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钢铁时代-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元钊不会去犯后世的错误,把花费了几十年的时间,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产业工人的队伍,一举推翻,几千万的产业工人,在阵痛之后,走向了改制和下岗的道路,仅仅是几年的蹉跎,之前几十年的努力,逐级向上的一层层工人体系,轰然的倒塌,这是改革的阵痛,也是中国工人最凄惨的时刻。

    后来,经过了深化改革,重新的拾起工业生产和工业化的时候,以往的那些工人体系,已经不复存在了,国宝一样的八级钳工,或者,在寂寞和生存之中,蹉跎这生命,或者,在不熟悉,甚至是陌生的岗位上面,浪费着他们的天赋,可是另外一方面,高等级工人的缺乏,让机床的精度,再也无法获得一点点的提升。

    要想兴建一个的重工业基地,他必须从现在,就开始培养工人,让工人们真正的走向工厂,从专业机器零件的生产,到万能型的机床,再到万能型的工人。

    大量的机器,都是杨元钊准备好的,刘澍在明白了杨元钊的想法之后,开始筹划工厂的位置,现在的工业区之内,现成的土地没有多少的,索性机器厂占地不算太大,三四亩地就可以了,就靠在纺织厂的一边,刘澍给画出了一块12亩左右的土地,作为机器厂的所在地。(未完待续。。)/p

第二百零二章 流水线() 
纺织机的计划,已经开始了,机器厂的新厂址那里,正在进行厂房的建设,这个时候,被集中在一起的装配工人和钳工,他们还是在杨元钊的仓库之中工作。

    因为要统筹农户纺织的项目,甚至还要制定一系列的方法,防止出现浪费和损失,杨元钊更多的是放在全局之中,差不多三天之后,当他偶然问起纺织机的产量的时候,却得到了的一个让他无法想象的数字,每天总计300多台。

    纺织机是一种新的设备,大部分人,对于纺织机都不熟悉, 最开始的情况之下,机器厂的效率并不高,以往负责装配的工人,或者是钳工,他们都是单独作业的,有快有慢的情况之下,平均的速度,大概是一天2台,哪怕是再简单的织布机,也最少有100多个零件,每一个零件使用之下,都会要一定的时间,再快的话,甚至会出现错误。

    织布机的复杂结构,让机器厂的扩建成为了纸面上面的东西,目前,除了那些曾经装配过拖拉机的工人之外,就只有钳工可以装配的织布机,现在整个包头,算下来,只有200多个钳工,还有之前的不到70个装配工人,其中还有少部分,需要分布在各个工厂之中,负责保证那些设备的顺利进行,还有一部分装配工,必须呆在钱虎的施工队之中,包头越来越多的钢构,需要他们来施工。

    这样的话,每天的产量,哪怕最多的情况之下。也不会超过500台,现在。300台已经是极限了,300台相对于晋商而言。是够用了,只有不到2000台的订单情况之下,最多就是六七天天的时间,就能够让所有的机器配齐,可是杨元钊要的不是这个,他要的是大规模的铺开,如同江南水乡那样,几乎每两三户的人家,都会有一台织布机。不管是平时也好,还是在农闲的时候,都可以进行操作,这种情况下,需求量最少也是5万起的,300台的数字,太少了。

    4个人,对于一般的人家来说,劳动力是绝对够用的。这样的话,仅仅是整包头,现在十几万的闲散劳动力,最少就需要4万台。如果这个织布机推广到蒙古和山西,这个数字还会翻上好几番,这个数字。太少太少了。

    300台每天,一个月下来。不过是9000台,要一年。甚至更多的时间之下,才能够完成全部的生产,这个太慢了,最关键的是,未来,使用这样织布机的人,不止是在包头。

    织布机大部分的零件,使用的是钢铁,一小时8吨的情况之下,杨元钊可以生产出许多的织布机的零件,再加上木工师傅,借助着国外进口的木工机床,在生产上面,相对于普通的木工有很大的提升,一天最少能够完成1万套织布机的零件,这些织布机的零件,就放在那里,有些浪费了。

    知道了织布机的产量,又亲自的视察了一下生产的情况,杨元钊的脑海之中,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流水线作业,单独的生产,更多的是手工作坊,只有流水线,才能够提升效率,甚至让生产,不再是钳工的活,其他的一些工人,经过培训,也可以成为装配工人。

    现在的流水线,在美国已经出现了,美国的福特公司,就是借助这流水线,生产出的便宜且使用的t型车,在一定时间之中,占据了美国的市场,成为了廉价和畅销的代名词。

    把约克等一部分的工程师,都弄在一起的,准备的完成这个流水线的工厂,首先设计的,就是传送带,以钢板为主题,设计一个时钟控制,从20分钟开始,在长长的流水线上,设定了18个不同的位置,然后18个人站在那里,等待着安装,固定下来的机器,一直要到全部安装完毕了之后,才会彻底的送掉,这个会在最后的检查之后,然后装入到特制的箱子之中,作为成品,或者发给晋商,或者发给民众。

    杨元钊仔细的检查了他们装配过程,把整个过程,分成了18个不同的部分,然后,让最熟练的18个工人开始安装,他们全部都是钳工,也是之前装配之中,手艺最好的,其中最快的,一天几乎要完成快3台的纺织机,最弱的,也可以达到两台半。

    从流水线开始运行,就险象环生的,有些步骤设计的太少了,有些机器的位置不合理,有时候,次序错误了,在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进行了这样那样的调整之后,足足2天的功夫,才逐步的平稳了起来的,在20分钟一个间隔的情况之下,每一个人花费的时间,都差不多,往常,要一个上午,才能够装配完毕的一台,在18个的配合之下,20分钟,就完成了一台,一天72台,这代表这什么,代表着每一个人平均是4台,要知道,之前,他们最高的,也不过是3台。

    到底是什么原因提升的,众人都有些迷糊,在他们看来,他们工作的速度,甚至比之前更慢,装配的过程之中,也比之前轻松的多,可是总的产量却上去了。

    杨元钊冷眼旁观,从众人的动作之中,已经发现了,有提升的可能性,经过了反反复复的熟悉的,每一个人,对自己的步骤已经是了然于胸的情况之下,杨元钊决定提升效率。

    首先,把速度从原来的20分钟,提升到了15分钟,速度几乎提升了25%,这些工人,依然可以成功的完成工作,这样,18个人,一个小时的工作量是4台,一天达到了96台的数字,这样平均下来,5台多一点的数字,足以让所有人侧目的。

    流水线,一种特殊的组装方法,按照一定方法,协同的进行工作,每一个人做自己最熟悉的部分,这样可以明显的提升效率,哪怕是提升到了15分钟的情况之下,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明显的闲暇。

    杨元钊暂时离开了机器车间,一个生产线,从设计到完成,需要调整的时间非常的漫长,机器之中的么一个步骤,每一个装上的方法,都需要仔细的斟酌,用什么方法,可以提升整体的效率,更好的完成产片,要慢慢的调整,已经把方法教给了约克等工程师,杨元钊有功夫去管其他方面的事物。

    从决定开展公司加农户的方法,尽可能多的培养织布工人开始,杨元钊对于这个项目就充满了信心,把招工和扩大的工作交给八大晋商开始,杨元钊就知道,一定可以成功的,可是几天以来的进度,却还是让他惊呆了。

    八大晋商的实力,果然强横无比,他们在见到了织布机的模型之后,了解了大部分的工作原理之后,,就开始了宣传,首先是包头周边的,扩展到了山西和蒙古。

    这个时代的中国,还是小农经济为主,男耕女织,特别是山西和蒙古这边,地少人多,蒙古好一点,可是当年的蒙垦,说白了,是中枢政府圈钱的一个方法,他们一圈下来,把钱都全到手了,留下的,是缺衣少食的农民,他们要么沦为佃户,要么就只能够逃荒而去。

    包头在包垦公司的棉花种植喜获丰收了之后,大批的地主,都把田地并入到了包垦公司,这其中有侯金盛等大地主刻意推动的原因,也有钱财动人心的因素,一亩地接近20的收益,哪怕投入再多,甚至有三四成,都有可能被吞并,也就放在一边了,从一亩地收益几元,到十几元,这还是扣掉了对方的抽佣之后的收益,几百亩就是几千元,上万亩,甚至是十万亩,这个数字,更加的惊人。

    从这个意义上面,当土地收回到了包垦公司,等待众多佃户的,将会是一场灭顶之灾,包垦公司利用了机械化之后,用不了这些人手,等若是用大量底层劳动者的工资,早就了一批高收入者,不是包头同时发展了工业,吸收了几万人员的话,说不定,包头早就乱起来了。

    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缘,能够加入包垦公司的,也不会是每个人都愿意离开家庭,前往包垦公司的,包垦公司的制度相当严格,造成了一批人,最少有十几万之多,必须要依靠救济,以工代赈,这是一个出色的想法,一方面,包头的城市建设,还有道路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员,一方面,这些底层的民众,又不得不救济,在杨元钊看来,这些民众,是未来的基础,好不容易,借助着土地兼并,把他们从的土地上面解脱出来,沦为流浪者,这是工人来源的一个重要方向。

    可惜,包头不可能点石成金的,建设的一系列的工厂,之前的建设过程,已经是一个极限了,这种情况之下,这些人员的解决,就是有一种不得不被其的一个包袱,如果不背起来,包头因为众多失去了土地的佃户,而动乱起来,对于包头来说,绝对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件,必须安抚下来。(未完待续。。)/p

第二百零二章 流水线() 
纺织机的计划,已经开始了,机器厂的新厂址那里,正在进行厂房的建设,这个时候,被集中在一起的装配工人和钳工,他们还是在杨元钊的仓库之中工作。

    因为要统筹农户纺织的项目,甚至还要制定一系列的方法,防止出现浪费和损失,杨元钊更多的是放在全局之中,差不多三天之后,当他偶然问起纺织机的产量的时候,却得到了的一个让他无法想象的数字,每天总计300多台。

    纺织机是一种新的设备,大部分人,对于纺织机都不熟悉, 最开始的情况之下,机器厂的效率并不高,以往负责装配的工人,或者是钳工,他们都是单独作业的,有快有慢的情况之下,平均的速度,大概是一天2台,哪怕是再简单的织布机,也最少有100多个零件,每一个零件使用之下,都会要一定的时间,再快的话,甚至会出现错误。

    织布机的复杂结构,让机器厂的扩建成为了纸面上面的东西,目前,除了那些曾经装配过拖拉机的工人之外,就只有钳工可以装配的织布机,现在整个包头,算下来,只有200多个钳工,还有之前的不到70个装配工人,其中还有少部分,需要分布在各个工厂之中,负责保证那些设备的顺利进行,还有一部分装配工,必须呆在钱虎的施工队之中,包头越来越多的钢构,需要他们来施工。

    这样的话,每天的产量,哪怕最多的情况之下。也不会超过500台,现在。300台已经是极限了,300台相对于晋商而言。是够用了,只有不到2000台的订单情况之下,最多就是六七天天的时间,就能够让所有的机器配齐,可是杨元钊要的不是这个,他要的是大规模的铺开,如同江南水乡那样,几乎每两三户的人家,都会有一台织布机。不管是平时也好,还是在农闲的时候,都可以进行操作,这种情况下,需求量最少也是5万起的,300台的数字,太少了。

    4个人,对于一般的人家来说,劳动力是绝对够用的。这样的话,仅仅是整包头,现在十几万的闲散劳动力,最少就需要4万台。如果这个织布机推广到蒙古和山西,这个数字还会翻上好几番,这个数字。太少太少了。

    300台每天,一个月下来。不过是9000台,要一年。甚至更多的时间之下,才能够完成全部的生产,这个太慢了,最关键的是,未来,使用这样织布机的人,不止是在包头。

    织布机大部分的零件,使用的是钢铁,一小时8吨的情况之下,杨元钊可以生产出许多的织布机的零件,再加上木工师傅,借助着国外进口的木工机床,在生产上面,相对于普通的木工有很大的提升,一天最少能够完成1万套织布机的零件,这些织布机的零件,就放在那里,有些浪费了。

    知道了织布机的产量,又亲自的视察了一下生产的情况,杨元钊的脑海之中,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流水线作业,单独的生产,更多的是手工作坊,只有流水线,才能够提升效率,甚至让生产,不再是钳工的活,其他的一些工人,经过培训,也可以成为装配工人。

    现在的流水线,在美国已经出现了,美国的福特公司,就是借助这流水线,生产出的便宜且使用的t型车,在一定时间之中,占据了美国的市场,成为了廉价和畅销的代名词。

    把约克等一部分的工程师,都弄在一起的,准备的完成这个流水线的工厂,首先设计的,就是传送带,以钢板为主题,设计一个时钟控制,从20分钟开始,在长长的流水线上,设定了18个不同的位置,然后18个人站在那里,等待着安装,固定下来的机器,一直要到全部安装完毕了之后,才会彻底的送掉,这个会在最后的检查之后,然后装入到特制的箱子之中,作为成品,或者发给晋商,或者发给民众。

    杨元钊仔细的检查了他们装配过程,把整个过程,分成了18个不同的部分,然后,让最熟练的18个工人开始安装,他们全部都是钳工,也是之前装配之中,手艺最好的,其中最快的,一天几乎要完成快3台的纺织机,最弱的,也可以达到两台半。

    从流水线开始运行,就险象环生的,有些步骤设计的太少了,有些机器的位置不合理,有时候,次序错误了,在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进行了这样那样的调整之后,足足2天的功夫,才逐步的平稳了起来的,在20分钟一个间隔的情况之下,每一个人花费的时间,都差不多,往常,要一个上午,才能够装配完毕的一台,在18个的配合之下,20分钟,就完成了一台,一天72台,这代表这什么,代表着每一个人平均是4台,要知道,之前,他们最高的,也不过是3台。

    到底是什么原因提升的,众人都有些迷糊,在他们看来,他们工作的速度,甚至比之前更慢,装配的过程之中,也比之前轻松的多,可是总的产量却上去了。

    杨元钊冷眼旁观,从众人的动作之中,已经发现了,有提升的可能性,经过了反反复复的熟悉的,每一个人,对自己的步骤已经是了然于胸的情况之下,杨元钊决定提升效率。

    首先,把速度从原来的20分钟,提升到了15分钟,速度几乎提升了25%,这些工人,依然可以成功的完成工作,这样,18个人,一个小时的工作量是4台,一天达到了96台的数字,这样平均下来,5台多一点的数字,足以让所有人侧目的。

    流水线,一种特殊的组装方法,按照一定方法,协同的进行工作,每一个人做自己最熟悉的部分,这样可以明显的提升效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