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第6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人,到西直门给侯坤和郝强传令,让他们立即率领麾下人马,火速赶往皇宫,和本帅汇合。

    另外,传令给韩青雨,薛亮,宇文辉几位将军,告诉他们,让他们按照本帅事前的安排行事。

    快去!”

    到了这个时候,卢象升也再难保持镇定的模样,匆匆下达命令,便让那些明军传令兵,火速去传达他的命令。

    卢象升很清楚,这一战他们败了,接下来他要为崇祯谋划后路了。

    其实,早就在大顺军还没有攻城之前,他就已经找到几名可以信赖,对大明忠诚的明军将领,做出了指示。

    “杀啊!”

    随着大顺军从南面正阳门和东面朝阳门杀入京城内,很快到处都响起了大顺军士卒们的喊杀声。

    这些大顺军将士们,士气高昂,追杀着城内溃败的明军士卒,迅速朝着京城内蔓延过去。

    到处都燃起了火光,京城内的百姓全都躲在家中,听着外面的喊杀声,瑟瑟发抖。

    这个时候的大顺军还股不着百姓,他们到处追杀明军,与抵抗的明军队伍在城内激战。

    而随着卢象升下达命令,给自己麾下几名心腹,让他们带着剩余的精锐人马,火速退守皇城。

    很快,大顺军主力便在城西彻底拿下西直门和平则门,二十多万大军从这两处城门,疯狂的杀入京城内。

    这个时候,天色已经渐黑了。

    二十七日的夜里,注定了这是大明京城的不眠夜,京城内到处亮起火光,到处充斥着喊杀声,枪铳声和爆炸声。

    幸好大明京城面积足够大,城内明军守军也不少,大顺军短时间内,也无法将其彻底占领。

    很多明军此时还在城内抵抗,和大顺军厮杀,为卢象升争取了更多的时间,让他火速赶往皇宫内。

    到了晚上,大明京城所有城门,全部陷落。

    就在卢象升赶往皇宫的时候,崇祯也已经得知京城失守的消息。

    当他知道,是兵部尚书张晋彦和成国公打开正阳门和朝阳门,放大顺军入城时,连愤怒都忘记了,足足失神了很久。

    显然,崇祯都不敢相信,连兵部尚书张晋彦,大明驸马、位极人臣的成国公朱纯臣,都选择在大明生死存亡之际背叛大明,投降李自成。

    到了这个时候,崇祯也明白,谁来也挽救不了大明了,今夜注定是大明的最后一夜,也将是他的最后一夜。

    “朕非亡国之君,而臣皆是亡国之臣啊!”崇祯不甘的吼道。

    片刻之后,皇宫内响起召集群臣入宫的钟声,可是足足半个时辰过去了,却无人应召而来。

    随即,崇祯拎着一柄宝剑,走向了后宫,很快后宫内便响起了宫女们的尖叫声。

    黑夜中的崇祯,披头散发,面色悲怆,神色恍惚,拎着一柄宝剑,跌跌撞撞的闯入到后宫,见人就砍。

    吓得所有宫女、太监,全都跑掉了,只有司礼监的执笔太监王承恩,跟着崇祯身后。

    随后,崇祯亲手杀死了昭仁公主,砍断了长平公主的一条手臂,逼迫周皇后和袁贵妃自缢而死,也派人催促懿安张皇后自尽。

    崇祯将自己身边最重要的女眷,全部杀死,不希望她们落到李自成的大顺军手中,遭受凌辱。

    “皇上,皇上!”

    这个时候,卢象升也带人赶到了皇宫内。

    “卢爱卿,你来了。”

    崇祯披肩散发,一身龙袍染血,手里拎着滴血的宝剑,身后倒下着自己妻女的尸体,望着赶来的卢象升。

    “陛下,微臣无能,还请陛下治罪!”

    卢象升看到这一幕,看着崇祯憔悴恍惚的神情,当场便跪下,泣声喊道。

    “爱卿起来吧,所有人都可以说对不起朕,但唯独爱卿你不需要。

    朕知道你尽力了,朕不怪你。”

    “皇上,这一战咱们败了,但臣已经安排好了,微臣一定拼死保护陛下逃出去。”

    卢象升抬起头,看着崇祯,说道。

    但这个时候,刚刚逼死妻女的崇祯,心如死灰的崇祯,也已经萌生了死意。

    崇祯摇摇头,露出一抹凄凉的笑容,看着卢象升,轻声说道:“朕,累了,不走了。

    这里是大明京城,列祖列宗都死在这里,朕就算是要死,也要死在这里。

    朕可不能做逃兵,谁都可以逃,唯独朕不能逃,不然朕死后,都没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陛下……”

    卢象升还想继续劝阻,但崇祯却举起手,打断卢象升的话:“好了,爱卿不要再劝了,朕心意已决。

    爱卿要有心,就护着太子,定王和永王他们出城吧。

    逃到南面去,匡扶太子,重振大明。

    朕这个皇帝做的不合格,连父亲也做得不合格。

    现在朕护不住太子他们了,唯一能指望的,就只有爱卿你了。”

    “陛下,微臣已经安排好了,微臣已经派侯坤,郝强几位将军,去接太子和定王他们了。

    陛下,跟微臣走吧,微臣一定将陛下和几位皇子他们,一起护送出去的。”

    卢象升再次劝说崇祯。

    “爱卿,去吧,保护好太子他们。”

    崇祯没有理会卢象升的再次劝说,轻轻的挥挥手,眼神恍惚,一步一步的朝着煤山走去。

    只有一个执笔太监王承恩缓慢的,跟在崇祯身后。

    以往崇祯身边,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太监可不少,可是真正到了这个时候,还愿意跟在崇祯身边,寸步不离的,就只有一个王承恩了。

    “卢大人,记住陛下的嘱托,保护太子他们出城,陛下这边,咱家会照顾好的。”

    王承恩面色悲伤,泣声对卢象升说道。

    “王公公,有劳你了。”

    “我们走!”

    最终,卢象升也只得深深的叹息一声,带着一众明军士卒离开皇宫,去和郝强他们汇合。

    其实,卢象升在心里也有些明白崇祯为何不走。

    卢象升走后,崇祯带着王承恩一步步的来到煤山寿星亭,也走累了。

    崇祯帝凄凄楚楚的兀立在煤山上,吹来一阵清凉的夜风,却给崇祯一种孤寂凄凉之感。

    值此王朝覆灭之际,崇祯帝望着黑夜中燃起大火的京城。

    金声阵阵,城内带着血腥的凄楚哭喊声,他的子民正在战火中遭受浩劫,他却什么也做不了。

    崇祯帝忍不住含泪遥望煤山脚下的宫门之外,整个帝国京城都已经沦陷于战火兵燹之中,惨遭涂炭。

    崇祯帝叹息一声,眼泪再次夺眶而出,他虽然已经决心身殉社稷,但其实心里依旧不甘。

    可是不甘又如何,到了此时的崇祯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做人力有穷尽时,有时候人终究胜不过天。

    他虽然一直在努力,但终究还是做了亡国之君。

    先不说崇祯此人身上确实一身毛病,但古往今来那个皇帝是完美的。

    至少,崇祯相比其他古代皇帝,绝对堪称清廉,‘劳模’,要是放在大明之前任何一个时代,就算成不了中兴之主,也绝对是个出色的守成之主。

    想想,之前的那些大明皇帝,有的十几年不带上朝的,却过得潇洒快活,再看看崇祯,三十来岁白发,却落得这般下场。

    生不逢时,算是崇祯最大的悲哀吧!

    再好的皇帝,老天让他亡,他也得亡啊!

    旱灾不行,就加蝗灾,蝗灾不够,再来水灾,还不够,那就再来波瘟疫、鼠疫吧!

    再加上一群猪队友不断的给你挖坑,崇祯就算是李二再生,能翻盘的机会也不大。

    随即,崇祯帝脱掉龙袍,用利剑划破手指,在胸前衣襟上,留下最后的血书遗诏。

    “朕在位十有七年,薄德匪躬,上邀天罪,至陷内地三次,逆贼直逼京师,诸臣误朕,朕无颜见先帝于地下,将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我百姓一人。”

    留下血书遗诏后,崇祯帝看向旁边的王承恩,惨笑着说道:“大伴,朕该上路了,朕的最后一程,还得由你来送啊!”

    “嗯!”

    王承恩悲伤的点点头,在附近找了棵大树,挂上白绫,扶着崇祯吊上去,然后跪在地上嚎啕大哭。

    很快,崇祯帝痛苦的挣扎了片刻,便没了动静。

    “陛下啊!”王承恩痛哭着。

    “天道不公啊,圣上如此努力,为何还要落得如此下场!”

    “诸臣无耻,陷陛下于死地,咱家虽是残废低贱之人,但也要死的堂堂正正。

    陛下,稍等微臣片刻,臣下去继续伺候您。”

    片刻之后,王承恩仰天怒吼,然后解下自己的衣带,在崇祯上吊旁边的另外一棵大树上吊死。

    飕飕的夜风吹过,一代帝王崩于此。

    终究还是写到这里了,崇祯死了,大明亡了,老云心里非常喜欢崇祯这个充满悲剧色彩的皇帝,至少他努力过,哪怕是失败了。死也要死的有骨气,有尊严!

    (本章完)

第864章 群臣们的丑陋嘴脸() 
    864群臣们的丑陋嘴脸

    崇祯帝和王承恩的尸体,到了第二天天亮,才被人发现,崇祯死亡的消息才传播出去。

    最终,京城内诸多文臣勋贵们,在得到崇祯的死迅后,大部分都无动于衷,此时一个个都在想着如何讨好即将入城的李自成。

    因为,此时崇祯已死,大明亡了,李自成即将是京城的新主子,不出所料,也将是为了的天子。

    已经提前投降李自成,并且为大顺军入城,立下大功的兵部尚书张晋彦,成国公朱纯臣等文官贵胄。

    此时一个个全都兴高采烈,等着到他们的新主子跟前宣誓效忠,领赏。

    而像当朝首辅陈演,大学士魏藻德,这些文臣头子们,也纷纷在思考,该如何讨好入城的李自成。

    他们虽然没有像兵部尚书张晋彦那样,提前投靠李自成,为大顺军打开城门。

    但是,他们这些老东西,一个个自视甚高,他们认为即便是李自成入京做了皇帝,依然不会怠慢他们。

    毕竟,不管是崇祯做皇帝,还是李自成做皇帝,都需要像他们这样有丰富经验的大臣,为他们打理江山。

    而整个京城文官、勋贵中,得知了崇祯死讯后,甘愿追随崇祯杀身殉国的者,仅有大学士范景文,户部尚书倪元璐,兵部右侍郎王家彦,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华、驸马都尉巩永固,新乐侯刘文炳等二十七人。

    其余的大明朝臣、勋贵们,连之前在崇祯面前,口口声声喊着,要与京城共存亡的承诺,早就被他们抛到脑后去了。

    大顺军入城之后,这些大臣、勋贵们,几乎没人主动抵抗大顺军士卒,反而不少人成了带路党。

    到了二十八日上午,李自成在宋献策,刘宗敏等一众大顺军将领的拥簇下,进了京城德胜门。

    宋献策为此专门举行了隆重的入城仪式,强迫不少城内百姓,到街道道路两旁,夹道欢迎。

    对于刚刚入城的大顺军,京城的百姓此时还报以警惕,纷纷冷眼旁观。

    此时,大明京城内,不仅那些文官,勋贵们,在想着利用自己在旧朝中所获得的权利,在新朝中博取一个好出身。

    就连宫内一些大太监也是如此,王德化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王德化乃是崇祯潜邸出身的伺候太监,信王府的老人。

    在这个崇祯皇帝最需要保卫的时刻,受命督战明军的王德化,却在城北打开了德胜门,迎接李自成入城。

    随即,李自成便由王德化引到,从德胜门赶往承天门。

    “陛下,再往前面就是承天门了。”

    王德化借助自己对京城的熟悉,为李自成引路,赶往皇宫,已经将自己当成李自成的走狗,而忘记了自己曾经侍奉的旧主了。

    看着王德化这么一副卑躬屈膝的模样,看的李自成身边大将宋献策,刘宗敏,郝摇旗等人,无不是冷嘲热讽的笑着。

    对于宋献策等人的讥笑,王德化丝毫不恼怒,甚至还对几人送去谄媚的微笑。

    王德化很清楚自己的身份,自己就算一只阉狗,要想获得李自成的崇信,在新朝中获得一席之地。

    尊严,脸面,这些东西和日后自己的荣华富贵相比,算个屁啊!

    反正他天生就是个奴才,是伺候人的命,现在为了讨好李自成,他也是够拼的。

    当王德化带着李自成他们,到了皇宫承天门前时,王德化那张肥胖的大脸,却忽然僵住了。

    因为这个时候,轮到那些大明文臣勋贵们,开始他们的表演了。

    这些大明官员们为了讨好李自成,以大学生魏藻德,首辅陈演,兵部尚书张晋彦等人为首一批大明高官,一脸谄媚。

    他们竟然一个个的穿着囚服,恭恭敬敬的站在午门口等候着,那队列,站的比上朝还要整齐。

    甚至,站在最前面的首辅陈演,大学士魏藻德,竟然还主动代表城内大明官员们,向李自成献上劝进表。

    这个时候,司礼监太监王德化见到陈演,魏藻德,张晋彦等,这些大明高官的丑态,也是忍无可忍。

    “误国贼,天子何在?汝辈来此何干!”

    王德化叫骂着,冲到陈演,魏藻德,张晋彦等人面前,就对着几人大嘴巴子招呼。

    陈演等人被王德化这么一个太监扇耳光,要是放在以前,这些自视甚高的大明高官们,绝对是接受不了的。

    可是现在,陈演,魏藻德等人,被王德化如此扇耳光,却不敢还手,只得耷拉着脑袋,甚至最后跪下,对着李自成磕头。

    因为,此时王德化身后跟着的是李自成,陈演以为王德化已经是李自成的人了。

    面前王德化如此的扇耳光,他们连句屁都不敢放,再也不是以前,敢在朝堂上怒怼崇祯的样子了。

    当然,这个时候王德化此时抽打陈演他们,其实完全是被气的。

    陈演,魏藻德,张晋彦,这些都是什么人?你们可是大明的文官头子啊!

    你们不是将气节,看得比生命都重要吗?不是讲究誓死忠君的吗?

    你们现在这是在干嘛?

    昨夜,崇祯连敲景阳钟,都没能把你们召集过去,现在你们一个个的倒好,排好队过来迎接李自成。

    你们特么的,这不是和老子争宠吗!老子忍不了。

    “崇祯身边有这么一群臣子,大明活该灭亡。

    看样子,我大顺代明,乃是上天之意,陛下乃是天命所受!”

    这个时候,骑在马上的宋献策看着前面,王德化抽到陈演,魏藻德等人时,露出一脸的不屑,对李自成说道。

    看着前面那滑稽的一幕,李自成对这些大明官员,也是露出厌恶之色。

    不过,对于宋献策这番巧妙的马屁,李自成倒是挺受用。

    “一群跳梁小丑罢了,王德化,住手吧,别耽误朕入宫。

    军师,派人入宫,听说崇祯死了,但朕还不放心,命人尽快找到崇祯的尸体。”

    “末将遵命。”

    听到李自成的命令后,宋献策立即应道。

    “驾,滚开!”

    随即,宋献策策马上前,挥舞手里的马鞭,对着前面站好的众多大明官员抽过去,吓得他们立即让开一条道路,四散跑开。

    然后,宋献策身后冲过去十几名大顺军士卒,推开了那道沉重的宫门。

    这一刻,李自成骑马站在大明皇宫前,望着前面那道沉重的红漆宫门,被麾下士卒缓缓推开,可以看到里面更加雄壮的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