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大司马-第2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管,好歹能住一段时间,总好过在义舍跟他人挤在一起。”

    『……怪不得城外有那么多人。』

    庄辛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

    此时,邓戍对弟弟邓典说道“时候不早了,我该去方城了,阿弟你就不必相送了,我观这位老先生初来乍到,对叶邑并不熟悉,你不如帮帮他。”

    “这……”邓典犹豫了一下,旋即说道“那兄长小心。”

    “哈。”邓戍笑着说道“阳关那边有一支魏军驻守,秦军还能打到这里来不成?我先走了,若我有幸被方城选中,我会立刻回来告知喜讯。”

    “兄长定能被方城选中。”

    “哈哈,走了。”

    于是,邓戍自顾自走了,留下弟弟邓典,带着庄辛前往城内的义舍。

    庄辛不想拂了这兄弟俩的好意,便索性跟着邓典前去。

    沿途,庄辛亦从邓典口中得知了不少,比如邓典告诉他,他们兄弟俩是比较走运的,因为他们一家在叶邑入籍的时候,县府的官员见他兄长邓戍穿着楚国的甲胄,猜到邓戍肯定是当做兵卒的,因此在得知邓戍有意投奔方城军后,便优先为他们家分配了屋宅,否则,他们恐怕也得带着家人暂住于城内的义舍。

    听到这里,庄辛心中忍不住暗想那方城令蒙仲,竟不排斥征募楚人为麾下士卒,这意味着他有自信能笼络这些楚卒,还是说他并无对楚国不利的心思?

    『应该是后者,否则屈原不会留在此人身边担任门客。』

    庄辛心下暗暗想道。

    走着走着,一行人路过一条街道,庄辛惊讶地发现,街道两旁全是店铺,从酒肆、客栈、米铺、布铺、油铺,简直一应俱全,这让他愣了愣。

    要知道天下各地的县城,城中的主要街道一般都是官衙或者当地世家贵族的府邸,平民的住处一般都在南城的东西两侧,因此逐渐会形成东市、西市两个主要为平民所设的市集。

    但叶邑不同,据邓典所说,叶邑的市集都集中在东南西北四条主街,以至于庄辛此刻走在这条主街上时,来来往往都是行人,纵使这条街道在

    经过扩建后颇为宽敞,但仍然有种迈不开腿的拥挤。

    而对此,庄辛隐隐琢磨出了一些那位方城令,似乎很注重商市。

    不得不说,这在当代确实是一件非常新奇的是,毕竟天下各国无不,对待世人眼中的商贾颇有偏见,觉得这些商贾不事生产,单靠走访各地倒卖货物便能轻松得到常人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金钱,因此感到颇为不满。

    这导致商贾在这个时代的地位非常低下,别说跟“士”比较,在许多君主眼中他们连农民都不如。

    但这位方城令,却将商市设在叶邑的四条主街,这是否意味着,他对商市并无成见,甚至于,还抱着希望吸引各地商贾、使货物得以流通的念头。

    摇了摇头,庄辛愈发迫切希望见到那位方城令。

    因为据他暗访,这位方城令的心真的很大,无论是他吸收十几万楚民,征募楚民扩充方城军,还是将商市设在叶邑四条主要街道上,这都足以证明这位方城令有着很大的野心与抱负。

    想到这里,庄辛问邓典道“小伙子,老夫欲求见方城令,具体所谓何事不便细说,且不知方城令可在叶邑?”

    邓典愣了愣,旋即摇头说道“方城令很少来叶邑,据说他大多数时候都在方城,老先生若想请见方城令,可以先去拜访叶邑的邑丞……”

    “这样……”

    庄辛皱着眉头想了想,旋即又问道“老夫听说前三闾大夫屈原屈大夫如今身在叶邑,老夫与他有些交情,不知何处可以找到屈大夫?”

    “屈大夫?老先生竟是屈大夫的旧友?”

    一听这话,邓典脸上更加尊敬,连忙说道“屈大夫如今就在叶邑的县府,昨日我到街上购米时,还瞧见屈大夫带着一干工匠、役卒在增筑屋宅……我领老先生去。”

    说着,邓典便将庄辛领到了他昨日碰到屈原的地方。

    果不其然,在离那边不远的地方,庄辛便看到屈原正捧着一本账簿,正指挥着手底下的工匠、役卒建造屋宅。

    远远瞧见屈原指挥若定,态度认真,庄辛心中颇为感慨。

    因为曾几何时,在屈原受楚怀王托付改革变法的时候,亦曾如此认真,比如庄辛曾经就看到过,看到屈原带着手底下的士卒出城丈量城外的田地,将贵族藏匿的私田通通记录在案,并要求他们上缴相应的田税。

    但自屈原被贬为三闾大夫后,庄辛从这位大贤脸上就再也瞧不见这种严肃认真的模样了,那时的屈原,除了利用空闲时间开坛授课,教授昭、景、屈三家子弟,其余大多数时候都无所事事,醉酒吟辞,荒唐度日。

    堂堂左徒,楚国大贤,竟沦落到那种地步,着实是叫人暗自感伤。

    然而今日,庄辛却再次看到了态度认真的屈原,只可惜,屈原却在叶邑为那位方城令做事,而不是在楚郢,为他楚国效力。

    暗暗感慨之余,庄辛迈步走上前去,在屈原的肩膀上轻轻拍了一下。

    正在指挥众人的屈原下意识转头,待看清来人正是庄辛时,他愣了愣,脸上闪过一阵青白之色,似乎还有几分羞惭,嘴唇微动,但却不知该说什么。

    庄辛当然明白屈原此刻的心情,于是他笑着开口道“哈哈!昭雎说你在叶邑,果然被我逮到!”

    听到这话,屈原如释重负。

    不得不说,他着实很担心遭到老友的斥责,斥责他身为楚国的前重臣、屈氏的子弟,却在魏国方城任职。

    没想到,庄辛见他的第一句话竟是玩笑而并非斥责,这让他着实松了口气。

    他连忙拱手道“庄大夫,您怎么会来叶邑?”

    庄辛笑着说道“是昭睢告知我,说你不在江南而在方城、叶邑这边,是故我过来看看,看看你过得如何。”

    说罢,他上下打量了几眼庄辛。

    曾几何时,庄辛眼中的屈原面黄肌瘦、一脸憔悴,仿佛一阵风就能刮跑,实因忧国忧民所致,可今日再见屈原,他却见屈原面色红润,气色极好。

    对此庄辛也不知该说什么。

    想了想,他对屈原说道“你先忙,我在四周转转,晚上咱俩一起聚聚。”

    “好!”屈原点了点头。

    于是,屈原继续指挥手底下的人增造屋宅,而庄辛则在旁观瞧。

    以往,哪怕太阳彻底下山,屈原也会继续叫人点着火把继续造屋,毕竟城内吸纳了十几万楚民,对于民宅的压力实在太大,怜悯众多楚民此刻仍挤在城内的义舍,屈原便恨不得不眠不休尽快建好足够的屋宅供他们居住。

    但今日,考虑到好友庄辛在旁已站了足足半日,屈原罕见地偷了一次懒,待夕阳下山时便下令工匠、役卒解散,带着庄辛返回县府。

    在返回县府的途中,庄辛笑问屈原道“听说你如今在那位方城令身边作为门客,难道他就不曾赠你一座府宅么?”

    屈原摇摇头说道“有,但我推辞了。”

    “哦?为何?”

    “……我仅一人,何须偌大的宅邸呢?”屈原勉强笑了笑。

    “哦……”

    庄辛好似猜到了什么,也没有再追问下去。

    回到县府后,沿途皆有楚民、魏卒跟屈原打招呼,尊称屈原为屈先生,这让庄辛暗自点头看来屈原在叶邑过得确实不错。

    走入县府,庄辛来到了屈原居住的住处,不过就是县府内的一间屋宅而已,大小不过几丈,屈原在楚郢的柴房都比这里宽敞。

    正因为如此,待邀请庄辛进屋时,屈原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住处简陋,让庄大夫见笑了。”

    庄辛轻笑着摇了摇头,毕竟他们都不是那种在意权势、钱财的人,否则,他们何必屡屡针对祸国殃民的令尹子兰呢?只要他们肯屈服于子兰,子兰必然会赠予他们荣华富贵。

    走入屋内,庄辛毫不意外地发现屋内的摆设十分简单,但却有不少书籍,他笑着赞许道“屈大夫始终不忘观阅书籍啊。”

    此时屈原正对一名县府内的值岗魏卒说话,嘱咐他让庖厨送上些酒菜,听到庄辛的感慨,进屋后的他笑着说道“不看书不行啊,像方城令、叶邑丞等,皆是圣贤高足,在下唯有多看书,才不至于在他们面前闹笑话……”

    “咦?”庄辛闻言惊讶地问道“圣贤高足?”

    “啊。”屈原点点头说道“方城令蒙仲,叶邑丞向缭,还有诸如蒙遂、华虎、穆武、武婴、乐进、乐续等方城、叶邑的将领,皆是宋国圣贤庄周庄夫子的得意弟子……”

    一听这话,庄辛吃惊地瞪大眼睛。

    要知道庄周在楚国还是非常有名的,毕竟这是一位曾经拒绝到他楚国出任令尹的大贤,庄辛又岂会不知。

    震惊之余,庄辛恍然说道“原来是庄夫子的弟子,我说方城的魏军怎得一概旧日的恶习,军纪严明,对我楚民秋毫无犯……”

    屈原微微一笑。

    不得不说,他之所以暂留在蒙仲身边,这跟蒙仲等人是庄周弟子也有很大的关系。

    否则,换做唐直、窦兴那种粗人,屈原又岂会委屈自己?

    毕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片刻后,酒菜送上,颇为丰盛。

    见此屈原惊讶地问道“何以送来这么多菜肴?”

    送菜的魏卒说道“是邑丞得知屈大夫有故友来访,特地命庖厨加了菜。”

    屈原恍然大悟,拱手谢道“请代我感谢邑丞。”

    “喏。”

    瞧着屈原送走几名送菜的魏卒,庄辛将一颗果脯丢入嘴里,随口问道“邑丞,就是这叶邑的邑丞向缭吧?为人如何?”

    屈原关上了房门,回到桌前,一边煮酒一边说道“怎么说呢,有点像子兰,大多数时候都笑眯眯的,不过性格很果断,不过比子兰有才能,也不至于妒忌贤能。”

    “那就谈不上像。”

    庄辛随口说道“除了妒忌贤能,排挤忠良,咱们的那位令尹大人还能有什么本事?秦军都打到汉水了,他居然还想着割地求和……这好比抱薪救火、割肉退狼,简直是愚蠢之极!”

    显然屈原也没有兴趣聊他楚国的令尹子兰,摇摇头没有搭话,待酒水煮开后,在庄辛与自己的碗里都舀了一勺。

    在抿了一口酒后,屈原问庄辛道“我听方城的骑兵说,楚郢终于肯派援军增援鄢邑了?”

    庄辛闻言嗤笑道“子兰那帮人也有些心慌,这帮人虽说亲善秦国,但到底还不至于昏了头,还清楚他们今日的富贵究竟是谁给的。”

    屈原闻言轻笑一声,随口说道“总之,有昭雎在鄢邑,鄢邑暂时倒也无需担心……”

    听闻此言,庄辛笑着说道“昭睢跟我说了,说你前段时间派人送了封信给他,告诉昭雎该如何阻挡那白起……这就是你所谓的‘以另外一种方式报效国家’?”

    “不!”屈原摇了摇头“此举最多只能退秦军,不足以救楚国!”

    “救……楚国?”

    看着屈原那逐渐严肃起来的面色,庄辛亦缓缓收起了脸上的笑容。

    他隐隐感觉,屈原肯定还有什么大行动。

    除了这份猜测之外,屈原的改变亦让庄辛颇感意外。

    他感觉,屈原来了一趟叶邑,就仿佛变了个人似的。skb6wswl

第286章屈原的改变二合一() 
目视着屈原半响,庄辛无比严肃地说道“在下来时,曾与昭雎聊起屈大夫你,听他所说,屈大夫准备以另外一种方式来报效国家……在下相信昭雎,更相信屈大夫的为人,绝不相信那只是屈大夫改换门庭的托辞,但,希望屈大夫亦能信赖在下,将心中所思对在下透露一二,在下定会鼎力帮衬屈大夫。……以屈大夫看来,我楚国该如何度过这次危机?”

    屈原当然信得过庄辛,闻言正色说道“屈原当然信得过庄大夫,就现如今我楚国的境况而言,只是先前屈原对当前的局势亦不明朗,是故未曾联络像庄大夫您这样的国之忠臣……”

    说着,他稍稍一停顿,捋了捋胡须说道“就当前我楚国的危机而言,我国当联合魏韩,共同抗击秦国。”

    这个回答,并不出乎庄辛的意料,毕竟就目前楚国的处境而言,无非就只有两个选择其一,向秦国求和;其二,向魏韩两国求援。

    虽说近几年齐楚两国的关系还算融洽,且齐国也不会希望秦国继续壮大,但终归远水难救近火,等齐国发兵来救楚郢,那真不知是什么时候了前提是齐国会发兵救援。

    想了想,庄辛问屈原道“我暂离楚郢时,国内也在商议是否能向魏韩两国求援,但……屈大夫,依你之见,魏韩两国是否肯援助我楚国呢?”

    屈原当然明白庄辛问这话的原因,闻言捋着胡须说道“我如今虽在方城令身边,但方城令,他与魏相田文不合……但据当日方城令与韩国大司马暴鸢的对话,韩国似乎有意介入秦国与我楚国的这场战事,希望能通过调停的方式,迫使秦国退兵。”

    “调停?”

    庄辛愣了愣,旋即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似乎也觉得这不失是一个能解决楚国当前危机的办法。

    但问题是,秦国会接受魏韩两国的调停么?

    要知道调停这类仲裁,一般都是大国对小国,强者对弱者,而魏韩两国纵使绑到一块,与秦国也就是半斤八两,秦国未必会买账。

    听了庄辛的顾虑,屈原笑着说道“假如伊阙之战是秦国战胜,那么秦国自然不会买账,且魏韩两国也未必敢冒着再次激怒秦国的危险来帮助我楚国,但相信庄大夫也有所耳闻,伊阙之战,最后是魏韩两国取胜,虽魏国因为这场仗损失了十万军队,而韩国亦损失了五万军队,但终局终归是魏韩两国击败了秦国,非但夺回了韩国曾经丢掉的新城与宜阳两座城池,一举歼灭了接近十万的秦军,还一度打到秦国的函谷关下,使秦国对魏韩两国再次产生了顾忌,因此归还了两座城池,与魏韩两国言和……魏国的态度暂时不得而知,至于韩国那边,这场仗使韩国士气大振,暴鸢有意趁秦国锐气尽丧,再次发动合纵,进一步打击秦国……”

    得知魏韩两国仍保留有对抗秦国的力量,庄辛亦感到颇为庆幸。

    虽说魏韩两国曾经也侵入过楚国,但相比较这些年逐步蚕食楚国领土的秦国,魏韩两国的威胁,当真是不算什么。

    西垂秦国这头猛虎,早已成为了魏、韩、楚三国共同的心腹大患,在这份威胁面前,魏韩楚三国未必没有可能重新组建合纵,联合对抗秦国。

    想到这里,庄辛不禁有些心急地问道“那,魏韩两国几时出面调停?”

    听到这话,屈原的脸上再次浮现了几许忧愁,只见他轻叹一口气,颇有些苦恼地说道“问题就在这里,魏国大梁,至今还未有什么音讯,方城令,迄今为止也还未收到任何来自魏王的命令。”

    庄辛愣了愣,旋即便明白了屈原的意思魏国还在犹豫。

    此时,屈原在犹豫了一下后,继续对庄辛说道“关于此事,在下曾与方城令、叶邑丞聊过,方城令对此的分析我认为很有道理。”

    “哦?他怎么说?”庄辛问道。

    只见屈原捋了捋胡须,沉声说道“方城令从魏韩两国的实力分析了此事。与我等此前所认为的一样,当今中原诸国,最强莫过于西秦东齐,然后是赵国与魏国,以上这四个国家,皆拥有称霸中原的潜力,正因为如此,魏国考虑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