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大司马-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蒙仲平静地回答道:“我对阳文君说,我乃赵主父身边近卫,不可擅离。”

    “呵呵呵。”

    赵主父笑了笑,没有再追问下去。

    因为在他看来,阳文君赵豹还不具备“策反”蒙仲的资格——说白了,赵豹无法给蒙仲想要的东西,比如稳固赵宋同盟。

    赵豹虽然位高权重,但他办得到么?办不到的!

    只有他赵雍,能给蒙仲想要的东西。

    片刻后,乐毅来到了这边,远远朝着蒙仲做了几个手势。

    “怎么了?”

    蒙仲走上前去问道。

    只见乐毅压低声音说道:“昨日,有两名屯长向我禀报,说这两日有人与他们暗中联系,要求他们作为内应,监视赵主父与你我的一举一动。”

    “谁?”蒙仲皱了皱眉。

    “还能是谁?”乐毅压低声音说道:“阳文君麾下的佐司马,赵贲。”

    “是他啊”

    蒙仲恍然地点了点头。

    “这事怎么处理?”乐毅低声问道。

    蒙仲想了想说道:“莫要声张,就当这件事没有发生过。至于那两名屯长,待过几日邯郸论功行赏时,额外给予他们一份赏赐”

    “唔。”

    乐毅点点头离开了。

    看着乐毅离去的背影,蒙仲哂笑着摇了摇头。

    阳文君赵豹麾下的佐司马赵贲,跟他们也算是旧识了,蒙仲当然猜得到这位究竟有什么目的。

    换做在以往,那几名屯长未必会向他们禀报这件事,但现如今嘛,赵贲想要收买信卫军士卒,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不过

    “确实要起风了”

    看着远处被风吹起的旗帜,蒙仲喃喃说道。

第128章 风起邯郸(二)() 
六月初五,就在乐毅向蒙仲禀告赵贲试图收买信卫军士卒的同时,阳文君赵豹带着副将赵贲,请见了赵相肥义。

    肥义亲自出迎,将赵豹、赵贲二人请到府内,又吩咐府上的家仆奉上了酒水与些许下酒的果脯。

    待家仆退下后,他问赵豹道:“阳文君,不知结果如何?”

    赵豹摇了摇头,说道:“那小子没有答应。”

    他口中的“小子”,指的显然就是蒙仲。

    听闻此言,肥义亦皱着眉头沉思起来。

    这整件事的起因,就在于赵主父命令五百名信卫进驻了王宫,虽然对待宣称是保护他,但不得不说,这五百名信卫让不少赵王何一党的臣子大为忧虑。

    寻常的五百名士卒倒也罢了,然而那却是信卫军,是效仿魏武卒训练的,曾在祝柯一战后夜袭数万齐军而全军得以凯旋的精锐之士,留这五百人在邯郸王宫内,这在赵成、李兑,乃至肥义、赵豹看来,都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说不定什么时候,赵主父就会命令这五百名锐士挟持了赵王何。

    因此,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都认为,应当采取一些措施。

    比如说“策反”蒙仲、乐毅等人,或者收买信卫军士卒。

    这件事,最终托付给了阳文君赵豹,毕竟那五百名信卫军士卒,曾经都是阳文君赵豹麾下的士卒。

    可没想到

    “昨日,我派心腹与信卫军的几名屯长联系了一番。”

    在肥义聚精会神的神色下,赵贲压低声音正色说道:“那两名屯长,皆是我此前故意安插在信卫当中的悍卒,一个叫做郑勇、一个叫做卫荐。最初,我是为了让他们故意惹事,给那小子制造点麻烦,没想到,那小子手段高明,震慑住了那五百人后来那小子与君侯和解,我就没有再与那两人联系。”

    在旁,阳文君赵豹见肥义的目光看向自己,遂轻笑着说道:“没有必要得罪一个有才能的年轻人,不是么?”

    肥义微笑着点了点头,旋即再次将目光投向赵贲,却见赵贲说道:“昨日,我派心腹联系那郑勇、卫荐二人,据我心腹所言,那二人当时神色暧昧,既不接受作为内应一事,也不敢手下我相赠的钱财,没说几句便借故告辞我怀疑,他二人多半是将此事禀报了蒙仲、乐毅二人。”

    听闻此言,肥义脸上露出几许不可思议之色。

    要知道在几个月前,郑勇、卫荐等信卫军士卒,还都是阳文君赵豹麾下的士卒,只不过几个月的工夫,这些士卒就对蒙仲、乐毅那几名少年忠诚到这种地步?

    “这不奇怪。”

    阳文君赵豹摇了摇头说道:“信卫,乃赵主父的近卫,地位颇高;其司马蒙仲、佐司马乐毅那几个小子,既有才能,又不贪财,每每将赵主父赏赐的财物分给士卒,长此以往,士卒对其自然忠心耿耿,更别说那几个小子还领着信卫军夜袭了数万齐营既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军将又体恤士卒,有几人会选择背叛?”

    “唔”

    肥义闻言微微点了点头,心中倒也有些头疼。

    此刻的他,有些后悔于当初给蒙仲提供帮助,以至于后者训练出来的五百名信卫军,如今竟成了一个麻烦。

    “阳文君没有别的办法了吗?”肥义皱着眉头问道。

    听闻此言,阳文君赵豹摊摊手笑道:“我最年幼的女儿,比那小子大七岁,况且也早已成婚出嫁,我还有什么办法?”

    “阳文君莫要玩笑。”肥义皱着眉头说道。

    “恕罪恕罪。”赵豹笑了两声,旋即正色说道:“据我观察,那小子很重情义,财帛之物恐怕不能让他动心”

    听到赵豹的话,肥义的心逐渐沉了下来。

    说实话,肥义从一开始就很看好蒙仲,当初蒙仲跟着宋国的使者李史前来赵国时,肥义就跟蒙仲相处地还算不错。

    只是没想到,后来蒙仲被赵主父任命为近卫,继而又担任近卫司马。

    倘若没有这件事,肥义倒是希望让此子辅佐赵王何,毕竟蒙仲背后的人脉颇广,庄子、惠盎、惠施、孟轲、匡章,相当不得了的能量。

    不夸张地说,就凭蒙仲与惠施、惠盎叔侄俩的关系,他就可以在魏国被奉为宾客,因为魏国现如今的权臣田需,曾经就跟惠施关系极好;而凭着与孟轲、匡章的关系,蒙仲就算到了齐国也大有作为。

    这可都是一般人做梦都无法得到的人脉关系。

    更别说此子有才能,年纪又与赵王何相仿。

    唔?

    微微一愣,肥义忽然有了一个主意:我何不将此子举荐给君上呢?

    片刻后,待阳文君赵豹与赵贲告辞之后,肥义独自在屋内反复思考着这个主意,越想越觉得可行。

    他觉得,只要让蒙仲与赵王何关系亲近,所有的问题不就都可以解决了么?

    至于凶险,反正蒙仲如今凭着赵主父身边近卫司马的身份,本来就能自由出入王宫,就算将他推荐到赵王何身边,又能增加多少威胁呢?

    想到这里,肥义立刻前往王宫,请见赵王何。

    此时,赵王何正在宫殿内观阅臣子的奏书。

    作为已继位三年余的赵国新君,赵王何现如今已经开始批阅臣子的奏疏,但不是全部——赵相肥义会挑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奏书让这位新君尝试批阅,然后他再加以指导。

    而更多的时候,赵王何则是观阅其他国家的政令,思考其中的利弊。

    这也是肥义留给赵王何的功课。

    而今日,正当赵王何在两名宫内学士的辅导下批阅奏书时,就瞧见赵相肥义来到了殿内。

    见此,赵王何立即起身相迎,惊地肥义连忙紧走几步,抢先向这位君上行礼。

    “君上,君臣有别,您起身相迎在下,会让旁人笑话的”

    肥义再一次劝说赵王何。

    赵王何闻言微笑着说道:“寡人起身相迎,只因为肥相是寡人敬重的老臣,您不止是寡人的臣子,也是寡人的老师学生向老师行礼,旁人怎么会笑话呢?”

    听到赵王何这番诚恳的话,肥义心中很是感动。

    不得不说,这正是他不惜违抗曾经效忠的赵主父,也要竭尽一切支持赵王何的原因。

    在动容地点了点头后,肥义对在旁的两位学士说道:“两位且先退下歇息吧,我与君上有些要事要谈。”

    两位学士拱手而退。

    见此,赵王何好奇地看向肥义,却听肥义笑着问道:“君上,您可还记得那名叫做蒙仲的少年?”

    “记得。”赵王何点点头。

    的确,他对蒙仲可谓是印象深刻,因为蒙仲与他年纪相仿,但当初在宫筵时,蒙仲却有资格入席,这让赵王何对蒙仲印象很深。

    见此,肥义笑着问道:“假如臣让此子来陪伴君上几日,君上意下如何?”

    听闻此言,赵王何脸上露出几许惊诧之色。

    说实话,此前肥义不是没有向他推荐人才,但未满弱冠的少年,那还真是从来没有过。

    想了想,赵王何问道:“此人很有才华么?”

    肥义点了点头说道:“蒙仲,乃是庄子与惠子的弟子,集道名两家学术,不过前几日,据齐国的匡章所言,此子不知怎么,又与儒家有了些干系,似乎亦被孟子收为了弟子至于才能,君上相信也有所耳闻,此人为赵主父训练了一支五百人的新军,称为‘信卫’。”

    “听说过。”赵王何点点头。

    见此,肥义继续说道:“正是率领着这支仅仅五百人的信卫,此人在此番攻伐齐国时,夜袭数万齐军的营寨,一举击溃齐军在赵主父派人送上的战功薄上,此人位居第二。”

    一想到那本战功薄,肥义心下便暗自叹了口气。

    在他看来,蒙仲的功劳位居第二,这毫无问题,问题在于位居第一那位,安阳君赵章。

    蒙仲以五百人击溃数万人,这等壮举仅位列第二,而安阳君赵章,只因为攻占了平原邑与祝柯县,就位列第一——没有蒙仲夜袭齐营,安阳君赵章何来机会顺势夺取祝柯县?

    肥义一看就知道,赵主父这是在为安阳君赵章造势。

    再联想到某些事,肥义忧心忡忡。

    “五百人,击破数万齐军?”赵王何吃惊地睁大了眼睛。

    也难怪他如此震惊,毕竟以寡破众这种事,自古以来还是不多的。

    见赵王何起了兴趣,肥义笑着说道:“君上不妨召此人前来,亲自问问夜袭的经过。”

    赵王何颇有些兴奋地点了点头。

    大约半个时辰后,蒙仲就收到了来自赵王何的召令,命他前往正殿参见。

    这让蒙仲感到颇有些意外,便询问前来传令的宫卫道:“不知君上召在下有何事?”

    然而传令的宫卫哪里晓得什么,摇头只说不知。

    想了想,蒙仲便对那几名宫卫道:“容我禀过赵主父。”

    “那我等就在这里等候蒙司马,不过,还请莫要让君上久等。”

    也不晓得是不是提前被叮嘱过,亦或是蒙仲以五百信卫破数万齐军的壮举已被这些宫卫所知,总之这几名宫卫还是很客气的。

    “好。”

    蒙仲点点头,便进殿向赵主父禀报了这件事。

    此时赵主父正在殿内与鹖冠子谈聊,听蒙仲这么一说,表情顿时变得诡异起来。

    不过他并没有阻止。

    待蒙仲离开后,鹖冠子对赵主父道:“看来,那些人已经开始行动了有些事,在下以为还是当断则断。”

    “唔。”

    仿佛是猜到了鹖冠子的心思,赵主父面沉似水地点了点头。

    “先生说的是,就在这几日了”

第129章 赵王何() 
ps:求订阅推荐票月票

    ————以下正文————

    在一队宫卫的指引下,蒙仲来到了赵王何所在的宫殿。

    此时在宫殿外,站着一名目测三十多岁的男子,只见此人约身高八尺,身披甲胄、腰佩利剑,隐约可见的臂膀比蒙仲至少粗壮两圈,看起来颇为勇猛。

    待见到蒙仲后,这位中年将领迈步走下台阶,朝着蒙仲抱抱拳率先打招呼道:“尊驾,想必便是蒙仲蒙司马吧?在下信期。”

    原来眼前这位中年赵将,便是奉命值守宫廷的赵国将领信期。

    见此,蒙仲连忙抱拳回礼道:“蒙仲见过将军。”

    将军?

    信期微微一愣,继而脸上露出几许莫名的笑意。

    他看得出来,蒙仲这是不知该如何称呼他的官职,所以才用了一个含糊的“将军”。

    而事实上,信期可不是什么将军,他是宫伯,是宫正的佐官——宫正即掌管王宫戒令、纠察违令之人的重臣,由卿大夫担任。白昼按时检查宫中各殿人员的数量,记载在木板上以待考核;黄昏以及夜里则敲击木梆检查值守卫士;宫内有突发变故时,宫正亦有权封锁王宫甚至是调集军队。

    总而言之,但凡与王宫沾边的事,都要经手于宫正。

    而宫伯,则是宫正的佐官,直接统帅宫内宿卫的长官,一般情况下并不插手考核宫内官员、侍从等“文职”方面的事,只负责守卫宫内的治安与警戒。

    可以理解为,担任宫伯的信期,实际上就等于赵王何身边的近卫司马。

    而严格来说,只有带兵打仗的武职,才会被称为将军或军将,因此蒙仲称呼信期为将军,并不是很合适。

    不过这是小事,更何况信期也知道蒙仲并非赵国人,不熟悉赵国的官职,因此倒也没有在意。

    见信期仍上下打量着自己,蒙仲又解释道:“信将军,在下是得到君上召唤而来。”

    “我晓得。”

    信期微微点了点头,目视着蒙仲看似颇为和善地说道:“据我所知,是肥相在君上面前举荐了你。”

    “肥相?”

    蒙仲微微一愣,似乎感觉有些诧异。

    旋即,他见信期仍然在上下打量着自己,他疑惑问道:“那您”

    仿佛是猜到了蒙仲心中的想法,信期抬起手,摆了摆手笑着说道:“蒙司马不必猜疑,信某只是得知肥相在君上面前推荐了一位少年英才,故而特来瞧瞧呵呵。”他笑了笑,旋即抬手指向殿内方向,示意道:“蒙司马,请。”

    “”

    蒙仲有些惊疑地看了几眼信期,抱抱拳从他身边走过,迈步走入殿内。

    此时,信期身边或有一名卫士低声对他说道:“宫伯,当真要让这小子接近君上吗?”

    看着蒙仲离去的背影,信期淡淡说道:“此子是肥相举荐的人,肥相的眼光还是很准的,此子既然能得到肥相推荐,想来在德行上也不会有什么亏缺,不必在意。”

    听闻此言,那名卫士低声又说道:“可据卑职所知,此子与公子章、田不禋等人走得很近”

    “你知晓的事,难道肥相就不知么?”

    信期打断了那名卫士的下,环抱着双臂目视着蒙仲的身影消失在宫殿内,淡淡说道:“先静观其变吧。切记,莫要做多余的事。”

    “喏!”

    他身后的卫士低声应道。

    而此时,蒙仲已迈步走入了那座宫殿内,四下打量着殿内的装饰。

    作为赵国邯郸宫的正殿,殿内的装饰其实倒也谈不上美轮美奂,不过那些雕饰都极为精致这倒是真的,但总得来说还是较为朴素,与蒙仲这些日子居住在宫内的那座偏殿,其实倒也差不了多少,充其量就是殿宇的大小,以及殿内的饰物有所不同。

    抬头看向正前方,在隔着约十丈左右的殿内深处,蒙仲看到有一名年纪与他相仿的少年正坐在一张矮桌后,略低着头,似乎在观阅着什么摆在矮桌上的东西——待蒙仲走近一瞧,才发现他是在观阅一册竹简。

    这位少年,正是蒙仲前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