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暴君刘璋-第1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难怪,西南丝绸之路的确包涵巨大商机。
    曲溪向刘璋拜道:“大人,我等没有别的请求,只请求大人能下令开通西南丝绸之路,南通身毒,西通西域,我等知道牧府财政并不乐观,所以开山通路,修建驿站,我等愿合力出资一半,请大人允许。”
    “请大人允许。”众人一齐下拜。
    现在扩充土地是不可能了,连刘璋赏赐的土地都没有买卖权,要想有私人土地,必须高出五倍市价的价格通过官府购买,凡是造假者一律严惩。
    而且扩大的土地,也未必有佃农去耕种,能够租官府的廉价土地,谁去缴纳双重税负?
    这样的情况下,这些开明世族,只能将家族发扬光大的方向转向商业,就算还有一些陈旧观念的,也挡不住大势所趋,如今在荆益,如果不发展商业,这些世族就只有潦倒了。
    是以都希望开通丝绸之路,以凝聚钱财。
    刘璋正思索着,法正凑上来,沉声道:“主公,不可答应他们。”
    刘璋又何尝不知道开通西南丝绸之路干系甚大,但是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如今这些商人没有别的要求,开通丝绸之路是唯一要求,自己也不能一口回绝。
    沉吟一会,刘璋道:“诸位,此事容我与各官员磋商,十日之内,必给众位答复,如何?”
    “谢大人。”曲溪等人起身。
    夜晚,刘璋召集几个核心文武议事,商谈丝绸之路的事情,包括法正在内,众文武几乎一边倒的反对。
    “主公。”黄权道:“开通丝绸之路,耗费甚大,如今我荆益空虚,恐怕负担不起啊。”
    “抄没世族的粮食金银,都用光了吗?”刘璋问道。
    “那倒没有,除了运送江陵的物资,和作坊工匠房恢复运营,恢复成都和各郡秩序,还剩下大半年的花费,可是这也不够开通西南丝绸之路的。”
    “如果再加上各郡县,以及荆州的抄没呢?我们前两年在商业上收了不少银钱,马上秋收了,粮食应该也能解决,加起来,应该足够用于开通丝绸之路吧?”
    “可是那也不能一点都不剩吧。”黄权有些急了。
    什么叫休养生息,除了养民以外,还要慢慢囤积粮草金银,这样几年之后大规模征战才有着落,这样收点用点,几年之后怎么打仗?那不是白休了吗?
    王甫道:“主公,除了钱粮,这次平叛,我们荆益人口大副减少,要兴商,首先要兴农,只有百姓们吃饱饭,商业才可以谈起,而如今人口不足,就算加入蛮人和羌氐,依然大片耕地没人耕种,粮食产出不高。
    开通西南丝绸之路,丛山峻林,必然耗费大量人力,如果把青年人都弄去开通丝路,那农业必然废弛,恐得不偿失啊。”
    法正也道:“黄大人和王大人说的,还不是全部困难,开通丝绸之路,利益甚大,我们现在耗费人力物力,或许几年之后真的可以收回成本,但是,如果我们真的开通丝绸之路,遇到的阻碍远不止如此。”
    “还有什么?”刘璋问道。
    法正道:“西南丝绸之路,比西北丝绸之路开通要早几百年,既然有商机,为何废止?仅仅因为汉人战乱,商业不兴吗?要知道乱世更加有人铤而走险,谋求富贵。
    我大汉孝武帝时,下令重开西南丝绸之路,为何最终不可行?
    所有原因,都是因为这三条西南丝绸之路上,有无数蛮人,羌氐及其他异族居住,他们是不愿意开通西南丝绸之路的,我们开路他们会阻挠,商人通行,他们也会阻挠。
    当初孝武皇帝为打通这条道路,相继灭掉了西南十几个异族小国,却最终功亏一篑。
    孝武时期,我们大汉兵威强盛,也在丝路上折戟沉沙,更何况今日,我们外有强敌,内部空乏,如果当真能开通还好,要是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却最终没有开通,将严重影响我们荆益的发展。”
    “是啊,是啊。”众官员皆附和。
    刘璋看一眼众官员,“你们的意思就是说,丝绸之路没有开通的可能了?”
    “此时开通丝路,确不明智。”黄权拜道,众官员纷纷点头。
    “呼~~”刘璋吐出一口浊气,都是一片忠言啊。
    可是自己内心是希望开通丝路的,大汉外面,不止有盔甲,利剑,象兵,还有无数的金银,马匹,人口,甚至还包括了各种高产农作物种子,及可以吸收的练兵之法。
    历史上欧洲的崛起,就是靠殖民的发达,给欧洲带去源源不断的财富。
    虽然刘璋现在还没有殖民的心思,但是汉朝的丝绸,瓷器,蜀锦,茶叶,甚至包括现在蜀中的纸张和各种工艺品,都可以换来必须的军用和民用物资。
    奴隶贸易,金银流入,货品贩卖,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刘璋。
    如今欧亚有四大强国,分别是大汉,罗马,安息和贵霜。
    四大帝国,以罗马最为强盛,也最富有,大汉因为战乱,已经衰落,正需要贸易补充。
    安息的弓骑兵,罗马的方阵部队,贵霜的象兵,以及他们对汉朝文明产生的奢侈品源源不断的需求。
    这实在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现在就是两个问题,第一,真的开通西南丝绸之路,多久能够收回成本。
    第二,能不能开通丝绸之路,钱粮问题,尤其是法正说的异族问题,非常棘手,刘璋也想不到解决办法,要是在深山老林和那些异族人耗下去,一百年都开通不了丝路。
    一边是开通的巨大诱惑,一边是巨大的艰难,刘璋有些头痛,遣散了众文武,仔细思考着开通丝路会遇到的难题。
    第二天一大早,刘璋将张松叫了过来,要查银行的账簿。
    刘璋一边翻阅一边问道:“银行现在有多少流动资金?”
    张松经过刘璋的“培训”,凭着过目不忘,才思敏捷的优势,已经熟悉一些经济名词,“流动资金”这种词早不在话下。
    “几十贯钱吧。”张松答道。
    “胡说八道。”刘璋一下子把账簿拍在桌子上,怒道:“你银行协调着那么多作坊,官家作坊商号存钱几乎都在你手上,我又从牧府拨了那么多钱,怎么可能只有几十贯钱?你不会中饱私囊吧?”
    (未完待续)
第310章 西南丝绸之路
    “胡说八道。”刘璋一下子把账簿拍在桌子上,怒道:“你银行协调着那么多作坊,官家作坊商号存钱几乎都在你手上,我又从牧府拨了那么多钱,怎么可能只有几十贯钱?你不会中饱私囊吧?”
    “主公冤枉啊,张松哪敢顶风作案,不不,张松怎么也不敢作案啊。”张松苦着脸道。
    他现在是真发现银行是个流油的地方了,可是现在正处于荆益困难时期,各个府衙都盯着钱粮呢,刘璋也看顾的甚紧,哪里敢这时候有什么非分之想。
    “本来银行里是有一些钱,但是自从重建开始,匠人房和作坊那边为了恢复生产,把钱都取走了,许多商人和百姓,想要发家致富,也都来贷钱开设作坊和商户,我都按照规定,衡量了他们的抵押财产后,将钱贷给他们了,又增加了许多作坊的投资,所以现在就剩下几十贯钱,这还是刚刚商人存进来的。”
    刘璋看着张松一脸委屈,出了口气:“没事就好。”
    刘璋撑着额头,看来从银行这边拿钱,是不行了,又问道:“你预计十月份银行能拿出多少钱?”
    “那谁说得准啊?”
    “你说什么?”刘璋看向张松,张松吓了一跳,刘璋道:“我给你说过多少次了,要预算预算,你预算到哪去了?
    你一个银行老板,不懂这个,怎么能管理好银行?就像刚才说的,你就剩下几十贯钱,要是那些存钱的商人,都来取款怎么办?你要是拿不出钱?谁还信任你?谁还会把钱存进来?”
    “我这不是多投资,增加收益吗?哪会突然有那么多人来取钱啊,而且实在不行,牧府也可以拨钱周转一下啊。”张松说道。
    刘璋右手使劲按了一下额头,表情痛苦,看来跟这些古人讲这些真是为难了,张松还算好的,现在能做到这个地步已经不错了。
    “好了,你听清楚。”刘璋缓一口气道“以后银行必须有预算,投资,贷款,存款,收益,预计收购滞留商品,预计卖出滞留商品,都必须规划,一个季度要有一个财报,否则你趁早滚蛋。”
    “哦,是。”张松仔细想了一下,觉得刘璋说的话的确有道理,万一这经济突然不景气,或者是有人故意捣银行的鬼,散播谣言说银行没钱,还真有可能招来集体取款,这和现在那些钱庄一样的。
    而预算更大有必有,自己是说总是看到银钱从自己手上流过去流过来,也赚了不少,可是心里就是糊涂的,不知道该怎么支配好。
    要是有了预算,不但能够有条不紊的支配,心里也有一笔明账。
    只是张松不明白,刘璋咋知道这些的?
    两年以前,刘璋除了吃喝,估计是啥也不会了,两年之后,会吟诗作赋,会领兵打仗,会发明椅子板凳,麻将象棋,让百姓批斗世族,还会管理银行。
    就说之前蜀中推行的阿拉伯数字,就让张松匪夷所思,这么一套完整的计算方法,真的是刘璋灵光一现?那得多灵?
    “好了,你下去吧。”刘璋有些愁,向张松挥了挥手。
    张松走了一步,突然回头道:“我算出来了,预计我们银行到冬至日,可以收入三万贯钱。”
    “这么多?你怎么算出来的?刚才怎么不说?”刘璋抬起头问道。
    张松道:“各宗大笔交易的款项都在我脑海里装着呢,那些散钱总数我也有数,投入到作坊和商户的资金,收益率,银行贷款收益,还有其他杂项收益,经过两年,属下都知道大概。
    所以刚才心算了一遍,算出了大概数字,要说这三万贯钱多,可真不多。
    主公你不知道,现在我们银行是各商户拉拢的热门,几乎都是按资本额度分成,也就是说,一个作坊建设资金是一万贯,我们投入五千贯的话,那其他什么不用管,最后就有五成收益,这简直送上门来的钱啊。
    前两年随着商业兴盛,银行资金颇丰,现在商业凋敝了,属下才预算了这些,还没算今年秋收之后,市场一定能好一点,收入只会高不会低,随着今后商业稳步发展,收入应该越来越高。”
    刘璋惊讶地看着张松,这简直是位古今奇才啊。
    虽然刘璋的银行比现在的银行少太多功能,主要就是三个功能,存取款,投资,买卖滞销货物。
    但是账目也是繁杂无比,张松竟然能一一记在心中,没有预算,而自己一问,就能快速综合数据得出结果,这样的人,简直神奇。
    还有张松一冒嘴,一大堆专业名词就蹦了出来,自己日理万机可没教他多久,就是抽空写了一本简单教材给他,抽象难懂,没想到他还运用得这么纯熟。
    银行来钱如此之快,刘璋突然有一个想法,对张松道:“永年,你看我们可否这样,我们先降低百姓的税收,用银行得来的钱,去向其他州郡高价买粮食,然后再来填补税粮,这样百姓就有钱来买商品,促进商业繁荣,形成一个良好循环,如何?”
    张松思考了一下:“好是好,但是这样一来,从事商业的太多,我们粮食的命脉可就把持在别人手上了,要是其他诸侯翻脸,可大大不妙。”
    “是啊。”刘璋叹了口气,无论什么时代,粮食最重要,要是光靠商业赚钱,然后买进粮食,繁荣是繁荣了,却都是虚架子,要是别人战时卡断粮食,顷刻就得崩溃。
    刘璋想了一下道:“我们必须有自己稳定的存粮,然后先小规模买卖粮食,能买多少算多少,然后酌情减免税收,好歹是一个方法。”
    刘璋想到这里,发现扩大内需这条路,真的很难走通,百姓莫天黑地种粮,实在没什么钱来买什么瓷器丝绸艺术品,还是得扩大外需。
    “西南丝绸之路。”刘璋默念了一下。
    …………刘璋带着亲兵到了西城,穿着便衣视察这里的作坊和商户,要开通丝绸之路,第一个评估就是开通之后能不能赚钱,那就得看自己有些什么东西可以卖出去。
    好厉害和胡车儿跟随,刘璋到了一个杂物的商户,看到几种自己没见过的椅子,问老板道:“老板,这些椅子是三字作坊生产的吗?”
    店子里三两个顾客,一个清瘦中年人在翻看摆放的纸页,老板在写账本,听到问话抬起头来,立刻大吃一惊。
    虽然刘璋穿着百姓服装,但是西城百姓大多数都认识刘璋,再加上身后跟着亲卫,老板一下认出了刘璋身份。
    “原来是州牧大人,大人要买椅子吗?这些椅子都免费奉送给大人了。”老板堆着笑道,这时那翻看纸页的中年人神色一拧,先看了一眼天上的日头,诧异地看着刘璋。
    刘璋一皱眉,“老板,我只是问你,这椅子是三字作坊产的吗?”
    “哦,有些是,有些不是。”老板指着几把规规矩矩的椅子:“咯,那就是三字作坊产的,其他都不是,你看这把椅子。”
    老板提起一把腿脚交叉,用一个螺丝锁成叉型的椅子:“看,这是尹家作坊产的椅子,可以折叠的。”老板将椅子折起来,又展开。
    “一般人家,平时用不了多少椅子,只有逢年过节招呼客人才用,这么些椅子可不好摆,看这种椅子,在家里想放哪放哪,多省心,又便宜,卖得比三字作坊的好,还有这种旋转椅子,是吴家产的……”
    老板一一介绍着,介绍完椅子,又介绍布匹,绸缎,花绣,几乎都是五花八门,除了技术封锁的纸张,其他普通产品都从以前官家作坊的单一,变得琳琅满目,功能价位各不相同。
    刘璋心里感叹,果然古今都是一样的,只要给人民足够的发挥空间,他们自然能做出让人惊诧的好东西,特别是商人,他们挖空心思赚钱,更是会促进技术升级。
    官家作坊现在基本沦为二等货,产品太过保守,畅销的都是那些私人商家的产品。
    刘璋向老板拱拱手离开,老板受宠若惊,急忙打躬作揖。
    刘璋对记事官道:“记上,所有新产生的技术,商家可以向官府申请补贴,只要技术够好,就能拿到官家的钱,而且官家不会强迫他们交出技术。”
    “是。”记事官动笔。
    “但是,所有申报的技术,任何人不得私传外地,一经查实,按损失严办。”
    “是。”
    技术这东西,现在说什么专利是扯淡,但是至少也要做一些鼓励和保护措施,那样才能保证荆益的产品是天下最好的。
    刘璋正要离去,这时店内那中年男子走出来,疾步招手道:“皇叔留步。”
    刘璋回头,诧异地看着中年人,肤色黝黑清瘦,一脸老实相:“你是……?”
    那人向刘璋拜了一礼,吐出四个字:“在下鲁肃。”
    刘璋心一惊,怎么也没想到在这里会遇到鲁肃,记得今天出门没有通知任何人啊?
    刘璋不知道,鲁肃被凉在驿馆里,也很焦躁,正如刘璋所料,鲁肃傍晚求见,是试探刘璋态度的,结果却传出刘璋暂时没空的消息,鲁肃心里七上八下。
    可是也没有其他办法,反正左右无事,还不如看看成都的发展,一看之下,不禁心潮澎湃。
    成都经过刘焉刘璋两代治理,比吴中发达的多,但是这不是吸引鲁肃的原因,鲁肃对此早有预料。
    鲁肃料不到的是成都展现出来的勃勃生机,虽然刚刚经历叛乱,又经历了都江堰屠杀,可是鲁肃在处处都能看到新生的景象,这种景象从与成都百姓交谈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