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第2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钱广元一年半之前,还是个落魄流浪的书生,转眼间,他被李子霄委以重任,治理永城县。

    这就使得钱广元前提的积累不够,处理事务时,手段还有所欠缺,这也是李子霄让其跟在邱广明身边做事的缘故之一。

    至于淮安和扬州两府的防务,也是由他负责的,而且李子霄只有权调动两府的卫所官兵,却无权任命,罢黜或是调动任何卫所官兵。

    饭要一口口的吃,李子霄目前只打算打理好徐州这片地盘,然后将手先伸到淮安和扬州两府试探试探。

    李子霄没指望立即就掌控两府,只需要让两府卫所的千户和百户们,对他的命令表示认同就行。

    也不需要他们真的执行李子霄的命令,李子霄要的就是个名义,这让他以后顺利接管两府做准备。

    ……………………………………

    回到徐州之后,李子霄派人给邱广明送去了一封信,然后就让张富贵手下的情报局,盯住邱家的一举一动。

    随后,李子霄便急匆匆的赶往军营,视察手下队伍换装的工作。

    因为随着李子霄手下兵器作坊的日夜不间断开工,他们打造出了足够的兵器,盾牌,甲胄,箭支等。

    这也让李子霄加快给手下白龙军将士换装,之前李子霄手下的白龙军将士,有三分之二多装备的依旧是明军以往的甲胄。

    那些已经用了好多年,甚至十几年的甲胄,简直都快跟破烂似的。

    当初也就是手里条件不允许,否则李子霄绝不会让手下将士,穿着那样的盔甲上战场杀敌。

    当李子霄赶到徐州城北大营时,卫宏正在主持部队的换装。

    “报告,虎贲营三队甲旗甲什甲伍伍长秦羽,带领全伍八人,过来更换装备,请求登记。”

    一个脸色黑黝黝,身体非常壮士的汉子,此时来到换装登记处,大声吼道。

    坐在桌案后,那名负责登记的书记官,直感觉自己的耳朵,都被震的嗡嗡直响,连忙点了点头,提起笔开始登记。

    另外一名文书,负责记录名册,在名册上详细写明,该伍每个士卒的名字,并细细注明每个成员的职位、位置以及军级。

    旁边一个文书则登记,这个秦羽一伍全部士卒,上交上来的所以兵甲,登记在册。

    还有一个文书,则取来十几条白布,开始在上面依次写上该队各成员的名字。

    “虎贲营三队甲旗甲什甲伍刀盾兵,张生。”

    “俺,是俺!”一个憨厚的汉子,憨笑着跑过去,应道。

    “张生,这是你的装备,拿回去。”

    一名文书把那个写着张生名字,职务的白布条,连同一件崭新的棉甲,一面崭新的包铁盾牌,一柄锋利的百炼钢刀,一起交给他。

    张生兴奋的接过这些装备,走到下一张桌案前,桌后的文书递过来一个木牌。

    木牌正面写着白龙军战兵王生,旁边则写着‘编号033119,隶属于虎贲营三队甲什甲旗甲伍刀盾兵’。

    背面写着张生的简单面容描述,五尺身高、面黑短须、右腮有一颗黑痣。

    在一旁同样还有一行小字,凡白龙军将士以此牌为凭,无牌者、遗失者、借者及借与者,皆依军法从事等字。

    张生领了木牌,不过他看不懂这上面的字,但还是听明白了文书的意思,这牌子就是他的身份牌。

    丢掉了或者借给他人,甚至平时不携带在身上的,一经发现,轻则打板子,重者就要驱除出营。

    让张生连忙宝贝一般的,握着这块木牌。

    身份证牌,这是李子霄刚刚在白龙军推行的政策,主要是李子霄希望借此方便白龙军将士,领取俸禄,阵亡抚恤,战功赏赐等。

    不仅是在军中,在永城县的民间,其实钱广元早就在两个月前,就已经将李子霄提出的这种身份证政策,推广开来。

    如此一来,更加有利于县城对周围个个村镇的管理。

    这时前面的一张桌子后的,那个中年文书看到张生磨磨蹭蹭,已经有些不耐烦的喊道:“快点,磨蹭什么,没看到后面一大帮人嘛!。”

    “是,是。”张生怪不好意思的跑开了。

    乱世之时,有兵就是话语权。

    白龙军更是李子霄手中,此时掌控的最精锐的力量,在白龙军身上花多少钱,他都不心疼。

    在卫宏的陪同下,李子霄来到下面的一排长桌前,看着文书们登记名册,发放衣甲,铁盔,长刀,盾牌等装备。

    张生此时刚刚领完所有装备,就看着李子霄走到面前,激动的手都有些发抖。

    “大将军好。”

    在白龙军中,此时卫宏,周大柱,戚威,刘重,罗超等,都被称呼将军,而白龙军士卒们则称呼李子霄为‘大将军’。

    其实,以此时李子霄区区一个平远将军的头衔,小小一个参将,根本当不得大将军的称呼。

    但李子霄听到手下人如此喊他‘大将军’,他其实还是蛮高兴的。

    “嗯。”

    李子霄对他点了点头,然后走到那桌案前,对后面的文书说道:“他领取的装备主要是什么,给我介绍一下。”

    听到李子霄如此询问,桌后的那名文书,连忙站起来。

    这些文书其实大多都是,刚刚加入白龙军不久的,以前在白龙军中,会认字的文书,非常的少。

    而随着这次李子霄北征痛击鞑子,立下不小的战功,才引来不少年轻俊杰来投,当然依旧以落魄书生为主。

    有了这些会识字,算账的书生,让白龙军里面紧缺的文书职位,得到了补充,要不然单单这次换装工作,也够卫宏他们忙活的。

    “回禀大将军,这位兄弟是虎贲营步军的刀盾手。

    按咱们换装的规定,他领取主要装备是八斤包铁盾牌一面,百炼钢刀一把,新棉甲一副,明盔一顶,另有三棱军刺一把,靴子一双。”

    不得不说,李子霄对于这次士兵们的换装,还是准备的很充足的。

    为了打造这片装备,可是花掉了李子霄整整近十万两银子,才打造出装备一万人的武器装备。

    这要是朝廷,估计能打造出五万人的装备,毕竟偷工减料省钱多啊,而且朝廷似乎已经十几年,没军队更换过装备了。

    之前李子霄装备士卒的装备,主要是从一些隐秘渠道采购进来的,多为从朝廷一些官员手里流出的军械。

    晚明之时,朝廷腐朽,武备驰废,这些官员为了钱,什么都敢做,通敌卖国都是小儿科,更别说偷卖点军械装备了。

    这主要也是因为大明的商业,前所未有的繁荣。可以说,在这个是时代里,只要有银子,很少有买不到的东西。、

    就好比此时盘踞在东南沿海福建,称霸华夏东南沿海的郑芝龙,号称富可敌国,拥有超千万两银子的身家,远超朝廷的年度财政收入。

    郑家拥有船队数千艘,每年的海上贸易额达数百万两之多,每年甚至能获利超过百万之巨。

    郑家花费重金打造的船队,甚至根本就是一支极庞大的海上武装,就是海军,许多船都拥有数十门大炮。

    正是因为通过海贸走私,郑家大发其财,富可敌国,然后轻易便能组建起一支,比此时大明国家水军都强大的海上武装势力。

    这就是此时大明的现状,一面朝廷穷的快要当裤子了。百姓也穷的叮当响。

    可另一面,许多官绅地主、海商盐商们,却都家财万贯,富可敌国,甚至他们的私人武装,都远超朝廷的军队精锐。

    也正因此,这个时代,特别是在广东、福建等沿海之地,各种地下的军工坊,多如牛毛。

    不说刀枪弓箭,甚至就是红夷大炮,他们也都能源源不断的制造出来。

    这个叫张生的白龙军刀盾兵,除了领取了包铁盾牌、长刀、棉甲,铁盔,三棱军刺,军靴一双之外。

    还有双肩帆布背包一个,作训服两套,作训靴一双,外有雨蓑、牛皮腰带、绑腿,一床毡毯,一个水壶等。

    此外还有一个挎包,一个手雷袋,战时配两枚手雷,干粮袋一个,战时配十天的干粮。此外还有火镰火石一套,工兵铲一把。

    总之,零零总总装备了一大堆,就连张生自己,在领取完这么多东西之后,都快拿不了了。

    同时,他也在疑惑,为什么他区区一道刀盾兵,要装备这么多装备。

    在这以前的明军,随便发一根长枪,一副破烂甲胄,就武装一个士卒的情况,简直就是大相径庭。

    “大将军,真要分这么多装备,都是这个刀牌手一人?是不是……”旁边的卫宏再次问道。

    自从李子霄亲自制定了这么一份换装计划后,就差点惊掉了一众手下将领的眼珠子,让卫宏等人在心里直呼:老大真舍得在我们身上花钱啊!

    “白龙军走的就是精兵路线,工欲利其事,必先利其器。”李子霄点头说道。

    这些东西虽然看似很多,不过全装备起来,其实也不是太重。

    李子霄指导手下裁缝,做出的那重双肩背包,可以把帐篷、毯子、靴子、雨蓑都装进去,另外有一个挎包,也能装很多东西。

    干粮袋也可以斜挎背上,水壶可以挂皮带上。全副武装的话,张生的负重可能达到三四十斤。

    李子霄认为,宁愿多带一些,多负重一些,也比好过只拿着简陋的武器去打仗。

    而白龙军的鸟铳手们,这次暂时没法更换燧发枪了,还是使用的新式鸟铳,但他们依旧人人分到了一份,较为轻便的皮甲,其他背包什么的也有。

    白龙军里每个士兵的装备都不少,但真正比较花钱的,还是那崭新棉甲和铁盔与武器。

    其余的背包啊,毯子。衣服之类的,并不值几个钱。

    (本章完)

第368章 乱军兽行() 
368淮安兵变

    (今天的章节奉上,求求收藏订阅啊!!)

    只不过,此时的大明朝廷军队,平时连点饷银都要克扣,岂又会愿意给士兵们置办这些东西。

    而且,谁让李子霄此时手里有些银子呢,不将钱花到白龙军身上,他还往哪里花。

    此时,要不是碍于朝廷,以及李子霄手里的地盘还太小,他绝不会满足于区区一万白龙军这个数量的。

    但以此时李子霄掌控的徐州一地,一万白龙军精锐,是他认为比较合适的树木,如果再多些,他就会难以养活了。

    这就让李子霄迫切希望扩大手里的地盘,地盘大了,他才有能力养活更多的军队。

    所以,到了八九月份,李子霄一方面重点关注西面张献忠和李自成等乱军的动静。

    另一方面,悄悄派张富贵去了淮安,他不想继续等下去了,李子霄决定在过年之前,将淮安和扬州的实际掌控在手。

    就算到时候,不能掌控两府的民事权,但至少要将两府的防务,牢牢掌控在手。

    如此一来,继续等下去就不是办法了,李子霄就只能采取一些特殊的手段了。

    而在这期间,李子霄还得到一个好消息,邱广明投效了他。

    当邱广明收到李子霄派人送去的那封信后,一打开,邱广明就看到信上,记载的竟然是他收受贿赂的次数和时间,非常的详细。

    当邱广明看到信中内容后,他脸色大变,阴晴不定,过了片刻之后,才叹息一声道:“他还是等不及了,我该如何选择呢!”

    邱广明知道,李子霄将这封信给他看,就是明白的告诉邱广明:徐州,老子要了,你要不自己乖乖交出手里的权力,我保你平安无事。

    要不,老子就用这种罪证,将你弄下来,到时候你是家破人亡,还是锒铛人狱,老子可不管。

    可以说,李子霄已经比较给邱广明面子了,给了他退路,这主要是因为李子霄不想将事情闹得太大,他想平稳的接管徐州。

    最后,邱广明还是屈服了,很快他就找到李子霄,准备交出手里的权力,向朝廷辞官,然后带着妻儿回老家。

    当李子霄听到邱广明屈服后,也是欣喜不已,这意味着他将彻底掌控徐州。

    不过,最后李子霄并没有同意邱广明辞官的请求,而是希望他继续担任徐州知府一职,这让邱广明惊喜万分。

    但同样的,李子霄也明确的告诉邱广明,你继续做徐州知府可以,但有些事情必须按照我的要求去做。

    李子霄欣赏看重邱广明的能力,宽容他以前的一些贪墨行为,但不会纵容一个不服从自己命令的徐州知府存在。

    邱广明不是一个迂腐的儒生,他极为懂得变通,而且他对于大明也早已失望,投效于李子霄并非不可以。

    邱广明早就看出了李子霄的狼子野心,可惜看出来又如何,他也不能阻止什么,聪明的他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选择。

    随着邱广明投效后,李子霄给邱广明下达的第一个命令,就是让他在徐州全境收取二十抽一的商业税。

    至于怎么执行,如何解决商贾们的抗议等等,李子霄都不会去管,徐州依旧交给邱广明治理。

    时间到了九月份,李子霄收到消息,张献忠连续挫败朝廷大军的围剿,朝廷的围剿失败。

    而李自成也出了商洛山,正在往河南西部渗透,只不过李自成闹出的动静,远没有张献忠那么大,所以朝廷对他的围剿力度反而变小。

    但李子霄却知道,等到来了李自成进入河南之后,势力会迅速膨胀,很快就发展到了数万之众,成为农民军的主力。

    毕竟这个时候的河南境内,灾荒严重,阶级矛盾极其尖锐。

    不过,这一世李岩投靠了李子霄,不知道李自成还会不会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但李子霄知道,一旦李自成进入河南,到时候也就是他出兵的时候,不管到时候朝廷给不给他命令,他都会出兵。

    一方面,他不希望手下士卒平稳太久,战刀要时常打磨才能保持锋利,军队同样如此。

    另外一方面,李自成一旦入河南,也是他的机会,让他有了正大光明插手河南的理由,李子霄其实就是想去抢地盘。

    不过,李子霄也不着急,他估摸着就算是出兵,他也要等到年后再出,在出兵之前,他要搞定淮安,扬州两府再说。

    九月中旬,李子霄收到张富贵从淮安,秘密派人送回的密信,信中只有一句话:一切准备就绪,只待将军下令。

    随后,李子霄亲笔给张富贵回了一封密函,然后便给卫宏传令,让徐州北大营的将士随时待命。

    三天后,李子霄还在府中,陪林雨落和关明夕两女吃饭,突然石英急匆匆的进来。

    “李子霄看着石英焦急的模样,放下碗筷,开口问道:“石头,出什么事了?”

    石英走过去,双手递上了一封信,说道:“将军,不好了,淮安刚刚送来了三百里加急,淮安兵变了!”

    “什么?兵变!”李子霄一听,脸上顿时勃然色变。

    为将者最怕的,就是两件事,一个吃败仗,二就是兵变。

    而所谓兵变,一般说来是指军队哗变,某支军队出于政治或其它某种原因的考虑,突然调转枪口。

    不听从原先统帅的指挥,转而奔向新的目标或领导人,听从新的领导者的指挥,甚至直接将枪口对准以前的领导人,即是“兵变”。

    是以,在许多将领看来,兵变的可怕之处,更甚于吃败仗,此时李子霄一听到‘兵变’这个词,脸上才会勃然色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