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从酋长到球长-第2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健接过树皮,上面的炭笔画仍旧清晰,只是多出了一丝血迹。

    旁边的几个孩子正在哭泣,陈健长叹了口气,问道:“这是木麻的孩子?”

    “嗯。”

    他挥挥手,示意那个帮着带孩子的女人先领着孩子出去。

    “木麻呢?”

    “自杀了。死在我们面前,临死前求我们照看孩子,并将这幅画和孩子交还姬夏。”

    “哪天的事?”

    “十二月十八。”

    十二月十八,正是陈健在草河沿岸拖时间的时候,低头头看着那张树皮画,手微微有些抖,但终究还是忍住。

    这样的惨剧太多,木麻给他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但那些没有印象的人又有多少呢?

    许久,问道:“为什么?”

    “本来他不自杀,也会死的。他抓了我的兄弟,我的兄弟被活埋了。十八那天晚上,我本想亲手杀了他,但他女人病的厉害,我心软了骗她说姬夏回来了,心说不要当着女人的面杀他。”

    “结果他女人没熬过去,病死了。他出来的时候,姬夏的骑手也已经到了城邑,告诉我们不准再私自杀人,否则一切按照规矩处置,也说了之前的对错由叛乱者承担,其余人减轻惩罚。”

    陈健茫然地点点头,半晌才问道:“他不知道我要回来了吗?他没听到这句话吗?

    “知道。他说……心里的对与错,不是规矩的一句无罪就能评判的。”

    好半天,陈健无力地摆摆手道:“知道了,去吧。”

    等那些人离开后,陈健独自一人来到了收留变乱遗孤的地方,从夏城建城开始征战到之前的变乱,留下了四百多大大小小的遗孤。

    这次变乱之后,许多尚在哺乳期的女人被调配到这里,抚育那些尚在襁褓中的孤儿。

    几年前氏族还在,每个孩子都由氏族抚养。

    氏族拆散之后,便有了孤儿。

    婚姻家庭出现之后,孩子仍旧跟着确定的母亲,成为以男性为主的新家庭的一部分。

    一些没有再嫁的母亲病死,母系血缘之下的孩子无可依归,氏族不愿养也不准养,只能依靠城邑公产来抚养。

    婚姻家庭出现后,孤儿便开始多起来。

    先是夏城的抚恤制度,战死的族人子嗣由城邑抚养。男性逐渐成为劳作征战的主力,采集沦为一种过去存在的东西,女性地位逐渐降低。很多再嫁过去带的孩子成为了非亲生血缘的拖油瓶,公产抚养可以鼓励女人再嫁生儿育女增加人口。

    很多女人在仍可以劳作和依靠国人福利单独生存的情况下,非婚生的孩子不少,在难以抚养的时候也可以交由城邑抚养,以此鼓励人口快速增加,但数量并不多。

    再就是一种名为爱情的感性的东西开始出现,有女人在男人战死后没有选择再嫁而是进入抚育院,连同自己的孩子一同照顾,虽然很少但却并非不存在。

    这是一座城邑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部分,即便国人福利足够,即便城邑很小管理严格不会出现各种虐待之类的情况,这部分孩子也比其余的孩子悲惨许多。

    陈健走进去的时候,几个稍微大些的孩子正在那打架,两个女人尽力拉扯住,还有几个女孩子在一旁哭。更大一些已经上学的孩子则恭敬地叫了声姬夏。

    看管孩子的女人并不惧怕陈健,也没有因为害羞而掩盖住世上最为唯美的动作,只是略微和陈健点点头,轻轻拍打着被奶呛着的孩童。

    他走进去,将那张没有男人女人只有孩子的树皮画轻轻挂在了墙壁上,转身离开。

    两天后,一片木简被送到了抚育院,和那幅画挂在了一起。

    木简上面写着羽林两个大字,下面是八个小字:为国羽翼,如林之盛。

    紧随其后的是一道首领独断的命令。

    “所有遗孤,由国抚养。自小教习兵车战马铜戈短剑之术,号羽林孤儿,首领直辖,以为近侍。”

第八十二章 国(四)() 
当确定夏榆体系将要建立一个国家的时候,一些本质的变化就是不可避免的。

    对氏族城邦的首领而言,族人的信任和尊重,是执政的基础。

    对一个国家的首领而言,暴力工具掌握在手中,是执政的基础。

    陈健明白,从这一刻开始,自己就不可能也不应该再去追寻所有族人的尊重,而是要借助这个惯性将这种对人的尊重变为对法律的尊重,甚至是惧怕。

    在国家中,一个普通的负责缉捕盗贼的人,拥有着纯正氏族亲贵所不能拥有的绝对权利。不需要出于尊重,只需要暴力机关维持。

    陈健将那些遗孤命名为羽林孤儿,并明确了这支力量是掌握在首领手中的,这就是一支真正的统治工具,虽然还很弱小真正有用尚需时日。

    这只是整个变革最小的部分,不需要国人议事会的宣扬和承认,一群孤儿谁也不会在意,也很少有人去思考其中的意味。

    但除此之外的种种变革就需要提前准备,从五月份夏榆分裂开始陈健就已经开始准备,可到现在仍旧没有完全准备好。

    此时马上就要到新年了,距离召开国人大会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各种准备工作一刻都不能停歇。

    新年到来的时候,整个夏城没有了前几年那样的气氛。人们仍旧忙碌着,因为之前还不能抚平的创伤,也没有了那种迎接新年的喜悦。

    新年夜,陈健宴请了娥卫等城邑的首领亲贵,他们过几天就要退兵返回各自的城邑,还有很多事要和他们商量。

    在这场宴会的灯火外,还有一处整夜明亮的地方,就是夏城原本的议事会大厅。

    各种油料做的灯烛将房间照的雪亮,所有陈健一系的基层官吏和能够读文识字的优秀年轻人都在屋中,奋笔疾书。

    不是考试,只是抄写。每个人只需要抄写一卷,但要抄写数十份。

    领头抄写检查的是红鱼,她已经猜到可能在一两年之内陈健会把她扔在夏城,做他说的“郡县镇守”之类的职位,因此难免有些烦躁。

    她的木桌上放着厚厚的一堆木简,那是陈健从五月份承诺榆城的国人将要建立一个新的城邑后就开始准备的各种规矩条文。

    需要国人议事大会许可的都是空洞的基石,一些法律的明细陈健需要先写出来以后再做修正。

    一路征伐,每天晚上都在书写,好在这个时候的事情不算太多,却也用了半年的时间。

    如今东征归来,有了大量的竹子,木简做起来更简单,也终于可以将这些木简抄写出来作为日后夏城这里的法律规范。

    造纸、印刷至少也要大半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城邑的管理不可能空下来大半年,所以只能发动所有能够认字写字的人抄写在笨重的木简上。

    按照当初的计划,将整个国家整合为一个严密控制的整体,以官吏教化国人、传播技术的设想,这些法律法规就必须要详细。

    已经确定以秦为师,那么律法方便就不得不详细繁琐。

    按照前世出土的秦律来看,整体分为三种。

    一种是法律,以此作为依托来判定一个人是否有罪。

    一种是技术指导性的规则,以此严格规定耕种、征战、守城、手工业、仓库管理之类的运作条例。

    第三种则是法律问答,以事件来作为依托,让执行律法的人有根据可依。

    原始的法律答问中对于很多小事都有法律解释。

    譬如:

    偷了牛。偷牛的时候牛是小牛,抓获的时候牛是大牛,那么是按照大牛还是小牛判刑?

    丈夫偷了钱,妻子不知情,并用这钱买了食物。妻子是否有罪?

    掌管仓库的人偷了钱,但又立刻自首,是按照偷钱处罚还是自首从轻?

    甲偷了乙的衣服,又把衣服买了买布,妻子裁布做了衣服又换了别的东西,那么甲是赔偿乙衣服还是布还是其余所有的财物?

    方方面面、林林总总,通过这些细致到让人发狂的法律,将整个国家凝聚城一团,并将所有的权利集中到了国家机器当中。

    不给任何氏族、家族以单独解释的权利,也就让他们难以扩大实力。

    这很好,但也需要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和强大的官僚机构。

    在通讯不发达交通不发达的条件下,这种法律的管辖范围是有限的;没有足够基层工作人员的情况下,这种法律就会崩溃,从而将法律的解释权落入到那些敌视律法的贵族家族手中。

    此外还有个不可调和的矛盾。在国人勋爵体系之下,不快速扩张就会自我坍缩内部崩解;快速扩张又难以有足够的干部去管辖广阔的领土,从而不可避免地受到旧势力的反扑。

    只能慎之又慎地控制扩张的速度,等待教育体系弄出来足够的基层官吏,既不能快也不能慢。

    就现在来看,夏城这些年的教育体系之下堪堪有了差不多能看懂法律的人,但距离精通和融入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因为一切刚刚脱离蒙昧,因而也就需要这些木简上的法律法规更为精细明确,不能有丝毫的模棱两可,这样才能读的懂,可以让基层依样画葫芦执行。

    并且要在造纸术弄出来之后做到平均百户一本、五人可以读懂、一人能够精通。

    也正因为这样繁琐,这些法律法规耗尽了陈健这半年的心血。

    东征并不难,基本没有打过危机四伏的战役,难的永远是打完之后的建设。

    从走出洞穴开垦荒地再到作坊林立,陈健基本上参与过夏城体系的所有一线劳动,因而很多规则也就不会脱离实际,至少在新工具出现之前仍旧保持着技术优势。

    再加上不久之后要借用叛乱者的脑袋彰显法律权威,一两年之内不太会有太多触犯法律的事,一些条文就可以慢慢完善修正。

    即便已经尽可能简化,数万字的木简也超过了这个时代之前所有文字的总和。

    红鱼翻看过所有的文字之后,掩卷长叹,心说留守夏城的事怎么也逃不掉了。能够尽快记下并且理解这些文字,夏城之内寥寥无几。

    她一方面不愿远离陈健;另一方面也是担心自己还不懂什么是国家,毕竟那个字听起来有些吓人。

    心下忐忑,又重新拿起木简细细观读,这一次竟然看出来一些味道,不绝入迷,有了些余香满口的滋味。

    正自沉迷的时候,几个人推门而入,红鱼抬头发现是娥城的数九等人,便起身微笑致意。

    “姊姊怎么不去欢宴却到这里来?”

    “我家娥钺与你家姬夏有些话要说,便出来走走,看到草帘透出的火光于是进来看看。”

    数九看了看成堆的木简,笑问道:“我听黾儿说起过夏城有书,也曾见过几卷,可没想到竟有这么多?这都是姬夏写的?”

    “是啊,从东征穹夕的时候每天都写,积攒半年便有了这么多。”

    “能看看吗?我认得字虽然不多,但是去年在榆城姬夏送了几卷,看完后大有受益,可惜太少。”

    红鱼递过去一卷笑道:“看就是,无非就是些规矩。”

    数九打开,看了几眼,发现里面的字自己认不全,但是大致却能读出来是什么意思,很显然这是关于官吏的。

    遇到不认得的便问问红鱼,红鱼索性将书卷展开,两人借着火光共读。

    刚开始数九并没有觉得什么,一开始只是颇有夏城风格的一二三四五,用来介绍作为官吏的几得几失几善几恶,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算是一些宽泛的道德要求,这就稍微有些无趣。

    可再往后读读的时候,内心便有些震惊,不再是那些大致的东西,而是详细的如同编织的麻布一样经纬分明的条例。

    “一里五十户男女,两里置一农吏。农吏不授田,用度钱财自公产领取。农吏需熟读《农规》、通晓算数加减,指导农时,宣讲《农规》耕种之法,巡查农田以避虫鸟鼠兽,分配牛马以耕土地,丈量土地以报赋税,休整水利以防旱涝。”

    “三月春耕,协调牛马、鼓励耕种。如国人不耕,农吏需上报,里司与不耕者俱罚;如国人不耕,农吏未上报,则罚农吏。一应处罚,尽遵《农律》。”

    “三月天冷,需分配人手点燃篝火熏烟,以防春霜。四月芽苗将出,鹿群喜食,需分配人手守夜驱赶。五月收秋麦……”

    读了好一阵,数九这才读完,这一卷只是写了作为农吏应该做的事,以及什么算是做得好以及做不好,细化到每一个月必须要干什么,又有其余的规矩相互协调制约。

    看完之后,又翻出来《农规》看了几眼,里面都是些种田的办法。一亩地使用多少种子、麦豆套种、秸秆堆肥、粪肥发酵、如何灌溉等等,一应俱全,虽然写的不是很详细,但数九相信这些选出的农吏肯定会经过专业的学习。

    除了农业方面的,还有其余很多,可单单看完了农业这方面的,数九心中已然敬佩不已。

    “如果这样实行下去,那些农吏只能依靠城邑公产,也就是姬夏。里司之内肯定不会是一族之人,征收、征召的时候各有官吏管辖,每年评定,或是处罚或是奖励,全都写的清清楚楚。”

    “而一旦有些新的耕种办法,这些农吏又会迅速按照新的《农规》传播下去,指导农人耕种。整个夏城就像是一个脑袋指挥着手脚,脑袋便是姬夏,最微末的手指就是每个农人,通过这些官吏,可以直接控制每个人……这是每个首领都想做而不能做到的事啊!”

    心中骇然之下,数九静下心来,再次翻看了其余的几卷木简,极为恭谨地询问着红鱼,以确保自己听得懂。

    “单单是几卷指导农时的,便已经如此,如果其余的规矩全都实行,夏城又会强大到什么地步呢?”

第八十三章 国(五)() 
议事会大厅的隔壁院落,大的宴会早已结束。

    其余氏族的亲贵们只是来走个过场,以表示其余城邑认为陈健平叛的行为是正义的,也是大河诸部支持的。

    娥卫两城则不是来走过场这么简单,他们需要获得陈健的更多的物质支持,以及为了不久前陈健托他们的子女族弟带去的关于野心的话。

    大军在外,消耗粮草,不日将要返回。

    但是日后与夏城的关系、如何实现那些野心并没有商量好,他们已经按捺不住。

    榆城为夏都、卫取西而娥居东,互为羽翼谋取万里的想法早让娥钺卫河心中极热。

    在夏城出现之前,娥钺等氏族的眼界不过是找一块水草肥美的地方建立城邑,从未想过要建立偌大的功勋天下闻名万世永记,更别说千里之土统辖数族的想法。

    这与没有雄心壮志无关,仅仅是因为那时候条件太差,不敢想这些东西。

    然而几年后,这些当初想都不敢想的东西就已经开始在心里悸动,他们看到了曙光。

    随着夏城带动的变革和技术革新,他们的心思不再满足于小小的一座城邑。在他们看来,既然夏城可以依靠一城之力深入东夷大胜而归,他们只要和夏城站的更近学习夏城的办法,未必便做不到。

    陈健当初既然给出了那样的野心来诱惑他们作为盟友,当然不会是随便说说,也是确定要把两座城邑拉入自己的战车成为最重要的盟友。

    于是在大宴之后,陈健又设了小宴,单独宴请卫河与娥钺两人。两人当然明白陈健会说什么,欣然赴宴。

    微微醺醉之际,陈健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