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清-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白齐文奔到吴建瀛跟前,大声道:“老吴,敌人被打退了,你快下来!”



  吴建瀛惨然一笑,一头栽了下来。



  白齐文大惊,一个箭步上前扶住,把吴建瀛放平在地,见他下身竟然已是一片血红,急得转头大吼:“叫军医!”



  军医赶来,先脱下吴建瀛的靴子——竟然倒了整整半靴子的血水出来!



  剪开裤子、衣服,浑身血污,到处都是伤口!



  吴建瀛已经昏迷过去,一时间无法判断致命的伤口是哪一处,军医做了简单处理后,白齐文令急送战地医院。



  关卓凡赶到到战地医院的时候,医生已经给吴建瀛做完了手术。医生报告,吴上校全身共负伤十七处,还好重要脏器和大动脉未被击中,可失血过多,已陷入深度昏迷,这条命能不能保得下来,难说的很。



  *RS
第二十六章 烈士墓园
  军医能做的都做了,吴建瀛能不能挺过这一关,就全靠他自己的生命力了。



  白齐文很激动,强烈要求战区为吴建瀛申报国会荣誉勋章,关卓凡答应了。



  所谓战地医院就是几个巨大的帐篷,关卓凡走出帐篷,心情沉重,胜利的喜悦被吴建瀛的生死未卜冲淡了许多。



  吴建瀛身负重伤,说起来关卓凡是有责任的。这支部队出发时间比较晚,目的是不打草惊蛇,怕逼得已上了钩的南军特别是主力改变布置。但也因此失去选择战场的先机,以致落入朗斯特里特的圈套,打成一场苦战。



  不然,吴建瀛也没那么容易受这么重的伤。



  关卓凡粗重地叹了口气,抬起头来,天色愈发阴沉,暴雨将临。



  大战之后常有大雨。查塔努加现在是雨季,空气中水汽充分,而激烈的战斗产生的硝烟和尘土为降水提供了丰富的凝结核。



  仗大致打完了,关卓凡要好好总结一番,其中也有不少教训。因为奇克莫加第一战过于顺利,虽然他反复提醒自己,但潜意识中还是不由自主地产生了对南军的轻敌之心,这些教训,包括致吴建瀛重伤的卢考特山谷之战的相关安排,未必不是源出于此。



  几个帐篷都断续传出凄厉的惨叫声,那是在截肢。



  北军的枪伤几乎都是铅弹伤。南军使用的子弹是0。58口径的低速软铅弹,这种子弹穿透力弱,不像铜壳定装弹可以穿透身体,而只能停留在身体内,子弹的动能被身体吸收,变成可怕的伤口;而且,铅是有毒的。很容易造成感染,当时还没有青霉素,抗感染的手段有限。因此战争中截肢的比例相当高。



  关卓凡在国内领兵打仗,士兵的伤刀箭伤比较多。长毛的洋枪很少,土枪火铳的杀伤力和南军的前装线膛枪没法比,因此他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铅弹伤。



  有一个场面让他终身难忘。每一个帐篷外都挖了一个大坑,从开在大坑上面的帐篷的窗口,几乎每隔几分钟,就会丢出来一条胳膊、一条腿、或者一支血肉模糊的手。有的坑已经快填满了。



  关卓凡早就见惯了鲜血和死亡,他自己就是从死人堆爬出来的。但面对此景,依然不能不动容。



  沉闷的雷声隆隆地滚过低低的云层,豆子大小的雨点撒了下来,空气中充满了被雨点砸起来的血腥和泥土的气息。很快。云层之中金蛇舞动,一个又一个惊雷炸响,暴雨倾盆而下。



  血水从几个大坑内漫了出来,战地医院的地面,竟成了无边无际的血河。



  天地迷蒙。东北方的阿拉巴契亚山脉隐约在雨幕中。



  关山万里,血色江河,一将功成万骨枯。



  北线南军接到主岭失守的消息,便下令撤退,但谢尔曼部同时得到消息。士气大振,紧咬不放,这支南军的撤退被大大拖延,以致派出抄他们后路的北军成功地到位,在两支北军的东西夹击下,南军彻底崩溃。



  朗斯特里特率万把人的残部,撤回东线,勉强算是全身而退。



  至此,查塔努加战役落幕。北军取得了战略性的胜利,歼敌七万余人,虽然朗斯特里特部脱逃,不好算是全胜,但南军从此再也无力在西线集合起这么大的一支兵力,只能转入战略防守,西线南北攻守之势彻底逆转。



  查塔努加至邦联腹地第一重镇亚特兰大的路上无险可守,北军南下的大门打开了。



  战报传到华盛顿,联邦政府任命尤利西斯?格兰特为联邦军总司令,接替被劝退的哈莱克,指挥全联邦军队,并调到东线,直接指挥东线部队。



  同时,要求格兰特推荐接任西部战区总司令的人选,上报华府。



  格兰特找到关卓凡:逸轩啊,西部战区我就拜托给你啦。



  关卓凡说:那怎么可以,谢尔曼将军功勋卓越,威名素著,我愿附骥尾。



  在这个问题上关卓凡是很清醒的,自己虽然打赢了查塔努加战役,但在联邦军队中依然威望有限、资历尚浅,做个地方战区司令没问题,但要指挥全联邦的一半军队,还是勉强了。



  何况自己毕竟是客军。



  还有,别忘了,谢尔曼将军可是格兰特将军最好的朋友哦。



  但让关卓凡居于谢尔曼之下,格兰特也不能做这样的安排。谢尔曼和关卓凡两个人原来平级,而查塔努加战役关卓凡是总指挥,轩军打得又明显比谢尔曼部好,真若以谢尔曼为正、关卓凡为副,肯定会引起舆论和政敌的攻击。



  于是最后折中出这么一个结果:建立西部战区联席总司令部,由威廉?谢尔曼和关逸轩共同出任联席总司令。



  华盛顿同意了。



  关总司令表示,凡事定先同谢总司令商议,不敢自专。



  两位总司令商量的第一件事是:任命乔治?亨利?托马斯为田纳西战区司令。



  办完这件事之后,谢尔曼率部暂回孟菲斯战区,筹集粮草器械,以备南下。孟菲斯也在田纳西州境内,是密西西比河上的重镇,联邦政府把田纳西州划为东西两块,西部属孟菲斯战区,东部属田纳西战区。



  关卓凡要做的事情很多,抚恤死伤,休整部队,总结经验,研究战法,积蓄粮械,补充兵员……但首先,要安葬死去的兄弟。



  关卓凡问过托马斯的意见,然后下令在一个叫做“果园环”的小山坡上修建一个“烈士墓园”,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安葬美**人,一部分安葬中**人。



  安葬美**人的是永久墓葬,安葬中**人的是临时墓葬,关卓凡的打算是,回国之前,为这些弟兄移灵,装上船,运回中国。



  这是他对轩军的承诺。



  这件安排公布出来后,在士兵们中间引起了出乎意料的轰动,算得上三军振奋。爵帅的话都是真真算数的!



  但远洋运送尸体是件非常麻烦的事情,两三个月的路程,尸体很容易腐烂,因此移灵前需要对尸体做一定的处理。大致来说就是将尸体先过一遍火,烧掉肌肉,只留下骨骼;也可以用酸液腐蚀,达致同样效果。这种事轩军里也没人干过,关卓凡让山度士找了美国殡葬业的专业人士研究方案,不过离回国还早,是后话了。



  轩军士兵的尸体不少已经残缺不全,幸好一来脖子上挂了“虎牌”,二来衣服内侧缝上了和“虎牌”同样内容的布片,因此几乎所有阵亡的士兵的尸体都有名有姓地寻了回来,入土安葬。



  虽然是临时墓穴,但修得一点也不马虎,和隔壁的美**人墓葬没有任何区别,墓前立了石碑,刻上名字、番属、职务、军衔、生卒年月。所谓移灵只是移走骨殖,墓穴墓园是永久保留的,以供后人追思。



  关卓凡计划,每打完一个大仗,就修一座这样的墓园。



  视察工程的时候,随军神父问两位司令,美**人的墓穴的位置是否要按各州来划分。



  这个问题关总司令不好表态,目视托马斯。



  “不,不,把他们分散后混起来埋,”托马斯司令说,“‘州权’这两个字,我们已经听得够够的了。”



  墓园竣工,烈士入土,战区举行了奠灵仪式,因为墓园分为两部分,仪式就举行了两次。两次仪式略有差异,中**人墓园这边增加了一道酒祭的程序。



  关卓凡将酒杯高举过头,然后洒在墓前,他高声道:“轩军弟兄们,请你们在这儿好好歇着,迟一点,关三来接你们回国!”



  然后,克字团整一个斯潘塞营,全部身着崭新的军装,整齐列队,举枪向天,伊克桑大吼:“放!”



  五百支斯潘塞连珠枪齐射,声震山谷。



  “放!”



  一连七枪。



  天地回响,连绵不绝。



  *RU
第二十七章 招兵买地
  查塔努加一役,轩军减员不少,招收新兵必须提上日程了。



  应急的的办法当然是就地招兵,但这并不容易,田纳西原是邦联的地盘,肯加入北军的就是带路党了,不会太多。主要还得跑到北边去找人。本来这事扔给战争部就行,但战争部派来的新军打完仗之后肯定绝大多数要继续做美国人,带不回国,对于关卓凡来说,只好当炮灰用,性价比不高。



  所以,即便是招美国人,轩军自己也得掺合进去,以期回国的时候可以多拐走一些。这个时代的美国人民还没见过什么世面,派个口才好的天花乱坠一番,东方古老大国那么的神秘富饶,骗一大拨蓝眼睛大鼻子屌丝上船不难。何况有华尔这么好的一块生招牌,人家都准将了,打完仗少将没得跑,还有,娶了美貌的中国富家千金做老婆哦。



  但这只是国际纵队,轩军不可能全变成洋军,主力还得是中国人。



  中国人在哪?在加利福尼亚。



  关卓凡启程赴美之前,因为要修建太平洋铁路,加利福尼亚的华工有了爆炸性的增长,加上原先的淘金者,总数已经十好几万,而且这个数字还在每月不断增长中。



  这是最好的兵源:绝大多数都是青壮男性,胆子大,吃苦耐劳,有纪律性。而且几乎不用细挑,因为能离井别乡、万里飘洋来到陌生的异国讨生活,必然具备上述条件。胆子小的、吃不得苦的、吊儿郎当的,干不来这活。



  加利福尼亚能够为普通淘金者带来发财机会的浅层矿源——主要是在河滩,已经很有限,大量怀揣“淘金梦”的中国人正被迫改行,轩军刚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再就业”机会。



  中国传统上有所谓“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说法,旧王朝的士兵,收入少,社会地位低下,形象也不好;但美国完全不一样,士兵的收入和社会地位都相对较高,这一点华人到达美国之后很快就有感觉。



  最妙的是,当华工,干同样的活,工资拿的比白人少;当轩军的兵,工资却比其他白人部队拿的多!



  至于将来回国之后,关卓凡有足够把握,他的轩军,待遇要远远好过中国其他任何一支部队。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淘金者和华工们既然能够抛家别土,心理上对国内的原政府的认同度自然而然就会降低,这非常有利于培养对关卓凡个人的向心力和忠诚度,于日后大事,颇有助益。



  关卓凡之前救下的那个叶茂,这个时候就能派上用场了。



  说起来这个叶茂还是中央太平洋铁路招用华工的始作俑者,算是人地两宜,派去为轩军在华工中招兵合适不过。叶茂得罪过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里的爱尔兰帮,也因此被迫走上流亡之路,但没有关系,关卓凡委了他一个“联邦陆军西部战区志愿役工作特使”的衔头,面对这块招牌,爱尔兰人躲都来不及,哪里敢来找麻烦?



  关卓凡不担心华工不肯踊跃报名,但他告诫叶茂:只能报恩,不可报仇。



  叶茂名义上仅是一个“小吏”,属于“未入流”,但他如果心黑手狠,完全可以变成“灭门令尹”,手段很简单,只需给对方安上一顶“破坏联邦政府招兵工作”的帽子就可以了。



  这是战争时期,不知道有多少人未经任何手续即被逮捕,又未经任何审判便被绞死,特别是到了1863年底,南北双方已经彻底杀红了眼。



  比如被关卓凡拿来祭旗的那六个爱尔兰人,就多少有点冤枉。关卓凡给他们安的罪名是“为叛军服务,从事间谍活动”。“从事间谍活动”当然可以判处死刑,但实际上,这六位“为叛军服务是有的”,但“从事间谍活动”是没有的,他们干的是走私的活。



  北南开战,贸易断绝,但双方都有对方需要的货物资源,南方不消说,制造业能力弱,啥都缺,而北边也需要南方的棉花。因此地下的走私从来就没中止过,双方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不少军官都参与了这种活动,包括高级将领。



  本来是罪不致死的,但关侯爵要借他们的脑袋激励士气用,这六个倒霉的地痞就只好“从事间谍活动”去荡秋千了。



  叶茂如果用手中的权力去纠缠旧日恩仇,很可能耽误正事,而关卓凡的时间很赶。



  兵招到了,不是马上就能派上用场,得先兜个大圈子运过来,还得训练,然后才能真正派上战场。新兵最好能够赶得及亚特兰大战役,但这比较困难,那么最迟得赶上萨凡纳战役。



  因此必须郑重叮嘱。



  叶茂很醒目,一点就透,信誓旦旦,绝不误了大帅的大事,否则“提头来见”。



  单靠叶茂一人当然也不行,轩军另派了两个“特使”和叶茂一起赴加利福尼亚办理此事,一个中国人,一个美国人。关卓凡给加州州长写了一封信,请他予以协助。同时,战争部也给加州下了公文,训令全力支持西部战区的招兵工作。



  当然,轩军这么干是在挖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的墙角,但还是那句话,现在是战争时期,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的老板就算有什么不乐意,也不敢使什么坏,再说华工源源不断,对他的工程,不至于有太大的影响。



  办完这件事,关卓凡总算寻出时间,和已经在旅馆住了好几天的山度士细细一谈,来处理一番自己的私事。



  美国司的业务非常顺利,特别是标准石油公司,因为地处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在五大湖中的伊利湖南岸,而湖北岸就是加拿大,算是远离战区,基本不受战争的影响,反而因为军兴,接了更多的生意。



  山度士兴奋地说:“洛克菲勒这个年轻人真不得了,下手又稳又准,一个一个吃过去,我看过不了多久,整个克利夫兰的炼油业就会被标准石油吞并!而且,我们的产品不但销售到东海岸,欧洲的市场也打开了——关侯爷,你看人的眼光真好!”



  关卓凡微笑地听着,心想,这才刚刚开始呢。



  山度士兴致勃勃,继续说道:“难得的是他没有一点不好的嗜好,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除了太太,没有第二个女人,总是认真地作礼拜——约翰如果不做生意,肯定能成为一位特别称职的神父。还有,我从没见过他有一点点奢华的享用,最棒的是,这种简朴的习惯完全被他带进了生意,关侯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