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大司马-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庄子有意维护蒙仲,庄伯脸上怒意一滞,想来他也猜到,这其中定然有什么他所不了解的内情。

    其中真相如何,庄伯暂时没工夫去询问,见蒙仲扶着庄子走向居内,他吩咐诸子道:“蒙遂、武婴、华虎,你们三人立即到蒙亳城内,请城内医者到居上为夫子诊断一番。向缭、乐进、乐续,你们三人立刻烧一锅水,为夫子煮一锅鱼汤驱寒。”

    “是!”诸子拱手领命。

    吩咐完毕后,庄伯这才回到庄子居住的正屋,向蒙仲询问究竟发生了何事。

    在听完蒙仲的讲述后,庄伯不得不承认这件事还真不能怪蒙仲——要怪就怪庄子自己手闲,你说你就算要放走鱼篓网内的那几条鱼,也得考虑一下你已过七旬的年纪啊。

    明明蒙仲这名弟子——虽然庄子暂时并不承认——就在旁边,为什么还要自己动手呢?

    当然,这些埋怨庄伯自然不敢直言,他只能责怪蒙仲,并告诫蒙仲日后一定要看好庄子,免得再发生类似的事故。

    对此,蒙仲当然是虚心接受。

    毫不夸张地说,今日看到庄子掉到河里,他亦是吓得魂飞魄散——前几日他方面顶撞庄子,都没有今日的情绪波动来得大。

    大约半个时辰后,向缭、乐进、乐续等人熬好了鱼汤,端到庄子卧榻前。

    庄子喝完鱼汤,继续歇养。

    晚上的时候,蒙氏一族的长老蒙荐用马车载着景亳城内的名医,一同前来探望庄子。

    原来,当蒙遂、武婴、华虎三人到了景亳一带后,由于当时天色已晚,景亳城已经关闭了城门,因此蒙遂便带着武婴、华虎二人求助他祖父蒙荐。

    蒙荐在听说了原因后,立刻使用他蒙氏一族在景亳的影响力,叫城门守卫打开了城门,然后找到了城内颇有名气的医者,用马车载着后者马不停蹄地赶来。

    至于蒙荐为何会跟着来,想来也是想了解一下情况——毕竟蒙遂、武婴、华虎都不清楚庄子为何落入水中的原因,蒙荐担心这件事牵扯到蒙仲。

    不过到了庄子居,了解了事情真相后,蒙荐才知道虚惊一场。

    在经过诊断后,那名医者对庄伯、蒙荐以及蒙仲等诸子说道:“夫子并无大碍,只是受了些惊吓,又有些体虚夫子上了年纪,体虚很正常,在下为夫子开一副养气补血的药单,夫子喝了药,歇养几日就没事了。”

    众人闻言这才放心。

    不过随后那名医者又告诫道:“另外,夫子终归上了年纪,今日虚惊一场,未必日后亦如此,是故,在下希望以后身边人能更加警惕,莫要再发生类似的事故。”

    在蒙仲面色尴尬连连点头之时,庄伯若有所思。

    事实上庄伯也知道,今日之事不怪蒙仲,说到底,只是因为当时跟随在庄子身边的人就只有蒙仲,是故当蒙仲忙着其他事时,就难免顾及不到庄子那边。

    因此庄伯觉得,日后庄子出游,除了蒙仲跟随在旁以外,最好还是再派几人,随时随地地看着庄子,免得再发生类似的是故——当然,这事得经过庄子的允许,毕竟庄子的心态已不同于二十年前,不喜欢太多的人跟在身边。

    由于此时夜色已深,于是庄伯便招待蒙荐与那名医者在居内住了下来。

    期间,长老蒙荐将蒙仲、蒙遂二人唤到跟前,笑着问道:“这么说,你二人已成为庄子的弟子了?”

    蒙仲摇摇头,说道:“夫子还不承认我等是弟子,只是授业而已。”

    “哈哈,那也足够了。”蒙荐捋着髯须一脸宽慰之色。

    在他看来,既然已学于庄子,那就是庄子的弟子,至于庄子本人是否承认,他认为这只是时间问题——都开始教了,难道还会不承认么?

    于是他叮嘱蒙仲、蒙遂二人道:“老夫看来,夫子暂未承认你等是他弟子,不过是你等暂时学无所成,只要你们诚心请教夫子,夫子日后终究会承认的。仲儿、遂儿,老夫对你二人甚为期待,我蒙氏当代小辈当中,老夫唯独就看好你二人,以及蒙擎之子蒙虎”

    “蒙虎?”

    蒙遂脸上露出颇为夸张的表情。

    虽然彼此都是关系极好的小伙伴,如果说蒙仲比他有天赋,他承认,但如果说蒙虎亦比他有天赋,那他蒙遂就万万不能接受了——那家伙一天到晚没个正经,能有什么出息?

    蒙荐笑而不语。

    当代蒙氏小辈当中,论聪姿他最看好蒙仲,其次就是他的孙子蒙遂,至于蒙虎,一个十来岁就能与其父蒙擎过上好几招的小辈,日后能会是寻常人物么?

    我蒙氏一族的将来,怕是就落在这三个小子身上了。

    蒙荐捋着髯须心中暗想道。

    随后,三人又聊了片刻,从庄子的事聊到了蒙氏一族前一阵子举办的夏祭与飨礼上。

    据蒙荐所言,蒙仲的母亲葛氏在夏祭与飨礼期间看中了一名叫做华妤(yu)的华氏一族年轻女子,希望前者代为说亲,使这名女子能嫁给她的长子蒙伯。

    而麻烦的是,并不单单只有葛氏相中了华妤,后者凭着不俗的容貌,以及其娘家在华氏一族中不低的地位,故而出现了不少倾慕者,既有蒙氏一族内部的,亦是其他家族的。

    这种事并不罕见,比如蒙仲的母亲葛氏,她当年除了蒙瞿以外,也有其他的倾慕者,只不过最后是蒙瞿赢娶了葛氏而已。

    是的,是赢取,而不是迎娶。

    在诸家族的通婚中,倘若出现一名女子同时被几名男子看中的事,那么,各家族就会联合举办一个类似比赛的形式,让这些年轻男子比试,由最后的优胜者迎娶那名女子。

    至于比试什么,看似是比试武艺,实则是考验品德。

    不错,这个类似比赛的形式,就叫做射礼。

    射礼是周礼延续下来的一种礼仪,分大射、宾射、燕射、乡射四种。其中周天子用大射,各国诸侯相朝用宾射、宴饮用燕射、卿大夫用乡射——蒙氏、葛氏、华氏等家族,其家主便是士大夫的爵位。

    虽然规格礼仪或有不同,但射礼的本质是一样的,据记载,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德行矣。

    简单地说,即通过举弓射箭时的姿势与情绪以及是否能命中箭靶,来判断这个人的品德——世人认为,只要一个人内心端正,他射出去的弓箭就必定能命中目标,否则,就不能中。

    曾经周王室用射礼来考验、训勉诸侯,到后来射礼逐渐成为世俗常见的一种礼仪。

    尤其儒家,还将射礼定义为‘君子礼仪’中的一种。ps:心不正就不能必中,这话是对的,心有旁骛肯定不能必中;但射不中就一定是‘德行不端’,怎么看都感觉过于唯心。

    总而言之,为了争取那名叫做华妤的女子,蒙仲的兄长蒙伯,如今被兄弟俩的母亲葛氏拜托给蒙虎的父亲蒙擎严加调教,希望儿子能在十月秋收后各家族间举办的射礼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迎娶葛氏心仪的长儿媳人选华妤。

    哦,蒙虎的父亲蒙擎,也就是蒙羑的长子,即蒙氏家族现如今的家司马,论兵器与弓马,在蒙氏一族中堪称是佼佼者。

    “蒙擎叔啊”

    与蒙遂对视一眼,蒙仲忍不住暗暗为兄长祈祷。

    要知道,蒙虎的父亲蒙擎,那可是一个相当严肃而严厉的男人,别说蒙仲、蒙遂,就算是蒙擎的亲儿子蒙虎看到父亲,那也是老鼠见到猫般畏惧,甚至于瑟瑟发抖。

    如今母亲将蒙伯委托给蒙擎,不用说蒙擎会极其严格的教导蒙伯,搞不好蒙伯都要脱层皮。

    当然,倘若日后蒙伯能在射礼中取得优胜,迎娶了华氏之女华妤,那眼下的磨砺倒也是值得的。

    “除此以外,族内并无大事,你二人也无需牵挂,安心在此地侍奉庄子,向其请教学问即可。”蒙荐捋着胡须叮嘱道。

    蒙仲、蒙遂二人点点头。

    晚上入睡前,蒙遂问蒙仲道:“阿仲,你兄擅长射箭么?”

    蒙仲摇了摇头。

    其实在蒙氏子弟在满十岁后,就会由族内的家司马负责开始教授这些族子最基本的武艺,弓术亦包含在其中。

    但由于父亲事后,兄长蒙伯已替母亲葛氏承担起大部分的农事,因此倒也没太多的空闲在这方面锻炼,纵使如今葛氏拜托家司马蒙擎单独教导,兄长蒙伯最终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蒙仲亦不敢保证。

    但愿兄长能在射礼中取胜,不会发生什么变故。

    蒙仲暗自祈祷道。

第18章 第二堂课() 
九月初九,原定今日庄子授业的第二堂课,但是由于前天庄子出游时不慎掉入水中,受了些风寒亦受了些惊吓,因此昨日当庄子准备像前一次那样先单独教授蒙仲时,遭到了庄伯与蒙仲二人的同时劝阻。

    毕竟相比较耽误一日的课程,当然还是这位庄夫子的身体状况更为重要。

    但遗憾的是,庄子性格固执,既然原定今日要教授诸子学业,那么就一定要履行约定——实在是没有人能拗得过这个老头。

    可话说回来,今日的课程应该教授什么呢?要知道昨日庄子在卧榻上歇养了一整日,可没有事先单独给蒙仲授课啊。

    想了想,庄子决定让蒙仲将昨日他们出游时所发生的故事告诉诸子,尤其是那只‘有违天道’的鱼篓网,借这间亲身经历之事,让诸子能对天道有更深刻的理解。

    于是乎,当庄子端着药碗坐在一旁喝汤药的期间,蒙仲详细地将当日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诸子。

    值得一提的是,当蒙仲绘声绘色地讲述庄子当时落入水中后,如何艰难地在水里挣扎,底下的诸子们想笑又不敢笑,着实憋得有些难受。甚至于,就连庄子都忍不住频频目视蒙仲,那眼神仿佛是在责怪蒙仲:这将这事说得那么详细做什么?

    在听罢故事中庄子与蒙仲的对话后,底下的诸子们陷入了沉思。

    从庄子与蒙仲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庄子并不抵制杀生,就像他并没有阻止蒙仲杀死那两条鱼给他师徒二人充饥,因为庄子觉得,人为了填饱肚子而食鱼,则也是符合天道的——毕竟人就是天道下万生万物的其中之一。

    跟讲究君子远庖厨的儒家思想不同,儒家当今的圣人孟子曾说过,君子之於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但试问,儒家君子有几位是一辈子吃素的?

    也就是说,儒家君子虽然看不得杀生,但吃还是要吃的,也难怪庄子曾经多次抨击儒家思想“虚伪”。

    在这一点上,道家思想就很坦率、朴实,认为无论人食禽兽,还是禽兽食人,都在天道运作之下,并无善恶之说——善恶的观点,也不过是人自己提出来的罢了,天道下原本并无善恶之说。

    庄子真正要抵制的,是在‘盈余’情况下继续残害生灵,就拿当时来说,庄子认为他与蒙仲二人食用了那两条鱼就足以填饱肚子,何必再让其余的鱼失去自由而死呢?

    从这一点延伸下来,庄子亦反对战争,他认为,只要各国的君主贤明,像先古时代的尧舜禹汤般贤明,鼓励国民多事生产,且放宽税收的额度,国民就不会受到饥饿,而国家纵使不抢掠其他国家亦能变得富强。

    “夫子,关于那只鱼篓网,学生有惑请教。”

    当蒙仲提到庄子希望他毁掉那只鱼篓网时,蒙遂不解地问道:“夫子认为那只鱼篓网乃是‘非道’,希望阿仲将其毁去,可是凭借此物,学生等人每日只需花费很短的时间与精力便能捕捉到足够居内所有人食用的鱼,这样一来,学生等人就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先贤的思想”

    蒙遂的意思,即保留一部分鱼篓网,不滥造滥用。

    在旁,以往负责钓鱼的华虎听得连连点头。

    不得不说,在见识过鱼篓网捕鱼的便利后,他实在不希望再像以往那样用钓竿去钓鱼,既花费精力,都未必能保证收获。

    庄子思忖了一下,本打算提笔在竹牌写下解释,但在看了一眼蒙仲后,他改变了主意——他想听听蒙仲对此有何看法。

    毕竟,虽说当时蒙仲的确当着他的面摧毁了鱼篓网,但未见得是心悦诚服。

    在得到庄子的示意后,蒙仲沉思了一下说道:“不瞒夫子,其实我也觉得阿遂的话不无道理。不过,夫子的担忧我或多或少也能猜到。夫子想必是不希望改变原来渔人捕鱼的方式,以往渔夫捕鱼不易,是故,他会珍惜每一条捕捉到的鱼,且他捕捉到的鱼,多半不会对河里的鱼群产生较大的影响。但倘若出现了更为便利的方式,暂且不说渔夫未必还会如先前那般珍惜捕捉到的鱼,先说世人驱利的本性,或会有人利用鱼篓网大肆捕捉河鱼,导致河鱼绝迹。我听说晋国曾经禁止博戏(赌博),犯者重责,明明参与博戏的赌徒很少,可为何晋国还要制定严厉的刑罚?我觉得,这可能是因为制定这项法律的人,觉得博戏会助长人‘试图不劳而获’的心思,就好比诸国都看重农事、抵制商事,无非就是因为从商获利快,倘若人人因为逐利而去从商,就再也没有人肯踏踏实实地在田地里耕种。这两者的道理是一样的。”

    此时,庄子已然放下了手中的药碗,在听完蒙仲的解释后,他颇为惊讶地点了点头。

    蒙仲是否甘心摧毁鱼篓网,这点庄子仍不得而知,但此子在这件事中的见解,确实值得庄子感到惊讶——尤其是蒙仲点到了世人趋利的本性,这正是庄子希望摧毁那只鱼篓网的原因,因为他不想这种便利的捕鱼工具流传出去,从而使得江河湖泊内的鱼因为遭到世人的大肆捕捉而绝技,且最终害了世人自己。

    从这一点也不难看出,庄子的确高傲,他对世人的看法也往往会朝着不好的那面演变——可能是他觉得当时乃道亏之世的原因吧。

    旋即,庄子提笔在一块竹牌上写道: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竭泽而渔这个典故,源自春秋时期晋文公幕下重臣雍季。

    当时正值晋文公与楚成王争夺中原霸主地位时的关键战役城濮之战——即晋秦齐宋四国联盟对战楚曹卫郑诸国联盟的这场中原大战的末期。

    那时,晋国的国力虽然还在上升阶段,但却未必能稳胜强大的楚国,于是晋文公便问计与心腹重臣狐偃,而后者献上了欺骗的计策——即避退三舍典故的由来,晋国军队借口曾经晋文公对楚成王那他日若不幸对立,我当为您避退三舍的承诺,后退三舍(九十里)之地,示敌以弱,骗取楚军深入敌境,最终被晋军击败,从而一举奠定了晋国称霸中原百年的伟业。ps:详细以后再提。

    而当狐偃献上这招计策时,晋文公亦请教了雍季,当时雍季对晋文公就说了这句话: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来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来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雍季意在告诉晋文公,想要打败楚国称霸中原,最根本的还是要依靠军队、依靠国力,倘若使用欺诈的手段,就算能得到一时的收获,但对方下次就不会再上当了。

    晋文公深以为然,于是在这次城濮之战用狐偃的计谋击败了楚国后,致力于发展晋国自身,这使得在长达百年的晋楚争霸中,楚国终究无法击败晋国而成为中原霸主,直到一百年后楚庄王横空出世。

    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