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第4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那我就让人一一汇报了。”听得李子的话后,林永年站起来说道。

    钱广元和林永年两人,此时对于李子霄已经非常了解。

    知道每次李子霄出征回来之后,必然会让他们做一次详细的汇报,好让李子霄大体了解江北这段时间的发展情况。

    向这种汇报,在李子霄不出征的时候,也会每月进行一次。

    所以,对于今天这场会议,钱广元和林永年连夜让手下一众文吏准备好所有资料,等待今天向李子霄做汇报。

    “回禀大将军,今年开春之后,我们江北三府为了应对一个冬季涌入的数万流民的安置问题。

    便在江北再次开展开垦荒地运动,经过数月努力,我们共开垦出荒地八万六千五百余亩……”

    “启禀大将军,我江北三府春季税收已经全部完成,共计收取税银两百三十万余两,其中农业税九十七万三千五百二十一两,商业税一百二十九万三千余两……”

    “回禀大将军,这半年来,我们修建道路一千六百余里,修缮道路六百余里,修建大小桥梁三十六座。

    现在咱们江北三府各县县城之间的道路,已经全部完成了扩宽和修缮。

    另外从徐州到山阳和扬州道路也完成了三分之二,预计今年年末可以完工……”

    李子霄就坐在首位上,听着下面巡阅府的文官们,对其进行一一详细的汇报,时不时李子霄还提出自己的疑问。

    (本章完)

第574章 两大难题() 
575两大难题

    【这一章是今天的,奉上,求求订阅啊!!】

    这场会议一直开了三天,实在是江北三府的民政事务太多了,这还是李子霄只听最重要的一些事情。

    其他不太重要的民政事务,李子霄都是直接略过去,让钱广元和林永年看着处理就行了。

    对于一些重大民生,治安,商贸等事宜上,李子霄在听取众文臣的汇报后,给他们做出指示,以及下一步的政策方向。

    总的来说,三天会议结束后,关于民政这方面,李子霄总结了一下,大体就是这几方面的困难。

    一,缺钱。

    没错,李子霄缺钱了,一开始李子霄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先不说,此时李子霄在江北三府执行的税赋政策,特别重视商业,基本上没有商人可以逃税。

    虽然李子霄取消了,以前那些施加在农民身上的各种苛捐杂税。

    但从钱广元等人的汇报上来看,江北这两年来的税收,一直都是稳步提升的。

    再加上,李子霄不断出征,从乱匪,地主豪绅,甚至是鞑子的手里,可是强行掠夺了不少金银,怎么可能会缺钱呢?

    李子霄不信,可是当听完钱广元等人的汇报后,看到他们递上来的,这两年内,江北三府详细开支后,李子霄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根据这份开支账目,江北此时的财政还保持稳定,巡阅府的府库内,还足有六十万两银子。

    同时,李子霄也知道,自己的李府,还有自己的私房钱百万多两。

    这些银子都是李子霄每次征战缴获后,从缴获金银中拿出两成留作私房钱,三成犒赏将士,最后五成留给府库。

    可是,让李子霄心惊的时,此时江北三府每月的开支,却多达二十多万两。

    这包括江北所有官员的工资,白龙军,城防军所有将领士卒的军饷,这些都是小头。

    真正的大头在是,李子霄不断开发江北,大肆修建道路,兴修水利,建设海港,疏通运河,扩建船厂,安置流民等等,这些都是要钱的。

    同时,最最花钱的,还是打仗啊!

    李子霄这个时候才知道,他这次出海打下耽罗岛,进攻皮岛、攻占镇江,在关外狠狠折腾了一番。

    本来李子霄这次以为自己战果丰硕,可是看到钱广元递上来的账目本,上面清楚的写着,这一仗他足足花掉了六十多万两银子。

    李子霄看完后,有种想吐血的感觉,这特么的,他自己带回来的那些银子,正好个这个数目差不多。

    也就说,这一仗李子霄除了打下一个耽罗岛,迁移了十几万百姓之外,他所有缴获的金银。

    在他犒赏将士,抚恤完阵亡将士之后,剩下的银子,刚刚好补上了府库的花销。

    “特么的,还真是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的,这仗还真不是随便能打的,啊呀,心疼死老子了。”

    一想到那么多银子,这一仗就打没了,李子霄心里就在滴血啊!

    要知道,这一次他才不过带出去三万人左右,就这么些人,一仗就花了府库这么多银子。

    那要是日后,他手下人马增多,打更大规模的战役,那银子花费的岂不是更多。

    除此之外,李子霄也万万不敢因为征战,而耽误了江北的发展。

    现在江北很多民生建设项目,都已经开始了,要是为了节省银子而停下,前期花出去的钱,可就全白搭了。

    “老钱,府衙这边的资金缺额有多少?”李子霄问道。

    “大将军,我们要想撑到下半年的税收,以及其他各项商铺收益到手,以我们现在府库内的银子,至少还需要十五万两左右的缺额。”

    “十五万两吗?这还不算多,这次我从关外缴获鞑子,也足有七十来万两了,正好全部交给你。”

    “那太好了,大将军,这样一来,我们府衙的财政就不用担心崩溃了。”

    钱广元听到李子霄这番话后,也是一阵兴奋,但随即他的脸色,又沉下来。

    凝重的说道:“大将军,此时我们江北铺的摊子实在是太大了,各处都需要钱,简直花钱如流水。

    再加上,您不愿的让卫将军扩军,还要外出征战,这都是需要花费大量金钱的。

    我们江北的税赋,现在是远远跟不上咱们花费的速度,现在有了这七十万两,倒是能缓解一时我们的财政困境。

    可是,却不是长久之计,咱们江北的投入发展,至少也得再等几年,才能见到收益。

    甚至于,如果大将军这段时间,再来几趟出征,府库就需要提前拨出一波银子准备。

    这对于我们入不敷出的财政来说,是极大的负担啊!”

    “嗯,我明白了。”

    听完钱广元的话后,李子霄也是脸色凝重,微微点点头,应道。

    李子霄也知道,此时他们在江北的投入,至少得再等两三年,才能见到收益,这段时间,是他们最难熬的日子,缺钱是必然的。

    很明显,钱广元对李子霄的这番话中,已经暗示李子霄不要再继续征战了,不然府库没银子支撑他们打仗了。

    这让李子霄十分为难,要知道,这次回来他可是准备继续大干一场的,北上山东,西进开封,这是他的计划。

    一旦动兵,当然少不了继续花钱,让李子霄放弃这些计划,明显是不太可能的。

    当然,李子霄手里还是有不少牌,可以打的,这点困难还不至于难倒他。

    再者说,此时他的李府上,可还足有一百多万两银子,虽然不少都被林婉儿投入到了商业中。

    但李子霄要是需要,短时间内拿出五六十万两,还是可以做到的。

    再不行,李子霄可以发行战争债券嘛!江北那么多百姓,商人,每人随便买些战争债券,银子就来了。

    这些年,白龙军南征北战,还从没打过大败仗,白龙军常胜的战绩,就是战争债券销售的保证。

    李子霄相信,一旦他真的发行战争债券,江北绝对会有不少人买的。

    “这个问题,我知道了,从现在起,我宣布府库未来三年来,不需要再支持军队的作战开支,只需要提供军队的日常军饷开支即可。

    至于这仗嘛,我们还是要打的,因为我们没办法,有些仗不打不行啊!

    当然,这出兵银子的花销,由本将军自己想办法,同样的,这样一来,军队外出征战的缴获所得,也就不再拿出五成回补府衙了。

    你们府衙方面,这段时间专心做好江北的建设和发展就行。”

    最后,李子霄对着钱广元等人说道。

    “老钱,有关开设官方钱庄,也就是我之前跟你们提过的银行的事宜,你们准备的如何了?”

    最后,李子霄因为缺钱,又想起建设银行的事情。

    如果,他能在江北建设起银行,他完全可以发行自己的钱币,这可是一项巨大的财政来源。

    “回禀大将军,建设钱庄的事宜,各方面都已经准备好了,唯独还有最后一个难题,那就是缺钱啊!

    建设官方钱庄,甚至要整合江北所有钱庄,这就需要一笔巨大的资金,而我们现在就缺钱啊!”

    钱广元苦着脸说道。

    “那就是说,还得往后推了?”李子霄有些不满的说道。

    钱广元无奈的点点头,沉默不语。

    “你们或许思路错了,其实府衙整合江北钱庄,日后江北所有钱庄,都必须由政府掌管,当然其他一些商人也可以参与持股。

    甚至于,官府只负责监督,不负责钱庄的日常经营。

    如此一来,那些商人想要持银行的股份,就得拿钱,他们要想获得银行的经营权,也得竞争,最后价高者得。

    如此一来,钱不就来了吗?

    当然,银行日常该如何运转,经营的,都必须按照规矩来,决不允许任何人借助银行为自己捞钱。

    这点得有时间,我让夫人给你们讲讲课。”

    李子霄最后笑眯眯的,说道。

    李子霄此时将后世银行,以及股份制度都搬了出来,听得钱广元更是连连点头,周围不少官员也露出沉思。

    其实,李子霄已经不是第一次,跟钱广元他们提出银行的概念,以及股份制度了。

    而在此时的明末时代,华夏其实已经出现股份制度的雏形了,这方面晋商做的很不错。

    因为李子霄常年征战在外,李府的不少产业都是林婉儿在负责管理。

    实际上,林婉儿对于商业也不太在行,她只负责每月审核李府财务状况,此时真正负责李府商业运作的是林雨落。

    李子霄早就发现,自己的三个夫人,各有天分。

    林婉儿虽然出生官宦之家,但却更喜欢李子霄讲述的科学之道,特别是对于蒸汽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现在,林婉儿已经花费不少银子,在李府后院一个偏僻院落里,建成了一处‘科研所’,用空闲时间来研究‘科学’。

    李子霄对此也是很支持的,他可不是封建之人,不鼓励自己的妻子,只能待在家里绣花带孩子。

    既然林婉儿喜欢科学研究,那他这个做丈夫的,当然要大力支持了。

    而二夫人关明夕虽然生在商人世家,但却更喜欢文学诗赋,而三夫人林雨落更对商业感兴趣。

    李子霄没少给三女讲述这方面的知识,三女也都是识文断字,受过教育之人,一开始不太懂,但李子霄仔细的给他们讲述,渐渐便懂了。

    此时李子霄觉得有必要,让林婉儿给钱广元他们上上课了,银行的事情尽快办下来,对江北只有好处。

    他当然没时间讲课了,接下来他要忙的事情还很多,只能拜托自己的夫人们了。

    缺钱的事情,李子霄暂时只能这么解决。

    而李子霄面临的第二个难题,就是涌入江北的人口,这段时间实在是太多了。

    这一切都是因为,李子霄在江北的经营,不仅让这里人人都能吃得上饭,冬天冻不死人。

    这样的生活,对于此事河南,陕西,湖广等地的流民们来说,简直就是天堂一般的日子啊!

    一开始,钱广元他们还乐于看到,有大量流民涌入江北。

    但到了后面,越来越多涌入江北的流民,让他们的负担越来越大。

    先不说,要养活这些流民,需要大量的粮食,这方面他们都是不怎么担心。

    毕竟,这两年江北种植红薯的面积还在扩大,每年的产量不仅能养活江北百姓,还能剩余出很多。

    这也是,为什么江北这两年里,很少再有人饿死的主要缘故了。

    其次,要想安置这些百姓,就需要银子,需要土地,而且短时间内,这些被安置的百姓,还无法对江北提供任何税赋。

    这就让江北承担了不少的负担,人口少还好,正好让钱广元他们组织开垦荒地,未来几年后便能收回收益。

    可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流民,涌入到江北,让江北该有的荒地,也被开垦的差不多了。

    钱广元没那么多地方,来安置这些流民们了,这让钱广元一度焦头烂额,甚至一度想动用白龙军,阻拦更多流民进入江北。

    不过,最后钱广元的这个提议,还是被林永年等人一起否决了。

    “嗯,这是个不小的问题。这么多流民涌入江北境内,想拦都拦不住。

    所谓‘堵不如疏’,解决流民的问题,还得从根本上来抓,安置流民就需要土地、种子和耕牛等。

    虽说这方面开销不小,但这确实再铸就我们白龙军未来的根基,绝对不能马虎。

    安置流民的工作,你们要继续做,就是再缺银子,也不能停下,缺银子就想办法。

    不过,江北的土地确实不多,这点我会想办法,你们先将流民组织起来,土地的问题,很快我便会给你们解决的。”

    李子霄对钱广元等人做出指示。

    人口,当然是多多益善了,此时的付出,是为了以后的厚积薄发。

    至于缺少土地这个问题,对于李子霄来说,很快就不是问题了。

    无论是山东,还是开封境内,都要广袤的荒地,拿下这些地方,安置最多流民都没问题。

    随后三天会议结束,大部分民政事务,李子霄都给予了指示,这也让钱广元等人接下来的工作,有了非常清晰的目标。

    而三天会议解决了民政事宜,最后也就该轮到军事方面了,卫宏等人白龙军将领一直等到最后,再向李子霄汇报军队的情况。

    (本章完)

第575章 十五万,崇明岛() 
576十五万,崇明岛

    【今天的章节奉上,求求收藏订阅啊!大家中秋节快乐啊!】

    三天汇报完江北所有民政事务后,钱广元和林永年等一众文官,也全都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会议上基本上没他什么事了,但他们依旧不会离开,因为接下来便是卫宏等白龙军将领,向李子霄汇报白龙军的现况。

    钱广元他们当然也要留下旁听,毕竟白龙军的壮大发展,和他们府衙其实也是密切相关的。

    每次白龙军出征,他们府衙都是要配合的,不管是粮草的筹运,青壮的动员等等,都是需要府衙官员执行的。

    李子霄之前只是说了,接下来两年内,白龙军的所有对外征战,都不再需要他们府衙出钱。

    但其他方面,钱广元他们还是要继续配合的,所有他们也想了解此时江北白龙军具体的实力情况。

    “卫宏,说说我离开后,你这江北招募新兵和训练情况吧!”

    李子霄目光看向卫宏,开口说道。

    “是,大将军。”卫宏听后,从座位上站起来,应道。

    军队的情况,相比起府衙要简单的多,卫宏早就将所有需要汇报的事情,全都装到脑子里了,不需要看文件,张口便能说出来。

    “回禀大将军,这半年的时间里,属下陆续从江北三府,已经涌入江北的各路百姓流民当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