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清-第8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未完待续。。)
第二十一章 小皇帝
    午膳之后,宫中的嫔妃女眷,都有午憩的习惯。但荣安公主躺在秀榻之上,想着将来种种,翻来覆去,却怎么也睡不过去。

    实在睡不着了,索性悄悄起身,披上大衣裳,坐在梳妆台前,打开了自己的镜奁。

    明亮的玻璃镜中,一张原本白玉般的瓜子儿脸,红晕淡染,眼眉如诉,看上去真如娇花照水,芙蓉着露。荣安公主自己瞅着,心跳都不禁快了起来。

    这套镜奁,是西洋样式的,正是“他”进的东西。只不过,名义上,不是送给她的,是送给丽贵太妃的。

    关卓凡每次给宫里边送东西,永和宫是必有一份的,且分量仅次于钟粹宫和长春宫,比其余宫眷,高出一截。因此,一两年下来,永和宫这儿,着实攒了不少贵重精致有趣的洋玩意儿。

    还不止,前一段时间,母后皇太后突然赏赐了许多东西给荣安公主——全部都是关卓凡进给钟粹宫的。留意:是赏给荣安公主,不是丽贵太妃。而且调子很高,派了钟粹宫的总管太监,带了八个小太监,过来颁懿旨、送东西。还有,母后皇太后的贴身侍女喜儿,跟随照料各种物件。

    “此中有真意”,钟粹宫和永和宫,彼此自然“心照”。

    荣安公主想起前事,心头发热,耐不住,搬过一只黑漆莳绘嵌螺钿的小箱子,放到台面之上。

    这是她的首饰箱,表面用金丝银箔和螺钿错杂镶嵌,疏密浓淡。描画出花鸟山水。溢彩流金。栩栩如生,工艺精致细微之处,中土所无。

    这个箱子,也是“他”进的。不过,不是西洋的,而是东洋的。据说,是寄寓大清的日本和樱天皇致送,由“他”转送进宫中。

    打开箱子。三层抽格,随便抽出一格,紫绒衬地上边儿,都是琳琅满目,宝光流动。如果小皇帝见到了,一定会取笑姐姐:“咦,你的嫁妆,可真是不少。”

    荣安公主将最下面的一格抽了出来,放到台面上——这一格,盛的都是“他”送的东西。

    祖母绿的耳坠。金刚钻的耳钉,蓝宝石的戒指。白金绞丝镶金刚钻的手镯,用各色宝石镶嵌拼花的胸针……

    大多都是母后皇太后那次赏赐的。

    美则美矣,可就是太过美了,许多东西,她根本无法佩戴。

    比如,这只白金绞丝镶金刚钻的手镯,上手之后,略一转动,精光闪烁,夺尽旁人目光,什么玻璃翠的镯子都比了下去。可是,这个,太……招摇了!如果传到“西边儿”那位皇额娘的耳朵里,不小心就出来一簸箕的闲话。

    又比如,这只各色宝石镶嵌拼花的胸针,真正是美轮美奂。可是,拿什么衣服来配?别在自己的哪一件衣服上,都不对劲!想来,必得穿洋装,才好搭配的。

    洋装,“他”没进过,自己可没有。再者说了,就算有,也不敢在宫里边儿穿啊。

    只好没人的时候,搬出来,一个人慢慢儿把玩,过过“干瘾”。

    此时,耳坠、耳钉、戒指、手镯、胸针……一件件拿起,一件件放下,脑子中想着这些东西,都是经过了“他”的手的,荣安公主一个小小的身子,和一颗心儿一样,渐渐的热了起来。

    就这样神魂颠倒,不晓得过了多久,突然听得外面有人高喊:“皇上驾到——”

    荣安公主吓了一跳,扭头去看那座鎏金的自鸣钟——这件东西,也是“他”进的。

    呀,已经未正二刻了!

    午憩的人们已经睡醒了,皇帝弟弟也下了学,这是过来串门儿了。

    自己全然不觉——不晓得在这儿坐了多久?

    她手忙脚乱地将首饰格放回首饰箱,赶不及将首饰箱放回原位,先一粒粒扣好自己大衣服的扣子。

    外边想起了小皇帝清亮的声音:“丽贵太妃好!”

    接着,就听到额娘跟小皇帝亲亲热热的说话。

    刚刚扣好最后一粒扣子,外边的丽贵太妃便亲自打起了帘子,小皇帝规规矩矩地说了声:“谢谢贵太妃!”然后跨过了门槛。

    丽太贵妃放下帘子,跟了进来。

    荣安公主并不起身,看了小皇帝一眼,“哼”了一声,说道:“你这是一下学就过来了?你好歹先回‘西边儿’打个花胡哨儿,再过来不迟!”

    小皇帝笑嘻嘻地不说话,丽贵太妃笑骂女儿:“怎么跟皇上说话呢?没点子规矩!”

    转向小皇帝:“皇上想不想吃点儿什么?”

    “上回的笋脯,味道很好,还有吗?”

    “有,有!”丽贵太妃一叠声地说着,“我叫人给皇上取去!”

    出屋子之前,郑重告诫女儿:“不许没有规矩,不许跟皇上拌嘴,好好儿地跟皇上聊天说话!”

    叮嘱了一轮,才掀帘出去了。

    小皇帝坐了下来,说道:“你放心,皇额娘今儿的午觉歇得很迟,现在一定还没有醒过来。到时候,如果问了起来,我就说怕打搅她老人家歇息,所以下了学,先到别的地方逛一逛。”

    荣安公主斜乜了小皇帝一眼,笑道:“哟,皇上也会耍小心眼子了。”

    深宫之中,荣安公主是小皇帝打小儿唯一的伙伴,姐弟俩感情极笃,私底下见面说话,完全脱略礼节。对于小皇帝来说,荣安公主是他唯一能真正述说心事的人,同时,也是唯一能真正拌嘴吵架的人。

    小皇帝和另一位姐姐——敦柔公主,感情也很好。可是,这份感情里边儿,佩服、尊敬的成分,更多一些。和敦柔公主在一起的时候,小皇帝没法子像和荣安公主在一起这样,脱略自在,无拘无束。

    小皇帝笑了一笑,转移了话题:“你额娘今儿的气色,看上去好的很呐。”

    “哟,你还看得出谁的气色好,谁的气色不好?”

    荣安公主左一个“哟”,右一个“哟”,小皇帝多少有点儿不高兴了,皱了皱眉,嘴巴也微微地撅了起来:“你可别看不起人!”

    顿了一顿,笑容重新浮上了脸面,不过,变得有一点儿狡黠了:“照我看,你的气色更好!”

    *(未完待续。。)
第二十二章 皇帝也要求人的
    看着小皇帝似乎“别有深意”的笑容,荣安公主的脸微微地红了,她努力做出不在意的样子,说道:“天天都是这个样子,有什么好不好的?”

    “不对——”小皇帝拉长了声调,“你今儿的气色,就是比从前好!嗯,我晓得了,人逢喜事精神爽嘛!”

    “我有什么喜事……”

    话一出口,荣安公主就晓得不妥,可不该接他这个话茬!

    果然,小皇帝笑嘻嘻地说道:“关师傅晋了郡王,还不是喜事?”

    “刷”的一下,荣安公主的脸儿,由微红而大红,语气立马变得急了:“他晋郡王,是他的喜事,关我什么事儿?”

    “哟,哟,哟!”小皇帝语气夸张地连“哟”了三声,“我‘哟’回给你!怎么不关你的事?师傅晋了郡王,难道不算师娘的喜事?”

    这一下子,荣安公主可坐不住了,她“呼”地一下子站了起来,两弯罥烟眉微微地竖了起来:“你!……”

    顿了一顿,狠狠地说道:“好,我去跟皇额娘说,皇帝不好好念书,跑到我这儿来胡说八道,欺负我!”

    说罢一甩手,扭身就往外走。

    荣安公主口中的“皇额娘”,自然是钟粹宫的那位皇额娘,不是长春宫的那位皇额娘。长春宫的皇额娘,小皇帝看见了,犹如老鼠见猫,当然是怕的;钟粹宫的皇额娘,小皇帝是可以在她面前扭股糖儿撒娇的,可不用怕。

    但是。今儿是过来求人的。不能真把姐姐逼急了。

    小皇帝也急忙站了起来。跨前一步,张开双臂,拦住荣安公主的去路:“别,别,算我胡说八道,我给你陪不是!”

    “赔不是”,只能是口头上的。小皇帝年纪再小,也是皇帝;姐弟俩感情再好。小皇帝也不能给荣安公主打躬作揖。

    荣安公主“哼”了一声,停住了脚步,高高隆起的胸脯急速地起伏着,一时之间,想不定是就这么放过他呢,还是再给他来点儿狠的?

    就在这时,门帘掀开,丽贵太妃端着一个银托盘进来了。

    她一看屋里的情形,就知道姐弟俩又拌嘴了。

    丽太贵妃瞪了女儿一眼,说道:“我怎么跟你说的?不许跟皇上拌嘴。要讲规矩!你都当耳旁风啦?”

    说着,将银盘放到了大理石面紫檀圆桌上。

    小皇帝忙说:“贵太妃。我们好的很,没有拌嘴,没有拌嘴!”

    一边说着,一边微微地扭转头,目光落到了银盘上面:五六样异常精致的点心,包括他爱吃的笋脯;还有一瓶鲜红的玫瑰露,和一个白釉暗花云龙纹的小瓷碗。

    他及时转换了话题,连称呼也换了,笑嘻嘻地:“丽姨,每次到你这儿,都有好吃的,嘻嘻!”

    “丽姨”——即便在私底下,这也是极少见的亲热称呼。

    丽贵太妃的眼睛亮了起来,含笑说道:“也没有什么正经好东西,皇上就将就着用吧——不过,不好用多了,不然,传晚膳的时候,就进不下什么东西了。”

    “是,”小皇帝认认真真、规规矩矩的样子,“丽姨的吩咐,我记住了。”

    宫里的规矩,皇帝和先帝的妃嫔说话,一要礼貌,二要疏淡,三呢,话不能多。今儿这种情形,是极罕见的,丽贵太妃不敢再耽搁下去,又给女儿叮嘱了一两句“守规矩”之类的话,就出去了。

    额娘出去之后,荣安公主又“哼”了一声,说道:“抹了蜜吗?嘴巴还真是甜!”

    小皇帝自顾自坐了下来,抖了抖袍子,笑笑说道:“今儿是过来求人的,嘴巴不甜不行啊。”

    “哟,皇上有啥事求我额娘啊?”

    “不是求丽贵太妃——是求你。”

    “求我?”荣安公主的好奇心,被小皇帝勾了起来,“我能给皇上帮什么忙?”

    “我下边儿说的话,可都是正经话——你得先答应我,不能我说一句,你就立马点炮仗,不然,啥话也说不成了。”

    荣安公主隐约猜到,小皇帝要说的话,必是跟那桩“喜事”有关联的。她咬了咬嘴唇,说道:“我不点炮仗,可你也不能太口没遮拦。”

    “行——咱们这是说定了?”

    “说定了。”

    “唉——”小皇帝长长地叹了口气,然后,陷入了沉默。

    荣安公主等了好一会儿,见他还是没有动静,不由微微皱眉,说道:“你光在这儿唉声叹气的,又不说话,什么意思呢?”

    “我在想,”小皇帝开口了,慢吞吞地说着,“你和二姐都出了阁,这宫里边儿,就只剩我一个人了。我以后这日子,可就难过了。”

    “二姐”,指的是敦柔公主。还有一位“大姐”,恭王长女,敦柔公主的亲姊姊,荣寿公主。不过,小皇帝对这位“大姐”,一向是忌惮的——这不奇怪,就连圣母皇太后都要让着荣寿公主三分,何况小皇帝?

    也是因为这个,在感情上,小皇帝对荣寿公主,就远不如对荣安公主和敦柔公主那么亲近了。

    小皇帝这几句话,荣安公主听了,心里不由黯然。她微微张了张嘴,发觉竟是无可安慰。

    皇帝弟弟的心境,她完全能够理解。但是,你莫非来求我不要“出阁”?这可是办不到的事情!

    小皇帝偷偷觑了荣安公主一眼,对姐姐的神情、反应基本满意,于是话头一转,大发牢骚:“关师傅的功课,一年下来,也上不了几堂!不晓得他是太忙了,还是根本没把弘德殿的差使放在心上?唉!”

    荣安公主冰雪聪明,隐约猜到小皇帝要“求”她什么事情了。于是平静地说道:“一定是太忙了。他又要打仗,又要阅兵,一年下来,拢共在京里也呆不上几天,这可是没法子的事情。”

    小皇帝妒意大生,很想刺她一句:“哟,还没过门呢,就帮着老公说话了!”

    不过,自知这种话决不能出口,不然姐姐非跟他翻脸不可。

    忍了忍,继续说自己的话:“好长一段日子了,见天儿都是倭仁、徐桐他们的功课,我都快闷死了!”

    荣安公主微微皱眉,说道:“倭师傅、徐师傅他们,你就算在背后,也不好直接叫名字的,不然……”

    小皇帝打断了荣安公主的话头:“我晓得!这不是在你这儿嘛!出去外边儿,我不会乱喊乱叫的!”

    “就怕你说顺嘴儿了……”

    小皇帝真不耐烦了:“好了好了!我上了一天的学,不要到你这儿来还要受教训!”

    *(未完待续。。)
第二十三章 好姐姐
    这种时候,荣安公主的分寸拿捏得最好,不会和小皇帝继续驳嘴,以免进一步激怒他,因此默然不语。

    小皇帝见荣安公主不说话了,自觉对姐姐的口气冲了一点儿,心下微感歉疚,说道:“翁师傅还好,倭师傅、徐师傅两位,真的是闷煞人!”

    这句话,一是继续诉苦,表示自己前言不虚;二是把“倭仁、徐桐”改成了“倭师傅、徐师傅”,表示“朕从善如流”之意。

    荣安公主依然不说话。

    “关师傅的功课最有趣,”小皇帝一边儿觑着姐姐的脸色,一边儿慢吞吞的说道,“唉,我也不晓得,怎么说才不会冒犯你——我是说,好姐姐,你出了阁,得空儿了,倒是帮我……吹一吹枕头风,叫关师傅好好儿地在弘德殿当差,别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他——他又不吃亏!我这个,嗯,承情不尽!”

    说吧,站起身来,居然对荣安公主松松地做了个揖。

    荣安公主面红如霞,听到小皇帝说什么“吹一吹枕头风”,几乎就坐不住了,见他如此,吓一大跳,赶忙也站了起来,偏过身子,向旁边让开了一步,意思是不敢受皇帝的礼,嘴里嗔道:“你这是干什么!”

    小皇帝笑嘻嘻地说道:“我拜师的时候,给关师傅行礼,就是作揖的——这个揖嘛,给师傅做一个,再给师娘做一个,这是……‘好事成双’嘛!”

    荣安公主的脸儿,红得几乎要着起火来。但眼下情形。又势必无法发作小皇帝。只好狠狠瞪了他一眼。

    “好姐姐……”

    半响,只听荣安公主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说道:“也罢了。”

    声音虽低,但小皇帝听得真切,不禁大喜:这就是允了!

    虚虚地拱一拱手:“谢了!”

    荣安公主不出声,敛衽还礼。

    小皇帝心境大好之下,忍不住就要“口没遮拦”:“二姐是个薛宝钗,你是个林黛玉,你俩一块儿嫁过去。关师傅的桃……这个运气,还真是好到不得了!”

    荣安公主又好气,又好笑,小皇帝的这个话,不能不驳,不然就是自认“林黛玉”了。

    “你别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