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从酋长到球长-第4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海边立刻热闹起来,所有的水手、移民和士兵都像是看动物一样盯着那个人。

    递过去一块干饼,那个人捧起来就咬。有人拿出了肥皂和毛巾还有一把小刀,指了指那边的小河示意这个人去洗一洗。

    虽然语言能力退化了,可是脑袋还算清醒,接过肥皂便去了小河深处。

    众人在后面指指点点,船上的党内成员聚在一起开了个会。

    大部分人还停留在外面的世界果然有人的兴奋之中,陈健却先泼了一瓢冷水。

    拿着那支火绳枪道:“这个人虽然还不会说话,但却足以说明几个问题。”

    “一,这个人背后的族群,是个用火药的族群。”

    “二,这个人背后的族群,也已经开始航海。就像是兰琪说的,他们的天文学、数学和冶铁水平都不错,至少和咱们不相上下。”

    “这是一个咱们从未遇到过的情况,我想大家也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吧?从咱们的祖先开始扩张的时候,咱们就是领先的。从文字、文化、技术、兵器以及武力,都是遥遥领先。东夷人还在用弓箭的时候,咱们已经开始用火药和枪。南蛮人还在结绳记事的时候,咱们的印刷术都已经出现了。”

    “在出海之前,包括我在内,对外面世界的设想,也不过是部族时代。可是忽然出现了一群和咱们水平相差无几的人,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应对。”

    “更可怕的是……你们注意到没有?那个人把那本书像是神龛一样摆放着,即便他连话都不会说了,可还是对那本书充满信心。以至于带我们去了他的小屋知道自己得救之后,先感谢的不是我们,而是那本书。”

    “我们从未有过和平等的族**流的经验,这个平等不是我们说的人的平等,而是技术武力文化上的另一种平等。”

    “现在,的确不孤独了,可是世界也比咱们想象的复杂的多。我们要把未来的规划,加上这个人所知道的世界,而不仅仅是我们自己。如果你们中的任何一个被流放到海岛上,你们会连话都说不利索的时候,还会对一本书秉持着这样的虔诚和信赖吗?”

    “外面的世界到底什么样,或许远超我们的想象。”

    PS:今日一更。

第二章 世界观() 
和往常一样,这群围坐在沙滩上的新墨党成员习惯性地拿出了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和炭笔,这已经形成了一种模式或是习惯。

    “欲知其国,欲知其民,必先读其史。”

    “我们现在处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对外部世界一无所知,也就不知道怎么和外面的世界相处。所以,我们必须读史。”

    “这个史,该怎么读?我们又该用什么样的眼光去观察这个世界?”

    “如今在这里的人,每个人大抵都相信,世界的一切自有其中的规则,我们只要归纳、总结、推理出其中的规则,那么就能利用这些规则更好地为我们的未来奋斗。”

    “科学是这样的,历史是不是这样的?拨开那些隐藏的迷雾,是否也有一条看不到的规矩在操控着?”

    在这片热带的海滩上,这群人进行了出海之后的第一场学习会和讨论会。有些东西陈健早就想要总结了,只是没有找到一个契机,今天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做一个完善。

    “同志们,我们祖先关于世界诞生的传说,是这样解释开天辟地的。”

    “天地有道。道生二,二生三,三即万物。万物即天地。道不变,而天地恒变。”

    “这是开国之初的观点,这个观点过没过时?我想,不但没过时,反而被如今科学的发展所印证。之前的许多不解,随着化学的组合分散说、力的作用与反作用说、引力说、电的阴阳说等等,更是印证了这一切。”

    “三,是个虚拟,这一点大家都知道。示意极多,即为万物。那么,为什么二能生三?这个二,又是什么东西呢?”

    “用一个概念来讲,这个二,就是阴与阳,就是矛与盾。这些阴阳、矛盾在天地之道这个规则之内发生着作用,塑造了这个不断在改变的世界。”

    “比如红色染料与蓝色染料,两者掺在一起,是什么颜色?这是个无解的问题,因为两种染料的比例不同,颜色也就不同。”

    “这就是一种矛盾作用下的体现,对紫色而言,影响这个紫色的因素就是红与蓝的数量。”

    “同是紫色,因为红与蓝的数量比例不同,紫色本身也是不同的。”

    “但这种不同,在我们墨党的眼中,不过是红与蓝之间的矛盾与斗争后统一的结果,我们必须要尝试透过表象去看实质。”

    “这个小例子,可以解释某种概念上的二生三,三生万物。”

    “如果把这种矛盾、阴阳的对立与统一,扩展到宇宙、世界、历史当中,我们会发现另一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

    “在这个世界观下,我要谈如下几个问题。”

    “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同矛盾的对立性和一致性……”

    海浪声中,陈健一点点地利用现在已知的一切,往这方面靠。

    哲学观是与自然科学的发展密不可分的,没有数百年前打下的哲学观基础,没有前几年的原子分子学说、力学、数学极限等等自然科学的基础,也就很难提出这个问题。

    矛盾论只是工具,可以用来做很多事。造反可以找准时机、剥削可以缓和矛盾、殖民与土著发生争斗的时候可以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法……工具在手,关键看怎么用,用在哪。

    原本修好船舷和蓬帆只需要几天,但陈健花了七天的时间讲了以道生二、二生三这句简单的、故意在数百年前把天不变道亦不变改为道不变天地恒变的话,生生扩展成了矛盾论。

    借助墨党分裂为松散的进步同盟的机会,算作一次和平的清党,陈健抓住了处于少数派地位的新墨党的意识形态的解释权。

    借着这几年恶补的历史书,总算是用矛盾论解释了迷雾之内的历史中发生的许多问题——他对通史只读了个大概,但是仔细研读了一小段的历史,所以例子大多也是从这一小段历史中揪出来的。历史浩瀚如烟,尤其是文字纸张过早普及,想要号称精通数百年完全不可能,精通一小段往往会让人高山仰止有时候也会误以为其余地方也全都通晓。

    这种算不上新奇但总算是有了朴素的史观的世界观解释,也让这些记录的人耳目一新,做足了笔记。

    这东西看似无用,实际上很有用。看似浪费时间,实则这七天为今后的路做好了准备。

    随着迷雾消散,世界线已经混乱。各种矛盾交织,不仅仅是族群、文明之间的,更有殖民者、土著、故土的纠葛。

    今后遇到大事的讨论也会集中在什么是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之上,而不是稀里糊涂走一步看一步,不断尝试花个百年时间才知道殖民地到底该怎么建设才最有利。

    …………

    在岛上停留的七天时间,也终于让那个野人恢复了说话的能力,只是语言根本听不懂,对方那个年轻的“舰队司令”也似乎对和他交流没有多大的兴趣,隐约透出一种傲慢。

    他的名字按照雅一点的方块字翻译,可以称之为杨森,意译的话无非就是一个叫杨的人的儿子。

    杨森是七省联省共和国之人,加尔文宗。说是七省共和,实则八省,然而一个穷逼省交不起太多的赋税还总被救济,于是在国名上把八混成了七,也算是赋税等于人权精神的一种体现。

    杨森既不是贵族,也不是富商,属于算是普通一点的家庭出身,但是这个小小的家族也算是经历了时代的变迁。

    他父亲参加过海上乞丐运动,抢过西班牙的船,也在陆地上挖过工事,用龟壳战术和西班牙人对抗过。

    等杨森长大后,算是迎来了短暂的打打停停的和平。西班牙人一边借着葡萄牙国王无嗣的机会打了两年兼任了葡萄牙王,一边又和英国撕,顺带着还要维护宗教狂热守护者的荣光和沙漠教互怼,对尼德兰的叛乱泥潭心有余力不足。

    前几年,尼德兰的东印度公司垄断了对亚洲印度的贸易,这让一些商人极为不满,想要开辟一条经过新大陆直接到达亚洲而躲避东印度公司垄断的路。

    这些商人们出钱,请求环球探索,当然不是走非洲那条路,那条路已经被东印度公司垄断,抢人钱财那是有如杀父之仇,再者合法的垄断是受法律保护的。

    既然不走那条路,也就只有两条路可选。一条是走南北的最南端,经过海峡后折入太平洋;另一条路则是走那条可怕的风暴迷雾航线,从许多航海家都没有回来的北线找出一条路,可以直接到达亚洲。

    航海家没有走进迷雾知道里面到底什么样,将那里命名为撒旦之海,独立于两大洋之间的另一片海域。

    西班牙控制的南美殖民地是有航线不需要绕过德雷克海峡直通亚洲的,但是那一片地方西班牙人的势力强大,尼德兰的商人们希望开辟的是一条不经过西班牙人控制海域的新航路,直接走撒旦之海。

    杨森所在船队的竞争对手走的是南路,越过南美的巨大身躯,从极南的位置进入太平洋。而杨森所在的船队则是走了北路,于是理所当然地遇到了风暴,最终漂流到了热带海域,发生了一些争执后被扔到了小岛上。

    当世界被船帆联系在一起之后,这种奇遇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的偶然。

    只不过对杨森而言,这场奇遇之后隐藏的还有一些恐慌。

    他以为自己是得到了上帝的救赎,可却发现救他的这群人并不知道上帝为何物,显然他们既不祷告也不画十字。

    在家乡的时候,他听过一些西方的故事,以他们为中心视角的西方,也知道中国人的存在。

    这些人从发饰和肤色以及船帆的样式上来看,像极了传说中的中国人。

    从人数上来看,这是一支庞大的船队,船上有大炮也有专职的水手和士兵。这些人对一个年轻人很尊重,看起来这个年轻人就是这支舰队的司令,然而这么年轻的舰队司令实在是超乎了杨森的想象。

    等到七天后扬帆起航的时候,杨森发现了这些船上的大炮和火枪,更对这支舰队中训练有素的严格执行的水手惊叹不已。

    大炮被擦得闪亮,四轮的炮架和西班牙大船上的两轮炮架完全不同。士兵手中的火枪也不是火绳,可又不像是簧轮枪。

    这些人吃饭用筷子,两支木棍能够在颠簸的海上熟练地夹起名为“豆芽”的蔬菜,能够在船上吃上这样新鲜的蔬菜也让杨森惊奇不已。

    这些人,显然都是迷失的灵魂,需要得到拯救的迷途的羔羊。然而他们却不以为意,每天也会进行类似祷告之类的事,就像是在岛上的七天一样,可是仔细看看更像是在议事或是讨论,丝毫看不出对神的尊重。

    更让杨森想不通的,是中国人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他们是从哪里来的?是去哪里?这些人的目的是什么地方?

    船上没有一个他所熟知的人,哪怕是作为敌人的西班牙人也没有。

    船上的水手们用一种奇怪的仪器观察北极星和太阳的角度,看上去极为精巧,用黄铜制成。

    船上的人看他的眼神很奇怪,就像是看一种新奇的动物,这让杨森感觉到十分不安。

    在船上观察了几天,由于文化和文明造成的不解越发深厚。

    十余天后,一场更让杨森发狂的事发生了!

    这支船队忽然抓向,朝北而去。

    他尝试着用手势告诉这些人,向北就是死路一条,但是水手们根本不听他的,他们只听那位年轻的舰队司令官的命令。

    “上帝啊!他们在干什么?那里是撒旦之海,没有人可以生还!”

    联想到这群人出现在的古怪位置,杨森的心头忽然升起一团恐惧:这些人……是撒旦之子,是从地狱与风暴中来的。自己根本不是被救赎,而是被拖入了地狱……

第三章 迷雾散去() 
陈健估算了船队的航程后,下令向北转向。

    脑子里是有世界地图的概念的,知道在那片风暴区里有无数的暗礁,只能绕到热带航线再向北折才行。

    只是那片处子之地上到底是怎么样的社会形态他却不得而知,南美和旧大陆还是已知的世界线,但这片新的孤岛大陆上的世界线则是全新的。

    是如同集权的奴隶制印加?还是如同联邦制的玛雅?还是如同原始时代一样的公有制土地观念的土著?物种重新分布,这里有马,有牛,还有当初的那些历经了千辛万苦迁徙到夏城北方的白色人种……

    一切都是未知的,但是陈健知道如果没有特殊的改变,按照发展最多也就是处在奴隶制的族群。

    风暴已经平息,最后的对这个族群的迷雾保护也即将消散,新的并非孤岛的时代即将来临。

    大家都是公平的,都是同一起跑线上的,各有高低,就看将来的世界会变成什么古怪的模样。

    大海之上,船上的所有人都看到了这样一幕奇观。

    那些远远看去低沉的乌云,随着船帆的靠近露出了蓝色的天空;那些时而聚散的浓雾随着船支破开的白浪,远远散去化为天空中的云朵。

    一场轰隆隆的风暴之后,碧空如洗,风平浪静,只有水手们拉动船帆的号子声。

    杨森跪在甲板上,不断地祷告着;而船上的水手们则爬上高高的桅杆,大声地欢呼着这样一番仿佛奇迹一样劈开云雾的航行。

    当船终于到达北纬三十二度的时候,陈健下令向东转向。

    几天的航行之后,有经验的船员已经确定,这里靠近了陆地,而且会有一条十分宽大的河流。

    海水的颜色远远看去已经不再是深海的颜色,这显然是有大量的淡水冲入到大海之中。

    经历了一个多月艰苦航行的水手们兴奋起来,轮番爬到了桅杆上观望。

    军舰鸟和海鸥多了起来,终于在四月十三号的清晨,一名水手在桅杆上大喊:“陆地!陆地!”

    兰芳号上的所有会爬桅杆的水手蜂拥地挤上了桅杆,用肉眼或是望远镜眺望着。

    陈健拿出望远镜,观察着隐隐约约的海岸线,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这里没有大的海岛,显然这里应该就是陆地了。

    根据昨天晚上观星员的记录,这里的纬度是北纬三十三度二十七分。

    当这一切被杨森听到后,他更确定这些人是撒旦的使徒,这里是隐藏在光明之下上帝之荣光无法照耀的恶魔之土。

    消息很快传遍了船队,船队上的人们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鞭炮,用最为喜欢的方式庆祝这一次胜利。

    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和硝烟在海边上回荡飞扬,陈健下了命令。

    兰芳号降下了副帆和前帆,只留下主帆,降低了航速。

    两艘小型的百吨左右的船只绕开船队,走到了最前面,开始测量水深,以及为后续的船队寻找下锚的地点和避浪的港口。

    在这里游弋了两天后,终于找到了那条宽阔的大河的入海口,借助涨潮的时机,船队靠近了河口。

    所有在船舱中的人都涌上了甲板,看着这条仿佛不亚于大河的宽阔河流,兴奋地大喊。

    对于这些人来说,这样一条河也就意味着足够的、可以耕种的土地。如果一切按照殖民公司所说的那样,这里将可以过上远超故土的生活。

    船队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