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大司马-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子戴武点点头,旋即不动声色地看了一眼蒙仲。

    因为据他所知,蒙仲以及目前已离开逼阳的乐毅二人,早就把守城的准备做完了,比如说,早早就准备了大量的木头储备在城内,既能用做柴火,也能用做砸向攻城齐军的檑木。

    除此之外,蒙仲还派士卒在逼阳城内征收了许多油。

    总而言之,这些细致的准备,蒙仲、乐毅二人早就做完了,这也是太子戴武越来越信赖的蒙仲的原因心思缜密、做事非常细致。

    见太子戴武似乎没有明白自己的意思,萧戗索性直接挑明道“太子,老臣指的是整编士卒的事,您看城内的士卒,既有您亲率的近六千士卒,亦有戴盈之军司马留守三千士卒,再加上以我萧氏一族为首的八千各家族子弟,秩序混乱、难以统一调度,不如先整顿一下,有利于守城。”稍稍一顿,他又接着说道“然后,再选出一人为主将,其余为下将,如此还能统一调度。”

    “……”

    太子戴武闻言深深看了一眼萧戗。

    不得不说,这位太子自从十来岁起,就开始接受惠盎的教导,然后再等稍微大了,惠盎又推荐了薛居州教导他,正因为被惠盎与薛居州二人教导了十几二十几年,以至于他如今年过三旬,连儿子都有十一二岁了,但仍显得颇为憨直,说得难听点,就是说他无论做什么事都一本正经、循规蹈矩,仿佛看起来憨傻憨傻。

    然而这并不表示这位太子殿下就真的傻,毕竟他可是惠盎、薛居州二人教导出来的、他二人自认为“最完美”的太子储君虽然在蒙仲看来,这位太子殿下过于循规蹈矩,以至于没什么威势。

    “推荐一人为主将……”

    喃喃念叨了一句,太子戴武忽然微笑着问萧戗道“那不知萧大夫瞩意何人呢?”

    “太子殿下误会了。”

    萧戗活了那么一把年纪,岂会不知太子戴武有点不高兴了,立刻说道“在老臣率军增援逼阳之前,乃是蒙司马辅佐太子守住了逼阳,功不可没,老臣当然是推荐蒙司马担任主将,岂敢有别的心思?只不过,老臣担心蒙司马一人力薄,是故想推荐几个各家族的年轻子弟作为蒙司马的部下,共同辅佐太子殿下守卫逼阳。”

    『原来是想给族内的后辈铺路。』

    太子戴武恍然大悟,脸上的笑容顿时就变得真诚起来。

    反正在他看来,逼阳的主将肯定是得属于蒙仲的,毕竟经过这段的相处,他对蒙仲可谓是越来越钦佩。

    毫不夸张地说,这几日太子戴武从蒙仲身上学到了不少有关于带兵打仗的知识,若非蒙仲年纪实在太小,暂时还不能服众,他都有心拜蒙仲为师、向后者学习兵法。

    毕竟有他父亲宋王偃的例子在前,太子戴武认为,他作为宋国日后的君主,必须懂得带兵打仗若日后成为君主的他就不敢出面对抗齐国的军队,又如何要求其他人奋力反抗呢?

    在这一点上,戴武非常仰慕他的父亲宋王偃,毕竟宋王偃就像赵国的赵武灵王一样,都是一位只要国家陷入战争便都会毅然率军出征的君主,非常有魄力,跟那些只会躲在王宫命令前线将士拼死作战的君主截然不同。

    “原来如此,此事萧大夫自便即可,确实我逼阳急需年轻的人才。”

    “多谢太子殿下。”

    一番话下来,太子戴武与萧戗都很满意。

    至于蒙仲,心中也很高兴。

    倒不是因为得到了主将的位置,毕竟作为道家弟子,他对功名利禄并不是很在意,但问题是,唯有得到主将的位置,他才能指挥调度城内的兵卒,不至于重演在赵国时因人微言轻导致己方战败、连赵主父都死于内乱的惨剧。

    “军司马蒙仲,请务必竭力辅佐戴武守卫逼阳。”

    待萧戗心满意足地离开之后,太子戴武半开玩笑地对

    蒙仲说道。

    作为宋国的太子,又是前线战场的总指挥,太子戴武还是有权提拔蒙仲为军司马的。注军司马,即统率最起码一军兵力(一万两千五百人)的主将,也可以称呼军将。

    蒙仲笑了笑,旋即由衷地说道“太子的美意,在下明白,只是在下在宋国籍籍无名,如若由在下出任军司马,不至于激励城内的士卒,再者,我暂时也不想让我义兄田章得知是我……”

    “我明白你的意思。”

    太子戴武抬手打断了蒙仲的话,正色说道“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我会按照你的意思出面激励城内的士卒,但在戴武心中,逼阳的军司马,唯你蒙仲!……这样,先由我暂时揽下你的战功,待等这场仗结束之后,再由我亲自在父王面前为你表功,介时,你就是我宋国真正的军司马。”

    蒙仲愣了愣,这才意识到太子戴武是准备提拔自己。

    他失笑说道“尚未弱冠的军司马,不会引起旁人的惊疑么?”

    太子戴武笑着说道“父王素来我行我素,作为他的儿子,我亦是这样的人呢。”

    说罢,他拍了拍蒙仲的肩膀表示亲近,旋即郑重其事地说道“戴武不通兵法,但也晓得逼阳不容有失,否则齐军便可以长驱直入进犯彭城……一切都拜托你了!”

    听闻此言,蒙仲好似忽然感觉有千斤重担压在肩上。

    他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抱拳说道“请太子放心!”

    旋即,太子戴武便离开了,只留下蒙仲、蒙虎二人站在城头。

    前段时间他来不及多想,直到今日太子戴武提及,他才想到逼阳城的关键之处,而他作为逼阳城的主将,自然难免会承受压力。

    在赵国失败了,他们仍可以返回宋国,可倘若这场仗败北了,导致宋国沦陷,他们又该去哪呢?

    “逼阳,不容有失!”

    半响后,蒙仲目视着城外,低声说道。

    他的声音很轻,但却斩钉截铁。

    听闻此言,反着身靠在城墙边上的蒙虎歪了歪脑袋,素来无所畏惧的他,咧了咧嘴回应着蒙仲“是啊!”

    当日下午,太子戴武将逼阳城内的县府召集了军中的若干将领,以及萧戗等各家族的族长、家司马以及被提名准备提拔的年轻子弟。

    在铺垫了一番话后,太子戴武将此前宋王偃交给他的符节,正式交给蒙仲,至少在这群人当中为蒙仲“正名”,委任他的一军主将。

    原先太子戴武麾下的那几名将领,对此并不感到意外,萧戗以及个别家族的族长与家司马们,或有或少也得知了一些情况,唯独那些不知情的各家族年轻子弟,对此感觉颇不可思议。

    毕竟他们这些人好歹都已经过了弱冠之龄,而蒙仲明显看起来比他们还要小,何德何能成为一军主将?

    不得不说,这也是蒙仲此前推辞军司马之职的原因,毕竟他在宋国没什么威望,若撇开太子戴武,那些宋军士卒并不见得会听从他的命令。

    随后,由蒙仲出面正式了几位镇守四面城门的守将。

    北面城门,由太子戴武原麾下行司马「边寇」把守;西面城门,由戴盈之麾下行司马「墨横」把守;南面城门,由曹氏一族家司马「曹偿」把守;东面城门,由向氏一族家司马「向触」把守。

    这四位,皆是太子戴武与萧戗推荐的佼佼者。

    而除此之外,太子戴武与萧戗又推荐了「荡虞」、「舍倾」、「向恺」、「桓防」、「焦历」等十几名目测在二十几岁到三十几岁左右的年轻人,蒙仲皆逐一对他们安排职务。

    不得不说,这其中大部分人当时看向蒙仲的表情都很古怪,私底下琢磨蒙仲的底细,不清楚蒙仲到底是从哪冒出来的,怎么如此年轻却能被太子戴武委以重任。

    这不,向氏一族家司马向触的弟弟向恺当时就质疑蒙仲道“此子与我侄子年纪相仿,且我从未听说过他,何德何能担任军司马?”

    当时太子戴武就只说了一句话“就凭他能抗拒匡章而丝毫不落下风!”

    听闻此言,在场诸人大多惊诧地看向蒙仲,就连向恺亦不敢再说什么。

    毕竟匡章的名声还是很响亮的。

    事后,蒙虎私底下对蒙仲取笑此事道“当时这帮人眼珠子都瞪出来了,幸亏太子没说你与田章相互称兄道弟,否则这帮人还不知是什么表情。”

    蒙仲笑了笑,随口吓唬蒙虎道“好了,你也莫要到处说这事,免得到时候还怀疑我通敌,也怪麻烦的。……终归我与田章义兄目前各为其主,有些事还是要注意一下。”

    “唔。”蒙虎点点头。

    不能否认蒙仲猜的很准,三日后,即七月十九日,齐军果然展开了对逼阳城的围攻。

    当日参与围攻逼阳城的齐军总共有三支,即田敬、田触、田达三名齐将各自率领的军队,据分布的位置来看,田敬应该是主攻北面,而田触与田达则分别攻打南面与西面。

    再看三者麾下军队的兵力数量,不难猜测田敬军是主攻,而田触、田达二人则负责牵制逼阳城内的守军。

    而此时,逼阳城内也基本上完成了整顿事宜,虽然实力与士气未见得有多大改善,但至少比此前容易调度,不至于出现混乱。

    辰时前后,得知齐军姗姗而来,蒙仲与太子戴武、萧戗等人登上了北面的城墙。

    在这里就要提一提逼阳城的优势。

    可能会有人误以为,城邑与城郭,也就是内城与外城,应该是呈「回」字状分布,但实际上并不是,也有很多城池是「囙」字状的,即有一侧其实只有一道城墙,而并非两道。

    曾经的逼阳亦是如此,它的北面只有一道城墙,并无外城,但为何说它有优势呢,那是因为当年晋景公将逼阳赠予宋国后,宋国为了守住这座用来让十三国联军攻打楚国的城池,特地又在「囙」字状的城池外,又造了一圈城墙,即「口」字外墙内又有「囙」字内城,除北侧是两道城墙外,其余三面都是三道城墙。

    这也是田章一直不想强攻逼阳的原因,毕竟强攻这样一座城池,齐军必定会损失惨重,更别说这座城池内还藏着一个“嬴疾”。

    但现如今齐军已没有办法,宋国的戴不胜、戴璟等人都已经反攻到齐国境内了,齐王田地迫切要求田章尽快击败宋国哪怕不能一口气吞并宋国,最起码也得让宋国臣服,主动割地求饶。

    因此,为了尽快击败宋国,迫使宋国臣服,田章唯有加紧对彭城的进攻,而想要毫无顾虑地进攻彭城,逼阳这颗钉子,就必须先将其拔除。

    约小半个时辰后,北面的齐军已在逼阳北郊排兵布阵完毕。

    大致是八个兵阵,前中各三个兵阵,两个兵阵殿后,目测每个兵阵约五千人。

    俗话说兵过一万、无边无际,这话固然是稍微有点夸张,但不可否认,当田敬麾下四万齐军皆布阵于北郊之后,蒙仲站在逼阳城的城墙上观望,俨然有种视线范围内皆是齐军的感受。

    逼阳城内才多少人?

    纵使城内人口加上一万八千名驻军,人数恐怕也只是稍微超过城外的齐军而已。

    这还没算上西郊、南郊那两个方向的齐军。

    “咚咚咚、咚咚咚”

    渐渐地,远处的齐军擂起了战鼓,那沉闷的鼓声,仿佛砸在逼阳城上诸人的心头,让他们的神经不由得随之一颤一颤。

    “擂鼓!”

    蒙仲面无表情地下令道。

    听闻此言,逼阳城上亦响起了战鼓声。

    而就在这时,齐军的阵列后响起一阵号角声。

    “呜呜呜呜呜呜”

    三声号角响过之后,当时就见到齐军前排整整三个兵阵,目测约一万五千名士卒,缓缓朝着城墙而来。

    隐约可见,这些士卒或推着冲车,或扛着攻城长梯,神色肃穆。

    “弓弩手就位!”

    随着一声喝令,闲杂等人包括步卒纷纷后退,弓弩手们则站在城墙边上。

    近了,更近了!

    待等那一万五千名齐军即将进入城墙一箭之地时,这些齐军的阵列中忽然爆发出一股强劲的呐喊“杀!”

    旋即,一万五千名齐军速度朝着城墙疾奔而来,仿佛决堤的洪水一般。

    见此,蒙仲立刻示意太子戴武道“太子!”

    太子戴武会意,为激励城上的宋军士卒,只见他拔出腰间的利剑指向城外的齐军,高声喊道“诸君,逼阳身背后即是彭城,不容有失!我等若败,则千千万万同胞将沦为亡国之人,为了我等的亲眷不至于沦为齐人的阶下之囚,请诸君务必奋战守城,击退齐军!……待击退齐军,人人升一级爵,赏田地百亩!”

    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太子戴武这番动之以情、诱之以利的话,顿时让城上的宋军士气大振。

    而同时,蒙仲亦挥手下令道“放箭!”

    一声令下,逼阳北城墙上箭如雨下,清楚可见城外的齐军在遭到箭雨的洗礼后,有不少人纷纷倒地。

    但遗憾的是,逼阳城内的弓弩手还是太少了,相比较一万五千名齐军士卒相差悬殊,以至于虽然当即就让齐军付出了数百名士卒的伤亡,但却挡不住其余齐军士卒趁机冲到城墙,将一架架梯子架在了城墙底下。

    “白刃!”

    随着蒙仲大喝一声,这场攻城战正式展开。skb6wswl

第202章逼阳之战二二合一() 
“杀啊!”

    “快快快!”

    “莫要让他们上来!”

    “顶上去!顶上去!”

    在一片乱糟糟的逼阳北城门下,只见齐军士卒们将一架架攻城长梯架在城墙底下,企图攀等梯子着涌上城墙。

    看着城下黑压压的一大片齐军,手持利剑站在墙头的蒙仲双眉紧皱。

    在他看来,作为守城利器,那么自然是弩机最优,比如此刻,如果逼阳城内能够两千具弩机,定能让城外的齐军承受巨大的代价。

    但遗憾的是,弩具在当代属于具有一定技术力的产物,若是制作不到位,那么制作出来的弩具就只是徒具其形,不具备强劲的杀伤力,这就导致这种具有一定技术力的兵器仅只有个别几个国家的工匠有能力打造。

    比如韩国,「天下劲弩皆出自韩」的美誉可不是随便得来的。

    至于宋国,宋国虽然也能仿造韩国的弩具,但无论产量还是质量,都远远不及韩国。

    当然,放在这会儿,蒙仲可不会去管什么质量不质量,总之只要给他足够多的弩机即可,毕竟城下的齐军士卒已经多到了闭着眼睛都能射中的地步。

    整整一万五千名士卒!

    齐将田敬对逼阳城北城门一带展开的首轮攻势,比佯攻西城门的田达、佯攻南城门的田触二人麾下的齐军数量还要多,以至于此刻站在城上放眼望去,视线范围内到处都是齐军士卒片刻之前蒙仲还不觉得,毕竟当齐军列队在远处的时候,他从城上观瞧齐军,对面的齐军也只有巴掌大的那么几块,直到此刻齐军逼近城池,他才明白何谓汪洋一般的攻势。

    “这即兵法中所说的‘蚁附之势’吧?”太子戴武小声询问着蒙仲。

    “唔。”蒙仲点了点头。

    所谓「蚁附之势」,即让士卒们像蚂蚁一样攀附城墙的一种攻城战术,也是世上最常见的攻城战术,其优势体现在当防守方缺少弓弩等远程打击手段的时候,攻城的士卒能源源不断地借助长梯涌上城墙,与城墙上的防守方士卒展开拉锯厮杀,说白了即完全用人命来堆砌胜利。

    不过它的缺点也很明显,比如此刻,蒙仲可以让城墙上那些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