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清-第7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亲自领兵征日,不算假公济私。

    理由如此充分,如果还有人认为这个日本不该打,俺就“呵呵”吧。

    *

    船到上海,迎来送往的繁文缛节官样文章统统不表,关卓凡一颗似箭的归心,已从码头飞回了清雅街的家。

    入得府来,和扈晴晴、杨婉儿两个夫妻相见,夫妻仨小别胜新婚,自有一番欣悦热泪情愫,不过,亦难免小小尴尬:婉儿的肚子更大了,扈晴晴的小腹却一平如旧。

    关卓凡暗说惭愧:看来,我也不是百发百中嘛。

    扈晴晴的如花笑靥之上,就挂了一丝悻悻,到了晚上,更是不能放过关贝子了。

    关卓凡把礼物亲手交给了两位夫人——不是他自己的礼物,而是白氏和明氏两位嫂子的。

    白氏和明氏两个,费了许多功夫,亲手给婉儿肚子里的孩子做了许多小衣服、小肚兜、小鞋子,针脚细密,花色精致,鲜活可爱,不但婉儿眼睛放光,扈晴晴赞叹不已,就连关卓凡也有爱不释手之感。

    还有什么小金锁、小金项圈、小金丝镯子,都是白氏、明氏两个,拿了自己的梯己,到珠市口的珠宝店,请工匠定做的。

    婉儿看一件,赞一件,看完之后,已经将两位嫂子谢了几十遍了。

    杨婉儿和扈晴晴,白氏和明氏又各有一份一模一样的礼物,都是首饰、水粉、衣料之属。

    晚上关卓凡和扈晴晴“私聊”的时候,扈太太咬着耳朵对关贝子说,“我也要那些小衣服”。关卓凡晓得是什么意思,只好加紧劳作,由关三变身关三次郎,云云。

    第二天一早,关卓凡来到巡抚衙门,和“新政委员会”开会。

    “新政委员会”原先的五位成员中,刘郇膏做了浙江巡抚,丁世杰做了广东巡抚,只剩下了赵景贤、杨坊、利宾三个。按照关卓凡的意思,又补了容闳进来,现在的“新政委员会”共四位成员。

    会上讨论的重点,除了这次征日的后勤,以及自贸区、工业园的进度,还有关卓凡算计许久的一个想法,要付诸实施了。

    关卓凡说道:“上次去美国,这次去日本,都是坐人家的船。总是这样可不成,咱们得有自己的船队!”

    大伙儿精神一振,目光都落在他的脸上。

    “我说的这个船队,不是舰队,而是指民用的运输船只——但要用新式的蒸汽船,用西法管理运营。这支船队,平日里载客、运货,内河、近海、远洋,都能去得;打仗的时候,便征用过来运兵。以后再有类似征伐,就不必仰人鼻息了,而且——”

    关卓凡顿了一顿,加重了语气,说道:“全中国的河、海航运,加在一起,这是多么大的一笔生意?不能都叫洋人占了去!”

    赵景贤说道:“贝子爷所言极是!咱们开放门户之后,沿海、内河,到处都是洋人的船。洋船运力大,载客载货多,且船行迅捷、安全;咱们原先在河上海上讨生活的那班船东,船小且慢,还不安全,客运也好,货运也罢,是再也争不过人家了!”

    杨坊说道:“竹翁说的不差,其实还不止于此。洋船免捐免厘,而华商船行,不但要交纳捐税,亦须支付厘金,这可怎么和人家竞争?我晓得有一班华商,购买或者租赁洋船,然后寄籍洋商名下,悬挂洋旗,以求逃避捐厘。朝廷捐厘流失严重,最后被逼下令,禁止民众购买洋船。”

    关卓凡点了点头,说道:“这条禁令,真正叫做‘因噎废食’,我要请旨废除。我想,水运的这个局面,一味的‘守’,是守不住的,咱们得攻出去!这变局之关键,就是要有能和洋船一较短长的新式船行。”

    众人都兴奋起来,容闳说道:“贝子爷,你说的‘西法管理运营’,可是用股份制的法子,集股办理?”

    关卓凡说道:“正是。不过,要想法子做到‘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就是说,船行的话事权,咱们得抓在手中。”

    “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是一个新鲜的提法,大家耳目一新,都觉得颇值回味。容闳想了一想,问道:“可是‘官督商办’?”

    关卓凡微微摇了摇头,说道:“差不多是这么回事,但不要用这个名义。不然招股的时候,商人必定犹豫。你们知道,我向来不喜‘官督商办’,但这个船行,要破一破例,这是因为漕运。”

    “漕运为国家命脉,朝廷是断不容其落于外人之手的。这个船行设立之后,难道能不做漕运的生意?除此之外,军兴的时候,如果咱们没有话事权,许多事情,也未必可以叱咤立办。”

    众人都赞贝子爷谋虑深远,一齐点头。

    利宾说道:“上海最大的三家船行,一个是怡和洋行,一个是太古洋行,这两个都是英资;还有一个是旗昌洋行,是美资。这三家不但是上海最大的船行,也是全中国最大的船行,整个中国的水运生意,大多是他们三家来分。咱们进去,可就是鼎足而四了。”

    关卓凡微笑道:“鼎足而四,未免太挤了。这三家洋人的船行,咱们好歹挤垮他一家两家。”

    关贝子这句话轻描淡写,却是豪气干云,大伙儿听得都是心头发热。

    赵景贤问道:“请贝子爷的的示,这家船行,叫什么名字好呢?”

    关卓凡说道:“既然招商募股,咱们为示人以诚,就叫‘轮船招商局’,如何?”

    *(未完待续。。)
第一三九章 巨舰
    “轮船招商局”?嗯,是个好名字。

    这个轮船招商局,关卓凡交给容闳和利宾负责,容闳主外,主责招股;利宾主内,主责内部架构设计和买船等事宜。不过,不论容闳还是利宾,都是本职繁忙,像开平矿务局一样,轮船招商局也需要一个专门负责具体事务的人。

    关卓凡转向容闳,说道:“纯甫,你在宝顺洋行做事的时候,是不是有一位叫做徐润的同事?”

    对关卓凡惊人的广博和犀利的眼光,容闳不是第一次领教,但还是又一次起了不可思议之感。他毫不掩饰自己的惊叹,说道:“贝子真是好眼力!徐雨之家学渊源,自己也勤奋聪明,确实是个人才——真是这么巧,我正想向贝子爷举荐他呢!”

    关卓凡哈哈一笑,说道:“这就叫英雄所见略同!纯甫,你这句‘家学渊源’说得好,我记得,咸丰元年的时候,伦敦举行世界博览会,徐雨之的父亲荣村先生,寄‘湖丝’十二包参展,结果艺压群芳,拿了金、银大奖呢。”

    咸丰元年,就是1851年。

    容闳惊喜说道:“贝子爷渊博!徐荣村经此一役,名声大噪,英王除了赐金、银牌各一面,还颁发了一份‘翼飞洋人’的执照;咱们的朝廷也很欣慰,以徐荣村扬威异域,诰授奉政大夫,赏戴花翎,候选郎中,真正是光耀门楣。”

    关卓凡说道:“徐荣村洋场前辈,他的公子帮着你办理招股的事宜,想来可以收事半功倍之效。”

    容闳心领神会,说道:“贝子爷说的是,我敢保证,第一个出资认股的,就是徐家。”

    关卓凡点点头,说道:“这个‘轮船招商局’办起来之后,咱们还可以自办保险。现在全中国的船货,都只能向洋人的保险公司投保——这不行,这块肥肉,咱们得自己来吃!”

    赵景贤、容闳、利宾、杨坊,同时喊了一声“好”,相互以目,兴奋之色,溢于言表。贝子爷的高瞻远瞩、奇谋妙思,真是源源不绝,咱们都快跟不上趟了!

    关卓凡兴致勃勃,说道:“有了保险,客人也更放心把货物交由‘轮船招商局’承运。咱们先办水险,再办火险,中国的保险市场,咱们至少要吃掉一半!”

    他顿了一顿,说道:“要叫洋人的船货也都到咱们这儿来投保!”

    *

    关卓凡终于等到了他的两位洋美人。

    迎接“翁贝托国王号”和“杜里奥号”的规格,完全比照迎接关贝子:江苏四品以上官员,上海七品以上官员,在沪各国领事,加上上海各界士绅代表,码头上冠冕云集。

    码头两边,每一边都齐齐整整地站了轩军两个连队,军服笔挺,枪刺如林。

    这四个连队,两个是第三师的,两个是第四师的。第三师那两个,一个白人连、一个黑人连,白人连搁码头左边,黑人连搁码头右边。

    轩军军乐队奏乐。

    有人曾想例牌来一番舞狮舞龙,包括万响鞭炮什么的,被关卓凡坚决地制止了——太不严肃了嘛。

    这是军队——以后,这种传统的“热闹范”,通通给我改成“庄严范”。

    海平线上,终于冒出了四道笔直的黑烟。

    引水船解缆出动。

    关卓凡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加快了。

    此时的他,如同情窦初开的少年,而梦中的女神,即将翩然降临。

    黑烟之下,是白色的帆影,紧接着,两具黑色的身躯浮出了海面。

    愈来愈近,愈来愈清晰。

    关卓凡开始掌心微汗。

    真……大!

    汽笛长啸,巨舰入港。

    打头的“翁贝托国王号”,从舰艏到舰艉,几乎有“望不到头”的感觉,恐怕有……上百米之长?

    关卓凡迅速在脑中搜索着相关的数据,“翁贝托国王号”全长四百一十八英尺,就是……一百二十八米!

    三根巨大的桅杆高高耸立,立桅上伸出巨大的横桅,犹如巨人张开了双臂。

    前桅和主桅,都一上一下,各挂两张四角巨帆。入港的时候,船速减慢,下面的那张帆已经收了起来。

    后桅则挂一张四角帆。

    五面四角帆是横帆,除此之外,舰艏还挂了两张三角纵帆。

    全船这七面巨帆,如云如障,遮天蔽日。

    “杜里奥号”身躯之巨,较“翁贝托国王号”亦不遑多让,关卓凡想起了她的数据:三百零八英尺,就是九十四米!

    我真是迫不及待要投向你们的怀抱啊。

    两艘巨舰的前桅和主桅之间,耸立着两只巨大的烟囱,初初破海而出的四道黑烟,就是它们吐出来的了。

    舰身通体漆成黑色,阳光下闪闪发亮,靠近水线的地方则漆成红色,红黑之间,以白条纹区隔,极其醒目。

    数百名华、洋军人,身着雪白的英国皇家海军军服,在两舰舷侧“站坡”,一根根钉子一般,亦极精神。

    当然,最醒目、最精神的,还是舰艏和舰艉的旗杆上,那两面猎猎飘扬的“红海血睛蓝鲨旗”。

    (今天出了点状况,从早上折腾到现在,今天的这一更只好短了一点,抱歉,明天补上)

    *(未完待续。。)
第一四零章 我只想仰天长啸
    随舰而来的英国人,乃是一个庞大的团队,总数超过一千一百人,这大概是有史以来,英国向国外派出的最大的一个“代表团”了。

    关卓凡派往英国的“海军留学生”,只有一百五十人左右,但仅“翁贝托国王号”一舰,满员就要七百零五人。“杜里奥号”满员的人数稍少一些,也超过五百人。就是说,单靠海军留学生的一百五十人,开都开不回来,更别说发挥战斗力了。

    关卓凡在发给丁汝昌的电报里边,要求他“招用一切必要人员”——那个时候,关卓凡还不晓得两艘巨舰的满员数额。招用超过一千名“必要人员”?这简直是丁总兵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最后,在英国政府的“大力襄助”下,这个任务终于圆满达成。

    这件事情,英国政府真的是格外重视:派往中国的“海军顾问”,绝大多数,都是现役,军衔最高的竟然是将官。

    这远远超出了关卓凡的要求和估计。

    现役和退役的水准是不好比的。军人的水准和他的军衔成正比,而退役的军人中,是很难找到高阶军衔人士的。原因很简单:退役的高阶军官,年纪都大了。含饴弄孙,安享晚年,是他们的普遍生活状态,像安德森那样,远洋万里,异国他乡开发“第二春”,其实是很少见的。

    现役军官为外**队服务,先不说荣誉感、成就感这些东西,单是一个服役年限问题就很难解决。一般情况下。现役军官为外国服务。例牌“留职停薪”。则其在本军中的年资自然停计。这样一来,该军官回国后的升迁必然大受影响,高阶军官自然也就不愿意去国为外**队服务。

    低阶军官和士兵,是可能因外军的高薪,放弃在本军中的年资甚至退出现役的;但高级军官,基本没有这个可能性。

    为此,海军大臣专门向国会提交了一份议案,经过激烈辩论。国会通过特别法案:派往中国的现役军人,在中国的服务时段,计入其在皇家海军的海上服役年资。

    这就不仅是“重视”了,而是已经隐然上升到和美国人“抢生意”,建立英、中联盟的高度了。

    唉,搞得俺都有点不好意思以后和你们翻脸了。

    英国人办事确实严谨,认认真真地和中国签署了相关的合同,其中有一条款着实有意思:英人在华服务期间,若英、中两国发生战争,中国应允许英籍服务人士暂停执行合同。待战争结束始行恢复;英国政府承诺,英、中战争期间。不派该人士任何可能伤害中国利益之差事。

    好吧,俺签。不过,俺估计是不会发生介么尴尬的情形滴:真到了学生打老师那一天,必是学生已经“出师”,则合同期应该已经结束了。

    英**人中,最重要的是以下四位——姓名已经过适当的“中国化”:

    乔百伦,原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副司令,军衔少将,出任中国海军“总教习”。

    海曼奇,原皇家海军学院副院长,军衔准将,出任中国福州海军学堂“总办”。

    说明一下:这个皇家海军学院,设在德文郡的达特茅斯,通称“达特茅斯皇家海军学院”,不是原时空刘步瞻、林曾泰他们上的那个“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那个设在伦敦,要六年后,即1871年才正式开办。

    柯烈福,原皇家海军朴茨茅斯基地副司令,军衔准将,出任中国海军基地“总监”,包括旅顺基地和威海基地。

    狄克多,原皇家海军陆战队舰队分遣队副司令,军衔上校,出任中国海军“助理总教习”。

    还有两位熟人——大爱德华和小爱德华。大爱德华“管带‘翁贝托国王号’”,小爱德华“管带‘杜里奥号’”。

    正常情况下,以“翁贝托国王号”的级别,舰长得是一位上校;以“杜里奥号”的级别,舰长得是一位中校。两位爱德华的军衔都是少校,本来是没有资格统带如斯巨舰的。

    不过,“翁贝托国王号”的吨位,对于英国皇家海军来说,也是开天辟地头一遭,比大小爱德华资历更高的军官,也没有带过这么大吨位的舰只,在这个意义上,大伙儿都是学生,老大别说老二。

    而两位爱德华和中国还在摇篮中的海军,毕竟已经结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