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清-第4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慈安猛地一颤。声调立即变了:“圆明园?!”



  “是。”



  “那……什么‘协助’,什么‘寻还’——是说……咱们得自个儿派人去找吗?”。



  不等关卓凡答话,慈禧抢着说道:“场面话d实就是要把从圆明园抢走的东西吐还出来了!”



  “圣母皇太后圣明!”



  慈安又是浑身一颤,轻声说了一句:“天爷!”



  ∑纱之后,两行眼泪,滑下面庞。



  慈禧目光炯炯:“关卓凡,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你细细说来!”



  “是!”



  顿了一顿,关卓凡说道:“回太后,此事之首倡者,是轩军海军助理总教习狄克多——在天津的时候。太后接见过狄某的。”



  “狄克多?”慈禧想了一想,点了点头。“嗯,我有芋。”



  “狄克多抵埠之后,亲睹轩军西法练兵,中国处处大兴洋务,深以为中国改革开放,方兴未艾,照此势头,不但中兴可期,将来亦必为世上最强大国家之一。狄某默谋,中国之未来,断不可侮,英吉利应早为先容,预留退步。”



  “改革……开放?”



  “是!”



  “这个词儿……有点儿意思!这个狄克多,嗯,是个真正有见识的!”



  “是!狄某得天语褒奖,必荣于华衮!”



  顿了一顿,关卓凡接着说道:“狄克多的叔叔,叫做维克多,官拜海军上将,在英国的海军本部委员会,出任第一海务大臣,算是英国海军武职的第一人。”…



  母后皇太后很想问一问:狄克多他们家,侄子和叔叔,怎么姓氏不一样,名字反倒一样?



  不过,慈安姐姐自知问了出来,十有七八,要闹笑话。再说,这也不是什么急务,不好拿来打断正题的,忍了忍,很辛苦地把这个问题咽了下去。



  “狄克多给维克多写信,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向乃叔详述,建议维某,游说朝廷大佬,‘由女王陛下政府出面,帮助返还从中国皇家园林中流出的器物’——嗯,这是狄克多的信上的原话。”



  “狄克多以为,这是‘消弭仇恨,获取谅解,敦睦邦谊’之最佳路径。”



  慈禧点了点头,说道:“狄克多是聪明人!实话实说,东西本来就不是他们的,他们吐还出来,也不会多么心疼,嗯,这叫‘惠而不费’!”



  惠而不费——御姐挺爱用这个词儿的嘛。



  “太后圣明!狄克多的想法,是最好由哪位大臣,向议院提交一份议案,议院通过了,此事便师出有名,台面上,也就更加好看了。”



  慈安不能不问了:“这个‘议院’是什么呀?是不是就是折子上说的,什么‘下议院’、‘上议院’?”



  “回太后,正是电文中的上议院、下议院。”



  顿了一顿,关卓凡继续说道:“这‘议院’,亦称‘议会’、‘国会’。上议院之议员,皆为勋贵,下议院之议员,皆为士庶之俊彦。国家大政,国王付上议院议之,所谓谋及卿贵也;付下议院议之,所谓谋及士庶也。议决之后,议案上呈国王辰断。”



  这段话,多少是有水分的。不过,现阶段,关于“议会”这个超敏感话题,只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



  慈安说道:“啊,那不是和咱们的‘交议’差不多?”



  人家的议会,和咱们的“交议”,可是差得太多了。不过,这个话题,暂不宜深入讨论,就此打住吧。



  “是,太后圣明。”



  “那……‘枢密院’又是什么?”



  嘿,您问题真多。



  “回太后,枢密院为国王备而顾问之用,有一点点像咱们的内阁。”



  “嗯,大学士。”



  关卓凡微微一笑,说道:“是,太后圣明。”



  “哟,这么说,这个‘议案’,如果‘上议院’、‘下议院’、‘枢密院’通通都过了,台面上,还真是……好看!”



  “是。狄克多之议,维克多深以为然。去年七八月份的时候,维克多便开始为此事奔走。太后晓得的,英国朝廷里边,海军部跟咱们的关系是最密切的,加上维克多一力推动,海军部乃成为此议案最重要之推手。”



  “不过,这个事儿,海军部只在幕后使劲儿,自个儿并没有直接出面,而是找上了英国驻印度总督劳伦斯。”



  *



  (今天太忙了,略短,见谅)



  *(未完待续……)



  ,:
第十四章 大功
  慈禧心中一动,说道:“英国印度总督?这个……和你之前说的‘联英拒俄’,有什么关联吗?”



  乖乖,御姐的天分真正是不得了。



  “真正是圣明不过太后!”



  恭王以下几个军机大臣,心中都是大大一震:“联普抗法”之外,又出来了个“联英拒俄”?



  “不过,臣这个想头,其实还没有跟英国人挑明了。这一次,算是英国人主动找上咱们,是英国要‘联中拒俄’,咱们顺水推舟,英国人高兴得很。”



  “哦?你说下去!”



  “臣跟太后回过,俄国人一直处心积虑,要南下温暖湿润之地,英国人却是不干,一心一意,要堵住俄国人南下之路,最好叫这只大熊窝在极寒极北之地,自生自灭。前些年,英、俄两家,为了这个事儿,在克里米亚地方,大打出手,结果,俄国人大败亏输。嗯,那是咸丰三年到咸丰七年的事儿。”



  “克里……什么来着?”



  “回太后,克里米亚,那是欧洲的地方。”



  “嗯,你说下去吧。”



  “是。俄国人克里米亚的仗打输了,想南下,西边的路走不通了,就转而东向,如此便加大了中亚地方的攻略——‘中亚’,臣给太后回过的,就是咱们的‘西域’。”



  慈禧点了点头,说道:“我记得,过了‘中亚’,南边就是印度了!”



  “是。太后好记心!”



  关卓凡和慈禧这一番对话,慈安固然如闻天书,五个军机大臣。亦是听得心旌摇动:这个主子,在前边儿莲步朵朵,摇曳生姿,自己快跟不上趟了!



  “中亚地方,可就不比克里米亚了——离英国本土太远!如果和俄国人打大仗,英国人是没有必胜把握的。虽然,中亚距俄国京城莫斯科也远。但毕竟和俄国接壤,和英国人比。俄国人还是占了地利的。”



  “事实上,俄国国内,颇有人叫嚣,要一路南下。越过中亚,打到印度,以雪克里米亚一役之耻。”



  “英国驻榆督劳伦斯,一向深以此为忧。他提了一个说法,叫做‘精明无为’,话说的好听,其实意思是说,一呢,要心防范。二呢,不要去招惹俄国人,以求相安无事。英国国内。颇有人讥讽他像一只鸵鸟,把头埋进沙子里,把……尾巴露了出来,以为就此天下太平了。”



  鸵鸟是只什么鸟,两宫皇太后都是晓得的,不由“扑哧”一声。一齐笑了出来。



  慈安笑道:“这话说的!不过,虽然损是损了一点儿。倒也……”



  抿嘴一笑,打住了。



  关卓凡微笑说道:“这个说法,也传到了劳伦斯的耳朵里,他只能付之苦笑——不如此,我还有什么更好的法子吗?”



  慈禧说道:“英国的海军部,必是跑去游说这个劳伦斯,‘联中拒俄’?”



  “太后圣明,正是如此M伦斯闻言大喜,以为得计,立即上书议院,大谈‘联中拒俄’。劳氏说,既然‘联中拒俄’,我当示人以诚。何以示人以诚?非归还夏宫外流器物不为也!”



  “太后晓得的,印度是英吉利最紧要的海外属土,得失关乎国运,劳伦斯的这个议案,应和者甚伙,反对者寥寥,下议院、上议院、枢密院,一路过关斩将,最后得呈维多利亚女王御前。女王御署之后,即由议案而为法案了。”…



  慈禧说道:“聪明的很!这个事儿,如果由海军部自个儿来说,英国那边儿,大约会有人说,咱们买英国海军的船,又用着英国海军的人,这个,难免彼此勾连嫌疑吧?说不定,还会有人说,海军部的人,是不是收了中国人的好处?嗯,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对了,‘瓜田李下’!”



  “由印度那边儿的人来说这个事儿,可就没人能说啥闲话了!”



  这番分析,连关卓凡也不由不佩服,诚心诚意地说道:“太后圣明!”



  说完这句话,掏出一叠纸来,上面密密麻麻,不晓得写了些什么。



  “启禀两位皇太后,这是英国人拟的一个细目——第一批送还的圆明园失物,大致就是这些。臣已派人到英国一一核实过了,恭请两位皇太后御览。”



  哦?!



  关卓凡将这叠纸分成两叠,放在御案之上,两宫皇太后一人拿起一叠,四只白皙的手,都在微微发抖。



  一眼看去,琳琅满目,也没有办法一一细辨。但即便如此,看着看着,时不时就会有一个熟悉的名字跳了出来。



  慈安无以自制,又一次流下泪来;慈禧的眼眶,也不自禁地潮湿了。



  没办法再看下去了。



  慈禧努力平复心情,抬起头,声音有一点点暗哑:“这份东西,你那里有副本吗?”



  关卓凡晓得她是什么意思,说道:“回太后,有的,这份细目,太后尽可带回宫去。”



  “那我们姐俩儿就带回去慢慢儿地看了。”



  “是。”



  沉吟了一下,关卓凡又说道:“这只是英国人抢走的圆明园器物的一部分,嗯,大多是拿在他们朝廷手里的。还有许多已经流散民间,要一一寻回,不是一日之功。”



  “这个,我们姐俩儿都明白的——做到现在这一步,已经很好了!”



  “谢太后!”



  &n
第十五章 何以前倨而后恭?
  关卓凡的脑子“嗡”的一声,不暇细想,撩袍跪倒,说道:“臣些些微劳,怎堪膺此分茅之赏?求两位皇太后收回成命!”



  “不必谦让了,你当得起的。”



  关卓凡真有点儿急了,声音也略略地高了起来:“圆明园器物归国,全仰赖两宫皇太后和皇上如天鸿德,臣奔走其间,‘劳’或有一点点,‘功’哪里谈得上?”



  顿了一顿,稍稍放平了声调:“臣屡屡逾格被恩,中夜扪心,只觉所为太寡,所得太奢9流浃背,辗转难眠,只恐难副殷殷慈望!”



  又顿了一顿,继续说道:“臣刚刚得蒙加郡王衔之殊恩,正在感激涕零,不知何以为报,旬月之间,又骤晋王爵,这,这——”



  关卓凡用极恳切的声音说道:“不说有骇物议,只说——”



  他再顿了一顿,说道:“臣还年轻,恳请3。两位皇太后给臣留一个日后进身之阶!”



  慈禧微微一笑:“说完了?”



  “呃,是,请太后训谕。”



  慈禧转向慈安:“姐姐,你看呢?”



  慈安也是微微一笑,说道:“嘴皮子还真是利落,说起来一套儿一套儿的。”



  此言大有调侃之意,这种话,甚少出于慈安之口,更别说在朝堂之上了。关卓凡不由大窘,却也不能接话,只是跪在地上,身子微微向下伏了一伏,同时竖起了耳朵。



  听慈禧说道:“口才呢,我们姐俩儿。是比不了你了。不过这道理呢。还是得说上几句。”



  ∶起御案上的茶。轻轻抿了一口,放下茶杯,说道:“第一,‘进身之阶’这种陈谷子的话,就不要再说了。”



  “譬如六爷,爵位是亲王,已无可再晋,不一样实心实意。勤勤恳恳地,为国家朝廷做事情?我们姐俩儿,一个母后皇太后,一个圣母皇太后,也是再升不了官儿的了,不一样天天一大早爬起来,坐到这儿,和你们一块儿干活儿?怎么,没有‘进身之阶’,就干不了——干不好活儿了不成?”



  ☆后一句话。说的很重,关卓凡真的开始“汗流浃背”了。



  恭王在旁边。听慈禧说他“实心实意,勤勤恳恳地,为国家朝廷做事情”,不由鼻子一酸,眼睛一热,险些流下泪来。



  这一两年,他动辄得咎,一贬再贬,很久没有听过这种不是官样文章的、温暖实在的天语褒扬了,心中不免大起波澜。只是慈禧这段话,把她自个儿和慈安也放了进去,恭王不能就此有什么谢恩的表示,只好沉默不语。



  “别说你还只是个郡王2么‘进身之阶’,哼,远着呢!”



  这句话看似教训,其实大有深意,大伙儿听着,包括关卓凡在内,心里边都是大大一跳。



  “第二,说说为什么要升你的官——可不是仅仅因为你替朝廷找回来几件文玩器皿!”



  慈禧目光炯炯:“我在想,英国人为什么肯把抢走的东西送还回来?自然是因为要‘联中拒俄’——可是,不仅仅是这一个缘故!”



  “英国人不是今天才要和俄国人掰腕子的,他们两家,不是在咸丰年间就大打出手了么?为什么直到今天,才想到要和咱们‘化敌为友’,要咱们去帮他的忙?”



  “这是因为,直到今天,英国人才觉得,咱们真正帮得上忙.前,咱们的身子骨儿,风一吹就晃荡,自顾不暇,哪有气力帮人家的忙?人家也根本想不起要你帮忙——就是说,直到今天,人家才看得起、看得上咱们!”…



  慈禧提高了声调:“我说的再白一点儿:英国人是不想、也不敢再欺负咱们了!想要和和气气地跟咱们做生意了!愿意伸出手来,跟咱们实实在在地套交情了!”



  “这也就几年的功夫,英国人的脸子,前倨后恭的,怎么就翻得这么快?”



  慈禧的目光落在关卓凡的身上:“关卓凡!”



  “臣在!”



  “这就是你的功劳了!”



  “臣……惶恐……”



  “你洋务办得好,兵练得更好!英国人眼睛里有水,会看!看明白了就会想:老老实实、和和气气地做生意,也赚得来钱,还是大钱!若定要强凶霸道,就算能打赢咱们,他们自个儿,也得少条胳膊丢条腿!再者说了,就算断了胳膊折了腿,也不见得就一定打得赢咱们!咱们离他们本土,可比‘中亚’更远!”



  “我想,英国人也不傻,扒拉扒拉算盘,晓得哪个才是生意经!”



  这一段话,真正是……透彻!



  关卓凡佩服之余,心里倏然冒出了一个念头:照这个样子下去,这位姐姐,我还拿不拿得住?会不会有点儿……失控?



  慈禧微微放平了声调,说道:“不过,说到洋务,万事开头难!这个头,可是六爷开的!吃水不忘挖井人,咱们不能忘了六爷的好处!”



  恭王万想不到慈禧话锋一转,就转到了他自己身上,脑子里“轰”的一声,跪倒在地,眼泪已是流了下来,声音也哽咽了:“臣……谢两宫皇太后奖谕!”



  慈禧点了点头,说道:“前些日子,摘了六爷冠上一颗东珠,那不过是扬把沙子,迷迷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