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从酋长到球长-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我是那个部族的祭司,还以为说话被你抽了四藤条,但你却忘了我是谁。那些刻在陶泥板上的东西,你不会忘记的。”

    “你会记得那个被你们在村落里杀掉的人的名字吗?”

    “不记得。”

    “一样。我当然不会记住你。”

    女人愣了一瞬,无奈地叹了口气,自己是部族的红鱼,明明知道自己的部族已经毁灭,可在心里仍然觉得自己和其余的族人不同,至少……至少那个击败了自己部族的人应该记得自己,然而他根本不记得,自己只是他无意中拍死的蚊虫。

    她一直在为部族考虑,部族是什么?在她眼中不是那个画着红鱼越过彩虹的石头,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两只麻雀可以为一颗麦粒打的你死我活,可如果前来争夺的是只鹰隼呢?自己的部族就是那只麻雀,而这个部族已经是展翅的鹰隼,族人的死活不在于麻雀有多少勇气,只在于鹰隼,因为抵抗已经毫无意义。

    她能做的,只是让族人活下去,这一切族人或许并不明白,但她却一直在争取。不论是让和自己一起的族人放慢纺线的速度还是别的,都是为了让族人过的稍微好一些。如果一场瘟疫袭来,所有的族人都死了,便是那块石头还在河边耸立着,又有什么意义?

    这些天眼见的一切,已经消磨掉她的意志。

    陈健不想这么麻烦,他以为自己画出了大饼,这些人至少会纳头便拜山呼万岁,没想到这个女人竟然站出来说这些。

    “你还记得你的部族吗?”

    “不记得了。我们或许就像是蜣螂,滚动着粪球。曾经以为滚粪球是最好的,如果我们最强大,我们就让狼罴虎豹鹰隼鹮鹤都去滚粪球。可我们打不过别人,自己都不准滚粪球了,更何况让别人滚粪球。”

    陈健反应了半天,大抵明白了这是什么意思。原始语言中的借代和比喻很多,因为词汇不丰富,遇到抽象的事物就会用现实事物来做比方,这是语言必经的一个阶段,好比族人在画“我”这个字的时候,经常会画一个鼻子,因为族人有指着鼻子说自己的习惯,这就是一种借代,微言大义的时代还早着呢。

    大抵这个女人说的滚粪球,应该就是他们的文明和生活方式,不论是祭祀、二十进制的数学、语言,都是她说的滚粪球。

    陈健笑道:“不滚粪球的蜣螂还是蜣螂吗?就像我们养的狼崽子一样,它们吃橡子块,可以不吃肉,它们还是狼吗?”

    “可是滚粪球就会挨藤条,会死。即便是鹰隼,从小滚粪球,它也会以为自己是蜣螂的。”

    陈健摇摇头,他是不认同这些话的。

    这种抽象的概念让这个女人说的很奇怪,陈健觉得,既长得像蜣螂、又滚粪球,才是真正的蜣螂。滚粪球的鹰隼不是蜣螂、不滚粪球的、和蜣螂长得一样虫子,那也不是蜣螂。

    只是这个时代能从这个女人嘴里听到这个比喻,还是很有意思的。

    女人一直盯着陈健,希望他能给自己族人一个承诺,在说话之前她想过自己可能会被杀,但她还是站出来说了这些话。承诺是争取出来的,怕死什么都得不到。

    她知道自己和那些成年的人已经没有希望了,可她却盼着那个曾经问过自己的孩子能够活下去,自己亲口说过会保护那个孩子不再挨藤条。狼崽子都能养大忘了捕食,人为什么不能呢?

    她觉得自己很聪明,说的很有道理,甚至觉得要是自己肯定会相信的。

    至于选择,只要活着就好,滚粪球重要吗?

    然而她觉得陈健似乎并不相信这些东西,笑的很古怪,似乎在嘲弄,因为陈健觉得滚粪球很重要,十分重要。

    她鼓足了勇气,伸出了双手道:“求求你,我们已经忘了自己的语言,甚至连红鱼都已经没了,即便我们还记得,可孩子们不会记得,他们长大后会和你们一样的。”

    陈健瞥了一眼道:“凭什么?”

    女人咬咬牙,说道:“我纺线的速度很快,可我一直纺的很慢。我们还能活几十个月,几十个月我可以纺很多线,只要你刻在泥板上,让我们纺很多线、孩子们就可以和村外的人一样,我们可以纺的很快。而且还是吃一样多的饭食。”

    身后的人吓了一跳,不知道她为什么会说这些,陈健却摆摆手道:“拿个纺车来。这个女人以前每天能纺多少线?”

    “不多,她是纺的最慢的。原来一直在偷懒,咱们应该狠狠用藤条抽她。”一个表姐恶狠狠地瞪了女人一眼。

    片刻后,一架简单的陶纺车和一堆乱麻纤维被扔到女人的面前。外面很冷,站了这么久,她的手已经冻的有些僵硬,身上又没有毛皮,只有一层干草。

    她使劲儿地搓了搓手,甚至不顾那刺骨的寒冷,将手塞进了怀里,用仅存的一点温热的体温暖和着手指,怀里起了一层战栗。

    当手指已经可以自由蜷缩后,她跪坐在地上,熟练地将麻线拧成一股,缠绕在小轮延伸出的木棍上,抓起了一团麻纤维。

    左手快速地摇动了一下大陶轮,飞速带动着小陶轮旋转,右手抓着麻团,仔细小心地控制着长度,生怕不小心弄断。

    转了一阵,停下来将已经伸出到木棍外的麻线重新缠绕上去,又重新开始了往复。

    她的眼中只有那团麻线和纺车,没有注意到旁边女人惊讶的神情,纺线的速度的确很快,甚至一些平日纺的很快的人都没办法和她比。

    很多小技巧更是让一些人豁然开朗,比如倒转一下陶轮,利用倒转的间隙很自然地将麻线缠绕在线穗子上,完全不需要用手再去特意缠绕。

    陈健不太明白纺线,回头问了一下族里的女人,女人点点头道:“纺的很快。”

    “好了,不用纺了。”

    女人没有直接停手,而是将手中的那团麻线纺完后,又续上了一些这才停手,小心地将线穗子取下,抬起头恳求着陈健。

    陈健思考了一会,说道:“这样吧。那十六个背石头的还是一样,剩下的男人开出的土地,十步便有一步是他们的,六十个月后,他们可以耕种自己的土地,但是三斤粮食就要上缴一斤,平时也需要先忙完族田才能回去忙自己的。你们开垦的越多,六十个月后你们有的土地也越多。再砸毁工具之类的,六十个月后就饿死吧。女人也一样,我会给你们定一个量的,要是都像你纺这么快,也就六十个月就可以了,慢慢纺,那就等到一百个月,甚至等到死。”

    “到时候可以给我们一辆纺车吗?”

    “不能。”

    女人仰起头道:“可六十个月后,除了自由我们什么都没有啊。”

    “那你还想要什么?纺车是我们的,到时候你再纺线是可以换东西的,说不定你纺的多了,还能自己换一辆纺车呢,那你自己不就有纺车了吗?六十个月后,想吃东西就可以用纺线来换,不想吃东西就不用纺,也没人逼着你们用藤条抽你们,多自由啊。到时候你们纺的肯定比现在还快。”

    他微笑着看着这群奴隶,说道:“你们同意吗?我说话算话,会刻在陶泥板上的。”

    这群奴隶想了一下,终于点点头,欢呼了起来。唯独那个女人还跪坐在地上,似乎在想着什么,看着脚边的纺车,重重地叹了口气。

第四十二章 金() 
陈健将他说的话,画在了陶泥板上,实际上只是走个形式,但这种形式主义的做法还是很受欢迎的。

    奴隶们盘算着六十个月后的生活,充满了喜悦。有人盼着雪快点融化,自己要去刨地,每天多刨十步,将来可就有自己的一步呢。

    他们觉得只要有了自己的土地,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三斤出一斤便出一斤呗,只要自己多干一点,总会干出来的。

    女人要纺的线陈健也算了出来,刨除掉一些每年必须要忙的活儿,其实并不多。除了纺线她们还要剥麻皮、舂麦之类的事。

    这些奴隶看似六十个月后在身份上和野民平等了,实际上他们到时候或许会怀念当奴隶的日子的,一无所有只有一双手,想活下来可不容易,相反为了活下去可能需要更加加倍的干活。

    对陈健而言,这些都是小事,他只是懒得去管这些奴隶,每天把时间花在抽打他们身上不值得,族人们的统治技巧也不丰富,效率太低。

    等以后奴隶多了,再换别的办法,真要是村落稳定了,形成城邑了,族人们用五年时间也会学会如何管理奴隶的,或许那时候会有不同的方式。

    收拾完这些小事,自己便带着几个人去了铜炉那里,那里才是真正的大事。

    金属是文明发展的支柱,既然决定在这里扎根,那就只能趁早碾压掉那两个有威胁的部族,越早越好。

    一群操持着戈矛的士兵遇到一群石器时代的野蛮人,会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他带了几个人一起过去,因为需要分出几个人专门做这种事,积累经验,提高效率。

    对于冶炼这些事他也是一知半解,靠原理反推的,理论和实践之间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就只能需要这些人一点点摸索了。

    比如说铜矿和木炭的比例?比如说什么时候可以加料?种种这些,都得无数次的尝试。

    能做的也就是少走歪路,比如历史上的第一次青铜熔炼应该是锡矿石和铜矿石一同熔炼的,而这种方法并不好,所以可以节省不少的时间,直接分开熔炼。

    如今就要先熔炼第一炉粗铜,族人们并不了解熔炼的意义,只当一件很平常的事,没有披红挂彩祈祷上苍。

    分了两个人先在铜炉下面的烟道里放上木柴,烘烤铜炉的底部,驱走潮气,以防止铜炉在使用的时候冻结。

    自己则带着几个人将大块的铜矿石砸碎,以扩大和木炭的接触面积,也方便升温燃烧。

    大堆的木炭被送过来,没有金属斧子和锯子的条件下,木炭是极好的燃料,可以很轻松就砸成小块,加之里面的水分已经烘干,温度比起木头要高不少。

    第一次熔炼,就只能选择浪费,多装木炭少装矿石。以后熔炼的多了,再一点点地削减木炭的数量,第一次的意义太过重大,不能上来就失败留下阴影。

    处理好了木炭矿石,从装料口加入,下面多装了些木炭,一层铜矿石一层木炭堆砌好,再加入一些石灰作为炉渣的助熔剂。

    冶炼的关键就是炼好炉渣,炉渣炼不好,金属和炉渣不分离,粗铜的杂质太多,而且那样的话竖炉就是一次性的,只能砸毁炉子取出炉渣。

    矿料装完后,陈健还是默默地祈祷了一声,这是自己在这个世界的第一次金属熔炼,祈求能够一次成功。

    铜炉的第一缕青烟冒出,两侧负责拉风箱的人开始了忙碌,用力地抽动着皮制的简易风箱,累的满头大汗,炉顶的烟道冒出了一些烟雾,抓来一只哆哆鸟让它在烟雾里呆了一会,发现没死这才放心。

    一些铜矿石会和砷融合在一起,那样的烟尘会死人的,看来自己运气不错,这些铜矿石里没有这种剧毒的东西。

    看着那几个轮换着拉风箱的族人,陈健鼓励道:“加把劲,以后你们知道怎么熔炼了,就可以坐着让奴隶来干了,你们只要负责用眼睛看看就行。”

    呼哧了半天,上方烟道里的烟色逐渐变淡,炉内的温度应该很高了。

    陈健打开了鼓风口附近的观察孔看了一眼,里面的矿料已经融化,但只有底部一层,因为装料的时候并没有加多少矿石,主要是木炭。

    又加了一部分料,矿料中的铜含量并不高,矿渣肯定比铜要多。在矿渣快要接近观察孔的时候,打开了放渣孔。

    融化的矿渣黏黏糊糊的,族人们震惊地看着这些被火烧融的石头,惊叹不已。

    矿渣的流动性还算不错,至少对于第一次熔炼来说这是极为难得的。

    在矿渣排出后,立刻用提前准备好的木棍和一些炭灰堵住排渣口,保持炉内的温度。

    这才只是个开始,陈健估算了一下装料的程度,约莫现在炉子里也就有十斤左右的铜,数量太少,还得不断地加料。

    拉风箱的人已经换了六七波了,炉渣也排出去不少了,终于到了出铜的时候。

    陈健搓了搓手,这么冷的天,他的手心里却已经全是汗水,心里咚咚直跳。

    两个族人按他说的早已等到了出铜孔出,准备好了陶罐。

    数到三的时候,两个人拿起木棍,用力地捅开了出铜孔,融化的铜汁立刻顺从地流入到了罐子中,接满后立刻换了一个。

    铜汁流淌的差不多后,关闭出口,继续往里面加料,现在看来熔炼的还算成功,两个鼓风机提供了足够的氧气,没有出现燃烧不足温度不够的情况。

    铜没有完全流出,因为出铜孔高了一些,留下的铜汁可以保持炉内的温度,方便持续熔炼。

    只要开始熔炼,最好就不要停炉,除非炉内的杂质太多无法继续熔炼。但现在矿料不多,这些人也不可能不睡觉连轴转,只好加入了一些木炭,保持炉内的高温,排出所有的矿渣准备停炉。

    铜汁冷却后,族人们看着两个大罐子,提了一下觉得很沉,加起来恐怕有六十多斤。

    摔碎了罐子,取出里面成型的铜块,颜色还算可以,含铜量应该不低。

    陈健抚摸着两块粗铜,因为罐子的形状是上小下大,再看看那个倒着羊奶包一样的铜炉,似乎忽然间明白了,为什么铜在古代被称为金了,而金又为什么这么写了。

    金,长得可不就像是一个炼铜炉吗?

    而铜原本应该是最早熔炼的金属,很自然地就会和铜炉坩埚之类的东西联系在一起,这个字造起来估计族人会很容易接受。

    他在地上画出了一个长得像金的字,这些参与了熔炼的族人第一眼就认出了像一个铜炉,人站在铜炉上加料……

    这个词的发音,取的是原本有的音,是形容一种紫黄色彩的词,取颜色的音,于是便有了金这个字的音。

    至少,以后形容夕阳的时候,族人们又多了一个形容词——金色的夕阳。

    这个金,是金属的金,不再是石头了。

    PS:这两天更得少,质量渣,还请见谅。留蜜期,帮着奶奶搅蜂蜜,被蜜蜂钻到蜂帽里蜇到眼皮了,手也肿了,实在是打不动字。明天还一天,后天大约会正常。抢人家的食物,挨下蜇也只能忍了,当强盗挺不容易的。晚安各位书友。

第四十三章 只和我一个人睡好不好() 
最寒冷的日子终于过去了,仿佛是因为那炉内升腾的火焰驱走了寒风,太阳一天天地变得越来越高,黑夜不再如此漫长。

    炼铜成功后的十几天,陈健一直在屋子里捏蜂蜡。

    暖和时候积攒的蜂蜡终于派上了用场,白蜡杆子和白蜡虫这里都没有,蜂蜡就是唯一的蜡质来源。

    老祖母早已用陶泥捏好了小孩子的模型,榆钱儿看到这个小泥孩子后,吓得怕了好几天,想不通是怎么生出来的,一直想问问那些表姐姨妈们,可又觉得不太好,自从穿上衣服后,她似乎明白了衣服盖住的身体发生的事,最好不要问别人。

    那些人还有一两个月就要生孩子了,陈健也在抓紧捏制产钳的蜡模。产钳恰好可以卡住婴儿的头部,可以方便接生者拖拽出来,可能会给婴儿造成不可逆的颅损伤,不过暂时不用考虑。人在快饿死的时候去考虑馒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