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大司马-第2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到了华虎的保证,逃出生天的楚民们便在几名骑士的指引下,徐徐朝着方城而去。

    不得不说,其实这会儿秦卒距离他们并不远,倘若对方有心追杀的话,他们这些人根本逃不出多远,但奇怪的是,确实没有秦卒再追杀他们。

    大部分的秦卒,此刻已经开始在地上的楚民尸体上翻找钱物,对仅仅两百丈外那些侥幸跑出“攻击范围”的楚民视而不见。

    正如邓戍所猜测的那般,这正是近几日来,秦魏两军逐渐形成的默契只要楚民逃到魏军的旗帜范围,秦军士卒就不得再追杀那些楚民。

    而反过来说,魏军最起码也得给稍微给秦卒留点甜头,是故一来二去,才逐渐形成了“两百丈距离”的默契在这个范围内,魏军不得干涉秦军;而倘若那些楚民出了这个范围,逃到了魏军的旗帜附近,则秦军也不得再继续追击。

    当然了,这份默契,仅仅只在魏军在场的情况下得以施行,这也正是邓戍此前发现魏军还未抵达,便又拉着弟弟、弟媳返回墙根下的原因。

    “怕不是死了有千把人吧?”

    伫马在魏军的旗帜下,华虎皱着眉头看着远处的楚民尸体。

    “差不多。”

    副将蔡成耸了耸肩,他亦感慨人命的轻贱,这不,转眼之间,就有千余名楚民无辜地丧生在秦卒的刀刃下。

    这还没有算上那些此刻尚未从城内逃出来的楚民这些楚民想要逃出升天,就必须熬过两百丈距离内秦军对他们的追杀。

    “屠戳平民,真不是东西!”华虎冷不丁低声骂道。

    副将蔡成愣了愣,眨眨眼睛没有说话。

    其实各国军队屠戳他国的平民,这件事在这个年代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事实上,纵使是曹淳、蔡成这些人,曾经也做过类似的事当然,这指的是在成为魏武卒前,纵容麾下兵卒抢掠屠杀。

    至于在成为魏武卒后,倒是几乎不曾再做这样的事,主要是魏武卒并不缺钱。

    魏国的魏武卒,在得到国家的赏赐后,基本上都成为了有田屋、有仆从的小地主,而且还是世袭制,自然不屑于再从平民手中抢掠什么。

    但蒙仲、华虎、穆武这些人,确实庄子高徒、道家弟子,自然看不惯屠戳平民这种事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方城魏军上下军纪严明,绝不会出现因为个人利益而屠戳平民的事。

    随后,陆陆续续仍有一队队的楚民从东城门这边逃出城外,一部分楚民在逃离途中死在了秦卒的兵器下,而一部分楚民则侥幸逃到了魏军这边,受到了魏军的庇护。

    从始至终,秦魏两军并无丝毫矛盾冲突,仿佛已逐渐适应了这种默契。

    当然,相信在大部分秦卒的心里,似蒙虎、华虎、穆武这些魏卒,怕是早已被他们骂地狗血淋头,毕竟,这些魏卒的存在,使得秦军士卒们的“战后利益”缩水了不少,纵使仍能从城内的屋宅中收刮一些,也最起码要缩水一半以上。

    待等到临近中午时,邓县彻底被秦军攻陷,邓县的东城门城楼以及东城墙上,亦布满了秦军士卒。

    见此,华虎便命令麾下骑兵们收起旗帜,准备返回。

    毕竟在这种情况下,纵使城内尚有一部分楚民,这些人也不可能再突破秦军的阻碍逃到他们这边,再等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

    短短不到十日,秦将白起率领数万秦军,前后攻陷郦县、穰县、皋浒、邓县四座城池,继而朝着樊城进兵。

    在这些士气逐渐鼎盛的秦军面前,各地楚军不堪一击,几乎无力对秦军造成什么有效的阻碍。

    而在此期间,蒙仲所在的方城,则趁机卷走了约六七万楚民,差不多占郦县、穰县、皋浒、邓县四座城池总人口的七成左右,这也是白起以及其麾下秦军兵将对「方城令蒙仲」恨得咬牙切齿的原因。

    要知道在这段时间内,方城魏军不但得到了很大的利益,更关键的是得到了善名,就像邓戍等汉水一带的楚国军民,越来越多的楚民都认识了「方城令蒙仲」的大名,并深深牢记一件事可恨的秦军会肆意屠戳他们,而可敬的魏军,则会庇护他们。

    方城丝毫没有付出,可非但得到了六七万楚民,还得到了“庇护楚民”的善名,使汉水一带的楚人对方城魏军的印象大为改善,不得不说,这事全靠秦军的衬托。

    否则,自垂沙之战后,魏军在楚人心中的印象,其实也比秦人好不到哪里去。

    对此,白起虽然也知道自己被蒙仲占了大便宜,但也只能暂时咬牙暗忍。

    二月十七日,秦军攻陷樊城。

    二月二十二日,秦军攻陷鄀县,准备跨汗水攻打河对岸的鄢邑。

    后知后觉的楚王熊横,终于意识到了这次危机的严峻性,顾不得再与美人陪伴,招来令尹(国相)、也就是他的弟弟楚公子子兰,商议组织兵马驻防鄢邑,抵挡秦军。

    毕竟,鄢邑万万不可被秦军攻破,一旦鄢邑被攻破,楚郢便彻底暴露在秦军的眼前,或有国都被攻破的危险。skb6wswl

第284章楚郢派兵二合一() 
其实今年正月前后,楚国便已收到了秦王嬴稷的亲笔书信。

    信中大概,即秦王稷认为楚国曾几度背叛秦国,因此,他将率秦国军队与楚国“争一旦之命”,要求楚王熊横聚集军队,使两国好好的厮杀一场。

    不得不说,秦楚两国确实是有世仇。

    当年楚怀王因为被张仪欺骗“六百里商於之地”,一怒之下倾尽举国兵力与秦国鏖战,非但致使秦惠王最信赖的弟弟“公子华(嬴华)”为了阻止秦军偷袭咸阳而战死沙场,更险些就导致秦国的国都咸阳被秦军攻陷,幸亏秦惠王另外一位信赖的弟弟“樗里疾(嬴疾)”与秦将魏章最终击败了楚军。

    后来若干年,楚怀王为了向秦国请罪,亲自前往咸阳,却遭秦国软禁,郁郁死于秦国。

    正是这两件事,使秦楚两国相互仇视。

    而在与楚怀王赶赴秦国请罪的同时,当时作为太子的熊横亦前往齐国作为了质子,齐王田地反复考虑是否要学习秦国,即拘禁熊横向楚国索要城邑,但最终在国相与诸大臣的建议下,齐王田地还是放归了熊横,使熊横最终被楚人拥护为楚国的君主。

    这件事,稍稍抵消了先前齐国联合魏韩两国发动「垂沙之战」的仇恨,使楚国与齐国的欢喜稍微得到缓和。

    但对于秦国而言,这无疑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拘禁楚怀王的不义行为非但没有得到什么利益,反而使楚国又与齐国缓和了紧张局势。

    这对于秦国而言,不亚于又一次的背叛,因此在楚人拥立熊横继承王位后,秦国一怒之下就发起了对楚国的进攻,夺取了包括析邑在内的十余座城邑。

    此后,秦楚两国始终没有和解,秦国在攻打魏韩两国的期间,总是时不时地对楚国用兵,以至于近些年,已逐渐蚕食了楚国不少国土。

    这次收到秦王嬴稷的书信后,楚王熊横倒也并非没有引起重视,只是他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办罢了。

    而令尹子兰等人,对此亦是对此一筹莫展,毕竟这些人本来就是亲善于秦国的楚臣,而如今秦国在信中竟然写下了“争一旦之命”这种话,这使他们亦不禁有些方寸大乱,虽有心教唆楚王熊横屈服于秦国,但又害怕秦国当真不顾情面攻灭了楚国,使他们这些楚国的贵族无处依存。

    这个原因,使得楚国国内那些支持抗击秦国的臣子们,稍稍可以阐述自己的观点,比如昭睢、庄辛等人。

    昭睢是屈原妻子的族兄,也是昭氏一族如今的门面,其祖、父两辈中,先后出了昭阳、昭滑两位出任过大司马的重臣,纵使令尹子兰也要给昭睢几分面子。

    当然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昭睢并未与国内的旧贵族势力撕破脸皮,毕竟他本身也是“旧贵族势力”的一员。

    而庄辛,此人的性格与屈原差不多,屡屡当面斥责楚王熊横与令尹子兰,因此这位大臣也不被熊横所重视,只不过庄氏一族中出了一个“叛将庄蹻”,令尹子兰等人也不敢过分针对庄辛。

    毕竟楚国还是希望庄辛去影响庄蹻,设法将其招安。

    这里所说的庄蹻,即是「垂沙之战」时令尹唐昧的副将庄蹻。

    唐昧战死后,庄蹻趁机叛乱,纠集一帮人组成了叛军,拒不接受王令,如今与楚国朝廷的关系时好时坏。

    考虑到庄蹻本身也是一名颇为悍勇的将领,且楚国不希望因为内战而被他国有机可趁,是故将庄蹻的问题暂时搁置了下来。

    二月中旬的最后两日,楚郢收到消息,得知秦将白起已攻破鄀县,正准备跨汉水攻打鄢邑(西陵),楚王熊横立刻召见子兰、昭睢、庄辛等一干重臣,询问对策。

    在商议期间,令尹子兰提出了他一贯亲善秦国的建议,即派使者向秦国求和,割让几座城池满足秦国的胃口。

    但这一次,楚王熊横没有听信子兰,且子兰自己在提出这个建议时,亦显得底气不足。

    这也难怪,毕竟秦王嬴稷的信中,清清楚楚地写着欲与楚国“争一旦之命”,谁敢保证割让几座城池就能使秦国满足?

    正因为子兰底气不足,因此昭睢、庄辛等楚臣这次才得以能向楚王熊横阐述他们的观点。

    庄辛是与屈原性格相似的直臣,他毫不犹豫地说道“秦国,虎狼之国,野心颇大,似令尹那番向秦国求和的建议,只会助长秦国的野心。臣曾听闻,曾经有一名农夫偶遇一匹饿狼,他可能奋力抗争,将饿狼驱走,奈何他心中胆怯,于是便割腿上的肉给饿狼充饥,希望那批饿狼在吃了他的腿肉后可以满足,但没想到那批饿狼并不满足,一直跟着他,以至于最后,那名农夫因为在腿上割了太多的肉,而无力再驱赶饿狼,最终被饿狼所吞。……今我大楚,即是这名农夫,若大王因畏惧秦国,一味割让国土满足于秦国,终有一日,秦国这头饿狼会将我大楚吞噬。”

    而相比庄辛毫不客气地指责令尹子兰的观点,昭睢的观点则较为缓和许多“大王,无论最终是否与秦国和解,然鄢邑无论如何都不能被秦国攻占。我大楚在汉水以北已失去了太多的城邑,无力再抗拒秦国的入侵,汉水是我大楚唯一能抵挡秦国的天堑,倘若秦国攻破鄢邑,则郢地便暴露在秦军的眼中。是故,派援兵增援鄢邑一事,不可再耽搁了,否则必生大祸。……令尹,您意下如何?”

    令尹子兰微微点了点头。

    对于昭睢的建议,他还是听得进去的,毕竟他也不希望秦国攻陷鄢邑。

    说到底,他的富贵还是来自于楚国,而非秦国,一旦楚国覆亡,他又凭什么去守住现如今的地位与权势呢?

    见此,楚王熊横便命昭睢率领楚郢的军队前往救援鄢邑。

    在离开王宫后,昭睢劝庄辛道“明明可以心平气和地说服大王与令尹,庄大夫何必定要激怒后者呢?”

    庄辛浑不在意地说道“国家将亡,匹夫之躯何足惜哉?大不了遭流放,与屈大夫一同到江南作伴。”

    听了这话,昭睢眨了眨眼睛。

    别人不知,可他却知道,他妹夫屈原根本没有遵照王令前往江南,而是身在魏国的方城,在一名叫做蒙仲的魏将身边。

    记得前几日,他还收到了屈原的来信,后者在信中请他代为照顾韩公子虮虱,说这样可以结交韩国的公仲侈。

    他也不知该不该告诉庄辛,毕竟屈原与庄辛曾经关系还很不错。

    可能是注意到了昭睢那古怪的表情,庄辛心中微动,忍不住问道“昭大夫,莫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

    见此,昭睢也不想隐瞒,便低声对庄辛说道“我内弟屈原,如今并不在江南,而在魏国的方城……”

    庄辛愣了愣,不解问道“他在方城做什么?”

    说着,还没等昭睢回覆,他脸上却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不会吧?”

    显然,他误会屈原欲投奔魏国,而这在庄辛看来,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毕竟屈原与他都是楚怀王时期的老臣,且彼此都对楚国忠心耿耿,庄辛实在不敢相信屈原竟会改投魏国。

    当然,就算屈原改投魏国,这亦不影响庄辛对屈原的评价,谁让楚王熊横不肯重用屈原、而令尹子兰又处处针对屈原呢?

    只是在心底,庄辛仍对此难以置信,毕竟在他看来,屈原是性格比他更固执的一个人。

    似乎是看穿了庄辛的心思,昭睢连忙解释道“不不不,庄大夫误会了,屈原并未投奔魏国,而是在一名叫做蒙仲的魏将身边作为门客,前几日我收到了他的书信,他在信中言道,他在国内处处遭到子兰等人针对,虽有心报国却苦于没有机会,现如今,他准备用另外一种方式来报效国家……”

    “另外一种方式?”庄辛听得一头雾水,不过却也没有怀疑。

    毕竟昭睢、屈原二人的品德,他都是信得过的。

    “唔,具体的我也说不清,待日后庄大夫碰到屈原,亲自向他询问便是。”

    “哦……”

    随后又聊了几句,昭睢便告辞离去了,毕竟他急着率楚郢这边的军队增援鄢邑。

    而庄辛,则对昭睢的这番话上了心。

    他知道,屈原绝不会无缘无故地留在方城,作为一名魏将的门客,肯定其中有什么缘故。

    想到这里,他就忍不住想要前往方城,亲自寻屈原询问一番。

    不过在此之前,他得给他的族兄弟庄蹻写封信。

    平心而论,庄辛与他族兄庄蹻的关系并不是太好,尤其是当庄蹻做出了叛乱的举动后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楚国的百姓心目中,庄蹻倒是名声不错。

    原因就在于,在庄蹻叛军攻占的城邑,他只收取一小部分田税养活叛军,比楚国的重税要轻得多。

    因为这事,庄辛也不知这件事究竟是好是坏往坏了说,他族兄庄蹻确实是做出了叛乱的举动,玷污了他庄氏一族的名声;可往好了说,庄蹻庇护了一大批楚民,使后者免除被国内的贵族剥削,只需付出一小部分田税即可。

    正因为如此,庄辛以往很少与庄蹻通

    信,对其保持不闻不问的态度既不与其过分亲近,使庄氏一族的名声受污,也不去指责庄蹻的行为。

    不过这次,庄辛还是忍不住给庄蹻写了一封信,希望后者在必要之时帮昭雎一把,并且他在信中写明若秦国攻入郢邑,对叛军亦不是什么好事。

    其实他也明白,他族兄庄蹻却非是那种有勇无谋的莽夫,自然看得出利害,无论他写不写这封书信,庄蹻肯定都会在暗中帮衬鄢邑一二,至少绝不会坐视秦军攻入汉水以南,但他还是希望能从庄蹻那边得到肯定的回覆。

    果不其然,书信送出之后没过几日,庄蹻便托人送来了回信,表示他会帮助昭雎守住汉水,但也仅此而已。

    对此,庄辛也无法奢求更多,在嘱咐罢家人这些日子留在楚郢后,他便前往了鄢邑。

    待等庄辛赶到鄢邑时,昭睢早已率领楚郢的军队抵达了这座城邑,并接管了当地的驻守楚军,加紧在汉水河畔构筑防御,目的自然就是阻止秦军攻到汉水以南。

    在见到庄辛后,昭睢感到有些意外,惊讶问道“庄大夫怎得前来鄢邑,莫非是奉了王命?”

    庄辛笑笑说道“我只是心中不安,故而前来鄢邑看看究竟……我已嘱咐家人,若大王相召,就说我卧病在床……”

    听了这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