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清-第6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师建字团为第七团,禄字团为第八团。

    第三师,两个白人老兵复役团合成第九团;两个白人新兵团合成第十团。

    两个黑人团,缅因州第十二志愿团改为松江军团第三师第十一团,马萨诸塞第六十步兵团改为松江军团第三师第十二团。

    黑人团的人数只有松江军团团级编制的一半,关卓凡打算填满它们,当然,还是用黑人。

    关卓凡以为,事实证明,精挑细选过的黑人绝对是好用的;事实还将证明,将来回国的时候,黑人还是非常好拐带的。

    更重要的是,这支黑人部队,眼睛里除了关总司令,不会有任何其他人,包括太后和皇帝。

    所以,要大力扩充。

    姜德这个暂时的空头师官下面。有四个团的编制。即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团。将全部以华工新兵组成。

    骑兵师从两个团扩充至满编三个团,人数约八千人,正式名号为“松江军团第一骑兵师”。

    炮兵师的正式名号为“松江军团第一炮兵师”。

    本来应该在八个师级主官中选一位到炮兵师里去当副师官,将来好接安德森准将的位子——是的,关卓凡已经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安德森上校被提升为准将,大叔现在工作起来像打了鸡血一般。

    但轩军全面扩编,在在都要用人。工作极其繁重,实在抽不出合适的人选来,炮兵师副师官的事只好先放一放了。

    组建工兵团。

    在谢尔曼的大力帮助下,轩军第一支近代化的工兵部队建立起来了。

    现在是歇战期间,工兵任务有限,谢尔曼把他的工兵部队的骨干几乎都派了过来,手把手地带着轩军的菜鸟们教、学、练。

    工兵的战力极度依赖于国家的工业能力,因此轩军的工兵训成,须立足于国内现实及可预见的未来,不能过度超前。

    比如修复铁轨的技术。国内一条铁路都没有,短期内也形不成铁路网。这种技术回到国内派不上用场,学来几乎没有意义。

    学习怎么建铁路当然是有意义的,但这个绝非旦夕可成,仓促之间根本谈不上。

    但关卓凡指示:还是要学,学个囫囵吞枣都好。

    重点放在搭建浮桥、简易桥梁,在泥泞、多水洼甚至浅池塘的地段铺出可供部队包括炮车通行的路面,修筑符合近现代战争标准的堑壕,等等。

    在关卓凡眼中,谢尔曼工兵的某些技能,甚至超过了一战期间的某些国家的工兵。

    比如“在泥泞、多水洼甚至浅池塘的地段铺出可供部队包括炮车通行的路面”:迅速测量判断水深,将长短不一的木桩打入水底,将露出水面的木桩截齐,上面铺上木板甚至只是简单修剪过的树干,只需十几分钟,部队包括炮兵即可通过。

    只要是地形变化相对平缓,不论路面什么状况,几乎都挡不住这支工兵部队。

    并非人家教什么就能学来什么。许多技能,需要一定的数学、工程学知识打底,轩军中“最有文化”的那一拨已经去了炮兵师,剩下的矮子里拔高个,学起来非常吃力。

    但没有这个底子,做出来的东西就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比如一座简易木桥,人家搭的,炮车可以源源不断地走上一整天,轩军自己按照同样方法搭起来的,用不到一个小时就开裂、松动了。

    关卓凡再一次深刻感觉到,普及文化教育,是近现代工业化之本,亦是建立近现代化军队之本。

    无论如何,轩军的工兵艰难而迅速地成长起来。

    关总司令很忙,但百忙之中,还是得抽空去“拜访威利。希尔先生”。

    刚进房间,还没等他有所动作,雅克琳就往外推他,一边笑:“米娅有礼物给你,你先过去把礼物拿了,再回我这儿来。”

    礼物?

    “是啊,伟大的骑士救出了她的爸爸妈妈,她当然要表示感谢了。”

    什么礼物啊?

    “你去了就知道啦,快点,别让小姐久等。”

    礼物,手工课啊?

    关卓凡知道当时的美国人,特别是南方人,有给丈夫和情人织一种系在腰间的饰带的习惯,记得《飘》里面的郝思嘉就给卫希礼织过一条,难道是这个?

    不坏啊,系在腰间,挺复古,挺帅气的。

    小姑娘还是有点良心的嘛。

    关卓凡来到米娅房间门口,轻轻敲了敲门:“米娅,是我。”

    里面传出米娅的声音,略略有一点发颤:“请进。”

    关卓凡推门而进。

    他大出意外:米娅穿着睡袍,一头金发瀑布般披洒开来。

    关卓凡心有所动,米娅已经站了起来,面红如火。

    她拉开了睡袍的带子,里面白的耀眼。

    “我的骑士,这就是给你的礼物。”

    关卓凡口干舌燥,想说什么,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来。

    一只上帝的雪白的小羊羔轻盈地奔了过来,柔滑的手臂揽上了他的脖子。

    “亲爱的骑士,你的礼物还什么都不懂,你要教她。”

    离开威利。希尔大宅的时候,关卓凡觉得,今天的天为什么这么蓝,今天的阳光为什么这么灿烂呢?

    回到司令部,关卓凡见到了一个颇令他意外的人物:吴建瀛。

    吴建瀛消瘦了许多,面色依然苍白,但精气神极好,见到关卓凡,咧嘴一笑,没有抬手行美**礼,而是一个千儿打到地上:“给爵帅请安!”

    关卓凡惊喜异常,抢上一步,将他扶了起来,打量了一番,道:“全好啦?”

    吴建瀛微笑道:“全好了。”

    关卓凡双手在他肩膀上重重一握,道:“你小子这条命,真是一条倔命!”

    吴建瀛低声道:“吴建瀛这条命是爵帅的,爵帅不要,谁也拿不走。”

    关卓凡放声大笑。

    吴建瀛其实谈不上“全好了”,按照医生的要求,他还是要再静养一段时间的。但每日价听到同僚们一路攻城拔寨的消息,他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哪里还“静养”得下去?待到知道自己被提了做副师官,医生就再也拦他不住了。

    山度士来到了亚特兰大。

    见到关卓凡,寒暄过后,山度士说道:“关公爷,这一次和我一起过来的,还有一位年轻人,是这次银团贷款银团方面的主要负责人,希望你能拨冗见一见他。”

    所谓银团贷款,是这一次美国买地,关卓凡希望所需资金能够在美国解决,最好不动用国内的资金。

    单单美国司的资金是不足够的,关卓凡的想法是在美国当地银行贷款。

    这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贷款金额很大,但这不是重点。

    关键是对战争胜负的看法各不相同,对款子能否按时如数收回,银行不能一点顾虑没有。好在山度士着手此事是在查塔努加大捷之后,美国北方对战争的进程都比较乐观,山度士的“深厚而微妙”的背景也让银行有更多的信心,因此,这一层很快不是问题了。

    另一个问题是担保。美国司暂时拿不出足够的担保,这个银行就为难了。

    山度士曾经问过关卓凡:不然,把洛克菲勒公司的股份抵押出去?

    *(未完待续。。)
第六十五章 群英荟萃
    关卓凡没有同意,倒不是担心还不上账,抵押的股份拿不回来。而是不想给洛克菲勒一个不好的观感。

    这在为此事沉吟的时候,有一个年轻人找上门来,表示愿意提供一切所需资金,而且,如果实在为难,可以不要担保。

    这个事未免好得过头了。

    不是高利贷,利率很克己,就是一般银行放贷的普通利率水准。

    合同也很规范,山度士反复看了,没有任何问题。

    而且,拿出钱来的毕竟是对方,要担心应该对方担心才是。

    山度士问,还有什么条件吗?

    对方说:希望西部战区每次战役之后,能够第一时间获得胜败的消息。当然不要求比白宫知道的更早,但希望能够比新闻媒体早一步知道。

    山度士向关卓凡报告,关卓凡明白了:对方要炒黄金。

    当时的黄金市场上,联邦政府军队打赢了,黄金价格下跌;联邦政府军队打输了,黄金价格上升。因此,比他人更早知道一场战役是胜是负,是赚大钱的关窍所在。

    关卓凡能够提供的信息,对于炒家而言,万金不换。如此说来,对方不要担保便不算太离谱了。

    关卓凡答应了,这是惠而不费的事情。而且,反正战报都是要公布的,早一点迟一点而已,没有任何泄密的问题。

    当然,这个只能是君子之约,不能形诸文字。

    贷款金额巨大,对方组织了一个银团。参加的都是当时的著名的信誉卓著的银行。这个年轻人有这个能力。也颇让山度士暗暗称奇。

    资金到手,亚特兰大战役之前,山度士已经入手了一大批土地。

    “亚特兰大战役一打完,这些土地立刻升值了!”山度士兴奋地说,“关公爷,银团那边也很高兴,十分佩服你的眼光。”

    关卓凡微微一笑:“山迪,说了半天。这个年轻人叫什么名字啊?”

    山度士点了下自己的额角,笑道:“瞧我,光顾着高兴了。他叫约翰。皮尔庞特。摩根,也可以简单点,称呼他的姓名缩写,j。p。摩根。”

    j。p。摩根?关卓凡的目光霍得一跳。

    山度士注意到关卓凡的表情,有点奇怪:“关公爷,你知道他?”

    关卓凡点了点头。

    j。p。摩根当时是金融界的后起之秀,名气还不是很大,即便在美国知道的人也不是很多。不过。山度士对关卓凡的不可思议的“渊博”已经习惯了,并不以为意。

    关卓凡在心里说。摩根先生,幸会。

    未来的华尔街的第一号人物,全美国和全世界的债主。

    关卓凡并非没有打过j。p。摩根的主意。但摩根和洛克菲勒完全不同。洛克菲勒是白手起家,摩根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

    j。p。摩根的祖父约瑟夫。摩根是一个极具冒险精神和非常成功的商人,家业传到j。p。摩根这儿,其实已经是第三代了。但有意思的是,摩根帝国的真正的创始人,却是一位和摩根家族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乔治。皮博迪。

    这位皮博迪长期侨居英国伦敦,是英国金融界赫赫有名的大亨,他旗下的商行,号称英国的“第一家美国商行”。皮博迪终生没有子嗣,退休后把自己的庞大产业交给了合作伙伴、自己最好的朋友朱尼尔斯。摩根——j。p。摩根的父亲。

    朱尼尔斯。摩根将“乔治。皮博迪公司”改名为“朱尼尔斯。摩根公司”,这乃成为摩根帝国霸业之基。

    就是说,其时的j。p。摩根,不但自家家族实力雄强,背后更有英国乃至欧洲金融资本的深厚背景。

    摩根家族的事情,关卓凡不认为自己可以轻易插得进手,因此之前并未给山度士部署相关任务。

    没想到,j。p。摩根自己倒主动投怀送抱来了,很好,很好。

    关卓凡问道:“山迪,据你观察,这位j。p。摩根,是一位怎样的人物?”

    山度士沉吟片刻,说道:“他非常年轻,非常聪明……不过,和我们另外一位年轻聪明的朋友比起来,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

    关卓凡知道,山度士口中的“另外一位年轻聪明的朋友”,指的是洛克菲勒。

    摩根和洛克菲勒确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洛克菲勒自奉极俭,自律极严;摩根穷奢极欲,花天酒地。但两人也有一个相同的地方:极聪明,极敏锐,胆子极大。

    山度士继续说:“关公爷,我这么说吧,和洛克菲勒先生合作做生意,你可以完全信任他,不需要多操任何心;和这位摩根先生合作,就要盯得紧一点了。”

    关卓凡笑了一笑。不能说山度士说错了,j。p。摩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本事,着实有点吓人,但j。p。摩根并不是靠出卖朋友发家的。

    见到j。p。摩根,一个非常清秀的小伙子,对关卓凡执礼极恭,完全不是想象中的花花公子模样。

    而且说话非常坦诚,几乎毫无保留。

    这一次银团贷款,后面果然还有更深的背景。

    这个背景,是欧洲的罗斯柴尔德家族。

    关卓凡想,好,这下子可真是群英荟萃了。

    j。p。摩根这个“全美国全世界的债主”还是未来式,当时的“全欧洲全世界的债主”是罗斯柴尔德家族。

    十九世纪中叶,这个神话般的家族已经控制了几乎整个欧洲的金融命脉,包括:法国、意大利、德意志邦联——其中有普鲁士和奥地利,以及梵蒂冈天主教庭。

    还有,大英帝国。

    真正是君临天下。

    摩根家族和罗斯柴尔德家族有业务往来,本质上,前者不过是后者的一个打工仔。

    但是,罗斯柴尔德家族进军美国却遇上了麻烦。

    美国不是不需要欧洲的资金,但对罗斯柴尔德家族控制国家金融命脉的能力和爱好却深具戒心,因此,罗斯柴尔德要发展美国业务,就要找一个“马甲”,而摩根家族,就是这样一个“马甲”。

    除了“马甲”,还需要合适的“渠道”。

    花旗洋行大举购地,在罗斯柴尔德家族和摩根家族眼中,就是这样一条极合适的“渠道”——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资金可以通过这条“渠道”,流入美国,沉淀下来。

    花旗洋行的特殊背景,可以使资金流入更加顺畅,更少受到干扰。

    j。p。摩根坦承,银团所谋者,绝非区区炒卖黄金的信息。

    那么,为何摩根先生会如此坦诚呢?

    摩根先生继续坦诚:不想给罗斯柴尔德家族打一辈子工。

    他的想法是,能够与罗斯柴尔德家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伙伴,而非他们的单纯的“买办”,拿一份佣金了事。

    这是一个比较委婉的说法,说得明白点就是:自己做老板。

    国外,罗斯柴尔德家族是摩根家族的“合作伙伴”;在国内,摩根家族也亟需找到一个既有雄厚实力、又有深厚政府背景的“合作伙伴”。

    在j。p。摩根看来,花旗洋行就是最符合这种标准的伙伴了。

    花旗洋行在这次购地中表现出来的眼光、实力和气魄,j。p。摩根十分佩服;其深厚的背景更是令人心动:同时拥有中、美两个国家最高层的资源。美国不消说了,日后进军中国庞大的市场,花旗洋行也是最佳的通路。

    j。p。摩根手中可以拿出来交易的筹码,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庞大资金——虽然不是摩根家族自己的钱,但确实是可以一定程度上由摩根家族自己支配的。

    如果花旗洋行愿意“进行深入合作”,那么建议双方共同成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