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之崛起-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门房见王绪三人虽然陌生,但也衣冠楚楚,而且还接了别人的钱,拿不定注意,于是接过拜帖说了一句:“这位公子请稍等。”

    王绪见门房没有直接赶人就知道有门,只是不知道蔡邕看到拜帖后会做出什么反应了。

    “老爷,门外有一年轻公子送来拜帖,说是您的故人。”门房走进蔡邕的书房,把拜帖递了过去。

    “哦?故人?”蔡邕也是交友天下,所以到没有怀疑,他接过拜帖打开一看。

    很普通的词句,基本就是久仰大名,特来拜访,落款是王绪,很陌生的名字。可是蔡邕现在的注意力却不在拜帖的内容上,而是写这拜帖的字体。

    之前说过,王绪从小学习书法,虽然算不上一个书法家,但也是小有所成。蔡邕在历史上就记载是书法名家,王绪在写拜帖的时候就用上了行书,是为投其所好。要知道行书在这个时期还在草创中,行书鼻祖刘德升还在研究他的纡书,等行书真正大成的时候还要等到王羲之才行。

    王绪以前也临摹过王羲之的书法,于是就厚颜无耻的用上了。

    “这字体见所未见,王绪,为何从未听过此名?”蔡邕见到这提前了百多年出现的字体,自然是见猎心喜,拿着拜帖看了很久。

    “老爷?老爷?门外之人是见还是不见?”门房见蔡邕久不作答,无奈之下只得出声打断。

    “门外之人……见,为什么不见,迎他们进来,上好茶!”蔡邕终于反应过来手上是一张拜帖,立刻吩咐门房去接人,自己则整理了下仪容,然后往主厅走去。

    王绪在蔡府门外站立许久,终于在他打了第六个哈欠之后,门开了。

    “王公子,老爷请您进府一叙。”门房把府门大开,让王绪三人走了进来。

    王绪听到这个消息后不由得会心一笑,整理了下衣冠,然后跟着门房进了蔡府。快到主厅的时候,王绪见到一名老者迎了出来,面容慈祥,身形也算健朗。

    原来蔡邕急于想见到写出这等字体的究竟是何人,所以没有在厅内等候,而是迎了出来。

    “学生王绪,表字继安,见过蔡大家。”王绪知道这老人应该就是蔡邕,于是立刻站好躬身行了一个弟子礼(礼仪是跟陈栩恶补的。)

    蔡邕见王绪英俊威武,谦逊懂礼,再加上拜帖上的字体,当时就多了几分好感。

    寒暄了几句,王绪被迎进了主厅里。

    “学生听闻蔡大家文采非凡,今途径吴郡,得知蔡大家居于此,前来拜见多有打扰。”待蔡邕坐定后,王绪先开口说出了拜访的目的。

    “不妨事,不知继安师从何人,为何言之为老夫故人?”蔡邕其实曾经见好友刘德升写过类似的字体,他还以为王绪是刘德升的弟子。

    “学生自幼随父修习,未曾拜师。故人一说却是学生孟浪了。”王绪脸上有些发热,之前为了见面,想也没想就说自己是故人了。

    蔡邕到没在乎是不是故人,他现在就想知道那字体的来源:“不知可否告知令尊名讳?”

    “先父王德,想必蔡大家不会听过。”王绪在心里给穿越前那个世界的老爸说了个抱歉,一不小心把他说“死”了。

    蔡邕确实未曾听过这名字,也只得遗憾的承认:“确实未曾听过。”

    “其实我先祖……”王绪想了一会,决定还是自曝身份,把之前给太史慈的说辞又在蔡邕面前说了一遍。

    “老夫曾听闻有关瀛州的传言,没想到这瀛州还真实存在啊。”蔡邕没想到面前这年轻人还有这么深的背景。

    不过蔡邕没有对王绪的身份深入探究,他现在还是想知道那字体的来源:“老夫见继安在拜帖上的字体似草非草,字与字之间又有丝微牵连,这写法老夫却从未见过,不知是何人所创?” 

第三十章 曲有误,王郎顾() 
果然上钩了,王绪心里暗笑,但表情依旧恭敬的说道:“此法名叫行书,形似草书,却不如草书那般难以辨认。这书法原是先翁(死去的祖父)所创,后经过先父完善得以成型,学生愚钝,未能学得先父一二。”

    阿弥陀佛,罪过罪过了,王羲之,咱都是老王家的,盗用一下你的字体了,别介意啊。

    蔡邕终于知道了字体的来源,对王绪家先人的才华也是赞叹不已。

    又交谈了一会,蔡邕对这名叫王绪的年轻人更加喜爱,此人见多识广,谈吐不凡,时不时还冒出一些佳句,让人欣喜。

    蔡邕却不知道王绪这时候心里也佩服不已,王绪是靠来自后世大量的知识和熟知历史走向才能侃侃而谈,但蔡邕却没有这些便利,但是他依旧目光独具,说出很多让人深思的道理。

    能在历史上留名的古人果然不是那么简单的,王绪这时候也明白了穿越并不是无敌的。要知道自己可是从小学古文长大的,才能引经据典和蔡邕勉强一谈,要换别人,估计早就被各种不知从何而来的典故侃懵了。

    愉快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就太阳西斜了,王绪意图告辞,蔡邕却要留王绪用膳。谁知道这正中王绪下怀,不放过任何一个增进和蔡邕关系的机会,最后得到蔡邕的藏书,这是王绪这一行的目的。

    唐泽和李齐自然有人安排了,蔡邕带着王绪到了用膳的地方,王绪却发现有三副碗筷。

    “去叫小姐过来吃饭了。”蔡邕对身边的下人说到。

    王绪恍然,蔡邕早年丧偶,只有一个女儿那就是蔡琰。又是传说中的人物啊,王绪心情又是一阵激动,不知道是怎样的美女。

    不多时,一只**岁的小萝莉跑了进来,是了,历史上对蔡琰的生卒年记录得不清不楚的,所以王绪还不知道蔡琰这时候其实还是个小萝莉。

    “父亲。”蔡琰进屋后先对蔡邕行礼,然后好奇的打量着王绪。

    “继安,这是小女蔡琰,琰儿,这是王绪,你叫王叔父吧。”蔡邕一脸慈爱的拉着蔡琰给王绪介绍着。

    “不可不可,学生乃蔡大家晚辈,怎可叫我叔父,叫哥哥就好了。”王绪才十六岁呢,可不想被叫老了。

    蔡邕哈哈一笑,跟王绪谈了这么久,还真当他是同辈了,现在才发现他面相很年轻:“哈哈,也好,琰儿,叫哥哥吧。”

    “哥哥!”蔡琰又对王绪行了一礼。

    蔡琰声音轻柔,娇脆,这一声哥哥让王绪是心情大好,全身翻找了一下,拿出一块玉佩递给蔡琰说道:“琰儿妹妹,初次见面也没带什么礼物,这块玉佩就当是哥哥的见面礼了,拿去吧。”

    蔡琰没有接,而是看向了蔡邕,蔡邕看了王绪一眼,最后还是点头同意蔡琰接过去。

    “谢谢哥哥。”蔡琰得到蔡邕同意后接过了玉佩,然后妥善的收了起来。

    “继安,请入座吧。”人到齐了,蔡邕自然是请王绪入座了。

    “蔡大家,您先请。”长者没入座,王绪可不敢孟浪。

    蔡邕也没推辞,在主座坐下了,并开口说道:“继安,你也别什么蔡大家的叫了,如果你不嫌弃,叫我一声伯父就好。”

    王绪心中一喜,当然打蛇随棍上:“蔡伯父!”

    “恩,好好……”

    只是普通的家宴,味道并不算好吃,不过王绪心中却是高兴了。在三国这种时期,想要得到士族的承认最好就是和一些名人打好关系,而蔡邕却可以算作现在的士子之首,只要能得到他的亲睐,那以后结交其他士子也方便了。要知道以后就算强如董卓也不得不逼蔡邕出仕,并且好好待他来巴结士族。

    吃饭的时候没有高谈阔论,王绪讲了讲瀛州的风土人情,又讲了几个雅俗共赏的笑话,逗得蔡琰这只小萝莉开心不已,同时也对瀛州的风景十分向往。

    晚饭后,王绪欲告辞离去,蔡邕几度开口,却欲言又止。王绪见这种情况想了下,估计蔡邕好奇行书,于是王绪开口试探道:“蔡伯父一直以诗词书画闻名天下,学生平时也喜欢写写画画,不知明日可否带些拙作来请伯父指点?”

    蔡邕闻之大喜,连忙答应:“好好好,继安谦逊了,老夫随时欢迎继安到来。”

    “多谢伯父了,告辞了!”

    和蔡邕蔡琰告别后,王绪带着唐泽还有李齐飞奔回醉仙楼,然后让人拿来笔墨,准备好绢帛。明天要带作品去见蔡邕,王绪那有啊,只有连夜准备了。

    写些什么好呢?李白,杜甫,这些大大们抱歉了,我王绪只能做一回文化大盗了。

    就这样,王绪时不时偷盗一些后世的诗词,用行书抄录出来让蔡邕点评,蔡邕也对王绪这青年才俊越来越亲睐。

    蔡邕好歹也是一书法大家,触类旁通之下指出了王绪的很多不足之处,短短几天里王绪就发现自己的书法造诣更上了一层楼。

    终于在一个合适的时候,王绪提出了拜蔡邕为师,蔡邕也欣然同意。虽然蔡邕流落吴郡,但好歹也是一名士,王绪拜师礼那天还是有不少人来见礼,蔡邕听从王绪的,没有透露他真实的身份。不过就算如此,王绪的大名也让很多人熟知。

    拜师之后王绪就正大光明的进蔡邕的书库看书,很快他就沉迷于其中。蔡邕藏书无数,有很多孤本,好多都是后世只知其名却没有流传的,甚至还有一些连名字都没有听过,看来早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王绪早就被他老爹培养成了个爱书之人,见到这么传说中的书籍自然是爱不释手。当然王绪不会忘了自己的任务,他又把书籍都被一场大火烧掉的剧情讲给了蔡邕,然后说希望能从蔡邕这里抄录一些。

    蔡邕本就是爱书之人,曾经多次以前在东观校书的时候也不会忘了抄书,见到自己的徒弟这么爱书,自然也很高兴,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这么多的书籍自然王绪不会一个人去抄录,他叫上唐泽和李齐,还好以前都有教他们认字写字,正好就多了两个帮手。就这样,王绪在吴郡停留了很长一段时间,每天不是向蔡邕请教问题,就是抄录书籍。

    抄录也是一种读书,王绪很多想不明白的事情也在抄录中得到了解答,也算是一举两得了。

    一日,蔡邕研习书法时突有所感,把王绪赶出了书房,自己埋头想事情。无事可做,又不想去抄书的王绪就在蔡府里闲逛,忽然一阵琴声传来。

    蔡琰最近很开心,绪哥哥每天都会来,他知道好多事情,每天都可以从他那里听到好多不同的故事,而且他还送了自己一块玉佩,难道就是故事里讲的定情信物?虽然弹着琴,但蔡琰却在期待着今天晚饭时王绪会讲什么故事,不知不觉弹奏的曲子就变了调子。

    “琰儿妹妹,这一首高山流水的曲调却是有些怪异啊。”王绪虽然没学过古琴,但是他那古董老爸每天都在家里放这些古曲,久而久之王绪对这些曲调也很熟悉了。

    刚才蔡琰弹奏的曲调十分怪异,似是而非,按理说蔡琰以后也是诗曲达人啊,难道现在还没练好?

    (其实后世的早就变了曲调,我们这里就当它没有变吧)

    “啊,绪哥哥!”蔡琰没想到王绪突然出现,刚才还在心里想着别人呢,结果就见到真人了,小姑娘蹭的一下就站了起来,小脸通红,心跳加快。

    “琰儿妹妹怎么了?放心我不会把你弹错了的事情告诉师傅的。”王绪还以为蔡琰小姑娘脸皮薄,不好意思让别人看到自己犯错了。

    “什么弹错?”蔡琰还没反应过来:“啊?绪哥哥你也懂音律?”

    “额……略知一二吧。”王绪却是懂一些,不过那是五线谱和简谱,以前学吉他的时候学的,要古琴这些,他只会听了。

    “刚才是琰儿走神了,没能弹好,让琰儿再弹一首给绪哥哥听。”人总是不愿意在心里在乎的人面前出丑,虽然蔡琰只有九岁,不懂什么男女之情,但是她跟王绪亲近,自然也不想在被王绪看低了。

    王绪随意找了个地方坐下,笑着说道:“师傅常说琰儿妹妹擅长音律,今天我是有福气得以一听了。咦?这就是著名的焦尾琴吗?”

    焦尾琴是中国古代四大名琴之一,乃是蔡邕所制。据传是蔡邕游历吴地时见到有人烧木头,他听到火烧木材发出的巨大声响,知道这是一块好木材,不顾火势直接伸手把木头取了出来,发现果然是根好木材。因此蔡邕掏钱把这块木头买了下来,做成一把琴,果然声音很好听,但是木头的尾部依然被烧焦了,所以就被叫作焦尾琴。

    “是的,绪哥哥也曾听过?”

    “闻名不如一见啊,果然好琴。”王绪这时候心里却想着要是拿到后世卖得值多少钱。

    “绪哥哥,且听琰儿用它弹奏一首。”蔡琰坐在琴前面,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吐出,这一刻她全身专注在琴上,王绪忽然觉得眼前的小萝莉多了一种气质。

    “铮……”

    琴声响起。 

第三十一章 王绪习琴() 
听到蔡琰弹奏的琴声响起,王绪也慢慢的陷入了进去,这琴声完全不同于后世录音机里出来的那种。这一刻王绪仿佛感到自己进入了一座高山,山峦跌宕,高耸入云。忽然间琴声一转,王绪又感觉水流潺潺,波涛汹涌,似乎自己又到了大海之滨,涛声隆隆,无边无垠。

    终于琴声停了下来,王绪却有些意犹未尽,他睁开眼发现蔡琰大汗淋漓,喘着粗气。

    “绪哥哥……琰儿弹得还好吧……”

    “好,非常之好,犹如身临其境一般。琰儿,你先坐下休息。”王绪见蔡琰这样一阵心疼,弹奏曲子也是一种体力活,刚才蔡琰全身心投入进去更是消耗精力。

    走到蔡琰身边,王绪掏出手绢给蔡琰擦了擦汗,看着小姑娘那精致可爱,带着潮红的小脸,王绪突然有种想亲上去的冲动。

    “我先给你倒点水。”王绪克制住了那怪蜀黍的内心,站起来想要找个地方倒点水了。其实王绪也忘了,蔡琰有自己的侍女,那侍女见到自己小姐累成这样早就跑去端水了。

    王绪正要走出后院,突然蔡邕闯了进来:“刚才那曲是谁弹奏的?”

    “是琰儿妹妹,怎么了师傅?”王绪很少看到蔡邕这样慌张,脸上竟然还沾着一些墨水。

    “哈哈,绪儿,老夫练成了,你看。”蔡邕哈哈大笑,同时把一卷白绢递给了王绪。

    王绪展开绢布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四个字“高山流水”,字体应该是行书,但却又不是王绪的写法,可以看出这种书法已经自成一体,行云流水,可以说已经大成了。

    “师傅,这可是您新创的字体?气势十足,已然大成啊,恭喜师傅了!”王绪也为蔡邕感到高兴,没想到机缘巧合之下让蔡邕也创出了自己的字体,想必千万年后蔡体也会一直流传的。

    “多亏了琰儿,当琴声响起的时候老夫犹如身临其境,忽有所感,提笔写下了这四个字。没想到琰儿琴艺竟然高超如此,老夫平时也是疏忽了对她的教导啊。”蔡邕这一刻真是老怀欣慰了,有一个孝顺多才的女儿,最近还收了个好徒弟,虽说是背井离乡来到这吴郡,但这一切都值得了。

    这时候蔡琰的侍女已经端水过来让蔡琰喝下了,蔡琰听到蔡邕的称赞,脸上也是露出了笑容,确实这段时间蔡邕忙于钻研书法,好久都没和自己的女儿亲近了。

    王绪见也没自己什么事了就对蔡邕说道:“师傅,这等美事怎么能没有美酒庆贺,请师傅稍等片刻,学生去醉仙楼打两坛百里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