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大司马-第2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了公孙竖的话,殿内响起阵阵惊叹之声。

    别说殿内诸人纷纷转头看向蒙仲,就连魏太子魏圉、魏公子无忌,亦在席中远远打量蒙仲。

    毕竟在很多人眼里,蒙仲不过二十之龄,但却得到了寻常人一辈子都得不到的赏赐——食邑三千户,纵观魏国,有几个人得到过这种丰厚的赏赐?

    可即便如此,那个公孙竖仍觉得委屈了此子,当众推荐此子出任河东守,这让殿内一部分魏国臣子颇感嫉妒。

    『大王真会答应么?』

    殿内诸人纷纷转头看向魏王遫。

    而此时,魏王遫正捋着髯须目视着蒙仲。

    其实对于蒙仲的底细,魏王遫是很清楚的,无论是蒙仲的师承、人脉,还是蒙仲当年在赵国时曾使田文大失颜面,总而言之,蒙仲在魏王遫眼里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人才。

    人才无需细说,单凭蒙仲曾出任过赵主父的近卫司马,就足以证明此人的才华,之所以说麻烦,则是因为此人与田文的恩怨。

    其实一开始,魏王遫并未打算册封蒙仲为「方城令」,而是另有打算。

    不错,正如蒙仲所顾虑的那样,魏王遫此前从未想过让蒙仲出任河东守,毕竟蒙仲实在太年轻了,而河东却是魏国的半壁江山,除非蒙仲日后再击败秦军几次,证明其才华,否则,就算魏王遫知道蒙仲有才华,也是不敢将河东交付于蒙仲的。

    但话说回来,即便不打算封蒙仲为河东守,但魏王遫也不至于亏待这等人才,更何况蒙仲此番还立下了无人能及的功勋,因此魏王遫才决定封蒙仲为「封陵(风陵)令」,再赐“河东解梁邑三千户”于蒙仲。

    封陵,即前些年田章、公孙喜、暴鸢联手攻破函谷关后,秦国为了求和而归还给魏国的城池,位于河东(郡)的西南角,那里有好几座渡口,向来是秦国进攻魏国的战场前线。

    因此魏王遫觉得,居然蒙仲有如此才能,不如将其任命为封陵令,作为公孙竖的部下,待过些年公孙竖年老体弱之后,再由蒙仲接替公孙竖的位置。

    十年,这是魏王遫自己估算的期限——十年之后,他的身体恐怕也支撑不住了,到时候传位给太子魏圉,而蒙仲本来就跟太子一系的段干氏走得近,到时候太子登基,再提拔蒙仲接替公孙竖出任河东守,如此一来,君臣更为亲近,新君会像他当今信任公孙喜与翟章那样信任蒙仲,而蒙仲对新君也会有感恩之心。

    在魏王遫看来,这是最佳的安排。

    然而就在今日上午时,国相田文却请见了魏王遫,说服魏王遫将蒙仲从河东迁到了宛。

    是的,方城、叶邑、舞阳,三地皆位于宛,在魏、韩、楚三国边界。

    当年,秦相张仪以「六百里商於之地」欺骗楚怀王,使楚怀王断绝了与齐国的盟约,此后,受骗上当的楚怀王倾尽举国之兵报复秦国,两国遂爆发了「丹阳、蓝田之战」。

    这场仗,令秦楚两国皆元气大伤,其中以楚国受到的损失更为严重。

    经过此事之后,楚怀王痛定思痛,重用屈平等重臣施行改革,并趁越国内乱之际,将其吞并,国力稍稍恢复。

    但齐国为了报复楚国当年的背叛,命大将田章联合魏韩两国讨伐楚国,继而爆发了赫赫有名的「垂沙之战」。

    在这场仗中,韩国趁机夺取了楚国的宛城以及周边大片土地,而魏国占据了与其国境接壤的叶邑、舞阳,以及方城。

    同时,魏韩两国相约共同拥有“楚方城”——即楚国早年间为抵挡邻国入侵而建造的楚长城。

    至此,方城成为魏国在西南方向的边境重城,其主要的防备对象是楚国,其次就是近些年时不时蚕食楚国领土的秦国。

    今日上午,田文在请见魏王遫时对后者言道“今秦国与我魏韩两国言和,臣猜测其或将对楚国用兵,楚国这些年,楚王熊横治国无道,致使国内混乱,怕不是秦国对手,倘若楚国屈服于秦,秦国或将胁迫楚国再次对我魏韩两国用兵,臣以为当提前在楚方城部署防备。”

    不得不说,田文这堂堂薛公虽然有不少缺点,但眼力确实不凡,居安思危,向魏王遫提出了楚国这个潜在的隐患,让魏王遫深以为然。

    随后,田文便顺理成章地说道“今蒙仲在伊阙立下赫赫军功,若将此人派往宛地,镇守方城,臣以为南境可保无忧。”

    魏王遫闻言犹豫不决。

    不可否认,田文这番建议确实是很有道理,但问题是,方城乃是他魏国的边境,把刚刚立下大功的功臣打发到镇守边境,这算怎么回事?

    于是田文又说道“可将叶邑、舞阳三千户赐予蒙仲为食邑,便再无人会误以为大王亏待功臣。”

    的确,叶邑曾经乃是楚国贵族「叶公沈诸梁」的封邑,在这位叶公的治理下,邑内民居不下两千户,而舞阳亦是一座近两千户的城池,虽然因为当年垂沙之战的关系,两邑的楚人逃亡不少,但再怎么说也不止三千户,田文提议将这两座邑地合起来赐予蒙仲,足以让任何因此攻歼他的政敌闭嘴。

    但显然,田文不会白白赠送好处给蒙仲,他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蒙仲打发到相对贫穷的宛地去——至少相比较河东,宛地一带的确谈不上是什么富裕之地。

    如此一来,纵使他田文推荐公孙竖出任河东守,蒙仲也占不到什么便宜。

    魏王遫当然清楚田文推荐蒙仲为方城令究竟出于什么目的,但他最终还是同意了。

    原因有二

    首先,田文说的没错,倘若秦国果真对楚国用兵,楚国说不定真会屈服于秦国,如此一来,事先在方城一带部署防备就变得非常必要。

    其次,魏王遫也想借机磨砺磨砺蒙仲,毕竟他魏国刚刚失去名将公孙喜,只剩下一个年过五旬的翟章独挑大梁,而秦国那边,还有司马错、向寿,以及在这场仗中大放光彩的年轻将领白起。

    如今好不容易来了一个叫做蒙仲的宋国小子,魏王遫当然也想委以重用,只不过蒙仲太年轻了,以至于魏王遫实在不敢将河东托付给此子,除非此子能继续立下功勋证明自己。

    于是乎,在当晚的庆功宴上,魏王遫改变了原来对蒙仲的封赏,按照田文所言,将蒙仲封到了宛地。

    没想到此举却引起了公孙竖的不满。

    说实话,魏王遫也感觉挺头疼的。

    而就在魏王遫倍感为难之际,就见国相田文起身对公孙竖说道“公孙军将,田某欣赏你举荐贤才的心思,只不过,我以为蒙大

    夫还过于年轻,暂不足以拜领河东守之职……”

    “荒谬!”

    公孙竖当然知道此事肯定是田文从中作梗,反正事已至此,他也不怕与田文撕破脸皮,只见他冷笑一声说道“犀武出任河东守十几年,我在犀武帐下亦十余年,期间不知与秦国交兵多少回,田相以为老夫不知河东之重耶?!……伊阙之战,我国十八万大军遭七八万秦军偷袭,于一夜之间死走逃亡十余万人,虽韩国的暴鸢立刻派兵五万前来援救,亦被秦军击退。至此危难之际,蒙仲力挽狂澜,率残余六七万败军,数回击败秦军,且最终将那七八万秦军击溃,唯剩下寥寥近万人狼狈逃回秦国,似这等逸才,田相却认为仍不足以拜领河东守之职,我且问田相,国内不知有谁比此子更适合出任河东守?”

    说到这里,他冷笑一声,又说道“莫提老夫,老夫自忖远不如蒙仲!”

    听到公孙竖这番不客气的话,田文的面色亦沉了下来。

    可尴尬的是,他心中还真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否则,他岂会默许公孙竖出任河东守?——仅凭公孙竖拒绝他的好意,且在他面前推荐蒙仲,这就足以让田文迁怒于公孙竖。

    『这个不识好歹的老匹夫……』

    在心中暗骂一句后,田文的目光逐一看向窦兴、魏青、费恢、梁习等河东军的军司马们。

    只见在田文的扫视下,窦兴、魏青等军司马皆露出了诡异的表情,继而自顾自在那饮酒吃菜,仿佛置身于外。

    也难怪,毕竟在此前那场战事中,这些位军司马皆已知晓蒙仲用兵的厉害,且蒙仲性格也平易近人,因此他们皆早已默许此子接替公孙喜成为河东守,又哪里会理睬田文的暗示?

    不错,事实上只要他们此刻稍稍有所表示,说不定田文就会推荐他们当中的任一担任河东守,可那又怎样?

    他们自忖无法抵御秦国的那个白起,纵使一时得到了河东守的职位,待下次那个叫做白起的秦将进攻河东时,他们还不是会败在对方手中?

    更别说还会因此得罪公孙竖这位老上司,以及蒙仲这位厉害的年轻人。

    反之,倘若蒙仲能出任河东守,他们自忖定然能挡住秦国对河东的觊觎,说不定还可以期待一下封君拜侯。

    总而言之,只要窦兴、魏青等军司马没昏了头,那就绝对不会去抢河东守这个位置——毕竟这可一个既荣耀又烫手的职位,得罪旧识不说,保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搭上性命。

    见窦兴、魏青、费恢、梁习等军司马一个个毫无表示,田文心下暗自懊恼,而魏王遫,眼眸中则闪过几丝惊诧。

    身为魏国的君主,魏王遫当然明白窦兴等军司马此刻默不作声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他们皆暗中支持公孙竖的提议,支持由蒙仲出任河东守。

    『……这名少年,仅凭一场仗就折服了这些桀骜不驯的军将?』

    瞥了一眼站在殿内的蒙仲,魏王遫心下不禁有些惊诧,继而也逐渐明白过来,何以当年赵主父会破格提拔此子出任近卫司马。

    『只不过……』

    在深深看了一眼蒙仲后,魏王遫心下暗自拿定了主意。

    眼下秦国已与他魏国言和,至少一两年内不至于会对他魏国用兵,因此无论是公孙竖还是蒙仲出任河东守,其实关系都不大,反正无非就是扩充河东军嘛,公孙竖虽说不擅用兵,但训练兵卒总绰绰有余吧?

    万一日后秦国撕毁和约,攻打河东,到时候再把蒙仲调到河东不就完了?

    相比之下,楚国方面的潜在威胁却是当务之急,本来近几年楚国内部混乱,他魏国对楚国倒也逐渐放松了防备,但倘若像田文所说的那般,秦国当真胁迫楚国联合进攻他魏韩两国,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想到这里,魏王遫问蒙仲道“蒙卿,对于寡人的封赏,你可有不满之处?”

    听了这话,蒙仲的心情着实有些复杂。

    平心而论,魏王遫对他的封赏不可谓不丰厚,足足三千户的食邑,足以羡煞世上绝大多数人。

    想他的故乡蒙城才多大?不过两千余户。而他蒙氏一族在蒙城的食邑,亦不过数百户而已——而这,还是蒙氏一族祖祖辈辈传下来的。

    而如今,蒙仲一下子就拥有了相当于蒙邑四五倍的食邑与邑民,并且升爵上大夫,拜军司马,为魏国镇守方城。

    不得不说,仅凭一场战争的功勋,曾经对魏国毫无贡献的他,就得到了如此丰厚的赏赐,实在不能说魏王亏待他。

    唯一的问题是,他的食邑以及他将带兵镇守的城池,皆不在河东。

    “臣……”

    想了想,蒙仲拱手说道“大王厚赏,臣绝无不满。”

    听闻此言,魏王遫点了点头,笑着说道“那就好……蒙卿,你还年轻,有些事不必着急。领赏吧。”

    『……』

    听到魏王遫的暗示,蒙仲微微一愣,旋即立刻拱手拜道“臣领赏,多谢大王赏赐!”

    不远处,国相田文亦听到了魏王遫的暗示,不由地皱起了眉头。

    他当然明白魏王遫那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就算这位魏国君主再器重他,也不会拒绝蒙仲这等人才。

    唔,这蒙仲的确是人才,而且还是大才。

    这一点,就连田文也必须得承认。

    『……这样不是办法,我得找一个能与这蒙仲匹敌的将才,推荐于魏王面前……』

    瞥了一眼正拱手道谢的蒙仲,田文心下暗暗想道。

    鉴于蒙仲已经接受了魏王遫的册封,并且魏王遫也给出了暗示,公孙竖只能拱手接了封赏,默认蒙仲被调往方城的既定事实。

    随后,魏王遫举起酒樽与殿内诸臣子一同饮酒,使得原本这较为尴尬的气氛得以缓和。

    当晚待宫筵结束后,公孙竖与蒙仲一同走出殿外。

    此时,只见公孙竖满脸愧疚地对蒙仲说道“蒙仲,当日老夫信誓旦旦对你许下承诺,未曾想……”

    “军将言重了。”

    看着公孙竖脸上的愧疚之色,蒙仲连忙打断道“在下明白军将的心意,只是……只是有人从中作梗罢了,不怪军将。”

    的确,对于公孙竖,蒙仲丝毫没有埋怨,毕竟,单看公孙竖方才在大殿之内为蒙仲仗义执言,就知道这位老将是真心希望他出任河东守,接替公孙喜的位置。

    听到蒙仲的宽慰,公孙竖的面色好看了许多,点点头却不知该说什么。

    见此,蒙仲只好将话题引到公孙喜的后事上“犀武的后事,不知如何置办?”

    公孙竖闻言解释道“待明后日奏请罢大王,我会带着犀武的遗体返回河东……虽然犀武的故乡在阴晋(华阴),但他久在河东,安邑也称得上是他的故乡,我准备将犀武安葬在安邑城西,使他能继续庇佑河东。”

    蒙仲点了点头,拱手说道“介时在下定会前往相送……”

    深深看了一眼蒙仲,公孙竖重重点了点头。

    随后,窦兴、魏青等人亦从殿内走了出来,与蒙仲聊了片刻。

    对此此番蒙仲没能被封为河东守一事,窦兴、魏青等亦暗暗感到可惜,不过考虑到河东守这个位置最后还是落到了公孙竖头上,他们也不知究竟该高兴还是该失望——反正就是感觉差点滋味。

    “都怪那个该死的田文!”

    蒙虎恨恨地骂了一句。

    此时,田文正好在一群大臣、随从的簇拥中从殿内走出来,对蒙仲等人视而不见,见此,蒙虎狠狠地吐了一口唾沫。

    “说得不错!”

    喝得醉醺醺的窦兴大声附和着蒙虎,旋即,两人勾肩搭背低声谈论起了浑不搭界的事。

    再然后,他们俩就鬼鬼祟祟地溜走了,还拉走了华虎、穆武、乐进等人,也不晓得上哪鬼混去了。

    与公孙竖、魏青、费恢、梁习等人边走边聊,不多时,蒙仲便看到了在宫门处等待他的田黯,以及段干寅、段干崇父子。

    可能是觉得有些尴尬,公孙竖很快就与蒙仲告辞,带着魏青、费恢几人离开了。

    不过在他临走前,段干寅笑呵呵地邀请他来日到其府上一同喝酒,这让公孙竖稍稍释然了些许。

    在返回段干氏府邸的途中,田黯问蒙仲道“贤侄可是觉得失望?”

    蒙仲摇了摇头,说道“失望倒不至于,只不过……与预想的稍微有些出入吧。”

    “唔。”

    田黯闻言点了点头,捋着胡须说道“我也没想到,田文的动作居然这么快……不愧是堂堂的薛公,这手段很高明啊,他不克扣你的赏赐,只是把你外调至边境……倘若我等有何不满,他反而可以说成挟功图赏……”

    “哼,小伎俩罢了!”段干寅在旁冷哼道。

    不得不说,倘若没有公孙竖欲推荐蒙仲出任河东守这件事,今日蒙仲收到的赏赐,相信定能让段干寅、田黯二人感到非常满意,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