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钢铁时代-第5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导了协约国,只不过美国还没有发现的。

    从战争能够引申到经济上面,这让刘澍一脸的茫然,杨元钊转而从海军上面入手,海军是一个吞金猛兽,特别是超级无畏舰之后,每一艘激增的成本,每一艘单独的造价在300万英镑以上,每两年的维护费用,就足以买回来一艘军舰。

    对于世界上任何的国家来说,一年150万英镑的维护费用都不低,对于英法美这样的国家来说,他们需要的主力舰可是数量巨大,就以20艘为数据的话,他们需要的就是3000万英镑,这还只是主力舰维护费用,加上庞大的辅助舰队,英国的海军军费是相当恐怖的,甚至一旦战争爆发,需求更是几何性的增长,这也是整个世界,没有几个国家,玩得起主力舰。

    英国在发现德国在迎头赶上的前提之下,用了千方百计,引导德国开战的根本原因,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特别是以科技为先导的革命之后,英国已经开始没落了,追不上世界的主流,他或许能够压一下德国,却无法应对美国的挑战,接着这个机会,把德国打趴下,整合欧洲的力量,或许还有救,可主动,他还是失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的是整个欧洲,反倒是造就了美国和日本的崛起,至于苏联,那是另外的一个体制,甚至他的发展,也是的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时候,获得收益,否则的话,他不可能发展的起来的。

    “英国不行,那美国就可以?”

    “美国可以,你看英国在最高阶段,都没有兴建超过15艘主力舰,可是美国却可以连续的开建28艘主力舰,甚至在今年,美国还会加大砝码,你看接下来的舍尔舰队回归就会知道了!”

    刘澍被杨元钊的一番说辞,弄的有些茫然,好在,在过去几年,他已经习惯了杨元钊的高瞻远瞩,从某种意义上面说,没有杨元钊也就不会有中国现在的大好局面,无论是东南亚,还是西伯利亚,甚至是欧洲战局,都在杨元钊的把握之中,他来到这里倒不是为了职责杨元钊,只不过海军最近的动作太大了,引起了包括军方和政府一系列微词,但是现在,清楚了杨元钊的态度之后,一切将不会是问题了。

    杨元钊在整个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之中拥有着独特的作用,他所主导和推动的项目,都是有巨大前瞻性的项目,这一点,都是经过了无数的真实例子证明,只要把这个消息散发出去,任何异常声音,都会在短时间之中消失的无影无踪。(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工业布局() 
北方的高纬度地区,进入到11月之后,已经是冰天雪地了,一场接着一场,毫无停歇的大雪,加上以前的冰雪也不会融化,把整个大地变成了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或文人会诗兴大发,来个北国风光之类,可现实却是零下40度以下的低温,让这里成为了一个人类禁区,真的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在曾经赤塔附近的,人们在11月的习惯就是,尽可能的不出门,可现在,却发生了改变,在零下四十度这样的极冷的条件之下,还有无数的工人在这里工作着。

    相隔几个月的时间,赤塔已经看不出来,原来被燃烧弹毁掉大大半城区,被各种各样的建筑物取代了,特别是以前空旷的地带,无数大型的钢构房间,包裹着这里。

    在零下40度的低温之下,露天工作,这对于机械的要求极高,西北也承受不了这么大量的更改,所以用成熟的钢构,用两层空心砖,加上中央悬空的方法,隔绝了外面的冷空气,内部再辅助供暖系统。看起来一片平静的世界之中,来自西北的劳动者们正在工作,挖掘机进入到了室内,向内的挖掘,极寒的冻土地带,挖掘相当的不容易,还好西北对这个早有准备,没有设定很高目标,室内挖掘的速度不快,还有暖气之类,专业的机械和切割,比人力来说,不知道强大了多少,预计在整个冬天的冰冻季节,中国可以在赤塔这里完成土方250万…400万立方,兴建一个庞大的地上地下工事。

    城内是可以用临时的钢构建筑物包裹,可是更庞大城外,就不可能这么做了,赤塔只是一个孤点,即便跟买卖城相呼应,城外也需要建立起立体的防御,特别是城外的一些制高点。必要的布置还是可以要的,不能等到明年,开春之后,不但俄罗斯欧洲部分。会把整个冬天调集的大军一起压上来,就连远东军区,为了最后孤注一掷,也会派人来拼命,到时候。赤塔这边,就是一个血肉磨坊。零下40度的天气,在室外,这简直是噩梦,野外基本上没有人工劳动了,一些经过了特别的密封和改造施工,可以在室外零下40度的气温条件下工作,密封加上暖气的,保证了足够的舒适度,效率比不上温暖的南方。也比人力快,也安全,预计在11月到明年4月之间,5个月的时间,会对赤塔周围30公里的范围之内,所有的制高点进行简单的加工,扩充防御范围,构筑防炮洞和地下工事,北方赤塔在一点点增加着防御力,为明年的那一战做准备。

    在整个中华大地上面。更大规模的改变在进行着,以前,西北最多只是影响一个西北,西北再怎么说。哪怕是条件最好的西安,也不是曾经的富饶的关中平原了,无数世代的耕种,让这里的地址条件变得非常的薄弱,黄土高原在明清以后,是荒凉和落后的代名词。

    杨元钊入主西北。一举的在西北建立了一个比德国的鲁尔更加强大的工业体系之后,开始的注重环境保护,中华的两大母亲河,长江和黄河,长江由于所处地带的关系,温润多雨,即便有少许的环境问题,在水污染还没有爆发的时候,问题不大,多注意一下就好了。可黄河流域不一样了,薄弱的生态,脆弱的生物平衡,整个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如果不加以治理,河南以下的黄河肯定会在悬河的基础上,不断抬高,堵不如疏,哪怕西北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水泥生产能力,为黄河兴建起一连串庞大河堤,可不停升高的河床,还是会让这些做无用功的,必须要加强上游的治理。

    如果换成别的时候,要完成这一切一定很难的,跟德国之间交易,让西北获得了大量劳力,哪怕这些劳力要付钱,却相对比较低廉,抽出一部分适合其他工种的到别处,剩下的,就散布在整个西北的几省,开始了对黄河的综合治理,甚至在黄河转弯之处,挖掘一条运河,这一条运河主要用途不是通航或者水资源利用,他是沉淀泥沙的,数百个500平方公里大型湖泊,分批使用,每年可以沉积黄河30%左右的泥沙,加上上游的水土保持,会让黄河的泥沙携带量大大的降低,甚至达到某种平衡,这才是治理黄河的治标方法。

    黄河的治理早已经推行了,可惜却不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工程的,环境治理在任何时候,都不是发展最快的方法,中国成立之后,如何把曾经中华民族最精华的地区,合理的发展,才是新一届的中国政府,需要做的,从北洋手中得到的北京,河北,山东,河南,安徽,东北,从革命党手中得到的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广东。这些中华民族最精华的平原地区,向西北敞开了怀抱,仿佛是一张白纸,可以书写最完美的工业画卷。

    杨元钊来到包头,一手推动了包头的崛起,借助着包头和西北,提前进行产业布局,以密集的工业,吸纳足够多的产业工人,这不能说不对,整体的布局比较的单一和薄弱,后面络,兴建的那些新城,起到了良好的分流作用,但是这个分流,只是一个很无不足道的一小部分,一个枢纽只有一个城市,还在革命党和北洋的夹缝之中,不能大刀阔斧的进行。

    现在,中国已经完成了统一,依托着统一的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兴建。在工业部布局之中,最先投入的,也是投入最多的,是沿长江产业区域工业带,这个也是后世中国最大工业带,只不过因为长江大桥的阻拦,只能够通行普通的江船,而这一点在这个时代,被改变了。

    长江大桥的高度是65米,而不是25米,40米的高度,足以通行现在全部的万吨级船舶,沿江一直上溯到武汉,都可以直通万吨船舶,这极大的节约了物流成本,武汉已经是深处中国的内陆,武汉长江大桥也有可能在1915年年初通航,这样最少8条铁路线在这里交汇,这里会成为包头之外,交通最为便捷的地方,无数的货物,会直接的运到武汉装船,而不是运到沿海的港口,进行仓储和装船,仅此一项,长江就无愧于整个中国最大的产业带。

    最关键的是,一个城市,不可能包容所有的行业,未来的现代化大生产,分工合作,产业聚焦,相互配合,会成为发展的主流,以长江为纽带,纵横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等几个省市,最终到上海为止,以上海和武汉分别为龙头,连接几个特大城市,以他们的作为通盘的考虑,来进行布局,工业部甚至动员了最大规模的调研,最终完成了对长江工业带的布局情况。

    首先,需要承接西北转移的各种轻工业,机械制造,食品和药品等的转移,当然了,也有一部分的重工业,一些后世大型的矿藏,比如说江西的钨矿,马鞍山的铁矿,还有其他的一些铝土矿,碱矿等等,杨元钊很清楚,中国虽然地大,在矿产上只能够称之为广,而不是物博,很多的矿产总量庞大,品味却不高,这在未来相当的不利,当然了,现在的中国,已经走上了跟后世中国完全不一样的道路。

    可是未来,还有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特别是西伯利亚和东南亚,这些长时间未经开发,大量的矿产比较集中,也比较富集的地区,未来会成为中国矿产的核心,如果还不行的话,不是还有一个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么,那个国家简直具有无穷的矿藏,后世的网络上有一句话,美洲是赋予欧洲的天堂,因为太平洋太过庞大和危险,亚洲哪怕怎么的发展,也不可能涉足到美洲,可是大洋洲却是赋予亚洲,当年的郑和,只要再往南几百上千海里,就能够发现这个富饶的大陆,可惜它直接从马六甲海峡向西了,最多达到过非洲东海岸,错过了这个机会!

    天若与之,我必取之,今时不同往日,这不是二战之后,由美苏组建的2元的世界,也不是90年代之后,美国一家独大的情况,这是混乱的20世纪初期,第一次世界大战还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远在远东的亚洲,简直是天然的港湾,即便是未来,挑明了把中国加入到同盟国的阵营,中国参加欧战,也不是为了他们大生打死,会考虑平衡,如何把战争延续下去,继续的削弱的包括德国在内的列强,最多,跟美国在太平洋之中打一打,彰显出海军的威力,剩下的,就是占据好处,到21世纪也只有2500万人口澳大利亚,这个时代不过是几百万人口,已经拿下东南亚的中国,下一步的目标肯定是哪里。

    在目前打生打死的协约国诸国之中,法国已经没落,连德国的陆军都打不过,俄罗斯更不用说了,当中国崛起之后,它跟之前中国没多少区别,英国被困在欧洲,且国力有限,也只有美国,是最好的对手,一个国家的崛起,是必须要有一场血与火的战争的,哪怕因为这一场战争,让美国人成为基中国之后的超级大国,也在所不惜的,只有真正的战争之中,跟对方对抗之中,脱颖而出的,才会是真正的强者,历史上的美苏,无不是如此。(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产业带设想() 
在中国目前的工业布局上面,整个武汉到长江的水道,要统一的布置,未来会在整个航道上,建立12个远洋港口,这些虽然是内河港口,可是每一个都可以停靠万吨级以上的货轮,甚至是最多可以停泊5万吨的港口,这中间不得不提南京,这个位于内部,却是长江深水航道的起点,在高松的南京大桥确立的时候,最少可以通行5万吨的通用海上商船,如果采用适合航道的设计的话,这个数量会增加到10万吨,65米的高度,不是24米这样完全没有余地的,只要稍稍的调整建筑的高度,就可能生产出一大批适合这个航道的远洋货船,这个载重量,已经足以支撑几十年之后的发展了。

    这个布局,只是初步的布局,长江航道,作为世界上潜力最强的深水航道之一,一旦未来科技发展,可以在长江的主航道之上兴建大型船闸和综合水利工程,提升航道的容纳程度,综合利用之下的长江水道,会是未来中国最繁忙,也是经济价值最高一条水道。,

    沿长江工业带,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带,却不是唯一的工业带,中国国土面积庞大的,特别是在东部沿海,战略位置很多,除了长江之外,另外一个最重要的就是环渤海工业带的。即便在未来时空,这也是一个热门的工业带,只不过,因为北京和天津两个直辖市的关系被割裂开来的,现在,整个中国的新首都是包头的,地处内陆的,那么以青岛为起点,天津北京为中段,一直绵延到旅顺大连的环渤海工业带,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这里地处北方,工业发达。且有优质的港口,主要是以海洋,化工,重工业和造船业为主。在未来畅想之中,作为中国沿岸最安全的地区,这里会兴建成中国最大内海造船厂,未来可能拥有的上千万吨,甚至是上亿吨级的船台的能力。

    这不是在战争之前。也不是后世经济萧条的时代,战争对于一切的物资,就如同一个吞金猛兽那样的渴求,无限潜艇战和协约国的封锁,每个月都会有50万吨,甚至更多的商船,被击沉,永远的进入到大洋之中,这就是战争的残酷,只要消耗大于产出。哪怕是富庶的美国和中国,都会因为战争的持续,而失去补血的能力,而渐渐的衰弱的。

    在情报局的信息之中,知道美国已经开始发力,目前在建的战列舰数量已经达到了28艘,明年的战列舰计划还不知道,如果美国继续增加的话,说不定美国会拥有40艘,甚至更多的战列舰的在建能力。按照情报局,对于美国的造船业的评估之中,清晰的表明,这不是美国的极限。没错,美国用了几百年的时间,夯实的工业基础,美国拥有的最好的条件,在解决了对战舰技术不足这个瓶颈之后,渴望强大的美国。想疯狂的建设一支世界上最强大的主力舰舰队。

    特别是在杨元钊提点下,情报局专门统计了过去一年多时间中,欧洲前往美国的人才名单,这是以前的情报局所没有注意到,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之中,因为欧洲大战的关系,从欧洲移民到美国的人口数额达到150多万,这个数字不算多,西北通过德国,从欧洲得到的更多,可是仔细的分析这些人身份,却得到了一个惊人结果,几乎所有的移民,都是高级技术人才,一些有实力的工程师,科学家,选择移民美国,150万之中,差不多三分之二是妇女和儿童,可是50万工程师,学者,研究员,科学家这样的高素质人才,这是的西北花费了5年的时间之中,都不曾获得的,哪怕是德国强制移民过来的,也都是底层工程师,有影响力的科学家,学科带头人,一个都没有。

    情报局传回来的名单之中,好多大牛的名字,让西北垂涎三尺,甚至其中的部分人员,还是德国人,依靠着德国跟中国的关系,中国也尝试着诱惑他们,可惜被拒绝了,中国虽然产品行销整个世界,中国制造也成为了中国的一个新的名片,可是在高层,特别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