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清-第3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坚固的舰只,谁就是海上霸主!”



  慈禧略一深思,不由心潮澎湃,觉得血都微微热了!关卓凡这番话,和她初睹“冠军号”时,关于钢铁的那番激烈的思想波动,产生了极其强烈的共鸣。



  她说道:“造这么大一只船,要费多少铁啊?咱们……有这么多铁吗?”



  关卓凡斩钉截铁地说道:“回太后,有的!这些铁,都埋在地底下!咱们中国,地大物博,地底下什么宝贝没有?只是咱们以前用不着,没有花心思去找罢了!这探矿也是一门大学问,但只要咱们拿出英国人种橡树的那股劲头,下足功夫,多少铁找不到、挖不出、炼不来?”



  “找到铁矿,办起铁厂,炼出好钢,到那个时候,这样的大船,咱们自己终究也能造的出来!比这个更大、更好,也说不准!”



  慈禧热血沸腾,一时之间,不晓得该说什么好。下意识中,她做了一个从未做过的动作:抓住关卓凡的手,紧紧握住了。



  *(未完待续)R655
第一一五章 巨兽的巢穴
  除了桅杆本身,桅杆上的帆、索,也给了慈禧相当的震撼。



  桅杆上的帆都卷了起来,但慈禧大致能够想象,它们张开之时,是如何之遮云蔽日?



  桅杆之上,桅杆和桅杆之间,极粗极长的缆索,你来我往,纵横交错,另有一番惊人气势。



  御姐对这两样物事留有深刻印象,首先当然是因为其体量之巨,紧接着,她也意识到了:这两样东西,现下的中国,都造不出来。



  “冠军号”所用帆、索,都是近代纺织业、化工业发展到相当程度的产物,彼时的中国,确实尚无能力为之。



  还有那两根巨大的烟囱——那是御姐见过的最大的烟囱——怕是十个人也合抱不来吧?这只船,到底要吃掉多少煤,才需要这么大的烟囱?



  但最为“触目惊心”者,还是那一门门黑色的大炮。



  “冠军号”上,没有青铜炮,全部都是铸铁炮,所以,全部都是黑得发亮的模样。



  对于圣母皇太后来说,颜色不是重点,青铜、铸铁分别在哪里,一时也不甚了了,女人在意的,是——怎么这么粗?这么大?



  这个“阿姆斯特朗”炮,关卓凡告诉御姐,是“一百一十磅”。御姐已经晓得了,这是指炮子的重量。之前演炮用的什么“拿破仑”炮,则是“十二磅”。就是说,这个“阿姆斯特朗”炮,几乎十倍于那个“拿破仑”炮。



  御姐还知道,“十二磅”的炮,在步兵,已经算是“重炮”了,下面还有“八磅”、“六磅”、“四磅”的炮。



  真是小巫见了大巫!大巫见了——唉,不知该如何形容?!



  那个“拿破仑”炮发射,御姐已经有“惊天动地”之感;这个“阿姆斯特朗”炮发射,又是何等样的威势?真是无法想象!



  关卓凡说,一“磅”和咱们的一斤,约略相等。圣母皇太后迅速在脑中换算:“一百一十磅”——那不是刚刚好和我一般重吗?



  女人略一想象,不自禁地脑中微眩,脚下发虚。



  什么样的力量,能够把一个成年人,以那种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抛射到数里之外的地方?!



  还有,圣母皇太后虽然“军盲”,也是能够看出,这个“阿姆斯特朗”炮,和那个“拿破仑”炮,在结构上是有明显差异的:“拿破仑”炮,尾巴光秃秃的;“阿姆斯特朗”炮,尾巴开了一个大洞,周围有许多看起来很复杂、很“高大上”的部件。



  关卓凡说,这个大洞,是用来装填炮子的——这个“阿姆斯特朗”炮,叫“后膛炮”;那个“拿破仑”炮,叫做“前膛炮”。顾名思义,“前膛炮”的炮子,从炮口装填——圣母皇太后是见过的;“后膛炮”,炮子则是从炮尾装填的。



  关卓凡强调,“拿破仑”已经是一等一的军国利器,但“后膛炮”更加了得,炮子装填更加方便,射程更远,更加精准,较“前膛炮”,更加“先进”——是现下世上最“先进”的。



  “‘先进’?”



  “呃,就是……更新款、更犀利之意。”



  圣母皇太后点了点头,说道:“我看也是。你瞧,船侧的大炮,炮口都从船舷的开口处伸了出去,若从炮口装填炮子,不是太不方便了吗?一不小心,失手将炮子掉到海里,可就不好了。”



  “呃,太后……圣明。”



  御姐说的……其实也有道理。可圣母皇太后这句话,哪个通译敢翻译给洋鬼子听,老子立马就炒了他。



  无论如何,“军事技术更新换代、日新月异”的印象,已经在慈禧脑中刻了下来,她已经隐隐有了“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的模糊意识了。



  接着请圣母皇太后移驾火炮甲板。



  火炮甲板在上层甲板之下,从舰艏一口气通到舰艉。空间方面,上下低矮,左右宽阔,两侧各布设了一长溜的大炮,炮口前方,各开有一个炮窗。从火炮甲板的舰艏入口向舰艉出口看去,几有“一眼望不到边”之感,着实“气势磅礴”。



  最后,请圣母皇太后“视察”轮机舱。



  大半个上午,经过一连串各种震撼、各种冲击,慈禧已经对“新鲜事物”有了一定的“免疫力”——她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但一入轮机舱,圣母皇太后立即目眩神摇,心儿重新怦怦的跳了起来。



  这条船上,还是有她想象能力之外的景象和物事的。



  这个地方,真是……巨兽的巢穴。



  呼,至少有……三层楼……那么……深。



  站在入口,透过淡淡的烟雾,御姐看见,身躯庞大的机器——有的足有数人之高,犹如形状狰狞的怪兽,蹲踞在粗细不一的复杂管线之中。这些管子,其中最粗者,一人无以合抱。锅炉是处于熄火状态的,但空气中依然有咻咻嘶嘶的声音,犹如巨兽沉默无语时粗重的鼻息。



  一座水平往复式蒸汽机,十座燃煤锅炉,这就是“冠军号”的心脏——不错,我们来到了全世界最凶悍的一只巨兽的心房之内。



  关卓凡说,冠军号的“功率”是“五千七百七十匹马力”,意思是,“五千七百七十匹马同时拉动”。



  五千七百七十匹马同时拉动?!——御姐在心里轻轻哀叹了一声,这实在不是她能够想象的力量。



  一马力直接对应于一匹马的力量,当然很不科学。马匹长时间持续做功,平均下来,功率大约还不到一马力,但若猛然发力,比如往外拉陷在泥淖中的车子时,功率则可以接近十马力。不过,拿来给没有任何近现代力学知识的御姐做一个直观的譬解,这么说,亦未尝不可。



  这个地方不敢久留。



  当然,煤灰、水汽弥漫,亦不能久留。



  回到上层甲板,望着湛蓝如洗的天空,慈禧长长地舒了口气。



  那种半恍惚的状态,一时间又回转了过来,一切一切,都颇有不真实之感。



  这时,她看到了那些五颜六色的旗子。这些旗子,御姐之前就留意到了,只是一直无暇顾及。



  “这些旗子,倒是好看。”



  关卓凡说道:“回太后,这些旗子,每一面都有特定的含义的。海上行船,舰只彼此联络,‘旗舰’指挥作战,扯嗓子喊是听不见的,全靠打出不同旗帜,表示不同意思,此谓之‘旗语’。”



  顿了一顿,说道:“不过,今儿的情形,是把所有的旗子都挂了出来,这叫‘满旗’。各国海军通例,只有在最紧要的场合,向最紧要的人物致意,才悬挂‘满旗’。圣母皇太后驾临视察,天津大沽口码头,‘冠军号’以降,中、美舰队所有舰只,全部悬挂‘满旗’。”



  御姐脸上露出了笑容:“原来如此。嗯,这倒是有趣得很。”



  *
第一一六章 同桌的你
  圣母皇太后视察“冠军号”花的时间,比原计划多了许多,视察结束的时候,已是未初时分了。



  早就过了饭点,有的人肚子里已经“咕噜咕噜”地叫过了。但是,圣母皇太后不说传膳,“随侍”的中、美、英诸将,哪个敢说“我饿了”?一众君臣主客,只好一块儿桍腹从公。



  不过放心,圣母皇太后体贴着呢。



  三口通商大臣崇厚,派人送了一桌极丰盛的燕菜席过来,说是“孝敬”圣母皇太后的一点心意。



  圣母皇太后天津阅兵,一路下来,关某人左遮右掩,滴水不漏,真是“扒门缝都看不见影子”。崇厚心里边着急:你说这么大一事,又是在天津这个地面上,身为三口通商大臣,却连个毛边儿都摸不着,算怎么回事呢?



  他一面抱怨关三小气,一面想着:怎么样才能既不碍关卓凡的眼,又能在圣母皇太后那儿刷出存在感呢?



  有了,我送点吃的——我自个儿不出头,你总不能说我抢轩军的风头吧?



  只要对了圣母皇太后的胃口,她自然会想:崇厚这个人,嗯,有良心,有孝心!



  崇厚本就以起居豪奢著名,他的家厨,是天津最好的馆子,也自愧不如的。伺候圣母皇太后的御膳,那真是几个厨子自出娘胎以来,接到的天字第一号差事,个个打叠起十二分精神,人人使出了压箱底的本事。



  崇厚本人,更是从采料到出品,由头至尾,全程亲自跟进。为了这桌燕菜席。他甚至连公务都搁下了。



  说是“一桌”,其实菜品总计数十样之多,完全是上方玉食、满汉全席的格局。不过,说到滋味,可不是御膳房那些“温火膳”能比的。



  崇厚的人。提前找到了李莲英,塞了一个大大的红包,拜托他向圣母皇太后递个话。李莲英犹豫了一下,先把这事儿悄悄地跟关卓凡说了。



  关卓凡一笑,说道:“你如实回给太后就是了。”



  圣母皇太后视察完“冠军号”之后,李莲英传懿旨:赏中美联合舰队司令官杜立德及海军诸英国顾问燕菜席一桌。着海军提督丁汝昌等陪筵。



  太后自个儿嘛,廉俭奉公,这不是从行宫带过来几个食盒子吗?嗯,那就是今儿中午的御膳啦。



  可怜崇地山,费尽心机。办出来这一大桌珍馐佳肴,味道之美,品相之佳,就算后世之米其林三星餐厅见了,亦是要甘拜下风的。圣母皇太后却连个味儿都没闻到,就轻飘飘地转手做了人情,白白便宜了一班中、美、英海军丘八。



  筵席假座大沽口码头的天津海关,一众海军将领。推杯换盏,大快朵颐。那十来个洋鬼子,第一次品尝最顶级水准的中华美食。尤为兴奋。一向严肃庄重如乔百伦者,亦无法保持矜持;杜立德之流,更是差点连舌头也吞了下去。



  哦,我的上帝,世界上居然还有这般美味,真是不可思议!



  中国的这趟长差。出得真是对了!这个东家,实实在在是够意思!



  圣母皇太后的午膳。就在“冠军号”的“舰长室”里传。



  陪膳的,自然是关贝勒。



  “冠军号”的舰长。因有“非华籍洋员不宜出任战斗部队主官”的“潜规则”,朝廷正式的官称,按中国的习惯,称“管带”。但在军中,就不做这种脱裤子放屁的事情了,口头也好、书面也罢,都是按西洋的习惯,叫“舰长”的;其在舰上的居所,也叫做“舰长室”,而不是“管带室”。



  因为明天圣母皇太后就要乘坐“冠军号”出海“阅舰”,大爱德华早早地就把自己的舰长室腾了出来。然后,关卓凡派了人,按照相应仪制规格重新布置,以为圣母皇太后出海“阅舰”起居之所。



  陈设装潢焕然一新,面积、格局却是动不了的。毕竟是在船上,这个“舰长室”,较之行宫的房间,自然逼仄了许多。臣下陪膳,按规矩是单独一张桌子的,可这点儿空间,如果硬要摆放两张桌子,实在是拥挤了一点。



  李莲英正在为难,慈禧说道:“出门在外,不能事事讲究宫里面的规矩;船上也不能啥都照着岸上的样式来。再者说了,就这么几个食盒子,东西也不算多——嗯,都搁一张桌子上吧。”



  李莲英微微一愣,随即明白了太后的意思,连忙应了一声,遵旨办理。



  于是,关贝勒便和圣母皇太后同桌就餐,太后居上首,关贝勒打横相陪。



  菜肴、点心布满一桌,两副碗筷端端正正地摆好了。



  御姐先坐了下来,关卓凡谢了恩,也拿捏着入了坐。



  御姐心神荡漾:这个感觉,真是奇妙!



  这不就是小家小户夫妻过日子的样子了么?



  什么“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是不是就是这个形容了呢?



  面上红晕淡染,斜斜看了关卓凡一眼,那位却是正襟危坐,双手放在腿上,腰杆儿挺得笔直。



  慈禧微微一笑,说道:“你别这么劲儿劲儿的,怪别扭的。你不是说,在军中‘吃饭靠抢’吗?就那样才好。”



  关卓凡也是一笑,微微颔首,说道:“是,臣遵旨。”不过,还是没有动作。



  慈禧柔声说道:“咱们吃饭呢,你可别弄出个奏对格局来。”



  说完,略一沉吟,先动了筷子。她夹起一块杏仁豆腐,却没有缩回手来,而是放到了关卓凡的碗里,嘴里轻声说道:“不许起身,不许谢恩!”



  关卓凡正欲起立的身子,被她这两句话压住了,心里面却是大大一跳,一股又酸又热的气息随即涌了上来,五味俱陈。



  他低声说了句“是”,端起碗来,“开动了”。



  慈禧笑吟吟地看着情郎箸落如雨,自己则慢条斯理地吃着,偶尔还给关卓凡夹一两筷子的菜。



  时不时,也说两句无关紧要的闲话。有时候,关卓凡嘴里塞满食物,一边咀嚼,一边回话,乌里乌鲁的,话说的就不是很清爽,惹得御姐轻声娇笑。



  船舱里,充满了浓得化不开的温馨和**。



  ……



  “吃饱了没有?”



  “呃,这个,回太后,臣连晚饭也一并吃了。”



  御姐格格的笑了起来。



  饭罢上茶。



  御姐左手端着茶碗,右手拿着碗盖,轻轻拨弄着浮叶,装作不经意地说道:“传过午膳,就要回行宫了吧?”



  “是。”



  “嗯,回去的路上,大约要花一个半时辰。明儿一大早,还得再赶过来……”



  关卓凡大转念头:这个口吻,是什么意思?唔……我明白了!



  “是,来回奔波,既耗费辰光,也实在是辛苦太后了!这……原是臣筹划不周。嗯,若是太后不嫌这间舱室简陋,今个儿晚上,不如就暂以‘冠军号’为行在?——呃,这个,一来,‘冠军号’既大蒙荣宠,海军将士,必人人振奋报效;二来,‘掷瓶礼’之后,太后驻跸军舰,意在扬威奋武,这……载诸史册,传诸后世,慈德广沛,亦是佳话一段!臣刍荛之见,太后意下如何?”



  慈禧目光火热而明亮,透着十分的欣赏和爱慕:一转瞬间,就给他想出了这么一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