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大司马-第2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意义重大的城池——正是在宜阳失守之后,韩国退守伊水,全力建造新城,试图用新城来代替宜阳行使战略上的作用。

    韩国战败之后,公仲珉立刻亲自跑到秦国,向秦国求和。

    由于宜阳之战时,楚国将领景翠趁秦韩两军展开恶战时,趁机攻击秦军,秦国亦是元气大伤,又因此恼恨楚国,便同意了韩国的求和,转而针对楚国,这使得韩国得到了一些喘息的机会,加紧时间在伊水建造新城。

    而在前往秦国求和的期间,公仲珉不惜花费巨资结识了向寿、魏冉、嬴疾等秦国的臣子,亦借机示好秦武王,哪怕后来秦武王不幸过世,其弟嬴稷继位秦王,公仲珉亦不忘派人贡献财礼结交秦王嬴稷、宣太后、魏冉、向寿等人,总的来说,他在秦国还是颇有人缘的。

    所以在前几年,在秦将向寿坐镇宜阳之后,公仲珉派族弟公仲侈前往游说前者,希望向寿履行甘茂曾经许下的承诺,使宜阳的百姓回归韩国,并归还武遂——即上党(郡)临汾西南的武遂。

    因为向寿乃楚国出身,他与楚国的关系很好,自然希望秦楚两国联合起来对付其他诸侯国。

    于是当时公仲侈便对向寿说,如果秦楚两国联合起来进攻韩国,韩国必定灭亡,而到时候公仲珉收拾一下,仍可前往秦国侍奉秦王,以此劝说向寿莫要逼迫太甚,向寿听罢赶紧解释,他主张秦楚联合绝非是针对韩国。

    由此可见,韩相公仲珉在秦国的人缘确实不低,纵使韩国覆亡,他照样也可以改换门庭在秦国立足,毕竟改换门庭这种事,在战国年间极为常见,世人早已习以为常。

    但在韩国尚未覆亡的情况下,公仲珉自然还是要竭尽全力为国家、为君主谋取利益,这是作为臣子的操守。

    在沉思了片刻后,公仲珉率先前往王宫,请见韩王韩咎,向后者禀告荥阳、宅阳两地被秦军攻占这件事。

    果不其然,韩王咎在得知此事后亦是面色大变,惊呼道“莫非暴鸢已败?”

    见此,公仲珉立刻将他所了解的情况告诉韩王咎,这才使这位君王稍稍心安“这么说,暴鸢并未战败,而是与魏军达成了协议,趁机进攻新城与宜阳去了?……换而言之,是魏军拖延秦军不利,使这支秦军跑到了我韩国境内?”

    “正是!”公仲珉点了点头。

    韩王咎闻言沉思了片刻,旋即沉声说道“立刻派人通知暴鸢,叫他安心攻打新城与宜阳,务必要收复这两座城池!”

    听了这话,公仲珉颇有些意外,抬头看了一眼韩王咎,试探道“大王的意思是,由我郑城组织军队阻挡这支秦军么?”

    韩王咎重重点了点头,颇感惆怅地说道“父王过世之前,曾对寡人说过一席话,他生平最遗憾的一件事,即眼睁睁看着宜阳被秦国所夺。秦国占据宜阳之后,千里三川(郡)皆为秦国所有,国力日益增强……今暴鸢有机会收复宜阳,寡人又岂能拖他后退?告诉暴鸢,纵使秦军杀到新郑,他亦不许从新城、宜阳两地退兵!”

    “老臣谨遵王令。”

    公仲珉闻言拱手拜了拜,旋即又试探着道“但若要再组织军队阻挡这支秦军,老臣认为,应当委任一名能够胜任的人才。”

    “哦?”韩王咎闻言欣喜问道“相国有何推荐的人才么?”

    “老臣推荐我的族弟,公仲侈。”公仲珉正色说道。

    “公仲侈……”

    韩王咎的面色变得古怪起来,年仅三十岁不到的他,负背双手在宫殿内徐徐踱步,似乎是对公仲侈这个名字颇为忌讳。

    见此,公仲珉连忙又劝说道“大王,我弟侈的才能,十倍胜过老臣,先王在世之时,最为倚重的莫过于公叔婴与公仲侈……”

    “……”

    韩王咎瞥了一眼公仲珉,没有说话。

    或许有人会感到奇怪,韩王咎既然重用公仲珉为国相,但为何对公仲珉的族弟公仲侈却这般讳莫如深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

    因为当年老韩王过世前,鉴于太子婴早早病故,他准备在二儿子韩咎与三儿子「公子虮虱」之间选一人继承王位,而当时公叔婴支持韩咎,而公仲侈则支持公子虮虱。

    最终,公叔婴凭借势力与手段,击败公仲侈,拥立韩咎为韩王,而韩咎在继位之后,亦立刻任命公叔婴为国相。

    后来待公叔婴过世,韩咎才任命公仲珉为国相,至于才能尚在公仲珉之上的公仲侈,则逐渐被韩王咎所淡忘。

    可能是察觉到了韩王咎的为难,公仲珉试探着说道“大王,不如这样,先不册封公仲侈的官职,让他以老臣门客的身份带兵阻挡秦军,若战败则重罚,若战胜秦军,再做奖赏?”

    韩王咎沉思了片刻,终于点点头说道“好吧,就按照老相国的意思。”

    “多谢大王!”

    公仲

    珉面露喜色,告辞离去。

    回到自己府邸后,公仲珉立刻唤来卫士,吩咐道“替我把公仲侈找来。”

    卫士依令而去,大概一个时辰后,便将公仲侈带到了府内。

    由于已多年不在朝中任职,公仲侈并不清楚国内的事务,见族兄公仲珉派人传唤自己,还以为是一起吃酒,在见到兄长后,便笑呵呵地说道“族兄今日叫我来,莫非是一同吃酒么?”

    见此,公仲珉立刻板起脸说道“正经些,今日是为国事传唤于你。”

    公仲侈愣了愣,旋即脸上的表情立刻变得不以为然起来,因为他很看不起如今的韩王韩咎,在他看来,韩咎的才能远远不如「公子虮虱」,之所以能继承韩王之位,只因为公叔婴与韩咎趁「公子虮虱」在楚国作为质子时,耍弄手段,令后者无法回到韩国。

    正是这份芥蒂,使得公仲侈亦不愿为韩王咎效力,宁可闲置在家中,无所事事。

    “先听我把话说完!”

    见族弟满脸不以为然,公仲珉正色说道“此乃我韩国兴旺衰败的关键时候……”说着,他便将「伊阙之战」目前的战况以及秦军偷袭荥阳、宅阳两地的事通通告诉了公仲侈,只听得后者颇感诧异。

    “魏国的犀武,死了?”公仲侈简直难以相信。

    要知道,魏国的犀武公孙喜,虽然在带兵打仗方面不如齐国名将田章,但再怎么说也是“名将”级别魏国宿将,公仲侈实在难以想象会死在这场战争中。

    忽然,他心中一愣,惊讶问道“犀武既死,然而魏军却还未崩溃?如今的魏军由何人执掌?”

    公仲珉解释道“据暴鸢在信中所言,对外宣称是公孙喜的副将公孙竖掌兵,但实则是由一名叫做蒙仲的年轻人率军……正式此人扳回劣势。”

    “年轻人?”

    “对!尚未弱冠。”

    “有意思……”公仲侈捋着胡须,脸上露出了饶有兴致的表情,笑着说道“可别告诉我,秦军是被这位年轻的魏将逼得逃入我韩国境内?”

    “具体情况暂不得而知。”公仲珉摇了摇头,正色说道“不管魏军那边是何应对,我新郑这边必须做到应战秦军的准备。……我在大王面前推荐了你,让你暂时以我的门客身份执掌军队,若此战取得战功,则再做赏赐。”

    “嘿。”公仲侈轻笑一声,显得不以为然。

    见此,公仲珉皱了皱眉,沉声说道“侈!为兄知道你至今仍心系公子虮虱,但你要知道木已成舟,纵使你不愿承认,亦只能接受那位才是我韩国如今的君主……”说到这里,他见公仲侈仍一脸不以为然的表情,便转换口风又劝道“纵使你无法接受新的君主,想想老君主,先王对你可是不薄啊!”

    他所指的,便是韩王咎的父亲,韩襄王韩仓。

    “……”

    听了公仲珉的话,公仲侈陷入了沉思。

    的确,韩襄王确实对他不薄。

    良久,他点点头说道“好!我愿意以你门客的身份,率领军队阻挡秦军,但事后的什么功劳赏赐,那就不必了。……我终身不会为韩咎所用!”

    “你……”

    公仲珉气恼地看向公仲侈,但最终还是忍了下来,劝说道“你先莫要说这些,考虑击退秦军才是正事。”

    这次公仲侈倒是没有顶嘴,拱拱手说道“我会竭尽所能!”

    公仲珉点点头,当即吩咐府上下人准备酒菜,招待这位族弟,同时又派人集结军队。

    待等到当晚的时候,便又有两拨士卒接连送来消息,前者说魏军前后收服了荥阳与宅阳两座城池,而后者则说郑城已被秦军攻陷。

    这……什么情况?

    “有意思了。”

    在前来报讯的士卒退下之后,公仲侈笑着对公仲珉说道“魏军在短短一日内接连收复两座城池,纵使是吴起复生也办不到,想必是秦军主动退让……哈哈,居然被我猜中,这股秦军,还真是被魏军逼得逃到了我韩国境内,竟不敢与魏军正面交锋!”

    “有什么好笑的?”

    见眼前这位族弟脸上挂着笑容,公仲珉皱着眉头说道“据消息称,秦军在攻占荥阳、宅阳两城后,在城内大肆屠杀平民,抢掠粮食,又放火烧城,试图焚毁城内的建筑,两座城池几乎被其摧毁殆尽……想必郑城亦是如此。……你还笑得出来?”

    听到这话,公仲侈亦觉得此刻发笑有些不妥,当即收敛了笑容,在咳嗽一声后正色说道“目前的局势,已经很明朗了,正如暴鸢所言,这股魏军败而不溃,反而愈发强盛,纵使是秦军与其正面交锋亦讨不到什么便宜,是故折道攻入我韩国腹地,试图削弱我国国力……只要我方速速发兵截住秦军,待那股魏军杀到,秦军必然溃败。”

    说罢,他询问公仲珉道“我几时可以率军出征?”

    “这……”

    公仲珉闻言解释道“时间仓促,来不及调集各城的驻军,唯有郑城这边尚有一军兵力,但却不能全数交给你,只能给你……三千士卒。”

    『三千士卒能顶什么用?』

    公仲侈皱了皱眉。

    可能是猜到了这位族弟的心思,公仲珉苦笑着说道“一日之间,哪里来得及征调许多兵卒?不若稍等几日,至少可以征调一军兵力予你。”

    “几日?那太久了。”公仲侈摇摇头说道“这股秦军的目的很明确,杀人、烧城、毁田,纯粹就是为了削弱我国的国力,再等几日,不知有多少韩人被其所杀,多少农田被其摧毁。……三千就三千,你尽快交割给我,我明日便带着他们启程前往阻击秦军。”

    “仅凭三千人?”公仲珉惊诧说道“据消息称,这股秦军的兵力不下五万……”

    “我会沿途吸收宜阳、荥阳、郑城的溃军败卒,更何况我并非要与秦军正面交锋,我只要挡住他们,让那支魏军能及时追赶上秦军即可……对了,这支魏军既然在伊阙山被秦军偷袭至大败,想必粮草紧缺,兄长最好尽快筹备一批粮草,若是这支魏军因粮草耗尽而崩溃,那就大事不妙了……”

    “我晓得。”

    公仲珉点了点头。

    次日,即四月二十七日,公仲侈率领三千韩军,径直前往郑城方向,期间在半途,即郑城与新城之间的中途要道,他命士卒建造营寨关隘,试图在这里阻挡秦军。

    又过一日,就在公仲侈麾下士卒加紧建造营寨关隘的时候,秦军突然出现在北侧。

    当时得到消息后,公仲侈登高眺望远处的秦军,只见那股秦军接天连地,数量极为恐怖,以至于他麾下的韩卒们在瞧见秦军的规模后,无不吓得面色发白。

    想想也是,凭他们区区三千人,如何挡得住对方动辄几万的秦军?

    见此,公仲侈立刻安抚士卒道“魏军的援兵距此地最多一日路程,只要我军能坚守至明日,待魏军赶到,秦军必然溃败!”

    在他的安抚下,三千名韩卒这才稍稍镇定下来。

    而与此同时,秦军主帅白起亦出现了阵列前,远远窥视着公仲侈麾下军队建造的营寨阻碍。

    『这股韩军……看来是新郑那边的,数量……最多五千人……唔……』

    他皱着眉头沉思着。

    从旁,有秦将孟轶、童阳二人说道“白帅,若允许在下率军进攻,必定能攻破这座营寨。”

    必定能攻破这座营寨?

    这不是必然的么?

    白起没有说话。

    平心而论,他根本不在乎面前那最多只有五千人的韩国阻兵,他在意的身背后的魏军,那个烦人的、姓蒙的家伙所率领的五六万魏军。

    前一阵子的战例已经很明白了,那个姓蒙的家伙非常擅长抓住敌军的破绽继而反制对方,因此白起很担心自己在攻打眼前那座韩营的期间,被魏军从背后、从侧翼趁机偷袭——那才是灭顶之灾。

    “魏军距离我军还有多远?”他问大将季泓道。

    “不清楚。……不过刚刚有斥候来报,魏军在扑灭宅阳的火势后,并未朝着郑城而去。”季泓解释道。

    『……那就是直奔新郑而来咯?呵,是想截住我军么?照这么估算的话,看来最多到今晚夜里,魏军就能抵达此地……』

    想到这里,白起挥了挥手,果断下令道“撤兵,咱们回荥阳。”

    “荥阳?”季泓愣了愣,旋即立刻就明白过来,脸上露出了几许古怪的表情。

    于是乎,五万余秦军只是在公仲侈面前露了个面,便立刻撤退,连公仲侈都为此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而正如白起所预料的那般,当晚入夜后,蒙仲便率领五六万魏军抵达此地。

    不得不说,倘若秦军那会儿没有立即撤离,而是选择进攻公仲侈的营寨,那么就极有可能被魏军撞到,继而提前展开与魏军的决战。

    而这,是白起所不希望的。

    他认为,暂时还不是与魏军一决胜负的时候。skb6wswl

第252章应势而生魏国骑兵二合一() 
公仲侈的军营,由于营内彻夜点着篝火,因此在夜里犹如皓月般显眼,魏军士卒们当然不可能视而不见,当即禀报于蒙仲。

    蒙仲远远观望了一阵,便从远处那座军营的规模中推测出十有八九是韩军的军营,便叫士卒们就地歇息,同时派蒙虎前往那座营寨,远远朝他们喊话。

    可即便如此,公仲侈麾下的韩军还是难免如临大敌,尤其是蒙虎等人靠近的起初,营内警讯声大作,三千韩军士卒纷纷涌到营寨,可能是误以为秦军袭营。

    就连主将公仲侈,都对蒙虎自称魏军的说法抱持几分怀疑。

    这也难怪,毕竟黑灯瞎火的,他如何肯定对方是魏军,而不是趁机想使诈偷袭他们的秦军呢?

    因此,他并不敢立刻开启营门放蒙虎等魏卒入内,而是站在哨塔上远远喊话,大意是让蒙虎等人暂且回去,待天亮之后,他自会亲自拜访魏军。

    听到这话,蒙虎也不以为意,带着手底下的士卒离开了。

    这个举动,让公仲侈更加相信了蒙虎的说辞,不过出于谨慎,他还是让营内士卒们彻夜警惕。

    一直到次日天蒙蒙亮时,公仲侈派出斥候搜寻魏军的踪迹,果然在军营西北方向约十里处的树林中找到了魏军的踪迹,不下五万的军队。

    『看来昨晚联络我方的果然是魏军了。』

    得知此事后,公仲侈疑虑顿消,当即带着二十几名韩卒亲自前往魏军驻扎的营地。

    由于他这支队伍高举着「韩」字旗帜,在这周边一带巡逻警戒的魏卒们倒也没有为难他们,反而为公仲侈等人指明了大军所在的方向,直到公仲侈一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