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清-第6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安排。

    总统先生正在对着满目疮痍的大地悲天悯人,右前方向突然传来枪炮喊杀声,格兰特一个激灵:南军在晚上发动进攻?!

    没等林肯回过神来,一大群人呼啦一下围了上来,拥着总统顺着战壕退向后面的指挥部。

    外面的枪炮声持续了小半夜。林肯正在发闷。格兰特进来了。一向沉静如水的格总司令脸上露出了兴奋之色。

    南军戈登部趁着夜色对北军战线中央部位发动了一次进攻,打了北军个出其不意,一个叫“斯泰德曼堡”的工事一度失守。但北军很快发动反击,在炮火的掩护下,把南军赶了出去。

    格兰特判断,罗伯特。李这么做,是想逼迫北军从两翼向中央调兵。这样,两翼的南军可以乘机和北军脱离接触。

    格兰特告诉总统。罗伯特。李就要逃跑了。

    林肯的眼睛放出光芒。

    格兰特说,大战在即,请总统回到船上,以策万全。

    林肯自然不好留下来添乱,于是乖乖回到“河流皇后号”,海军上将波特上船相陪。

    说明一下,联邦军队的海军是有上将军衔的。有兵带,有仗打,才谈得上升官授衔,海陆对比。可以知道内战之前的美国陆军是多么无所事事。

    没过多久,格兰特到船上来了。他满脸笑容,说道:“总统先生,我很高兴为您带来了两位久别的朋友。”

    说完格兰特闪过一边,林肯看到了站在格兰特身后的两个人:关逸轩,威廉。谢尔曼。

    关卓凡和谢尔曼微笑着向总统敬礼。

    林肯一愣,随即放声大笑:“逸轩,威廉!”

    他张开双臂,先关后谢,和两人紧紧拥抱。

    攻取了戈尔兹伯勒之后,昆布兰军团赶来和北上大军汇合了。关卓凡、谢尔曼对部队做了一个基本的整理和布置之后,把指挥权暂时移交给由托马斯、华尔、洛根三人组成的“军团联席会议”,自己带了骑兵和近卫兵,先行驰赴彼得斯堡。

    三个军团在后面次第北上。

    格兰特、关卓凡、谢尔曼、波特,联邦军队最主要的四名将军悉数在场,林肯就便召开了内战后期最重要的一次军事会议,史称“河流皇后会议”,主要内容是选择战争结束的方式、战后对南军军事人员的处置。

    会上众人一致认为,最保守的估计,战争会在一个月内完全结束。

    林肯问:“有没有可能避免血腥的最后一战?”

    他的意思是:罗伯特。李会投降吗?

    罗伯特。李投降?如此天才、如此骄傲的一个军人会投降?没办法想象这样的场景。格兰特、谢尔曼、波特一起摇头。

    林肯转向关卓凡:“逸轩,你看呢?”

    关卓凡说道:“总统先生,战争至此,胜负已分,再打下去,除了让双方的士兵流更多的血,为南北人民埋下更多的仇恨之外,不会对罗伯特。李效忠的对象有任何的帮助——这个道理,我相信李将军会明白。”

    林肯目光炯炯:“你认为他会投降?”

    关卓凡道:“是的,总统先生。如果我们给他足够的投降的理由——比如:无路可走、再打下去就会全军覆没,我认为,他会投降的。”

    旁边的三个人都露出了怀疑的神色,波特说:“公爵阁下,也许你还不太了解罗伯特。李——这是一个视荣誉如生命的军人。”

    关卓凡心里说:老头,我比你们每个人都了解罗伯特。李。

    他微笑着说道:“波特将军,你说得非常对。我只是认为,像李这么伟大的一位军人,一定会在军人的荣誉和让士兵做无价值的牺牲之间,做一个适当的选择。或许,他会接受这样一个观点:避免后者的发生,也是前者的内容之一。”

    林肯明显更倾向关卓凡说的。或者说,他更“希望”关卓凡说的。

    总统转过头,对格兰特说道:“尤利西斯,如果罗伯特。李肯投降,我可以代表联邦政府承诺,不对放下武器的南方军人——士兵、军官——做任何处罚。”

    确确实实胸襟广阔。几位将军不由互相交换了一个眼色。

    格兰特道:“总统先生,我一定会认真执行你的指示。”

    林肯的口气愈发郑重:“我们和他们,毕竟还要在一个国家里世世代代生活下去,我希望,这场战争,有一个体面的结局。”

    他站起身来,四位将军紧跟着站了起来。

    林肯微笑着说道:“好吧,我的将军们,去结束这场战争吧。”

    轩军的骑兵师和由谢尔登率领的波托马克军团骑兵军首先出击,受命切断彼得斯堡南边的铁路线,这是南军南逃的生命线。守军主将是乔治。皮克特,就是葛底斯堡战役中,著名的“皮克特冲锋”那一位。

    战斗在一个叫“五岔口”的交通要冲打响。

    南军迅速崩溃,一万守军中,超过一半做了北军的俘虏。“皮克特冲锋”的锐气,早已成为遥远的传说。

    格兰特乃下令总攻。

    弹飞如雨,炮火连天,南军名将a。p。希尔阵亡。

    罗伯特。李在a。p。希尔的遗体前潸然泪下,说道:“他安息了。我们这些活着的才是真正受煎熬的人。”

    邦联守军被从一条又一条战壕中赶了出去,彼得斯堡的防线慢慢地坍塌了。

    罗伯特。李给他的总统写了一张字条:“我的防线已有三处被击破,里士满必须于今夜撤退。”

    信使找到了总统——戴维斯正在教堂里做礼拜。接过字条之后,旁边的人看见总统脸色大变。

    戴维斯匆匆赶回总统府,下令政府迁往西南一百四十英里的丹维尔。

    里士满全城大乱。

    败兵们在城里纵起火来,歹徒们则趁火打劫,所有的商店都被洗劫一空。

    邦联炮兵发炮,炸毁了停泊在杰姆斯河上的残余的邦联舰队,整个城市的房屋的窗户都被震得跳动起来。

    邦联总统和他的内阁成员们登上了出城的最后一列火车。一长溜的车皮,上面标着“战争部”、“财政部”、“军需部”、“司法部”,等等。

    一个“车轮上的政府”。

    里士满空城的同时,罗伯特。李撤出了彼得斯堡。波托马克军团在后面紧追不舍。

    南边,西部战区北上部队是这样分工的:

    孟菲斯军团向西北逼迫约翰斯顿残部,并接受他最终的投降,谢尔曼赶回去主持这个工作。

    松江军团继续北上,堵截南逃的罗伯特。李和他的北弗吉尼亚军团。

    昆布兰军团照应粮道,并在松江军团后方形成第二道拦截线。

    关卓凡陪同林肯,在近卫团的护卫下,进入了里士满。

    *(未完待续。。)
第八十四章 乌拉!他们投降了!
    里士满遍地狼藉,到处冒烟,大街上却空荡荡的。

    但很快,黑人们出现了,一群又一群。

    他们认出了合众国总统,欢呼声从一个街区传到了另一个街区。

    黑人们将林肯和关卓凡一行里三层、外三层围了起来,笑着,哭着,唱着,跳着。

    近卫团的士兵想驱开人群,林肯制止了他们。

    黑人们争先恐后地挤上来,跪在林肯的脚下,触摸他的衣服,亲吻他的脚面。

    一个老黑人大声说道:“我知道我已经是一个自由的人,因为我已经看到了亚伯拉罕慈父的容貌,接触到了他的肌肤!”

    黑人们欢呼起来,经久不息。

    林肯说道:“不要向我下跪,你们只应该向上帝下跪,感谢他给了你们自由。”

    然后有人看见了站在总统身后的关卓凡,这不就是那位“奴隶解放者”、传奇的中国贵族将军吗?

    于是,关卓凡也获得了和林肯一样的“待遇”。

    关卓凡被深深地、深深地震撼到了。

    林肯对关卓凡说,逸轩,陪我去看看一位老朋友吧。

    一行人来到了一户人家的门前,林肯亲自敲门。

    过了良久,门终于开了,一位年轻的太太抱着一个婴儿,神情惊恐地看着门外这群不速之客。

    “请问,这是乔治。皮克特先生的家吗?”

    “是的,可他……不在家。我是他的妻子。您是?”

    “我是亚伯拉罕。林肯。”

    “您是……总统先生?!”

    “我是乔治的老朋友。”

    乔治。皮克特,就是在“五岔口”。被轩军的骑兵师打败的那位南军将领。现在。他已经被解除了指挥权。正随北弗吉尼亚军团一起撤向南方。他的太太怀里的这个婴儿,是在彼得斯堡围城期间出生的,格兰特等北军高级将领,还专门以不同方式向他表示祝贺。他们都是同学。

    多年前,林肯还是一个律师的时候,少年皮克特是他的律师事务所的一个实习生,后来,在林肯的建议下。皮克特报考了西点军校。

    从皮克特家里出来后,林肯神情疲惫。关卓凡发现,和第一次见面相比,不到一年,林肯显得老多了,更多的白发和皱纹,更加消瘦。

    林肯和关卓凡还去看了罗伯特。李的家,但是没有进门。李家对联邦总统恶感很深,林肯曾签署命令,没收了李家族拥有的阿灵顿庄园。这座庄园。后来成为著名的阿灵顿国家公墓。

    罗伯特。李的太太患严重的关节炎,不良于行。仍然留在家里。

    林肯注意到李家门口的岗哨是一个黑人士兵,沉吟了一下,叮嘱关卓凡,换成白人或中国士兵。

    回到伪总统府,情报传来:罗伯特。李的北弗吉尼亚军团,在一个叫“阿波马托克斯”的地方,被北上的松江军团截住了。

    林肯对关卓凡说:“逸轩,你去吧,我在华盛顿等你。”

    他微笑道:“请你和太太一起到总统官邸来做客。玛丽非常希望可以在自己的家里接待婉儿。”

    呃,你居然知道“婉儿”。

    关卓凡表示了感谢,然后,敬礼,转身而去。

    南撤的北弗吉尼亚军团的行军路线扭来扭去,像一个“s”,并非为了甩开后面的追兵,而是为了找吃的。

    北弗吉尼亚军团的第一个目的地是阿梅利亚。罗伯特。李事先通知军需部在那里准备好十万份的口粮,没有这些粮食,他的士兵是无法战斗下去的。

    北弗吉尼亚军团气喘吁吁地赶到阿梅利亚,没有找到一份口粮。李的要求根本就没有送达军需部,“军需部”正在车轮上往丹维尔赶呢。

    事实上,就算军需部收到了这份请求也没用,去哪找“十万分口粮”啊?

    收集粮草的人在弗吉尼亚乡下,挨家挨户求索农民们的余粮,可几乎一无所获。

    唯一的两车皮储备在阿波马托克斯的火车站,于是北弗吉尼亚军团又掉头往阿波马托克斯赶。但当罗伯特。李率军赶到的时候,发现那两车皮物资已被焚之一炬。

    那只中国骑兵部队先他们一步。

    这下子真正是陷入绝境了。

    士兵们从彼得斯堡撤退开始,就没正经吃过东西,仅靠几小把用来喂马的干玉米勉强充饥。

    许多人已经走不动路了。

    就在这时,阿波马托克斯南面出现了大量黑头发、黄皮肤的联邦军队。

    罗伯特。李明白,这是那只中**队的主力。

    双方的前锋一经接触,北弗吉尼亚军团便败退下来,饥疲不堪的南军根本无法承受对方的密集火力打击。

    探马来报,北面波托马克军团也逼了上来。

    前无去路,后有追兵,南、北两边的北军只要一使劲,北弗吉尼亚军团便会被挤成齑粉。

    天亡我也。

    但北军的攻击突然停止了。

    不久,北军的使者到了,带来了格兰特将军和关逸轩将军的联名信。

    “……战事的发展应该足以说服你,继续抵抗是毫无希望的。我们认为,我们有责任要求你率领邦联军队中被称之为北弗吉尼亚集团军的那一部分人员投降,从而避免士兵们继续流血。”

    李和他的主要的将领们聚集在阿波马托克斯车站附近一片树林里。

    篝火燃了起来,他们或远或近、高高低低地围坐在篝火边。

    一个将军打破了沉默,他主张投降。

    罗伯特。李愤怒地反问:如果我不打下去,国家会怎么看我?

    那个将军大声说道:“去他妈的国家,哪里还有什么国家!国家已经不存在了,对于这些当兵的,您就是他们的国家!”

    “这些当兵的”。李嘴里泛起了酸涩的苦水。

    人数最少的一个师仅剩下二百五十人,人数最少的一个旅仅剩下八人。

    李的脑海里浮现出士兵们的形状:衣衫破烂,沾满泥浆,眼窝深陷,木然无光。

    第二天正午时分,一个举着白旗——其实是一条白毛巾——的南军信使,来到波托马克军团阵前。

    一个北军士兵纵马穿过阵地,一只手控缰,一只手挥舞着帽子,每颠一次就大喊一声:“乌拉!”

    士兵来到指挥部,把一封信交给了总司令。

    格兰特看了信,请旁边的约翰。诺林斯将军宣读信件内容:李同意投降。

    在场的人没办法正眼看自己的战友,也没有办法发出欢呼,所有的人都热泪盈眶,哽咽不成声。

    南边的松江军团也得到了胜利的消息。信使同时转达格兰特将军的通知:请关逸轩将军带同属下主要将领,立即赶到波托马克军团指挥部,汇合后齐赴威尔曼。麦克林先生的家里,参与罗伯特。李将军的受降仪式。

    战争乒乒乓乓打了这么久,大多数像样点的地方都砸得稀巴烂了,找到一个体面点的可以举行谈判和受降仪式的地点还真不容易。南北两军的参谋们把阿波马托克斯翻了一遍,终于说服一个叫威尔曼。麦克林的小商人借出他们家的客厅。

    说起这位威尔曼。麦克林,真是历史的一个幽默。

    美国内战的第一个战役——奔牛河战役,就是在麦克林先生的农庄上打响的。激战中,炮弹炸毁了麦家的厨房。逃得一命的麦克林受不了了,举家搬到里士满西南方向的曼纳萨斯,在一个叫阿波马托克斯的小镇住了下来。

    所以,麦克林可以夸这样的口:内战在俺家院子里打响,在俺家客厅里结束。

    关卓凡带着华尔、张勇以及福瑞斯特、白齐文、伊克桑、姜德、安德森五位师官,参加了受降仪式。

    格兰特和关卓凡到达麦家时,罗伯特。李等一班南军将领已经等候了半个小时。

    这个时间是经过精确计算的。失败者当然要等候胜利者,但为表诚意,也不好让人等太久。

    关卓凡第一次见到了罗伯特。李这位全美**人的偶像。

    *(未完待续。。)
第八十五章 新时代
    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