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大司马-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沙丘往东南越过清河,即到了齐国境内,在这一带齐国有两片城邑,即高唐邑与平原邑。

    据赵主父在会议中所说,齐国已经在高唐邑、平原邑两地驻扎了重兵,严守防线。

    毕竟两片城邑都位于大河(黄河)以北,倘若被赵国攻取,赵国的军队便能直接攻入齐国的腹地,甚至于威胁到齐国的都城临淄。

    在商议后,赵主父下令安阳君赵章与将领赵希一同攻打平原邑,而赵主父这边,则命赵袑统领左军、许钧统领右军,攻打高唐邑。

    至于赵将牛翦,由于他麾下的军队皆是骑兵,不利于攻城,赵主父便授权牛翦便宜行事。

    起初,蒙仲还以为赵主父授权于牛翦的“便宜行事”,即让后者协助赵国的两路大军,直到几日后,当蒙仲得知赵国骑兵杀入高唐邑的消息后,他这才恍然。

    是的,赵主父授权于赵将牛翦的“便宜行事”,即叫后者伺机骚扰高唐、平原两邑,杀人放火,驱赶邑地的齐国百姓,让高唐、平原两城皆变成孤城,以便赵军日后攻城。

    大约在二月二十日前后,蒙仲率领着信卫军,跟随赵主父所率的赵军,抵达高唐境内。

    蒙仲亲眼所见,高唐城周边的几片乡邑,皆已遭到了赵将牛翦麾下骑兵的骚扰与进攻,邑地内的齐国平民几乎都已经逃亡,时不时还能看到一具具齐国平民的尸体,有男有女。

    这让蒙仲不禁回想到了他在宋滕战场上的经历——记得那时候,他也是乘坐着战车,看到一片狼藉的邑地,只不过当时在滕国,而如今在齐国罢了。

    倘若说当时宋国攻伐滕国的战争是不义的,那么今日赵国讨伐齐国呢?

    虽说赵主父攻伐齐国的理由,是报复齐国当年“背弃盟约”、“落井下石”,但不能否认,这场仗最先受害的,却是齐国的平民。

    并且,为了方便攻打高唐城,便事先在高唐城周边的乡邑屠杀、放火,驱赶居住在当地的齐民,似这种战争方式,又怎么称得上是大义的。

    战争,没有义或不义,蒙仲切身领悟到了这个道理。

    但让他有些无奈的是,无论是宋国伐滕,还是赵国联宋伐齐,他作为宋人,都是既得利益的一方,这让他不知该如何客观地看待整件事。

    不得不说,亲眼目睹赵国士卒攻打高唐的过程,就跟宋国的士卒一样,赵军士卒也会屠杀齐国的平民,并且谁也不会觉得这是一件错误的事。

    见齐国的平民死伤过多,蒙仲委婉地对赵主父说道:“赵军杀戮过多,不利于赵国日后治理高唐。”

    没想到赵主父却轻笑着说道:“不先攻下高唐,谈何治理?”

    说罢,他笑着说道:“蒙仲,我知道你什么意思。你大概是觉得,平民是两国战争的无辜者,但事实上,战争一旦开启,没有谁是无辜者。若牛翦不事先率领骑兵驱逐乡邑内的齐人,难保这些人日后不会成为阻挡我赵国士卒进攻齐国的阻碍。想想滕国‘无辜’子民,最终不也成为了宋军的阻碍么?”

    滕国?

    蒙仲一脸意外地看向赵主父,他没想到赵主父竟拿滕国的百姓举例。

    仿佛是猜到了蒙仲的心思,赵主父抬头瞧了一眼远处的高唐城,淡淡说道:“这世上,哪有那么多义或不义的战争,目的皆是为了争夺土地罢了,‘仁义之战’不过是一个糊弄人的说辞,包括我,我以‘齐国背弃盟约’而去讨伐它,说到底也只是为了与燕宋两国瓜分齐国而已,是故”

    他转头看了一眼蒙仲,语重心长地说道:“你乃大将之才,但首先,你得抛掉心中那幼稚的想法。尤其是在事关一个国家存亡的战争中,你以为当真会有什么‘平民’是无辜的?”

    “”

    赵主父的话,让蒙仲感触颇深。

    当日,当赵主父率领的军队驻扎于高唐城西北大概二十里处后,高唐城便派来了使者,在请见赵主父后,责问赵军为何无故进犯他齐国。

    赵主父没有跟这个使者多废话,因这名使者态度不恭,便命令士卒将这名使者用棍子痛打了一顿,然后将其赶出了军营。

    隔天,高唐城再次派来了一名使者。

    可能是得知了前一名使者的经历,这名使者在请见赵主父时,态度明显恭顺了许多,简直可以低声下气来形容。

    此人表示,赵主父无端率军攻打齐国,这其中肯定有什么误会在——倘若是错在他齐国,请容许他先禀报临淄,再由临淄派人与赵主父和谈。

    然而,即便这名齐使态度已十分恭顺,但赵主父还是没有改变心意,依旧下令攻打高唐。

    二月二十八日,赵军首次对高唐城展开攻势。

    这场攻城战,赵军共投入士卒约六万人,总共持续了三个时辰,五次攻上高唐城的城墙,但由于高唐城内的齐军亦顽强抵抗,赵军最终还是没能攻破城池。

    大约是在未时前后,赵主父下令鸣金撤兵。

    对此蒙仲感到非常惊讶,因为此时距离黄昏仍有两个多时辰的时间,完全还有攻陷高唐城的可能性。

    在听了蒙仲的困惑后,赵主父笑着说道:“今日来时,我赵军精力充沛,可苦战近三个时辰,仍未能攻陷城郭;眼下我赵军士卒士气大跌,精力亦不如最初,就算再攻两个时辰,难道就能攻破高唐了?还不如在我军出现巨大伤亡前撤兵,待过两日后,等士卒再次养足力气,再一鼓作气攻下高唐!”

    这份见解,就算是蒙仲这样读过不少兵书的人,亦感觉茅塞顿开。

    不得不说,戎马半生的赵主父,他对战局的把握,远不是读过几部兵法的蒙仲可比。

    也可以说是蒙仲的幸运,在赵军攻打高唐城的期间,蒙仲作为赵主父身边的近卫,时不时就能听到赵主父对敌我双方军队以及局势的点评,比如说,在齐军选择死守城郭的情况下,赵军应该如何采取谋略,且齐军又该如何化解等等。

    这些宝贵的经验之谈,让蒙仲受益良多。

    三月初四,在赵主父准备二度攻打高唐城时,有一名从临淄而来的齐国使者来到了赵军的军营,请见赵主父。

    这名齐国使者的来头很不简单,他乃是齐国国相薛公田文的客卿,著名说客苏秦的弟弟,苏代。

    当年,苏秦起初决定赴秦国施展抱负,但由于当时秦国刚刚处死商鞅,且秦武王厌恶说客,苏秦便从秦国离开,来到赵国,但由于赵成、李兑不喜苏秦,苏秦最终还是从赵国离开,来到了燕文侯时期的燕国,且得到了燕文侯的重用。

    燕文侯派苏秦出使赵国,希望改善赵燕两国的关系,此后才有苏秦说服赵肃侯,联合诸国抗击秦国。

    在苏秦受重用于燕国的那段时间,他的弟弟苏代、苏历等人,亦纷纷来到了燕国定居。

    随后燕文侯过世,传位于燕易王,燕易王过世又传给燕王哙——即因为想要将君位禅让给国相子之,而使燕国出现了内乱,险些被齐国所攻灭的那位燕国君主。

    在燕易王过世前,苏秦、苏代等人作为燕国的使者出使齐国,且此后定居于齐国。

    值得一提的是,在燕国的子之内乱这件事中,苏代扮演了一个极其关键的角色,是他说服了燕王哙信任国相子之,甚至于将所有的国家大事都交给了后者。

    其原因就在于,苏代与燕国国相子之有联姻。ps:一说是苏秦与子之有联姻。

    此后,苏代亦代表齐国出使魏国、楚国,甚至是宋国,是当世较为著名的纵横家。

    对于这样的人物,纵使是赵主父也得给予其相应的尊重。

    片刻后,在赵主父的允许下,身穿华服的苏代来到了赵军的帅帐。

    据蒙仲目测,这苏代大概四十余岁。

    在请苏代在帅帐内入座后,赵主父吩咐下卒备上酒菜,款待苏代,毕竟苏代亦曾多次出使赵国,赵主父与他并不陌生。

    酒过三巡后,赵主父这才笑着问道:“今日苏先生前来见我,不知有何要事?”

    “赵主父明知故问。”苏代笑着说了一句,旋即端正了表情,正色说道:“在下特为解赵国之滔天巨祸而来。”

    听到这话,赵主父与蒙仲,不约而同地挑了一下眉毛。

    只因为苏代这种“危言耸听”的伎俩,早已经被这世上的说客用烂了。

第105章 苏代() 
ps:痛苦,终于码完了。今天差点又只想码一章了,不过最后还是坚持下来了。

    ————以下正文————

    “解我赵国之滔天巨祸?”

    赵主父在微微愣了一下后,哈哈大笑起来,这让已渐渐了解赵主父性格的蒙仲,不由地转头看了一眼前者。

    蒙仲很奇怪地感觉到,赵主父似乎确实是有什么顾虑。

    抿了一口略有些发烫的酒,赵主父哂笑道:“愿闻其详。”

    见此,苏代拱了拱手,正色说道:“在当世,目前以秦、齐最强,是为东西二极,其次赵楚,再次魏、韩、燕、宋等国今赵主父趁我齐国与魏、韩两国联手讨伐秦国之际,联合燕、宋两国进攻我齐国,这岂非是为秦国解围之举么?”

    “”赵主父看着苏代不说话。

    见此,苏代换了一种口吻又说道:“秦赵两国素有征战,哪怕是近些年,秦国亦发兵攻取了赵国的中都、西阳、蔺等城,虽然在下也听说秦赵有盟,但在苏某看来,秦赵两国的联盟未必牢靠”

    “”赵主父抿了一口酒水,似笑非笑。

    诚然,苏代所说的皆是实情,秦国近些年来,确实攻取了赵国的中都、西阳、蔺等地,但这都发生在秦孝公年间,待等到秦武王年间,秦赵两国的关系便已经大大缓和,更别说秦武王过世后继承国君之位的秦王稷,还是赵主父迫使秦国改立的。

    虽然秦王稷年纪尚小,国政皆由其母宣太后与舅舅魏冉等人把持,但必须承认,秦赵两国至那时起就再无战争,赵主父当然不会因为几座城池,就破坏掉两国好不容易建起起来的良好关系,更不会简简单单就被苏代说动。

    哪怕苏代诱惑他道:“现如今,我齐国名将匡章正率军攻打秦国的函谷关,即将攻破,赵主父何不趁机机会攻伐秦国,夺回先前秦国从赵国攻取的那些城池呢?”

    在听了苏代这话后,赵主父哈哈大笑,似讥讽般说道:“盟约即是盟约,似弃盟毁约这种事,只有齐国做得出来!”

    听了这话,苏代毫无营养地恭维了几句,旋即又说道:“赵主父不趁机攻伐秦国,实乃诚信之举,可赵主父却讨伐齐国不知赵主父可曾想过后果?”

    “后果?什么后果?”赵主父轻哼一声。

    见此,苏代拱拱手,正色说道:“今赵国联合燕国、宋国,讨伐齐国,对于贵国而言,无非只有败与胜两个结果而已。若三国战败,后果无需再说,魏韩两国或将趁机攻伐赵国;倘若赵国战胜,而齐国战败赵主父知道此事会有何后果么?”

    “愿闻其详。”赵主父淡淡说道。

    “首先改变的,即魏韩两国的态度。”朝着赵主父拱了拱手,苏代正色说道:“魏韩两国的立场,始终反复不定,或臣服于秦,进攻赵楚;或联合于齐,讨伐秦国现如今,魏韩两国之所以能坚定抗秦,正是因为有齐国在背后支持,倘若赵国此番联合燕、宋两国,使齐国元气大伤,齐国将无力再支持魏、韩两国,介时,魏韩两国为避免被秦国进攻,唯有投靠秦国,到那时,秦国得到了魏国与韩国作为爪牙,它会如何取代了齐国地位的赵国呢?”

    顿了顿,苏代又微笑着说道:“何不保持现状呢?”

    “”赵主父捋着髯须沉思了片刻,旋即反问道:“你是要我背弃燕国与宋国,停止与齐国的战争?”

    在旁,蒙仲微微皱了皱眉。

    苏代摇摇头说道:“并非是停止,而是这场仗对赵国无益。若齐国衰败,秦国势必将赵国视为首要针对的国家,介时,此前的秦赵关系将彻底结束,秦国将会用此前针对齐国的一切手段来针对赵国”

    “”

    赵主父捋着胡须沉思着,忽然,他转头问蒙仲道:“蒙仲,你怎么看?”

    听闻此言,别说苏代惊讶地转头瞧了一眼蒙仲,就连蒙仲自己也颇感意外。

    毕竟,虽说他是赵主父的近卫,但这却并不意味着他已有资格介入赵国的邦交层次的事。

    想了想,蒙仲正色说道:“在下以为,苏先生所言不过其中的一种可能性而已,苏先生夸大了‘若齐国败亡’将会对赵国所产生的影响,属危言耸听。”

    听了这话,苏代皱眉打量了几眼蒙仲,反问道:“小兄弟此言,恕苏某不敢苟同。不知在下有何夸大其词之处,还请不吝赐教。”

    “赐教不敢。”蒙仲拱了拱手,旋即平静地说道:“苏先生所言,若齐国覆亡,魏、韩两国或将会倒戈秦国,在下不明白,为何苏先生如此肯定魏国与韩国肯定会倒向秦国,而不是联合赵国呢?魏、韩、赵三国本就是三晋之一,虽多彼此多有攻伐,但再怎么说也比秦国要亲吧?这是其一。

    其二,就算魏、韩两国倒向秦国,但赵国亦有燕、宋两国作为盟国,同样是三国对三国,苏先生为何断定赵国就一定无法战胜秦、魏、韩三国呢?

    其三,苏先生方才所言的那番话,看似为赵国而谋,实则不过是为了保全齐国而已。举个例子来说,现如今秦国是第一,齐国是第二,赵国是第三,赵国除掉齐国取得了第二的位置,先生只说秦国会因此而敌视赵国,但忽略了赵国已得到了第二的位置这份利益所得,就这样被先生给吃掉了?”

    摇了摇头,蒙仲转头对赵主父说道:“赵、燕、宋三国瓜分齐国后,赵国可将后续的战争交给燕国,使赵国能专心面对秦国,纵使秦国与赵国盟约破裂,赵国亦无从畏惧。此后,赵国可联合魏韩两国抗击秦国,而以宋国遏制楚国”

    赵主父与苏代一言不发,听着蒙仲侃侃而谈,虽然蒙仲对于各国的虚实其实并不是很清楚,比如说,宋国未必挡得住楚国,但大抵的思路,赵主父是认可的,毕竟在他眼里,他与宋王偃的盟约才是最最可靠的,哪怕蒙仲的思路其实存在漏洞,但赵主父还是愿意去尝试,只因为他信任宋国。

    “苏先生对此子的观点有何评价?”赵主父指了指蒙仲笑着对苏代说道。

    苏代上下打量了几眼蒙仲,舔舔嘴唇迟疑了片刻。

    原因很简单,因为蒙仲反驳他的那些观念都很客观,很有道理,这让他不知该如何反驳。

    他忍不住问道:“这位小兄弟何许人也?”

    见此,赵主父便笑着代蒙仲介绍道:“此子乃庄子、惠子的弟子,蒙仲。”

    听闻此言,苏代惊讶地睁大了眼睛,不过他的反应与先前大多数人都不同:“小兄弟是惠子的弟子?难怪难怪”

    似乎在苏代的心目中,惠子(惠施)的地位还要高过庄子。

    这也难怪,毕竟惠施曾担任魏国国相几十年,合纵伐秦最早就是由惠盎提出来的,苏代的兄长苏秦能说服诸国合纵抗秦,惠施在这件事上功不可没。

    而相比之下,庄子只是隐居在宋国的一位大贤,虽然名气很大,但在苏代心中,未必有惠施那样的地位。

    “不不,在下并非是惠子收的弟子,而是由我的老师庄子代收,并且也只是学到了一些名家的皮毛而已。”见苏代似乎有所误会,蒙仲连忙解释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