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们水兵营暂时驻扎昭阳湖,等我北上打完鞑子军之后,再对你们进行详细的安置。”

    “谢将军。”陆远和洪生感激的答道。

    原来,几个月前,李子霄就让卫宏带着白龙军新兵二营和四营北上,剿灭昭阳湖的水匪。

    随后,卫宏就率领两千余人马,在昭阳湖一带与这里众多的乱匪,展开了较量。

    这里的水匪虽然占据地势之利,但面对训练有素,战斗精锐,武器兵甲精良的白龙军,他们根本不是对手。

    很快,卫宏到了七月份,就将昭阳湖很多乱匪剿灭,最后剩下陆远和洪生两人的队伍。

    这两人早就听说过白龙军的大名,又见识到卫宏的厉害,加上他们并没有纵容手下祸害百姓,便生出了归顺白龙军的心思。

    两人带着一群手下归顺了卫宏,随后也让卫宏在昭阳湖扎下基础,而李子霄更是秘密给卫宏送去命令。

    让他趁着剿匪的机会,图谋昭阳湖,卫宏也已经猜到李子霄的深意,一直特别用心在做。

    今天卫宏知道李子霄要带兵北上对付鞑子,便带着两人来面见李子霄。

    “将军……”

    最后,卫宏还想要说什么,但还没说出口,就被李子霄主动打断了,李子霄已经猜出卫宏要对他说什么了。

    “卫宏,这次你的任务,就在昭阳湖彻底扎下跟,等我北征结束回来之后,要在你手里看到一支崭新的水兵营。”

    卫宏听得李子霄的话后哦,便知道他这次是没机会北上带兵了,只能叹息一声无奈的说道。

    随后,李子霄的船队,继续北上。

    崇祯十一年十月十日,李子霄的船队抵达山东临清州,近万白龙军随后便在登陆,准备给那些扫荡鞑子的其中一路军,措辞锋芒。

    而接着李子霄便派出韩铜的斥候队,北上寻找鞑子军的踪迹。

    时间又一晃,数天过去了,白龙军北上搜集军情的一个斥候小队,在距离北直隶保定府四十里外,有个小镇叫平安镇。

    原本这处小镇人口还不少,可是现在人已经都已经跑光了,只留下空挡的房屋和街道上不时出没的野狗

    傍晚时分从东南边传来了一阵阵马蹄声过了一会,一小队骑兵出现在了这个小镇里

    这队骑兵共有八人,他们身上穿着较为轻便的棉甲,连人带马尽是尘土,正是白龙军派出北上的斥候小队。。

    他们到了小镇外退下来,一名一脸横肉的大汉,对身边几名同伴说道:“这里就是保定府的平安镇了。

    现在分两个人去赶,紧给马喂食、喂水,恢复马力,其他人和我到旁边的山坡上观察敌情。”

    这名说话的大汉腰间,挂着一把腰刀,背上还插着四根短标枪在腰带上,还套着一个装飞刀的皮套子。

    这名大汉名叫杨州,是李子霄麾下韩铜斥候队的的一名先锋哨长,擅长使刀和标枪。

    由于他武艺高强,在前些日子李子霄从全军中,挑选斥候的时候,被选了进去。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军队,侦查兵永远是由部队中最精锐的士兵担当,这点从古至今从未改变过。

    杨州的话出口,旁边一名相貌平凡身材高瘦的白龙军斥候,有些的的问道:“杨头,咱们奔行了这么远,都没见到鞑子,咱们的马力可是快耗尽了。

    即便是现在就给战马喂食黄豆和水,也至少要过几个时辰才能恢复马力,咱要是在这时候遇到鞑子的大队人马,怎么办?”

    “我知道,但此时咱们不能再跑了,让兄弟们警惕些,被让敌人摸过来。”

    俩人虽然说着话,可动作却不慢,很快他们就爬到了小山坡的上面,从山坡上往下望,从西北方面而来的道路,都在他们观察的范围之内。

    尤其是现在已经进入冬季,地上还是一片枯草。

    在山坡上的人,更是能把远处的那条路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

    后面的人陆续也跟着着上了来,五六个人各占据了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地方,观察起前面的情况。

    夜不收是明军中的精锐,对士卒的要求最高也最严格。

    同时它也是伤亡率最高的一个兵种,不论什么军队,对于对方的斥候探子都是最痛恨的。

    因此李子霄组建斥候队时的标准,也是极其严格的,甚至比大明招收夜不收还要苛刻。

    李子霄严格的规定,想要进入斥候队,就必须要有高强的武艺,敏锐的视觉,以及不俗的骑术。

    其中最让人头疼的一条规定,就是还要识字,因为你不识字,就根本无法把情报写下来,传递出去、。

    因此,李子霄可谓是从数千人中挑选,说白龙军这些斥候全都是精锐中的精锐,是千里挑一出来的,也不为过。

    众人观察了一会儿,他们依然没有发现鞑子兵的踪影,天色已经开始暗了下来。

    一个斥候爬到了杨州的身边低声道:“杨头,现在还没见到鞑子的影子,俺估计鞑子今天应该不会出现了。

    再过半个时辰天就要黑了,咱们是不是应该找个地方好好歇一歇?”

    杨州连头也不回的说道:“那就等天黑再说,在战场上必须谨慎点,你觉得安全的时候,也是你最容易松懈的时候,也就是越危险的时候。”

    周越说完,有见杨州否决了他的提议,便坐在地上抽出了马刀,开始拭擦起来。

    周越拿出的这柄马刀,刀柄为铸铝与木结合,护拳刀鞘刀身全部镀铬,刀柄与护拳之间,有铜制夹刃。

    刀鞘为革包,刀室为木制,双挂环,刀身弯曲度较稍大,血槽宽,全长零点九六米,全重近三斤。

    这也是后世我军使用的六五式马刀,种马刀相比起现在明军装备的马刀,更加坚固耐用。

    这种马刀非常易于砍劈,一经装备就受到了许多斥候的喜爱,因此很多斥候都会挑把一把马刀,带在身边。

    周越把马刀擦拭好后,躺在地上看着远方,突然他的脸色微微一变,紧接着翻了个身后,把耳朵贴在了地上,。

    听了一会儿后,他立刻就爬了起来急声说道:“杨哨,东北边有骑兵过来了,俺估计约莫有二十骑左右,按照鞑子兵一人双骑的习惯,应该有十多人。”

    周越这么一说,众人的脸色开始凝重起来。

    周越是他们这一哨斥候中,公认的耳力最好的一位,可以分辨出十几里外马蹄的声音和方向,当初他就是凭借着这一手绝活,进入斥候营的。

    众人对他的话,自然不会怀疑。

    杨州环视了众人一眼说道:“现在能从东北方向过来的,十有八九就是鞑子,大伙说怎么办吧?”

    众人听了杨州的话后都沉默不语,这个时候,他们刚刚停下修整,人困马乏的,真要遇到鞑子斥候,还真不好对付。

    这时,一名高瘦个斥候,冷着脸沉声,说道:“怕什么,人死鸟朝天不死万万年,咱们战死了,至少家里头妻儿老小,还会有将军照顾。

    可要是把这些鞑子放过去,咱们可就触犯了军法,是要杀头的,老子宁可死在战场上,也不要被军法处死,要俺说,咱们就在这里,干、他一票!”

    周越也猛的一跺脚,咬牙道:“对,董老二说的没错,干、他娘的。

    这个时候咱们已经没有选择了,正好让咱们看看,这些关外鞑子到底有多厉害。”

    杨州脸色阴沉着,随即也下定了决心,对手下人说道:“那好,咱们就****一票,周越你马上去通知小六,把马牵到山坡后待命。

    让董老二和老龟下去拉绊马索,其他人跟我上路边埋伏,这次咱们第一次出击,一定要把这伙鞑子留下来,首功就是咱们的了。”

    周越砸吧了一下嘴巴,说道:“他娘的,将军可是说了,这些鞑子的脑袋,每一个那可是值十两的赏银。

    要是能全灭这支鞑子斥候,咱们的功劳那可就大了,嘿嘿。”

    杨州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想要拿赏银,就先得宰了这群鞑子,你赶紧去布置你的绊马索去。”

    说话间,众人下去分头布置了起来。

    一根粗长且黑黝黝的绊马索,被放置在了路上,上面还盖着一层浮土,另一头被埋伏在路边,周越拉在手里。

    (本章完)

第294章 提兵北上() 
294全歼,惨胜

    (今天的章节奉上,大年初一,给各位兄弟们拜年了,鸡年大吉利!出现一点小错误,已修改~!)

    李子霄的船队沿着运河北上后,让手下人马在山东东昌府临清州登陆,就在临清州驻扎,将其作为后方大本营。

    李子霄选择临清州也是有缘故的,首先临清州临近运河,水运方便,而且临清州位于山东东昌府和北直隶广平府临界。

    这里更是毗邻北直隶的顺德府(后世的邢台),未来李子霄也就在这附近转悠,即便是北上,顶多也就到保定府,选择临清州作为大本营很合适。

    而且,根据李子霄的记忆,这次鞑子入关,最后有一路人马会南下从临清州,过运河,然后突袭济南,最后攻破济南城。

    也就是说,李子霄现在驻扎在临清州,后背靠济南,前面直对北直隶的顺德府巨鹿,保定府高阳。

    这三处也是这次鞑子入关,爆发最激烈战斗的地方。

    大明能臣忠臣卢象升死在了巨鹿贾庄,孙阁老孙承宗全家四十多口死在了高阳,德王在济南被鞑子掳走。

    此时,鞑子才刚刚入关半月,刚刚绕过京城,正在京西到山西的千里平原上驰骋抢掠,暂时还没有南下,只有少量人马南下劫掠。

    但李子霄知道,用不了多久鞑子就会绕一个圈,调头南下一路横扫北直隶,最后杀入山东境内,抢掠人畜牲口无数,金银财宝更是堆积成山。

    从头到尾,大明几十万官兵就一直围绕京城附近,看着鞑子军在大明的国土上,烧杀抢掠,却不敢开打。

    这里面不仅仅有崇祯企图与鞑子谋和,一直犹犹豫豫,朝令夕改的缘故,同时也是其手下官员,将领,本能的畏惧鞑子,不敢上前与之交战的缘故。

    既然,鞑子早晚要南下过来,李子霄索性就在这里以逸待劳,何必再辛苦北上。

    在李子霄中,对于孙承宗和卢象升这两位在大明末期,鼎鼎有名的忠臣,两人的大明在后世也是如雷贯耳的。

    李子霄对两人也是敬佩有加,如果有可能,李子霄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将两人救下,不让他们死在鞑子手里。

    哪怕是李子霄知道,他们两人都是绝对忠城于大明的,或许他披着大明将军‘外衣’的时候,他们还会感激他。

    但当李子霄暴露自己野心时,两人绝对会在第一时间,站出来反对李子霄,他们永远是大明的忠臣。

    李子霄站在一条河边,看着缓流而过的河水,身后则是一大帮子白龙军将士们,在忙着立营扎寨了。

    “石英,韩铜可有来报?”

    “他派出去的观察地情的斥候哨队,只回来两支,什么都没发现,剩下的几路更加深入。

    其中,韩队将派去保定府查探军情的一支斥候小队,共计八个人,昨晚就没回来,也没消息传回,就怕出事了。”

    石英走到李子霄跟前,恭恭敬敬的说道。

    “让韩铜将手下斥候,撒的远一点,密切注意鞑子的动向,有情报立即回报,不可贻误战机。”

    李子霄挥挥手说道。

    李子霄不知道的是,此时在数百里外,他手下一哨八人的斥候,遇上了大麻烦,他们白龙军和鞑子军的第一场交手就要到了。

    另一边,此时平安镇外!

    这时候,从东北方向远远的驶来了二十匹多马,在马背上骑着十多个人影,杨州数了数一共有十一个人。

    再过了一会,让他们再靠近后,杨州等众人也已经看清了对面骑兵的面容。

    这些人果然是鞑子的斥候,众人的脸色开始凝重起来。

    或许是因为,他们骑马赶路的缘故,这些鞑子斥候在此时秋末冬初之际,骑在马上依旧出了满头大汗。

    骄狂的他们连头盔都摘了下来,反正这一路下来,也没有明军敢偷袭他们。

    这些人全都露出前额锃亮曾亮的头皮,以及那一根耷拉在脑后的,金钱鼠尾辫。

    杨州他们虽然还没有,正式和鞑子兵真正的交过手,但他们既然身为斥候,自然也学过如何分辨鞑子的兵种和官员的服饰。

    鞑子军分八旗,他们按照身份地位,分为阿哈披,甲人和旗丁三种。

    阿哈,即奴隶,多是汉人、朝鲜人;披甲人是降人,民族不一,地位高于阿哈;而旗丁就是鞑子兵,地位最高。

    而鞑子军中中的旗丁编制,又按照武力和兵种,划分为步甲、马甲、白甲,以及巴牙喇兵等等。

    现在扬州他们这次看到,这一支鞑子军当中,竟然有六人身着钉着铜钉的棉甲,头盔尖长,跟个避雷针似得。

    从服饰上看,这六人必然就是鞑子的马甲兵,按照他们在军中的等级来估算,他们身上穿的棉甲,应该是那种铁叶内含的暗甲。

    不过他们当中,有一人却是身着明盔,铁叶外甲,装备明显比其他鞑子好很多。

    那人手上还拿着一顶头盔,却是黑缨,背上还背着背旗,此人必定是这支鞑子军马甲中,被称为‘队长什长’之类的小头目。

    在看到这支鞑子军里头,竟然有六名马甲,其中还有一人是什长,埋伏在小坡旁的杨州等众人,都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们这些人对于鞑子军各种基本情况都非常了解,这得益于在半年之前,李子霄就开始在白蛇寨,为手下将领讲述的关外鞑子的一些基本情况。

    他们可是知道,那些鞑子兵从十岁开始就进行从军考核,每三年一次,初为守兵,后步甲,再后为马甲,马甲之上还有白甲。

    在鞑子兵中的步甲、马甲,并不是看你是否是骑兵,而是他们在军中的武力,地位等级。

    鞑子兵中的马甲,每个人最少都有七八年的从军经历。

    那可是征战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兵,算是真正的职业军人了,战斗力可想而知,那肯定是非常高的了。

    剩下五人穿着的却是披甲人的服饰,虽然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汉人,战斗力如何。

    但有扬州此时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些鞑子兵对于他们八人来说,绝对是一块硬骨头,一个弄不好,可能阴沟里翻船。

    众斥候都斜眼,向着杨州趴着的方向望去,杨州回过头来望着看了看身后的七名弟兄,把牙一咬,心一横,低声命令道:“等鞑子来了,董老二带个人就拉绊马索,其他人有标枪和弓箭的,就朝那些落马的鞑子身上招呼。

    新杀掉一两人,咱们立刻向土坡跑去,上马跟鞑子拼命。这个计划你们可记住了?”

    众人齐齐点头,杨州让人将他们的战马,都牵到后面一处山坡藏了起来,他们要先伏击鞑子军一次,然后在登马骑战。

    周越抽出了背上的标枪,低声骂道:“娘的,让老子今天亲手多杀几个鞑子,回去也好让将军多发些赏钱。”

    没过多久,那些鞑子军就来到了山坡前,他们骑在马上一边走,一边用叽里咕噜听不懂的话,大声喊着什么。

    不时一阵的狂笑传来,众人还观察到,在这些鞑子兵旁边空着的马匹背上,还驮着大包小包,杨州估计这些都是他们四处掳掠而来的财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