跟海军,陆军分庭相抗,而不是现在人们所传言的,只是在德皇的支持之下,才勉强成立的部队。

    不过,英法不是全部没有抵抗,他剩下的不到200艘飞艇就是重点,为此,马克专门拜托了特种部队的指挥官,马克这个信任的空军总司令,对于特种部队没有管辖权,可是飞艇部队和特种部队,都是在西北影响下成立的,双方成立的时间都不算太长,双方几乎都是在西北教官指导之下训练。也算是有些香火交情。

    趁着马克新官上任,要求的又不是太苛刻,特种部队指挥官还是给面子。派出了一小队的特种部队战士,随时随地的监控着英法飞艇的动向。他很清楚,只要他采用哪种平推的方法,英法肯定是坐不住的。

    果然,在第二天,英法就坐不住了,直接的派出飞艇出马,只有155艘,也就是说。在过去的几天时间之中,英法飞艇用各种的方法,修复了一定的飞艇,现在的飞艇都是完好的,而他们的目标正是南侧的三个小队,只有15艘为一个小组的南侧飞艇攻击小队,相对而言比较薄弱,最关键的是隔了一个巴黎,相对而言安全了很多。

    对此,马克也是早有预料。拜托的特种部队,并不只是监控,他们潜入巴黎的时候。还带了12挺14。5寸高射机枪,为的就是在关键的时刻伏击英法飞艇。

    12挺高射机枪,火力密集的话,是可以支撑起一小片天空,如果换成千艇大战之前,这些没多少用处,可是现在,英法的飞艇用一艘就少一艘,这样的阵仗。已经相当惊人了。

    马克确认了英法飞艇的方向之后,立刻用电波联系。南方的几个小组,微微的调整了方位。从原来攻击的阵地,调整了大概的1公里左右,这对于飞艇这么庞大的武器来说,1公里根本算不到什么,英法部队虽然看到了,却没有在意。

    一个陷阱就这么的制造完成了,155艘飞艇,稍稍辨别了一下方位,就向着那边直接的飞过去,高度上面,是跟德国飞艇差不多一致,英法除了准备用优势兵力对付敌人。

    这也是很无奈的选择,前面一天,英法也做出了额准备,在地面上,也准备了一些武器,准备用跟德国差不多的方法。

    英国虽然无法制作出,可以跟12。7和14。5口径高射机枪一模一样的高射机枪,可是对于马克沁进行稍稍的改装,把枪管的位置加厚加长的话,勉强可以做出来够得到700米左右的高射机枪来,过去的时间临时改装之下,已经制作了3000多个枪管,对于巴黎3000多只马克沁进行改装,制作了高射枪架,勉强可以做高射机枪来用,他们就是想趁着时间差,打得过一个措不及防。

    可惜得过不上当,马克很清楚,高射机枪这种东西,只是一个创意的问题,用更强的子弹,增加射程,让轻机枪和重机枪能够打到更高的为止,这对于英法美这些科技发达的发达国家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几乎在战后,就有设计,不过在射程方面,却无法在短时间达到西北的程度,原因非常的简单,他们不成熟,没有把现在所拥有的力量发展到极致。

    从千艇大战这一天之后,1000米之下空间,将会成为飞艇的禁地,飞艇未来的轰炸高度,会固定在1500米以上的,并且会逐步的增加,这几乎考虑到了高射机枪射程增加,并且,不会固定在一个地方投射,这样会造成精度的不够,却大量的增加了飞艇的存活能力。

    英法的目的没有实现,所以,这一次以多压少,浩浩荡荡的飞艇出现,在他们的下方,属于他们控制的巴黎之中,12挺巨大高射机枪,在楼宇之中,悄悄的向上张开,因为数量少,每一个楼顶大概有2挺,差不多可以笼罩1公顷左右的面积,加上14。5的射程,足够他们打上10分钟。

    巨大的弹链,连接到了高射机枪上面,特种部队的机枪手客串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