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异仙在都市-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仅是道路宽阔,交通便利,就连深山中,也有管理无数条这些道路的人员在辛勤劳作。他们不仅负责维护道路,还有驿站的功能。

    无论是远来的行商,还是走亲戚的老百姓,即或是办公务的官家工作人员,一律一视同仁。都要缴纳相应的钱币才能住宿、吃饭。还有简单的娱乐场所。

    像这样的多功能驿站每隔四十里路就有一个。另外,还有定期巡视的骑士在看看路上有没有需要帮助的人。特别是夜里和风雨天、大雪天,这些骑士是最忙的时候,他们还要帮助驿站的人员清理道路上的障碍。因为,他们全都力大无比,是武人。

    这无数条道路,就像一个人体内的血管,把各地需要的不同物资互相运输过去,进行交换。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说起来,这个国家的构成和丁越凡那少得可怜的历史知识中所有的皇朝都不同。

    中洲的皇帝没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偏妃。更没有宫殿和什么太监。也没有御林军或者禁卫军之类的军队。但是,他有一个厨师,一个赶马车的车夫,十几个类似秘书的人员,还有两个膀大腰圆的卫士。

    他的家就在他办公的地方,这是为了来回方便。他的妻子和三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事情。妻子是管理慈幼院的管事,三个孩子都是男孩,大的已经十八岁了,在太学里做类似助教的工作。

    二儿子和三儿子是一对双胞胎,大约七八岁,还在读蒙学。蒙学就相当于华夏的小学。

第334章 大爱中州(2)() 
中洲国没有宫殿,但是三层的土木结构楼房很普遍。中央一级管理机构就是由一群三层楼房组成了一个办公集群。

    整个国家由民生部,民建部、民狩部、畜牧司、渔猎司、清律司、河道司、考功司、百业司、民意阁、功德阁、学管司、清举司等最高管理机构管理。这些机构和省里的机构对口,和省管县的各机构对口。保证了整个国家的正常运转。

    丁越凡从那位中年皇帝的脑海里得知,这里没有什么大朝会,没有繁杂的礼仪,也没有什么山呼万岁等等为了巩固皇帝权威那种形式上的东西。

    整个朝廷的运作有点类似华夏的朝九晚五工作法。中午饭大家一起吃食堂,花费的钱款由公家出。

    皇帝的特权就是单独有个饭厅,比诸位大臣多出两个菜来。只是分量变少了。

    没有什么试毒的专门人员。不像华夏的皇帝,他们每天都在吃宦官们吃过的剩饭。

    包括皇帝在内,和普通老百姓相比没有什么特权。丁越凡的神识看不到华夏皇帝家里的内库。也就是说,皇家没有自己的小金库。

    从那位皇帝的脑海里,也没有看到他有兄弟姐妹这些人都被封为什么亲王、郡王。那些人也都是普通的官员或者是普通的老百姓。

    这里的皇帝没有世袭一说,就像是华夏的总裁之类的企业领导。

    中洲国所有的公职人员都是赚的薪水。只是按照工作强度、重要性和特殊性,薪水有的高有的低。

    最让丁越凡感动的是,中洲国下属九十七个省,省以下只有县,每个省有十几个县或者二十几个县,不等。管辖着九十七个平原上的居民。所有的官员的工作和生活模式几乎和皇帝大臣们一样。

    而且,看不到那种奴颜婢膝,阿谀奉承,欺上瞒下,贪、污、腐、败,倚强凌弱,横行乡里的事情发生。连吵嘴、打架斗殴的这种事情都没有看到。

    丁越凡的神识中,整个国家每个省都有数十座巨大的粮食仓库,每个县也有数十个粮食仓库。这些仓库的粮食存量即便十年颗粒无收,也不会有饥民产生。

    而且还有大量的各种存栏家畜。河里、海里有丰富的海产品。

    在丁越凡的神识中,那些老百姓似乎过得比这些官员还要惬意。因为他们有的工作,有的种田,有的经商。虽然忙忙碌碌,但是活得轻松,很充实。不像官员们在那里费劲脑汁计算各种数字,布置各种需要官员们才必须考虑的重大事情。

    这就是俸禄高,责任也大的具体表现。

    这里最待遇最高的不是官员,甚至不是皇帝,而是那些“科研”人员。他们日以继夜地研究怎么让农民劳作更轻松,效率更高。研究建筑工人们怎么提高工程质量,盖出更坚实更美观的房屋,研究早出更大的海船在海洋里跑得更远,收获更大……相对来说,那些娱乐行业的姬子们收入就要少很多。虽然他(她)们表演很卖力,平时练功也很刻苦,但是,因为他们的产出没有延续人的生命,健康人的体魄,没有带给人类实际生活中最需要的生活和生产资料,只是满足了人们的心理和精神的娱乐需要,给他们的薪水少一点似乎也可以理解。但是,他们的演出足够他们富裕地生活了。

    在这个国度,是民生为主的国度,只要是能够让老百姓生活的更好的研究、技术、甚至是思路,都会得到大量的赏赐。

    这里在丁越凡看来,是研究科学的那部分官员的天堂。因为,他们的待遇比皇帝还要高一些。

    起码,他们每天的饮食待遇都是公款,而且花色和质量甚至比皇帝和高层官员们还要丰富。

    信马由缰的丁越凡走到一处酒楼,这个时候正是午饭时间,来这里吃饭的人络绎不绝。丁越凡抬头看看这家酒楼的招牌:“仙人居”。

    他信步走了进去,三层的酒楼,里面的立柱占了好多地方,一楼满员,他上了二楼,见还是满员,就走上了三楼。

    三楼清静一些,桌椅也看上去高雅很多。这里似乎是身份高一些的食客才能来的地方?

    因为,丁越凡看到四面墙上都有碧纱罩着的诗词或者文章。看来这里吃饭的都是文人或者诗人什么的。

    没有传说中的店小二迎接,只有一个手里拿着一个本子的中年人在柜台后面对着后厨喊道:“糖霜醋鱼一盘,红烧羊肉一盘,青蒜不切丝。”

    然后,后堂就传来一声应答:“马上就好,请客人稍等。”

    丁越凡在靠窗的桌子旁坐下,那中年人并没有走过来热情有加地介绍各种菜品,而是大声道:“新来的的客官,请问吃些什么?桌子上有菜名,可以报给我听。一炷香的时间可以上三个菜。请便。”

    这就完了?

    丁越凡笑道;“就要刚才你说的那两样。青蒜不切丝。再来一壶酒。”

    那中年人立刻对后厨喊出了丁越凡的菜名。然后就在那里噼里啪啦地打算盘。

    “刘掌柜,这是我前天借走的盘子和碗筷,已经洗干净了。放在后厨吧?”一个小伙子手里托着一个大盘子,盘子里都是银子打制的盘子和碗筷。不知道有多少。

    还没等刘掌柜说话,楼下腾腾腾地跑上来一个中年人对刘掌柜道:“不知道掌柜怎么称呼?我姓李,想借用你的银器为儿子办订婚酒宴。除了这个小伙子手里的银器,还需要三倍这么多,不知道贵酒楼方便不方便。”

    丁越凡心道,这是个有钱的主,不过,他怎么不知道掌柜的名姓?张口就要借走那么多值钱的银器?

    那刘掌柜头都不抬对后厨喊道:“小李子,再拿三套婚宴银器。给这位李老汉。”

    里面有人应了一声,不大功夫,从里面走出一个小伙子,手里提着一个大竹筐,里面已经装了大半筐的银器盘子和碗筷。

    他把大竹筐塞给那姓李的老汉。扭头就走,嘴里嘟囔着:“都忙死了,你就不知道让他们自己到后厨来取?”

第335章 大爱中洲(3)() 
丁越凡不明白为什么中年人就成了老汉。而且,那姓李的拿起那些银器,也是扭头就走,根本就没有什么借条更没有商谈什么租赁费用,甚至连这些银器的数量都没有数一数。

    他不禁问那刘掌柜:“这就让他拿走了?你认识他吗?”

    刘掌柜纳闷道:“这和认识不认识他有关系吗?邻里之间有需要我家小店帮忙的事情,是我店的荣耀。欢迎还来不及呢?怎么会问人家那么多?”

    说完,再也不搭理丁越凡,继续低头算账。

    刘掌柜这种理所当然,必须借给不认识人珍贵银器的态度,这让丁越凡想起了宋爷爷说起过他老人家小时候的事情。

    那时候啊,经常有个老人在天黑以后,摇着铜铃铛,推着一辆四个木头轮子的小车走街串巷地吆喝租赁小人书。就是连环画。

    具体是这样的,先拿走书去看,看完了归还的时候给钱,只是一分两分钱的事儿。没有登记姓名和地址的事情,也没有盘问你是谁家的孩子这样应该问的事情。

    那个时候,两分钱可以买一根冰棍。五分钱可以买两个都是肉丸子的包子。物价出奇的便宜。宋爷爷曾经说过,他小时候,五块钱就过了一个不错的春节。三块钱买了一个大猪头,割下脖子上的肉,包饺子,劈开猪头炖熟了,就是一大锅猪头肉啊。

    两块钱买一袋子白面,还可以买好几棵大白菜。

    那时候的人很知足,做事都很讲信誉,小孩子也是如此。

    所以啊,第二天这租书的老人摇着铜铃铛再来的时候,昨夜租出去的书没有一本会丢失。就是有人不小心撕破了一页,也会小心地用浆糊粘上。

    大冬天的,租书老人脑袋上戴着一顶三块瓦的老式皮帽子,三绺长须,很有文化气息。可惜车顶上挂着的气死风灯光里,可以看到他被冻得鼻涕流下好长,破坏了观感。

    他忙着给孩子们拿书,从来不数一数他们还回来的连环画是不是拿走的那几本,是不是昨天的说好的本数,更不会翻开看看里面有没有缺页的。

    至于他小车上那个钱盒子更是大张着嘴,谁丢进去几个钱,他根本连看都不看一眼。

    爷爷说,那个租书的老人后来突然再也不来了。孩子们没有地方换书看了,总是念叨:老皮猴怎么不来了呢?因为老人要一直站在北风里,又是夜里,脑袋上戴着一顶很像猴子的三块瓦皮帽子,孩子们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老皮猴子。

    爷爷说,听老人说,一定是那老者没了。

    爷爷到现在还保存着当时看过的几本小人书。其中有孙康映雪和车胤囊萤的连环画,还有凿壁偷光的匡衡。

    至于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宋爷爷说,这种不科学的学习方法,不看也罢。看来爷爷对于苏秦和孙敬不太感冒。前者是纵横家,后者是儒学大、师。

    还有那卖赛鸭梨萝卜的。每到夜了,就挑着个担子,双手插在衣袖桶子里,那担子稳稳地担在肩上,也不掉下来。一边顺着小巷子猛然喊一嗓子:“赛鸭梨额!”

    一边嘟嘟囔囔地骂着鬼天气要冻死人。

    有时候,宋爷爷就拿着两分钱,跑去买萝卜。那时候冬天的萝卜很贵的,五分钱只给半个,用锋利的小刀子劈成好多瓣回家全家一起吃。

    爷爷还记得他爷爷埋怨他爹道:“家趁万贯不吃萝卜就饭。一会就饿了,快睡吧,睡着了,就不饿了。”

    没钱也不要紧,卖萝卜的汉子会给你记账,不是真的记在账本上,而是记在嘴上:“宋家的小子半拉萝卜,明天给钱。”然后,就完了。至于明天他来不来这个小巷子,连他自己也不知道。

    如果明天他来了,就会看见早就等在那里欠他钱的孩子们。如果他隔几天来,还能看到孩子们。不是孩子们愿意等,是家里的大人要求孩子们必须去等。

    还有卖“半空儿”的,爷爷说,那时候总有一个推着独轮车的光头汉子,北风呼啸的时节,也不戴帽子,街灯亮了的时候,就出来,推着他的独轮车,车上一口大锅。锅里热气腾腾地煮着花生,都是没有长成的花生,煮好之后花生壳里,有一半是空的。所以叫半空儿。

    哪家孩子馋了,就拿着一分钱或者两分钱去买半空。这个光头汉子总是给的一样多。就算是给他五分钱,一毛钱,他给的半空也和给一分钱的一样多。

    但是没人占他的便宜,给的少的,家里大人就会出来给足了他的半空儿钱,还要给他怀里塞上一个大窝头,并且告诉他:“回家热热再吃,窝头眼里有咸菜。”

    那光头大汉笑笑也不道谢,顺手再用大笊篱捞上满满的半空儿,抓下人家的帽子,把半空儿倒在里面,惹得人家苦笑不得。

    丁越凡以前还有点不太相信。现在他完全信了。

    当人们把信誉当做出处世的必须品格,把诚实当做自己的生命一样看待,把忠诚当做眼睛一样保护的时候,别人的监督与否已经没有丝毫的意义了。

    中洲有大爱!这种大爱犹如绵绵细雨,滋润着大地,孕育着丰硕的果实。

    坐在那里的丁越凡有点不好意思。和中洲国里这些普通的老百姓相比,似乎自己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他似乎觉得自己如果穿上皮袍子,或许那袍子底下也有一个“小”字。

    丁越凡突然有了一个想法,是不是让自家的人都来中洲?多么淳朴的民风,多么好的左邻右舍。

    可是又一想,不可,绝对不可。不是怕这里的人们对家人不好,而是怕家人们把这里的人带坏!

    虽然妹妹她们不会做出不利于这里人们的事情,但是,在地球上她们的那些已经差不多形成的观念,在这里就是毒药。

    要知道,有毒的想法可是会传染的。

    万一妹妹她们跑到这里的戏园子去追星,去一掷千金,那就出了大事了。微风起于青萍之末,一旦出现了追捧那些艺人的行为成了风气,或许会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

第336章 成就真人() 
尤其是段玉那样的家伙,或许会用几个小孩子玩的玻璃球、几块塑料做的假的宝石,就把人家粮仓里的粮食搬空。

    玻璃球和假的塑料宝石,在相当于宋代初期的中洲可是价值连城的。

    没来由的,丁越凡突然想笑,于是他就笑了,开始不过是小声地笑,到后来忍不住开始大笑,最后成了狂笑!

    丁越凡隐隐觉得不妥,但是那种得到巨大宝藏一样,得到天大好处一样的兴奋感觉,就是让他忍不住要笑!因为,他的识海里响彻了一个声音:入境,成,出境,成,真人,成!

    丁越凡听宋爷爷说过道家的一些品阶知识,知道道家修炼到最高处,有一个境界,叫做入妄。

    简单地说,就是修行者进入了一个妄境。什么是妄境?就是虚妄之境,说白了,就是修心者产生了一种幻觉。这种幻觉还有一个说法,叫做心魔。

    如果进入妄境不能出境,就会被妄境中的各种修行者认为最美好的事物羁绊在妄境中。这妄境中,只要你想要得到,必然会得到。而且都是和真实世界一样的事物,就算你使劲地掐自己的大腿内侧,用烈火焚烧自己的最敏感的部位,也不会醒来。让你认为,你就是在现实中。

    在妄境中,你的思想有多远,出现的景象就有多么的真实。严重的,此生也不会出境了,或者是不愿意出境了。最后,只剩下一张臭皮囊。

    但是,如果能够出妄,就是出境,那么这个修行者会一步迈入真人的行列,从此得到长寿。而真人的最初境界相当于远古的金仙。

    比如哪吒的师父太乙真人,这个太乙真人就是金仙。大家都知道,太乙真人的师父是元始天尊,这个原始天尊就是一个大罗金仙。

    丁越凡经过入境和出境,真正地成仙了。

    这和他那个刚得到的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