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清-第2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宫的午膳在长春宫传。先陪着小皇帝用过了膳,慈安又絮絮地叮嘱了几句,慈禧说的则是“不许淘气”。小皇帝低眉顺眼地答应了,辞了两位皇额娘,一堆太监簇拥着,回弘德殿上“国语课”去了。



  姐俩这才开始正经进膳。



  慈禧正在转着念头,想着该如何开口,慈安先说话了,是发愁的样:“唉,又要打日本了,这么折腾来折腾去,他的这个婚事,还来得及办吗?”



  慈禧微微一愣,“他”是谁,当然相互心照,不由心里微微苦笑:他的事情,这个姐姐还真是上心。



  又不禁在心底微微冷笑:老婆还没选定呢,就想着办婚事了?是不是觉着自己胜券在握了?



  表面上非常平静,说道:“恐怕是赶不及了,不过……”



  慈安突然想到什么,抢过话头,语气颇有几分兴奋,说道:“不过,可以先订婚嘛。等他从日本回来了,再办婚事也不迟!”



  慈禧嘿然,心说这个姐姐不傻呀?之前那些笨笨的样,别是装出来的吧?



  这个方案,她不能反对;不过,她也没打算反对。



  慈禧点了点头,说道:“我看可以,就按姐姐说的办吧。”



  慈安笑道:“那可得麻烦你辛苦一趟了。”这说的是临幸贝府,当面和关卓凡交代此事。



  慈禧想到就要和“他”见面,不禁心里一热,赶忙收摄心神,说道:“那是应该的。”顿了一顿,想我不妨把姿态摆得再高一点,说道:“去他家里之前,先得封了丽妞公主。”



  慈安这才想起,丽妞这位“大公主”,其实还没有公主的封爵,另外两位候选人,大妞和敦妞,可都是公主了。



  当下欢然说道:“哎呀,你想的真是周到,是得先晋封丽妞公主。”



  过了两天,旨意颁到了丽贵太妃的宫:



  “典崇鳌降,帝女戒以钦哉;诗美肃庸,王姬咏其礼矣。既娴内治,宜被殊荣。咨尔和硕公主,乃宗显皇帝之长女,朕之长姊。敬慎居心,教夙禀于在宫;柔嘉维则,誉尤彰于筑馆。风古允协,象服攸宜,是用封尔为荣安公主,锡之金册。谦以持盈,益笃兴门之枯;贵而能检,永垂宜室之声。勿替令仪,尚缓厚禄。钦此。”



  之前,恭王上折,就如他在席上对关卓凡说过的,“臣女于国家无尺寸之功,乃滥叨非分之荣,福薄难受”,力辞敦柔格格的“固伦公主”。两宫皇太后拗不过他,只好同意,改封敦柔格格为“和硕公主”。



  这样,丽太妃所出之“大公主”封了和硕荣安公主后,关贝福晋的三位候选人,地位就拉平了,都是“和硕公主”。



  只是,晋封丽妞和硕公主的诏书颁下来,向来精明的慈禧,没有想到,自己先吃了一个暗亏。



  *(未完待续。。)RI
第一二一章 我想娶你
  敦柔格格封公主最早,而且,一封就是最高品级的“固伦公主”。但敦柔格格封公主是在恭王权势最盛的时候,封爵诏书的重点,完全放在恭王身上,极美恭王对国家的贡献,敦柔格格本人,只是一笔带过。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敦柔格格是“女以父贵”,封敦柔格格“固伦公主”,主要是为了笼络恭王。



  而敦柔格格改封“和硕公主”,几乎无声无息,因为,这是降级而来。



  大妞封“和硕荣寿公主”,是在关卓凡被黜出弘德殿这个非常尴尬的情形下,拟旨的人固然晓得两者之间的微妙关联,恭王本人更不愿张扬,因此,荣寿公主的封爵诏书,调子很低,泛泛两句就过去了。



  三姐妹比较,荣安公主的封爵诏书,洋洋洒洒,不吝嘉言,而且,重点完全是放在她本人身上,大力表扬她的美好品德,强调她文宗显皇帝亲生的“帝女”身份,这些,有心人看在眼里,自会品评高下,辨别荣枯。



  还有,诏书里的不少用词,如“敬慎居心,教夙禀于在宫;柔嘉维则,誉尤彰于筑馆”,更适合年纪更长、已经或即将“自立门户”的皇女;而年仅十三岁的荣安公主,还和丽贵太妃住在一起,并未别居一宫。诏书里的这些话,无形中进一步增加了她的分量。



  “谦以持盈,益笃兴门之枯;贵而能俭,永垂宜室之声”,更在暗示,荣安公主即将出嫁。



  这些微妙的差异和暗示,慈禧并未察觉,还是那句话:她吃亏在“书读得不多”。



  慈安的书读得更少,更加想不到这一层,这份诏书的“高参”,是由丽贵太妃而辗转来自于宫外的。



  荣安公主晋封的颁赐,除了按照朝廷体例,“公中”例牌的那些之外,母后皇太后个人还有一份非常丰厚的赏赐。赏赐的东西似乎颇有深意:全部是关贝子历次进给母后皇太后的那些新巧的洋玩意,什么香水,香粉,钻石耳钉,墨晶眼镜,水晶石八音盒,珐琅瓷千里镜,镶着蓝宝石的金怀表,等等。



  有意思的是,这些洋玩意,荣安公主原先也有一点,来源呢,也是关贝子——关贝子进给丽太妃,丽太妃转送给女儿。



  关卓凡每次给宫里面送东西,并非只进给两宫皇太后,宫里其他有位份的妃嫔也有一份。一来,这是礼数,二来,也为赚口碑,“刷人品”。



  当然,小皇帝还小,一个老婆也没有的,所谓“有位份的妃嫔”,全部都是文宗所遗。



  这里边,进到了“太妃”级别,和两宫皇太后算是一个层级的,只有一个丽贵太妃,其他的,目前级别最高的,不过“妃”而已。



  文宗的妻妾,除了皇后和懿贵妃,位份最高的是丽妃——“妃”这一级的就她一位,接着就是“嫔”。文宗大行,除了丽妃连升两级,进为“贵太妃”外,其他媵妾,一律加封一级。因此,慈安、慈禧、丽贵太妃之外,后宫位份最高的就是“妃”了。



  丽妃能够“超擢”,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是她诞下并抚育成人了除小皇帝之外、文宗唯一的血脉。



  关卓凡每次往宫里送东西,都要按级别一份份分好,这件工作,虽有专人为他打点,但他也得亲自过问。前三位——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丽贵太妃的东西,他更要一件件亲自选择、检视。不能不说有点小辛苦,但考虑到文宗选色的眼光,收俺东西的应该都是美女,关贝子也算累并快乐着。



  *



  *



  圣母皇太后终于要临幸毅勇忠诚贝子府了。



  上一次皇太后临幸关府,是在去年的年底,到现在满打满算也没多久,关贝子帘眷之隆,实在是赫赫炎炎。



  只是这一次还是圣母皇太后一个人,这可就有点奇怪了。



  算一算,皇太后前后三次临幸毅勇忠诚贝子府,驾临的都是西圣一人。虽说圣母皇太后的嫡亲妹妹醇王福晋,在关府里面,有两个“妹妹”,明面上,圣母皇太后和关贝子的关系更近,但也不至于三次都是她一个人出面啊?



  上一次临幸贝子府,旨意出来的时候,说的是两宫同行,临到起驾的时候,母后皇太后凤体微恙,只好圣母皇太后一人去“走亲戚”了。这一次,未做任何特别说明,还是圣母皇太后一个人,这是咋回事呢?



  要说母后皇太后对关贝子有什么“看法”,人人都晓得的:绝无是理。



  总之,宫里面对皇太后临幸毅勇忠诚贝子府的奇怪安排,朝野上下,没有一个人想的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



  这一次圣驾的关防和扈从,和上一次基本是一样的。



  关防,由御前侍卫和轩军的近卫团共同负责。路上,轩军近卫团“前引”,御前侍卫“随扈”;到了关府,御前侍卫负责“外院”,轩军近卫团负责“内院”。



  扈从大臣两位,一位是关卓凡本人,另一位,是年轻的钟王。



  扈从大臣的工作,不是在太后旁边站站班就行了,而是要从头到尾,调度指挥整支队伍,责任重大。这是钟王第一次办真正的“大差事”,绝非之前传个旨、带个班可比,他兴奋地不得了,接了旨后,第一时间过来向关卓凡请益。



  关卓凡称他“王爷”,他却不肯当,反而一口一个“三哥”,既亲热,又恭敬。



  嗯,小伙子挺懂事的。



  闲话少叙,无关人事,略过不表。



  到了贝子的府,进了贝子的房。



  放下了帘子,掩实了门,慈禧的嗓眼儿发干,心儿剧烈地跳动起来。



  看着含笑向她走过来的关卓凡,她的双脚好像突然踩进了云朵里,身子不由就晃了一晃。



  关卓凡扶住了她——不对,是抱住了她。



  慈禧的手撑在关卓凡的胸前,颤声说道:“你先听我说……”



  关卓凡微笑着摇了摇头,轻轻扳开她的两只手,将她完完全全地揽入怀中,柔声说道:“什么都不用说,我什么都晓得的。”



  再也无可抑制,慈禧的泪水一下子就流了下来。



  圣母皇太后坚硬的心防瞬间崩塌了,无数委屈、烦闷、辛苦,和眼泪一起,破堤而出。



  泪水沾湿了关卓凡胸前的衣裳,慈禧强忍着没有放声儿,关卓凡静静地等着,等到她的抽泣声终于慢慢平息下去了,他用手抬起她的下颌,低下头,吻上了她的眼皮。



  慈禧浑身一震,不由自主的战栗起来,如果不是关卓凡紧紧抱着,她一定是站不稳的。



  关卓凡的嘴唇一路向下,捉住了她的嘴唇。



  慈禧的身体迅速变热了,终于,她开始热烈地回吻着关卓凡。



  关卓凡的手插进了慈禧的怀内,慈禧亦破天荒地回报以相同的动作。



  很快,两个人就都不着寸缕了。



  地上,衣衫尽落;床上,云起雨生。



  慈禧觉得,自己被一个又一个浪头向上托举着,失重和超重的感觉轮流捉住了她。



  当然,圣母皇太后还不晓得那叫“失重”、“超重”。



  她必定是喊出了声,因为后来关卓凡捂住了她的嘴。



  ……



  狂风暴雨结束了,海面上缓缓地浪涛涌动。



  慈禧伏在关卓凡的胸前,微微地喘着气。



  慢慢的,她的泪水又渗出了眼眶。



  关卓凡的手,轻轻地抚摸着她的光滑柔腻的脊背,不说话。



  最终还是慈禧先打破了沉默,声音异常温柔:“有这么一个事,要先听听你的意思。”



  于是说了自己和慈安为他操办的婚事——三位公主,你想娶那一位呀?



  关卓凡长久地沉默着。



  慈禧很有耐心地等着。



  终于,关卓凡长长呼了口气,说道:“都不想。”



  慈禧微微一愣,随即轻声笑道:“三个妞儿可都是公主,模样儿、脾气都好——你都不想?那你想娶谁呀?”



  关卓凡说道:“我想娶你。”



  *RS
第一二二章 香甜的夹生饭
  这是慈禧万没想到的一句话,她的心猛地被什么东西狠狠扯了一下,力道是如此之大,以致全身上下的神经都随之颤动。



  关卓凡清晰地感触到,怀中的酮体剧烈地一抖,然后微微地战栗起来。



  思绪如潮,卷入慈禧的脑海,掀起狂涛。



  可能吗?!可能吗?!



  极自然地,她就想到了国初的孝庄文皇后和老睿亲王多尔衮的那一段秘辛。孝庄文皇后和多尔衮有私情是无疑的,但是否有过“太后下嫁”,国史不述,密档不载,永远没有人知道其事的真伪。



  就算是真的,国初制度粗疏,关外遗风犹在,“太后下嫁”,勉强说的过去。现在两百年过去了,文明制度齐备,再说什么“太后下嫁”,那不是梦话吗?



  太难了!太难了!



  可是,这几年天翻地覆,又发生了多少以前做梦都想不到的事情?



  怎么想得到天朝上国,万园之园,被红头发、绿眼睛的夷人一把火烧掉?



  怎么想得到三年之后,即兵发万里之外,打垮了另外一拨红头发、绿眼睛的夷人?



  怎么想得到这个世上有不需人抬马拉、便可自行奔走的“火车”?



  就是“垂帘听政”,也是“祖宗家法”从没有过的。



  慈禧的心,真的是乱了!



  两个人都不说话。



  良久良久,慈禧低低地、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还是什么都没说。



  关卓凡想:有点意思了。



  又过了良久,慈禧终于开口了,声音很低:“我回去……该怎么和她说呢?”



  这个就……太有意思了。



  不再追问关卓凡“三个妞儿里面选哪一个”——就是说,她对关卓凡的那句“我要娶你”,是真的动心了!



  现在想的,是如何搪塞慈安了。



  再聪明的女人,云雨之后,赤裸在心爱的男人怀里,也会变傻吧?



  像慈禧这种从来不知道真正的“恋爱”为何物的女人,在情关失守之际,也许会更加无以措手足?



  这位治国理政、杀伐决断的第一流女政治家,说到谈情说爱,对手不幸是一个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而来的男人。在感情的战争中,后者之于前者的“不对称优势”,犹如硕儒之于蒙童。



  慈禧也许不久后会醒过味儿来,但就糊涂这么一会儿,对关卓凡也“够用”了。



  关卓凡沉吟了片刻,说道:“看看这么说行不行?我晓得两位太后是要我在荣安公主、敦柔公主中间挑一位,不过她们两个年纪都还太小,形容未足,按西洋医学的说法,女子总要十五六岁之后,才好生育,才算母子皆宜。所以,这个事情,放个一、两年再说,更加恰当,也不算耽误两位公主。”



  慈禧扑哧一笑:“你倒想得美,选了两个模样最好的来挑——偏把大妞给你!”



  嘴上虽这么说,但其词若有憾焉,其实则深喜之。慈禧明显对关卓凡编的这个理由感到满意:关卓凡笃行西法,事关关家的子嗣,慈安可没有话说!



  她不晓得的是,这个理由,可不是“编”的。



  慈禧提到“大妞”,关卓凡的脑中浮现出荣寿公主后来那张著名的照片,心里不由滞了一滞。其实荣寿公主容貌端庄,长得绝不难看,那张照片是她长年寡居,老迈之后所摄,绝不能代表年轻时候的形容。可关卓凡没见过荣寿公主,第一时间“代入”的,自然就是这个形象。



  于是心想,太后你太调皮了,要给个处分才行。



  此念一起,身下的某个器官也跟着起来了。



  关卓凡柔声说道:“我都说了‘要你’,你还说什么大妞小妞?——要罚!”话音一落,翻身上马。



  身下的“马儿”轻轻一声惊呼:“你要做什么……你……哎呦,你怎么这么快又……你还要?你……哎呦……”



  *



  *



  圣母皇太后回銮的时候,容光焕发,甚至可以说“艳光照人”,和来的时候,颇有不同。这一点,钟王、李莲英等呆在圣母皇太后左近的人,都留意到了。只是个中原由,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