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钢铁时代-第7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国人在宣传之中,刻意说明了这一点,暂时不能给德国人知道了,虽然知道这未必有用,可实际上,这些战俘还就真的避开德国人。再说了,德国人在中国国内管理战俘的人员很少,因为人手的关系,目前只有德国大使馆几十个人负责着9000万的俘虏,当然了,这是现在,刚开始的时候,在几百万,甚至是一千万战俘的时候,德国最少出动了4万多人在中国,可伴随着战俘数量的增加,再加上中国走账走的相当的规矩,他们大量的人都没事做。

    与之相对应的,德国国内却事务繁忙,越来越激烈的战争,越来越规模庞大的军队数量,对于人手的要求几乎是永无止境的,德国从1914年开始,逐步削减了在中国的人手,最终只有大使馆兼任,他们只有十几个人,甚至负责的只有三四个人,他们能够做的只是核对一下战俘的数字,然后跟中方对接每年的资金,甚至连这些俘虏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中国太大了,好在,对于他们而言,要想弄清楚每一处地方都非常的困难,更别说管理了,反正钱不少就好了,管那么多干什么。

    他们不知道,这一切都是中国策划的,中国把这些俘虏复杂化,要想完全掌控,德国必须要拿出100万人才有可能,这种情况之下,哪怕为了每年的这么多的收益,德国方面也不可能派出这么多人监控这个飞,反正双方是合作的关系,现在更是进入到了同盟的,在德国人想来,欧洲人不可能服从中国人的,他们压根就没有想到,中国会动另外的想法,把这部分人加入到了中国的阵营,还不是全部,可是一旦战争结束,基本上就是全部了。

    此时此刻的德国还在想着,未来战争胜利了,从欧洲占据了庞大的领土之后,德国本国的国民超过一亿了,然后慢慢的从中国收回这些人,哪怕几年的时间融合一点,坚持下去,德国就可以平稳的融合掉这些人,只要人口超过2亿,跟中国对比起来还有差距,可是人口基数这一点,就不在是短板,而是德国相对比较强大的一个方面。

    可惜事与愿违,他们的目标几乎无法达成,反而让中国增加了近亿的人,这几乎是美国人口8成以上,俄罗斯人口的一半以上,这样的人口规模,对于中国的总量来说都不是一个小的数字,更加可以优化人口的结构,之前中国的变化太快了,哪怕是尽力的弥补,也不可能弥补到方方面面,这一批人的加入,会弥补中国最薄弱的地方,这么庞大的人口注入,而变得稳定起来,为将来中国的腾飞奠定良好的机会的。

    为了国家强大,同盟之间的关系,也就可以放在一边,再说了,在条款之中,也没有限制有人自愿加入中国了,都已经加入中国了,那就是中国人了,虽然目前中国为了避免大的变故,还在支付着对德国劳务输出资金,可这样做是为了让战争持续下去,也是为了一定程度上面,写若德国。

    中德之间,是合作之中的对抗关系,即便打赢了协约国,德国跟中国都是传统的大陆国家,必然也要分出一个胜负,虽然双方相隔比较遥远,可是地球都变成地球村了,两个村民之间的距离,会远么。在战争之中,要考虑到战后的事情,这是必须要做到,至于规矩和约束,国与国之间的规矩和约束,要看利益是不是足够大。

    一定程度上面,削弱德国,增强中国,这是中国一直都在做,而德国也同样在做,只不过,双方都不是那么的明显而已,现在还没有到分出来战争胜负的时候,没有必要这么的着急慌忙的去直接的冲突,对盟友下手,即便成功了,白白便宜敌人也不好,故而这种争斗是有序,双方也是心知肚明,即便察觉到了,也只是点到为止,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争斗之中进步的,如果你没有丝毫防备,被别人坑了也没出说理去。

    中国凭着这个原则,一方面让欧洲大战打的比历史上更加的惨烈,持续时间也可能更长,另外一个方面,也开始削弱另外一个大国美国,相对于德国,美国漏洞更少,好在美国比历史上更早的介入到了惨烈的欧洲大战,并且被中国坑了一把,损失了几十万大军,这种在船上被干掉的,是最悲惨的,完全没有兑换率,再加上欧洲牺牲的上百万,美国实际上已经被削弱了。

    现在,指望德国有些指望不上了,欧洲大战日益平缓,不太可能有损失百万以上的大战,这种层次的削弱,对于美国来说不伤筋动骨,那么中国就要自己上了,跟美国即将展开的太平洋战争,而在美国人还没有完全做好准备之前,先给他们添点麻烦,中国不可能通过夏威夷,直接对中国登陆作战,那么动手的方向就只有一个,阿拉斯加方面了。(未 完待续 ~^~)

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日本速度() 
现在阿拉斯加是冬季,即便中国想要对美国下手,也不是时候,就连温带的冬季,都不是适合作战的季节,更别说是高纬度的阿拉斯加,越是靠近陆地的区域,冬天的寒冷,会让任何的户外运动都变成短期和暂时的,真正的长时间的户外行动,以这个时代的御寒手段,必然会造成大量的非战斗减员,冻伤和因为寒冷造成的病症,非常的凶险,在后世21世纪都是一个很困难的,在医疗和药品并不足够20世纪初,没有人会在冬天进行战争,那代表着大量的非战斗减员和士气低落的,除非是有必须要进行的战斗,否则,没有人能够在有别的选择下,把这个命令执行下去。

    中国跟美国在太平洋上,几乎是必然要走向战争,美国疯狂的制造战舰,派往欧洲的可能性是有却不大,不趁着这个时候,在美国还在虚弱的状态之下,给美国沉重的一击的话,等到美国喘息过来,到时候就是势均力敌的消耗战,中国虽然不怕,却没有这个必要。

    冬天不发起行动,不代表中国不做出动作,中国和日本都清楚,在登陆阿拉斯加之后,这一个冬天是最关键的,这一个冬天的防御做好了,把阿拉斯加建设到一定程度的,这才是最终获得阿拉斯加的最关键的地方,这个冬天多付出一份的努力,未来就能够收获一份的果实,日本能否长期和稳定的占据阿拉斯加的,真的要看这个冬天了。

    再回头看着阿拉斯加,从日本立足于阿拉斯加的发展之后,阿拉斯加的变化是日新月异的,城市开始大批的出现了,村镇县乡,各级行政区划开始捋顺,在严格命令的支持下,把日本人分区下去,严格控制到每一个劳动力,这样的统筹结合之下,虽然比不过中国的三大工程,却比松散化的欧洲诸国要强的多。

    正是这种严格管理和强大的凝聚力,在某种程度上面,看到了西北速度在日本人身上展现,其实日本人遇到的时机很好,从明治维新以来,甚至是日本人被打开锁国状态之后,西方殖民者对于日本的警惕,远不如对中国,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先天拥有崛起的一切条件,只要稍稍的走上正确的道路,基本上完成工业化,就是另外一个美国。相反日本就差多了,先天的不足,让后天如何的弥补,他都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国,只能够依附于别人的存在。

    强有强的好处,弱有弱的优点,日本就是这样,开始是国内狭小,相对比较的贫瘠,市场和资源都较少,也没有列强们看中的地方,世界这么大,也不多日本这一个,之后日本获得了比中国多的多的时间和机会,而且日本就抓住了,明治维新,再加上后来,英国需要在远东有一个棋子,先天更好的中国,当然不可能进入到英国人的视线,发展中国等于是让英国在中国的利益损失殆尽,甚至失去这么一个庞大的市场,那么先天不足,又同是岛国的日本,就成为了他天然的合作伙伴。

    日本果然给力,先是在甲午战争之中打败了中国,后面又在1906年的日俄战争之中战胜了俄罗斯,真正拥有一个棋子的能力。即便在这个时空,如果没有杨元钊的出现,历史一样会发展。

    可中国大变了一个模样,在杨元钊的金手指之下,迅速的发生转变,悄无声息之中变成了世界强国,反倒是日本吃了大亏,不过后面日本迅速转变,抛开了协约国,加入到了中国的怀抱,很快就为中国摇旗呐喊。

    不得不说,日本人赌性非常的大,从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关于国运的每一战,日本都拼尽全力,把自己全部的筹码都给压上,赢了皆大欢喜,输了就彻底输光,阿拉斯加也是同样,日本在发现点了阿拉斯加拥有日本崛起的一切条件之后,几乎是毫不犹豫的就把一大半的人口给迁移过来,丝毫都不担心,他们的人口,在几千公里之外的异国他乡,会不会有不测,日本在国内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瓶颈了,又错失了一战这个难得的发展机会,急于赚取在中国的利益,却被崛起的中国打了一个落花流水。

    日本人很清楚,只要中国强大,日本就只能够依附,岛国的局限性,让他们发展就只能够掠夺,可是整个大陆,甚至是东南亚,都被中国纳入到他的体系之中,日本人要想发展,就只能够在中亚,或者是南亚,当时日本也是准备这么做的,可是中国给指引了一个新的目标,阿拉斯加,不但土地庞大,而且拥有各种的资源,煤铁石油,甚至是黄金白银等贵金属,几乎是应有尽有的,只要日本把阿拉斯加经营好了,日本讲拥有一个的强盛的根基的,更别说周围还有加拿大,这可是接近6倍于阿拉斯加的庞大国土,资源更是丰富。

    巨大的诱惑,跳出中国范围圈的可能,都是推动日本下定决心的重要条件,在在大量人口的支持下,在中国先进的资源的推动之下,西北速度在阿拉斯加重演,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阿拉斯加的速度比西北速度更快。

    原因非常简单,杨元钊刚刚穿越的时候,他手中的力量只有一体机和穿越者的见识,这两者结合的力量说大很大,说小也很小,如果杨元钊穿越的时间,再早40年,在1868年之前,在整个中国的统治阶级还没有真正的开眼开始接,洋务运动虽然产生了,却没有培养出规模庞大的产业工人的情况下,他最多只能够成为一个富豪,或许用10年,甚至20年的时间积蓄力量,然后才能够席卷中国。

    可是在1908年,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了,却留下了根基,上百万,甚至数百万的工人,就是这个根基,这是杨元钊和一体机再逆天都无法培养,一体机和杨元钊就如同是点金手一样,本身不太重要的,甚至在富豪们的眼里只是臭老九和普通工人的存在,却成为了西北腾飞的基石。

    日本所处的环境,远比1908年的杨元钊好的多,中国经过了8年的发展,已经彻底的发展起来了,国民生产总值是美国的*倍,哪怕目前的重点没有放在阿拉斯加这边,对于日本的支持,也远比西北刚刚崛起的时候强大,而日本人的坚韧和服从命令的特点,也让他们配合的很好。

    一个个的工厂在阿拉斯加建立,从日本登上阿拉斯加,到现在,不足128天的时间,日本在阿拉斯加已经累计建成各种工厂得7380家的,其中,水泥厂195家,超过千万吨级的巨型水泥厂就有7家之多,这一百多家水泥厂,总产量高达1。7亿吨,这可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水泥从出现的那一刻开始,就是建筑的重要资料,是扩张建筑,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阿拉斯加,水泥也有特殊的用途,在朱诺一线,未雨绸缪之下,会兴建一个规模庞大的防御工事,不能用永固的国家防御体系来形容,也可以用生死线来形容,如果守住了这一条防线,日本就可以在阿拉斯加立足,未来无论如何的发展,都没有任何的问题,借助着阿拉斯加的面积和资源,还有中国方面的技术和支持,日本的发展会插上翅膀,彻底的弥补了先天不足的弱点,未来的发展绝对不可限量。

    虽然,在美洲有美国这个超级力量,日本也很清楚,他们在短时间之中,不是美国的对手,可是他们所处的位置太好了,阿拉斯加,本来就是美国的一块飞地,跟美国本土之间,相隔了一个加拿大,庞大和脆弱的加拿大,会成为日美之间的缓冲,真的给日本一定的时间,让日本获得相当的发展的话,日本未必不能跟美国争锋。

    当年美国打开了日本的国门,美国在日本人眼里,一直都是有些高不可攀的对象,甚至到现在,越是接近美国,跟美国敌对,越是感觉到美国的不同,工业强大,潜力十足,可是跟这样的对手对战,才能够彰显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是美国的工业取胜,还是日本的意志取胜,这才是未来的看点。

    正是抱着这样的心态,近4000万日本人,在阿拉斯加辛勤的劳动,对于日本人高涨的情绪,中国方面也给予了巨大的支持,基础建设的技术,甚至是一些大型的施工机械,甚至是派出了有丰富经验的施工人员进行指导,整个阿拉斯加在几千万日本人的努力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被冰雪覆盖的地区,逐步的向现代化前进。

    一个个的城市,一个个的工厂,就在阿拉斯加的冰原雪陆上面拔地而起,众多的日本人不顾严寒,不顾辛苦,只是在1916年的冬天,因为寒冷和工作劳累,死掉的日本人就占据了目前阿拉斯加总人口万分之五,这不是一个小数字,差不多有两万人了,正是这两万人的努力,让日本在美洲有了根基。(未完待续。)

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隔山对持() 
水泥,砖,钢铁,是建筑的三大要素,要推动城市和体系建设,这三者几乎是必不可少,砖的技术含量最低,也是中国全面支持,用的都是中国最先进的机器,原因很简单,砖的技术含量很低,地域性非常明显,很少有跨区域卖砖的,中国哪怕砖做的再好,也不可能出口,因为运费就足以把成本和质量的优势给打败,本身一块砖可能只赚几分几毫,换算到运费上面,绝对无法接受。

    相对于砖,水泥技术含量高一点,可对于已经基本工业化的日本来说,只是质量和制造速度的问题,真正关键的是钢铁,中国从最开始,就准备在阿拉斯加建立钢铁联合体,在位置的选择上面,没有选择铁矿的区域,而是海港,借助着河流和海港的双重作用,无论是深处内地高山的铁矿石,还是从国外进口的铁矿石,都可以低成本的运往港口,而且整个钢铁联合体的总产量不低。

    中国已经彻底的进行了转炉的改造,氧气吹顶的平炉也已经非常的成熟了,这两者都已经是落后的技术,可以转移给日本,再加上,伴随着澳大利亚的占据,未来中国的钢铁中心,除了在东南亚和澳大利亚之外,国内的,基本上会在港口的,澳大利亚高含量,质量好的铁矿石,只会供给到沿海港口,进入内陆的代价太大了,耗费的运输成本,比如说轮船,也是无法接受的。

    内陆的钢铁厂,包括白云鄂博钢铁厂在内,都会进行缩量,从钢铁联合体逐步向特种钢材制造转移,故而原来中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体,有着被拆解的可能,大部分的技术比较先进的高炉,会转移到沿海,剩下的比较落后的,不具备转移条件,则会卖出,日本和哈萨克斯坦,都是承接方,不同的是,承接的吨位是不一样的

    哈萨克斯坦的底蕴差了点,他们承接不了庞大的产能转移,他们最多也就是240万吨而已,最终一年半之后,确切的数字是157万吨,远没有达到最高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