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钢铁时代-第6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口径的岸防炮,可是除了岸防炮,大部分的火炮都没有1个基数以上的炮弹,可以说弹尽粮绝到了极点。

    整个军队士气非常的低落的,甚至连基本的防线都没有组成,他们或许真的就如同垂死的犯人一样,等待着最后的判决了,南半球的春季,当气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总攻开始了,哪怕澳大利亚只剩下缺少补给的31万人,总人数也不过是60多万,张孝淮依然动用了120万人,分成了3个重装集群,分别针对三个城市,每一个集群最少有40万人,哪怕是澳大利亚全员齐上,也足以应对。

    张孝淮的小心,在这一次,有些多余了,澳大利亚此时此刻,没有任何抵挡的心态,就连澳大利亚的东南部的道路都没有破坏,三个城市的核心区域,,属于各方面的建设都较好,也是澳大利亚的最精华的区域的,这个便利的交通环境,在作战的时候,首先要破坏掉的,最少要破坏掉前沿的和结合部的,以延缓中国方面的攻势。

    可是这一点,澳大利亚都懒得做了,在一路上,比较好的城市,全部都是不设防的,本身担心最终决战之中的巷战,一点都没有发生,所有的兵力和人员,都龟缩在三个最重要的城内,澳大利亚方面有利的地方,却成为了中国大局进攻的基础,120万人,分散到了三个部分,分别进攻堪培拉,悉尼和墨尔本,三处澳大利亚人口和工业最集中的地方,由于交通便利,对方有没有旺盛的抵抗决心,从9月15日开始进攻,到9月21日,6天多一点的时间,就让这一场战争,实质上的结束了,31万的澳大利亚军被分割包围,投降了29万,剩下的,被击溃,最终的防线,彻底的被占据了之后,澳大利亚最终宣告了投降。(未完待续。)

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庞大疆域() 
澳大利亚被占据了之后,目前中国的版图,已经庞大到了极限了,如果是从地球上面看的话,从中国所处的这个维度来看,最北端的边界到了北冰洋,西伯利亚占据了北冰洋的一个巨大区域,向南越过整个东亚地区,在东南亚跨过赤道,一直延伸到澳大利亚,甚至再往南一点就是南极洲,位于中国这个纬度线之中的所有陆地,都成为了中国的版图,国土面积已经扩张到了极致。

    中国原来疆域,在收回了蒙古和一些中亚被俄罗斯占据的领土之后,总面积超过了1100万平方公里,从俄罗斯手中,彻底的占据了西伯利亚,甚至控制了乌拉尔山口,整个西伯利亚就超过700万平方公里,还有在中亚和西伯利亚交界的地,零星一百万左右的,只是在东亚这边,就超过了1900万平方公里,东南亚的300多万,澳大利亚的700万,加上太平洋的诸多岛屿,日本的北海道,众多的领土加在一起,总计超过了3000万平方公里,这还没有说几百万平方公里的阿拉伯半岛,这一个世界第一大半岛,也事实上成为了中国的领土,在最近,得到了德国和土耳其的认可,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些也都能够算到国土面积之中。

    算下来,总面积超过了3300万平方公里,资源异常的丰富,西伯利亚也好,澳大利亚也好,都不是文明繁盛的地区,真因为如此,他们资源大部分保留下来,这也是世界上探明资源增加的一个重要的地方,在可开采的范围之中,资源都探测的差不多的前提下,要么走向恶劣的地区或者极地,要么走向海洋,浅海大陆架就是一个方向,甚至还有专家的预测,未来资源最丰富的,就是南极冰盖之下的南极大陆,那里才是资源最丰富的地方。

    不过说南极远了一点,只是巨大的冰盖,就是困扰矿产采集的关键,更别说在南极之上动作,会产生的影响,一旦南极冰山融化,整个世界,除了少部分地方,其他的地方都会被洪水淹没,这一点,即便到后世都解决不了,更别说这个时代了。

    庞大的国土,给了中国巨大的底蕴,倒是中国的人力已经分散到了极限了,快7亿人口的中国,必须要经过休养生息,大规模的扩张人口,才能够把这么一片领土给彻底的控制下来,在澳大利亚之前,杨元钊就已经意识到了,领土面积太大了,也有巨大隐患,可澳大利亚又是到嘴边的肉,总不能不吃吧,可是澳大利亚却是最后的一块拼图,未来中国不会再扩张领土,更多的会采用经济和政治的控制,就如同拉起日本这样的小弟,推动他们占据资源,然后用交易的方法获取。

    这也是澳大利亚战争的进度不快,杨元钊一直都没有催促的真正原因,就是因为太快了也麻烦,无论是移民安排,还是工厂兴建,都存在问题,澳大利亚最终拿下,代表者亚洲范围之中没有战事了,中国拥有这世界上最好的条件,只要度过了这段时间,当人口激增之后,就不会有任何的问题,可能这段时间是最薄弱的时候。

    不过,中国对此并不惧怕,原因很简单,本身中国所在的位置,就是世界第一等,比美国所处的位置都好,历史上的美国,正是因为位置的关系,在两次世界大战之中,本土都没有受到直接的攻击,用2次世界大战,走上神台,斗败了苏联之后,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现在,这个位置就要由中国所取代了。

    中国在过去千年一直都引领世界,也是因为环境,一旦走上了正确的道路,周围没有一个可以威胁到的大国,中国的出手,拿下了西伯利亚之后,把苏联崛起的希望基本上打的没有多少了,少了西伯利亚的7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只是依靠欧洲本土和中亚,苏联虽然依然可以支撑起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可是资源什么的,都已经被减弱了许多,跟西伯利亚的资源相比,欧洲地区几乎没有谁很么算得上的资源。

    如果只是中国,俄罗斯依然有可能获得发展,可再加上德国在欧洲部分的瓜分,相对于更加坚挺的法国等,还是俄罗斯这边柿子更软一点,未来德国,会在中国的建议之下,在里海和黑海的岸边,继续的行动,把这一片被两个海洋灌溉的土地,彻底的纳入到德国的范围之中,目前德国不缺粮食,可是在战争的时间,粮食谁会觉得多呢?

    最关键的是,粮食代表着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德国也是在跟中国的合作之中,才认识到了人口的重要性,接下来时间,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增加人口,甚至德国高层还有建议,直接用经济利益或者国家福利之类的,加强人口增长,只不过在战争之中,因为稳定的关系,没有真正的实施,可是计划已经在做了。

    无论是移民德裔,还是同化德语种族,甚至连中国支持的那些东南亚土著和原属于的德国非洲殖民地的黑人也不放过,只要讲德语,受到了德国教育,拥护德国的,都可以看成德国的一份子,在德皇看来,如果德国在战争之前,总人口是现在的一倍以上的话,德国的战争进程,绝对不是这个样子,甚至英国是否敢于跟德国开战,都是一个未知数。

    鼓励生育,增加移民,这都需要资本,历史上,在战争的第四个年头,德国的各方面都已经枯竭了,可是在这个时代,巴库的石油开始大规模的生产了之后,德国的经济状态已经好了很多了,中国从巴库获得的时候,除了一部分是用建设油田的费用来偿还的,大部分都是销售的,价格跟世界的石油价格是一样的,中国并没有在中间打上折扣,当产量越来越高的时候,德国获得资金也就越多。

    德国依靠着俘虏的收益,就每年赚取了大量的财富,5000万以上的民工,哪怕按照最基础的每年50美元,就是25亿美元,当人员达到一定的程度的情况之下,这个数字非常的惊人,这已经是德国政府最大的财源之一。对于中国来说,直接支付现金的很少,大部分都是用各种的货物来抵消,这等于说,付出的成本相当的小,特别是占据支付最大块头的军火,军火在这个世界大战时期的利润极高,三五倍都是正常的,更别说其他的畅销产品,25亿,可能付出的成本最多就是三五亿的样子。

    可是账不能这么算,中国的成本低廉,一方面是因为技术领先,很多的产品放在德国生产,德国的成本有时候甚至比卖价都要高,这也是德国认可这个价格的原因,殊不知道,中国在工业上面,早已经升级了,哪怕给工人们开出大量的工资,也足以把人工的成本降低到了最低。

    这些俘虏放在欧洲这边,可能是累赘,创造不了多少的价值,甚至还会浪费大量的资源,一旦怨气大的话,还会引起动乱和反抗,可是放在中国哪里,中国可以灵活的利用到他们,按照中国平均每月60…80美元的工资,给予德国的,只是这些工资的几分之一,中国甚至不用盘剥这些工人,就可以把给德国的钱付出来,这些人为中国创造的价值,最少是十倍,甚至百倍。

    中国拥有者世界上最完善的工业体系的,生产力的效率,远比的世界上其他国家大的多的,每一个单一的劳动者所产生的价值也更大,这些的本身就存在差异,一个合格的劳动者,在欧洲,美洲,非洲,他们的价值是完全不一样的,在非洲,一些落后的,甚至是原始部落,这些民众,恐怕只能够打打猎,摘摘果子,这样的价值非常的低,在美洲,又有南美和北美的不同,欧洲是好一点,却是陷入到了战争之中,至于中国,早已经形成了一怔道完整的产业链,每一个人都是整个社会庞大机器的一部分,只要融入到这个体系之中,就能够创造出难以想象的速度,工业的基础在于制造业,在于最开始的机床,可以中国的机床已经开始从普通机床,向着数控机床来迈进了,不但精度更高,效率也是非常的强悍,这一点,只有真正认知中国的人,才会知道。

    正是因为强大的工业,中国才能够支持德国,把这一场大战给打下去,正是庞大的工业,才让中国有底气,占据了庞大的领土,把能够占据的扩张到了极致,这些俘虏们,也是在中国生活,认识到了中国远比在欧洲过得好的前提下,大量的加入到中国国籍,中国从战争开始之后,人口大规模的扩张,其中有相当部分,是他们带来的,中国只有在落后的时候,才会闭关锁国,一旦强盛起来,包容性是相当强的,在盛唐的时期,就有昆仑奴的存在现在,更加开放的中国,是可以容纳这些外国人的,他们也会跟历史上不停融入中国的各个种族一样,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成为中国的崛起的基石之一。(未完待续。)

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澳洲财富() 
澳大利亚的投降代表着中国跟澳大利亚之间的战争停止,也代表着中国吞下了这么一块700万平方公里,物产丰富,资源丰富的国土,对于整个世界的影响巨大,这对于中国来说,并没有对外隐瞒,直接向外公布,澳大利亚投降,中国在澳大利亚设立澳大利亚特别行政区,暂时保持着原有的行政区划。

    这么一件大事,对于协约国来说,却是一个晴天霹雳的,换做之前,他们应该是隐瞒这件事情,可是科技的发达,却让控制传媒变得困难,即便可以控制纸质媒体,新闻却可以通过广播的方式,传播给世界各地的民众,还有其他各种的渠道,瞒都瞒不住,之前协约国也做过类似的努力,可是没有效果,反而因为遮遮掩掩,而造成民众的猜忌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只能够老老实实的把这件事情传播给了民众们,

    对于协约国来说,这是一个晴天霹雳,是一个大事,一个世界上数得着大国,居然在短短的一年多之中,被灭掉了,这也太快了,澳大利亚曾经是英联邦的成员,哪怕继承的英国的资源不多,也不应该这么弱鸡,难不成一直都宣传中国,并不是宣传之中那个样子的。

    中国一直都非常低调,取得的一切成果,包括吞下西伯利亚,也没有在世界上大肆宣扬,他都这样的,其他国家只有高层心知肚明,其他的普通民众,并不知道,中国已经无声无息之中这么大了,在绝大部分的民众那里,中国还只是清国的继承者,在他们的眼里,贫穷落后的那种,哪怕是中国制造,已经遍布全世界了,也同样是这样。只有真正跟中国对上,比如说日本,美国,还有曾经英法亚洲派遣军,知道一diandian,可是这远远不够,真正中国的实力,隐藏在云山雾罩之中。

    这一次,攻克了澳大利亚,中国开始大肆的宣扬,最终弄到了人尽皆知的程度,从某种程度上面,一个700万平方公里的大国,哪怕这个国家不怎么样,却也是初步的完成了工业化,这么一个国家被干掉,这已经算的上是宣扬了,中国的名字,第一次正面的出现在了历史的舞台上面,一部分人对于中国的印象扭转了。

    换做华裔遍布全球的时候,这会大大的挺直华裔的腰杆,可是因为美国的起意,全球华裔都受到了巨大的迫害,也让中国动心把全球的华裔都给弄回了中国,都是中国人么,在本国再怎么,也比在国外好,而且目前的中国,各方面的发展日新月异,华裔们只要回来,就真的不会再走了。

    在协约国,震撼了一部分人,一些跟中国没有打过交道的国家,开始正视中国的存在,在同盟国,也是如此,目前欧洲的对持,德国是压着英法俄三国,可是在奥匈和土耳其,一直都是被俄罗斯压着,澳大利亚的陷落,让他们真正的认知中国,特别是奥匈,这才发现,原来他们忽略了中国的战斗力,中国居然已经在俄罗斯手中拿下了几百万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亚,以俄罗斯对于土地的贪婪,不是因为被中国打服的话,他怎么会放弃这么庞大的土地,从这个意义上面说,中国是战斗力强大。

    奥匈帝国的皇帝,仿佛突然间看到了这么强大的一个盟友,甚至提出了让皇储带队,派遣了规模庞大的代表团前往中国,这也是奥匈向中国派出的最庞大的队伍,听闻此事,德国也凑个热闹,最终德国皇太子,奥匈皇储,还有土耳其总理和国防部长,同盟国的高层都出动,一起访问中国。

    对于盟友的热情,中国还是欢迎,在实际情况之中,作为盟友,中国对于欧洲主要是派出人工和经济支援,军事上很少,也就是在协约国开辟了意大利的第二战场的时候,向德国支持了一批预备役军人,还是来自东南亚土人,他小心的保持着克制,避免给德国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影响了一战的大局。

    可是现在,既然三国散发出了善意,他们也就欣然接受,因为中国的战略目标已经达成,33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东和澳大利亚的到手,一定程度上,无论是资源,还是生存空间,中国都不缺乏了,甚至说,现在整个世界都反对中国,中国依然有底气,跟世界对抗,这种情况下,很多的做法和心态,都会发生变化,中国不惧怕挑战,对于同盟也没有藏着掖着的想法,如果真的触动了德国,以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关系,双方已经互相造成了2000万的死伤了,不可能说消弭就消弭的。

    这一次代表团之中,主导的是奥匈帝国,如果能够加强中国跟奥匈帝国的军事合作,哪怕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面,增强奥匈帝国的军力,对于整个欧洲战局,将会有实质性的影响,到时候,土耳其攻击伊朗,奥匈帝国或者攻击希腊,或者前往意大利,都会让战争局面向更有利于同盟国发展,到时候协约国不可能退缩,战争的烈度会进一步的扩大。

    三国访问只是一个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