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大司马-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此时,李史则连忙告罪道:“下卒无礼,请赵主父见谅。”

    赵雍深深看了一眼蒙仲、蒙虎、蒙遂、武婴等“少年兵”,又看了一眼李史,一笑置之。

    蒙仲隐隐感觉,赵雍的这份笑容有些勉强,仿佛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片刻之后,赵雍将李史请到了正殿。

    在彼此坐定后,李史示意蒙仲呈递国书,即宋王偃给赵雍的书信。

    赵雍仔细看罢书信,微微点了点头,旋即恭贺道:“恭贺贵国覆亡滕国,使国家又增强一分。”

    “全凭赵主父照拂。”李史拱手恭维道。

    见此,赵雍笑了笑,只见他将宋王偃的竹简摆在面前的矮桌上,用手指点了点,朗笑着对李史说道:“对我,尊使不必如此。我赵雍与宋偃,有着近三十年的交情。我时常对臣子言,中原诸国,反反复复,皆不可信,唯独宋国乃我赵国近三十年之邦交,不离不弃,分毫亦不曾违背盟约,乃诚信之国,而宋偃,亦诚信之君。”

    这番话,赵雍倒也是出自真心。

    因为当今天下,诸国大多施行合纵连横之策,今日与一国签订盟约,明日为了与另外一个国家签订盟约,就极有可能会毁弃之前那份盟约,反反复复,叫人很难相信;更有甚者,像齐国的齐威王,明明与赵国签署了联手抗秦的盟约,但在赵国遭到秦国进攻时,齐国非但不救,反而落井下石,趁火打劫。

    唯独宋国,与赵国建立邦交近三十年,从未改变。

    仿佛这就是宋国的传统:当年宋国在决定拥护晋国为中原霸主后,就坚定不移地协助晋国对抗楚国,哪怕是被楚国攻入国家、围住国都,宋国亦毫无求饶、改变战略国策的意思。

    “当今诸侯皆重利,唯宋偃仍存诚信仁义。”

    赵雍感慨地说道。

    听到赵雍竟用诚信仁义来称赞宋王偃,蒙仲眨了眨眼睛,简直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因为据他了解,宋王偃并不算是诚信仁义的人啊。

    但话说回来,在有了“落井下石”的齐国作为对比后,蒙仲不得不承认,坚持与赵国建立近三十年稳固邦交的宋王偃,还真是一位值得信赖的人。

    在一番寒暄客套之后,李史询问赵雍道:“赵主父,前来此行宫时,鄙人瞧见周边军营林立,又驻扎有无数精锐赵卒,莫非此行宫往北,即是贵国与中山的战场吗?”

    “尊使不必多虑。”

    仿佛是猜到了李史心中的担忧,赵雍宽慰道:“沙丘距离我赵国与中山的战场,尚有三百余里之远。”说罢,他略带几分自傲的说道:“如今的中山,还值得我亲自指挥作战么?”

    在经过赵雍的解释后,李史、蒙仲等人这才得知,赵国与中山的战场在沱水河畔的曲阳、九门一带。

    九门是赵雍曾经遣赵将李疵窥视中山国的地方。

    而曲阳,则是赵国几次攻伐中山国时汇集全国兵力的前线重城,它离沙丘,最起码有三四百里之远。

    “我之所以坐镇沙丘,只是为了防范齐国。”

    可能对宋国极为信任的关系,赵雍毫无隐瞒他坐镇沙丘行宫的目的,即是为了防范齐国。

    毕竟沙丘往东,在越过清河后即是齐国的国土,倘若齐国这次胆敢出兵帮助中山国,则他赵雍便会立刻率军越过边界,攻入齐国国内,与宋王偃一同对齐国展开两面夹击。

    而齐国,似乎也猜到了赵雍驻军于沙丘行宫的原因,迄今为止还没有派遣一兵一卒帮助中山,以至于赵国的军队势如破竹地攻入了中山国境内,比预期的日期更快就杀到了中山国的国都灵寿城下。

    毫不夸张地说,赵国攻灭中山国,这已经是一件板上钉钉的事了。

    随后,李史找了个时机,向赵雍引荐了蒙仲、蒙鹜二人。

    他将蒙仲介绍给赵雍,只是为了完成惠盎的嘱托;至于将蒙鹜推荐给赵雍,则纯粹就是这位李大夫在景亳时收了蒙氏一族不少好处的关系。

    不得不说,蒙仲的恩师庄子的面子实在是大,以至于当赵雍得知蒙仲竟是庄子的弟子后,当场欢喜地表示让蒙仲在他身边担任近卫,至于李史口中“骁战勇猛”的蒙鹜,赵雍亦授予了舆司马的军职。

    蒙氏一族,终于在迁居赵国这件事上,迈出了第一步。

    但蒙仲却忽然心生了一个疑惑:为何他与蒙鹜在什么功劳都没有建立的情况下,就得到了赵主父近卫与舆司马的地位?

    这两个身份,难道如此轻易就能获得么?

    还是说,这其中还有什么缘由?

第77章 六月() 
摇身一变,蒙仲、蒙鹜一行人成为了赵国的兵将,连带着武婴、蒙虎、蒙遂、向缭等小伙伴,亦被编入了赵主父的近卫,仿佛这位赵主父信任宋人多过信任本土的赵人。

    六月初六,已授予舆司马军职的蒙鹜,到沙丘行宫外的军营报到,开始了他作为一名赵国将领的经历,而蒙仲等人,则作为近卫跟随在赵主父身边。

    包括蒙仲在内,一群小伙伴从未有过成为某位大人物贴身近卫的经历,感觉颇为新奇,但又不知作为近卫该负责哪些,或者掌握那些本领。

    “主父,身为近卫,不知该负责哪些事物呢?”

    蒙仲好奇地询问赵雍。

    赵主父笑着说道:“只需保护我即可。”

    但说实话,这个回答很是敷衍,因为赵雍身边原本就有保护他的近卫,那些可都是赵国的精锐之士,虽说蒙仲、蒙虎、武婴、华虎等人自幼学武,但在那些赵国锐士面前,却也讨不到什么便宜,毕竟对方那可是经过严格训练的兵卒。

    明明有那样精锐的士卒,还需要他们保护吗?

    犹豫了半响,蒙仲还是没有问出心中的疑问,因为他跟这位赵主父还不是很熟悉。

    当日下午,赵主父亲自测试了蒙仲等人的武艺,他吩咐士卒准备了几根长短不一的细木棍,两端都用布包裹,蘸上小麦磨成的面粉,让蒙仲等人自己选择一种趁手的“兵器”与他较量,以此来测试诸人的武艺水平。

    起初,包括蒙仲在内,诸子对此有所不安,毕竟他们的对手乃是这位赵主父,但在这位赵主父的宽慰下,诸人渐渐能放下心中的不安,将自己的本领逐渐展现出来。

    经过赵主父的测试,在诸人当中,就数武婴、蒙虎、华虎三人最具天赋,用赵主父的话说,这三人力气大、劲道沉,乃是习武的好胚子。

    但他最看好的却还是蒙仲,因为蒙仲是唯一一个能在他身上留下“白点”的人,换而言之,倘若彼此都使用兵器的话,蒙仲已能够伤到他。

    原因就在于蒙仲懂得“思考”,会用一些虚假的招数来欺骗他,不想其他诸人那样“直来直去”,每每都被赵主父轻松挡下。

    “你的武艺,是家族里教授的?”

    赵主父惊讶地询问蒙仲。

    蒙仲摇了摇头说道:“家族内教授的武艺,与阿虎、阿遂他们一般无二,只是我瞧主父与他们较量的过程,知主父武艺精湛,直来直往的招数不能见效,遂想到了兵法所言的虚虚实实,侥幸见效。”

    “你还读过兵书?”赵主父更加惊讶了。

    经过询问,赵主父这在得知,原来眼前这位年仅十五岁的少年,竟然读过太公兵法、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起兵法、司马兵法等兵家著作。

    惊讶之余,赵主父忍不住感慨道:“似你这般年纪,难得有翻阅这诸多兵法的。”

    在赵主父的赞许下,蒙仲的反应却很平静,他如实地说道:“并非是同龄之人很少有像我这般观阅诸多兵法的,而是因为我的老师乃是庄夫子,他的收藏中有诸多的兵法”

    的确,在这个年代,以竹简载言的书籍,颇为稀罕贵重,它一般在垄断在贵族阶层手中,寻常的平民子弟,根本没有机会接触,而蒙仲,也只是因为他的老师乃是庄周庄夫子,而庄周庄夫子收藏了天下诸多的书物,这才使蒙仲有机会接触这些。

    在这件事上,就不得不称赞儒家的圣人孔子,因为正是这位孔圣人打破了此前大贵族垄断知识的局面,使小贵族以及平民子弟亦有机会接触知识与学问,否则,世人将更加愚昧。

    相比较孔夫子那些所谓君子的空洞言论,这才是他为世俗带来的巨大改变,影响了后来的整个天下。

    见蒙仲受到称赞后毫无骄傲之色,赵主父点点头,由衷地称赞道:“观你这名弟子的德行,我就能知晓你的老师庄子是一位怎样的圣贤。不愧是道家的圣贤。”

    此后,赵主父便跟蒙仲聊起了兵法的事。

    正如蒙仲所猜测的,赵主父跟宋王偃一样,都是崇尚武力的君主,其原因就在于他当初刚刚继位的时候,赵国曾遭受非常艰难的危机,甚至于险些要被灭国。

    他笑着对蒙仲说道:“我初继位时,是跟你一样的年纪。那时,亡父肃侯(赵肃侯赵语)过世,魏国的魏惠王魏罃尚在世,他纠集了魏、秦、楚、燕、齐五国,五方各带一军兵马前来参加亡父的葬礼”

    蒙仲静静地听着,赵国的这段历史,他在向惠盎请教赵宋之盟时就已经了解过。

    起因就在于赵主父的父亲赵肃侯赵语,当时魏国已经逐渐开始衰败,三晋时而联合,共同对抗秦、楚、齐,时而又内部厮杀,在这样紧张混乱的局势下,赵肃侯赵语改变了此前魏、赵、韩的三晋顺序,取代曾经的魏国,成为三晋的主导国,并与魏、楚、秦、燕、齐等国连年恶战而不处下风。

    其实在那时,赵国就已经冉冉崛起了。

    然而在赵肃侯在位二十四年的时候,这位年近五旬的雄主便过世了,于是魏惠王魏罃得见机会,邀请齐、楚、秦、燕四国,试图瓜分赵国——三晋中唯独韩国,由于赵肃侯生前让赵雍迎娶了韩女而妻,故而并未加入这次针对赵国的战争,想来还在观望阶段。

    那时,赵雍作为新君才年仅十五岁,他在其先父重臣肥义与叔父公子成的帮助下,先是加固与韩国的盟约,再将刚刚驱逐剔成君没几年的宋君戴偃亦拉拢到赵国这边,又先后贿赂了越国攻伐楚国,贿赂娄烦攻伐燕国与中山国,形成了赵韩宋三国迎战秦魏齐的局面,终于化解了这次的亡国之危。

    这让魏惠王魏罃意识到赵肃侯“后继有人”,终于放弃了瓜分赵国的意图,带着儿子魏嗣亲自来到赵国恭贺赵雍继位,至此,三晋之首从魏国过渡到赵国。

    尽管这段历史蒙仲已经从惠盎那边听过一回,但从作为当事人的赵主父口中得知,却是另有一番滋味,毕竟对于当时赵国所面临的凶险,惠盎所了解的远远不如作为当事人的赵雍。

    于是他由衷称赞道:“赵主父确实无愧世人所称的‘雄主’评价。”

    赵主父闻言哈哈大笑。

    六月初八,赵雍显在沙丘行宫住得烦闷,便有意带着蒙仲等人外出狩猎。

    因此他事先询问蒙仲道:“你等可参加过狩猎?”

    蒙仲点点头。

    由于当世仍普遍采用射礼,并将射礼视为衡量一个人品德的标准,因此,射术可以说是每一名贵族子弟必须掌握的本领,哪怕是平民,只要他想得到他人的重视,也必须掌握这项本领。

    因此,射术对于蒙仲这些家族子弟来说,倒也不算什么。

    然而赵主父却笑着摇头道:“我赵国的狩猎,与你所知的狩猎不同。我赵国是以骑射狩猎。”

    骑射,顾名思义,即骑在战马上用弓箭狩猎,相比较站在平地上、站在战车上射箭,这难度提高的可不是一星半点——首先你得会骑马。

    由于蒙仲等人都不会骑马,于是当日赵雍便放弃了外出狩猎的打算,带着蒙仲等人来到行宫外的军营,教授蒙仲等人骑术。

    反正狩猎也好,教授蒙仲等人骑术也罢,都是他用来打发时间的,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大约是晌午前后,赵雍与蒙仲等人用过午饭,便来到了军中,吩咐军营内的士卒分出几匹战马来,让蒙仲等人尝试骑乘。

    不得不说,经过驯养的战马,虽说其实已变得温顺,但由于它体格的关系,一般人看到多少还是有点畏惧的。

    蒙仲与蒙虎还好,因为他们参加过宋国与滕国的战争,对于战马已有不少经验,但武婴、蒙遂、向缭、华虎等人,却是首次近距离接触战马,显得有些惶恐不安。

    “蒙仲、蒙虎,你二人对战马并不陌生,就先去试试吧。”

    赵雍笑着说道,同时命人搬来了一张矮桌,坐在草席上,看着诸子尝试骑乘战马。

    说实话,蒙仲对战马确实不陌生,可他从未尝试骑在战马上,更别说他对面前那几匹战马的习性都不了解。

    好在他看过的杂书中,也有一些关于驯养野马的记载,于是,他摒弃杂念,缓缓地一步一步走向他所挑中的那匹马,先是轻轻抚摸战马的头,待后者转过头来与他对视时,又在尽量表现出友善的情况下,伸出手让它舔了舔手心,然后再抚摸战马的马鬃,直到这匹战马“舒服”地打了几个响鼻后,这才踩着左边的单边脚蹬,翻身跃上了马背。

    一次成功!

    “精彩!”

    赵主父在不远处抚掌称赞。

    说实话,军营内的战马,都是经过人为驯养的,早已失去了大部分野性,但从蒙仲的举动中就能看出,这个少年懂得如何与战马亲近。

    这不,明明是彼此陌生的人与马,但在蒙仲翻身上了马背后,那匹战马却显得颇为“安静”,只是踩踏着四蹄,毫无惊慌之色。

    或许有人会问,如果马儿惊慌又会怎样呢?

    喏,看看蒙虎那边就知道了。

    “啊——”

    在一声略带惊慌的叫声中,蒙虎被他选择的那匹马甩下了马背,悲催地摔在泥地上,啃了一地的泥土。

    顿时间,赵主父与周围的赵军士卒哄堂大笑。

    就连蒙仲、蒙遂、武婴等人,亦看着蒙虎那狼狈的模样,忍不住笑出了声。

第78章 七月() 
ps:最近才发现,继大魏宫廷之后,妻乃上将军居然也有听书了,与起点的合作方也是喜马拉雅fm。演播者是一位叫做胤曦阁阁主的姑娘,女声哟,而且声音很好听哟最让作者吃惊的是,演播时居然还有配音,比如拔剑、马嘶,相当厉害。有兴趣的书友不妨去试听看看。

    ————以下正文————

    在周围众人的哄笑中,蒙虎恼羞成怒了。

    呸呸两声吐出嘴里的泥土,硬生生拉住缰绳,试图强行坐上那匹战马的马背。

    世人都说马通人性,其实倒也不假,世上的动物与野兽,其实有一些都能感觉到人的“善念”与“恶念”,这是动物“趋吉避凶”的本能。

    方才蒙仲尽可能释放自己的善念,所以那匹战马对他并无防备,愿意让他坐在马背上,而如今,蒙虎那粗暴的动作,却让另一匹战马感到了惊慌与不安,以至于被蒙虎强行坐上马背后,这匹马疯狂地乱跳乱蹬,试图将蒙虎再次从自己马背上甩下来。

    然而蒙虎却死死抱着这匹马的脖子。

    “倒了,要倒了”

    在周围诸人略带慌乱的声音中,那匹战马横着倒在了地上,连带着蒙虎亦摔在地上,可即便如此,蒙虎仍然死死勒着战马的脖子,与它在地上扭打,试图强行使其屈服。

    赵雍看乐了,笑着对身边的兵将道:“此子日后定是一位猛士啊!”

    最终,在折腾了足足有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