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清-第6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居然炸死了敌军的副主将,运气不错!

    事情是这样子的:谢尔曼来到肯尼索山阵前,看到八百码外的山脚下,一帮子南军军官居然无遮无掩地在那里开会。这可是大炮的射程之内啊,如此大模大样,着实可恶!

    谢尔曼下令:“给他们送几颗炮弹过去。叫他们找个地方躲一躲!”

    北军炮兵开炮。南军军官慌忙躲避。约翰斯顿逃得一命,浦克却被炸得四分五裂。

    约翰斯顿用兵本来一向谨慎,不小心一个冒失,遭此横厄,“命运”二字,真真是没得说的。难到也跟英国人似的,以为应该“不打军官”?

    关卓凡感慨一番,传令:天色已晚。收兵回营。

    众将错愕,好像才……四点多五点不到吧?

    有人心中暗道:既然谢总司令说肯纳索山明天收功,如果左路军今天就把新希望教堂打了下来,岂非比得右路军难堪?关总司令定是想给谢总司令留面子,一双两好嘛。

    关卓凡一边下令埋锅造饭,一边派人给土丘上的南军指挥官送了一封信,话说得很客气,中心思想是:愿意降否?

    条件很优厚:士兵放下武器,各归本乡,军官可以带走手枪、佩剑和马匹。

    南军主阵地的准将回信。话也说得很客气:公爵阁下盛情可感,但我若投降。即置肯纳索山友军于绝地,所以好意只能心领。

    关卓凡感慨:义士啊,那么明日再战吧。

    他把昆布兰军团军乐队的指挥叫了来:有一支《南方热土》的曲子,你们会演奏吧?

    报告将军,会!这是全美国最有名的曲子呢。

    好,叫全军所有的军乐队都奏这只曲子。

    北军营地歌声嘹亮,一片南方热土。

    小丘上的南军也放声和应。

    轩军中有点墨水的将领大拍马屁:爵帅这是四面楚歌之计啊。

    关卓凡微微一笑:天色真的已晚,该办正事了。

    夜色浓重,北军悄悄出动了。

    关卓凡白天一番做作,全是为了迷惑南军。

    当然,如果南军肯投降,关卓凡会守诺的。

    这个时代,受战术和武器的局限,军队较少夜晚作战。晚上既看不清楚射击目标,也很难保持射击队形;因为大多使用前膛枪,黑暗之中,装弹困难,火药很可能会倒到枪口外面去。

    像阿拉图纳那种夜战,其实是很少发生的,那是约翰斯顿被逼急了。

    因此南军指挥官是想不到北军会夜袭的。

    散兵战术的成功给了关卓凡很大的信心,有散兵战术打底,夜袭便有成功可能。

    在军乐团的北南民歌大联唱中,轩军散兵营摸上了土丘。

    待到南军惊觉,北军已经到了眼皮子底下。

    一支火箭冲天而起,土丘上下杀声大作,散兵营冲入南军战壕,土丘下早已集结待机的后续部队向坡上扑去。

    南军猝不及防,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反击,小部分溃下土丘,向南逃去,大部分做了北军的俘虏。

    其中包括不肯投降的那位准将,他心中又是愤怒又是佩服,但表面非常平静,将自己的指挥刀双手递给关卓凡。

    关卓凡心想,你是俘虏,又不是投降,还来这一套,嘴上却说:好刀,我先替你收着,战争结束了还是还给你。

    谢老兄,你打死一个少将,我抓到一个准将,彼此彼此吧。不过我这边已经打完了,希望明天你那边一切顺利。

    第二天,从早到晚,肯纳索方向的枪炮声持续不断。

    傍晚,枪炮声渐稀,战报送来:肯纳索山没打下来,我军伤亡惨重。

    谢尔曼的“状态”又出问题了。

    也许是击毙浦克将军给了他一个错觉,以为肯纳索山轻易可下,面对险要地形和深沟坚垒,他采取了一种最直接的战法:正面强攻。

    一队队北军士兵无遮无拦地走进南军炽烈的炮火中,一个南军士兵说:“北佬好像是走上来送死,一个个从容冷静,就好像木头人一样。”

    最惨烈的战斗发生在南军右翼一个突出的阵地,后人称之为“死角”。

    前文提到过的南军士兵山姆?瓦金斯就守在这块阵地上。

    他在家信中写到:“我听人说,在这场战争中,假如谁真的打死过北佬,他自己也不知道。我很高兴在今天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我们团每个人都杀了二十到一百个北佬。我们只要装上子弹打就行。”

    肯纳索山前,尸横遍野,如同人间地狱。

    第二天,双方休战,因为要埋葬尸体。这首先不是出于对死者的尊重,而是天气开始变热,这么多尸体不及时清理,先不说会不会发生瘟疫,但是那股尸臭就叫人难耐。

    一整天 ;,北南双方的埋尸队都在工作。士兵们挖出又长又深的沟,用刺刀做成的钩子勾住尸体、拖到沟里。两边都下了严令,死人身上的东西一律不许动,许多战死的军官,穿着讲究,有的马夹上还吊着金表的链子,都被一起扔进沟中。

    一整天,谢尔曼都没给关卓凡送来任何信息,关卓凡也忍住了没去问。

    第三天,谢尔曼终于送来了新的作战计划:派斯科菲尔德率军穿过新希望教堂地区,绕到肯纳索山右后侧,同时派出骑兵,威胁南军铁路沿线。

    关卓凡想,似曾相识啊。马上回复:赞成。

    第四天,水静河飞。

    第五天,肯纳索山正面的北军又发起了进攻,约翰斯顿正打起精神准备迎头痛击的时候,北军却退了回去。约翰斯顿刚松了口气,探马来报,右侧后方发现敌踪,约有二万人上下。约翰斯顿心中轻叹一声:终于来了。

    命令:后备队上,同时严密监控正面北军动静。

    正面北军没有动静。

    右后侧打得很激烈,不得已,约翰斯顿下令从正面抽调兵力增援。

    增援兵力刚刚和敌军接触,正面的北军又发起了进攻,约翰斯顿很快发现,这次不是佯攻 ;,是来真的。

    战斗又一次持续到了傍晚,终于,约翰斯特下令退往查特胡奇河。

    肯纳索山终于拿了下来。

    谢尔曼闷闷的,看不出胜利的喜悦。

    他没有在关卓凡或其他任何人面前承认过肯纳索山之役指挥有误,但终其一生,再也没用类似的方式打过一仗了。

    现在,横在北军和亚特兰大之间的,就剩下一条查特胡奇河了。

    *(未完待续。。)
第五十章 进抵亚特兰大
    查特胡奇河发源于佐治亚州,一路南下,最终流入墨西哥湾,算是佐治亚州和亚拉巴马州的界河。亚特兰大这一段东北—西南流向,是查特胡奇河的上游。和浑浊的田纳西河不一样,查特胡奇河水质清澈,两岸风光如画,野生动植物蕃育繁盛。

    据说,这里还是全美最好的鲑鱼栖息之地。

    关卓凡感慨,这么一个世外桃源的去处,即将战火烧遍,面目疮痍,而河里的鱼儿也注定会尝到从人类身上流出的血腥味道。

    南军在查特胡奇河以北沿河修筑了许多防御工事,但约翰斯顿根本没打算在此固守,原因很简单,不论能守多久,终究是守不住的。如果被北军粘死了,甚至在此全军崩溃,后面是一条宽阔的大河,大伙儿就只好跳进河里喂鱼,亚特兰大战役就算提前结束了。

    这些防御工事的作用,就是保证主力部队从容撤回查特胡奇河以南,约翰斯顿的计划是,做出全军退入亚特兰大的姿态,待北军渡河后,迅速返回,击敌于半渡。

    这是很厉害的一招,不要说兵马纷乱之中,隔着一条大河,北军很难准确判断南军动向,就算北军知道了南军的这个计划,还是得渡河,而且合适的渡口有限,大部队想躲过南军的眼睛基本不可能。虽然南军真能阻止北军过河的可能性也很小,但北军付出重大伤亡不可避免。

    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正当北军开始渡河,约翰斯顿准备行动的时候。里士满的命令到了。同时到场的。还有新任邦联西部战区总司令兼亚特兰大城防司令。

    约翰斯顿被免职了。

    嘿嘿,关卓凡不用再去动脑筋玩什么反间计了。

    接任约翰斯顿的约翰?贝尔?胡德,年仅三十三岁,以勇悍著名,在参与过的历次战役中都表现得极为英勇。

    他其实是轩军的老熟人,查塔努加战役时,他是朗斯特里特的副手,在那场密林血战中。胡德奋不顾身,丢掉了一条腿,本来军医认为他是活不下来的,把锯下来的半条腿搁在担架上,嘱咐胡德将军不行了的时候一起埋了,也算个全尸。

    没想到胡德的生命力极其顽强,居然活了下来。他很有意思,把自己的断腿埋了,立了一个坟,上书:“这儿只有约翰?贝尔?胡德的一条腿。如果他自己不愿意。谁也别想在坟墓里找到胡德将军。”

    之前葛底斯堡战役中,胡德的左臂负伤。但他吊着胳膊就跟着朗斯特里特到西线来了,结果打完查塔努加战役后,臂、腿双残。

    朗斯特里特对胡德极其欣赏,极力向罗伯特?李和总统戴维斯推荐他这个副手,戴维斯脑子一热,连升胡德数级,超迁至西部战区总司令之位,授上将军衔。不过,军衔这个事还有国会批准的一道程序。没关系,等国会开完了会,胡德也挡住了北军,那个时候正式荣升上将,何等风光 ;?

    舆论不都骂约翰斯顿怯懦畏战吗?咱换个勇将,进攻!

    但罗伯特?李对胡德的新任命是不赞成的,他认为,胡德确实是一只狮子,但这个时候,南军更需要一只狐狸。李说:“胡德是一位勇敢的斗士,但他身上是否具备良将所需要的其他的品质,我持保留意见。”

    戴维斯没听李的话,他和李对西线战局的看法不同,再说他也实在找不到什么更好的人选了。

    临阵换将对军队的士气造成了严重的打击,约翰斯顿深受士兵爱戴,而胡德指挥作战,除了让士兵们上去送死之外,就没给人留下什么其他的印象。虽然,他自己也常常跟着一起往前冲。

    山姆?瓦金斯在家信中哀叹:“消息传来,就像晴空霹雳,将所有人震得目瞪口呆。从田纳西集团军被打垮、击溃、衣衫褴褛、饥肠辘辘的时候,老将军就一直统领我们,他一天比一天更受部下爱戴。再见了,老伙计!我们这些列兵热爱你,因为你让我们爱自己。”

    胡德新官上任,对前任“击敌于半渡”的计划倒是全盘接受下来,因为这是“进攻”,符合他的胃口。

    但是换将带来的震动和交接所需要的时间使部队短时间内无法行动,等到南军内部折腾完了,北军已经全部渡过了查特胡奇河。

    胡德还是下令,照原计划,进攻。

    虽然北军的大炮还未来得及架设起来,防御工事也只是匆匆构筑的低矮胸墙,但依然不是南军可以突破的。在北军密集火力的打击下,南军重演肯纳索山北军正面进攻之场景,北军阵地前半英里之内,遍布南军的尸体,鲜血顺着地势,从北军脚下慢慢流过,一直流进查特胡奇河,河水变红了。

    到了后来,前线士兵拒绝接受命令,成群结队地往后跑。这种情况下,再不下令撤退,等北军发动反击就晚了,胡德没有法子,只好下令全军退回亚特兰大城内。

    这一战,南军的伤亡,超过了从多尔顿到查特胡奇河北岸一路上伤亡的总和。

    北军终于进抵亚特兰大城下,摆出了围城的态势。

    关卓凡和谢尔曼都很满意胡德这个对手,但亚特兰大本身却是绝对不可轻忽的。

    亚特兰大是邦联腹地第一重镇,地域广大,北军的兵力虽然远远超过南军,但五围十攻,想以十余万的兵马完全“包围”亚特兰大是不可能的,北军的所谓“围城”,主要是要切断亚特兰大的铁路线,断绝亚特兰大和外界的联系。

    但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一来,南军早已在各交通要道布防;二来,亚特兰大的铁路网发达而复杂,密如蛛网,四通八达,不是查塔努加以及一路上的任何地方可比。想切断亚城所有铁路线,关卓凡、谢尔曼都承认: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同时,作为邦联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亚特兰大自身就有相当的支持战争的能力。即便完全切断亚特兰大和联邦其他地区的联系,也不能在短时间内令南军屈服。

    亚特兰大城池坚固,布防严密,更在城外相当距离内便开始层层设防,工事壕沟交错纵横,关卓凡第一次见识到近代化战争的大规模壕沟群,比起来,新希望教堂那点花样,根本不值一提了。

    兵力上,南军虽然被胡德一上任便狠狠挥霍了一把,但对于守一城之地,依然算得充足。

    总之,这绝对不是一根三两口就能啃光的骨头,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做好付出足够代价的准备。

    关卓凡的左路军驻扎在亚特兰大的北方,谢尔曼的右路军驻扎在亚特兰大的西方,成为犄角之势。

    谢尔曼把他的司令部设在一所教堂内。

    这是一个比较奇怪的安排,但更过分的是,谢尔曼把教堂里的神职人员统统赶了出去。

    内战爆发,美国的宗教界屁股决定脑袋,也跟着严重分裂,哪怕是同一个教会,如长老会或浸信会,都分裂成完全对立的南北两块,各自拿着同一本圣经,从中寻找奴隶制罪恶滔天和奴隶制神圣不可侵犯的依据,都宣布对方违反了神的教义。

    谢尔曼拿来做司令部的这个教堂,就是长老会大佬罗伯特?刘易斯?达布尼属下重镇之一,鼓吹独立和奴隶制最起劲的。谢尔曼大喝:上帝的房子只能由上帝的仆人来住,你们这帮异教徒,给我滚出去!

    *(未完待续。。)
今天一更,抱歉
有点急事要到外地去办,完事估计得深夜了,狮子的习惯是更新前还要对存稿做认真修改校对,不敢仓促,因此今天只好一更,和各位朋友说声抱歉!

    *(未完待续。。)
第五十一章 欢迎酒会
    关卓凡的司令部,则设在当地一个大户人家的乡间别墅里。

    这家人在当地是很特别的,家里有许多黑人仆人,但却非奴隶,而是真正的仆人,是拿工资的,合同到期就可以辞职,都是所谓的自由黑人。这种情形在南方少之又少。

    男主人威利?希尔,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商人,靠做贸易发了大财。他做的贸易,既有国内,也有海外,国内的以南上北下为主,海外的以英法为主要对象。

    内战爆发,国内南北贸易断绝;海外的,联邦舰队封锁南方港口,不想玩命的话就出不了海,于是内外财源一齐枯竭。威利?希尔因此最恨分裂,是南方少有的百分之百的联邦派。没过多久,他找到了走私的路子,生意依旧有得做,但终究比不得战前,所以一门心思盼着北方打赢。

    私下底,威利?希尔和北方颇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