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4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火炮只是为了弥补这支机动部队的火力不足,这支部队真正的战斗力来源于精锐步兵和他们手中的武器。让俄国人和德国人死拼重炮和战车是绝对没前途的。就俄国的战车性能和产能绝对无法和对手相抗衡。打仗讲究的是按照自己的思路打,既然徐杰已经决定让俄国人找德国步兵的麻烦,找软肋打。那么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武器优势。

    今天侧位一觉醒来,迷迷糊糊的打开了电脑。数分钟后被一串闪亮的数字吓傻了。。。。。。。嗯,作为一个新手,已经n久没见到如此多的打赏了~~。大概多长时间了?侧位也有些记不清了,大概1年了吧~~~。心中那个激动啊,那个感激啊~~(≧▽≦)/。

    在此郑重感谢米尔修特拉瑟的10000起点币打赏和月票支持~~~。侧位保证从今天开始至少双更三天~~~。谢谢大家的支持了~~~。

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式轻武器() 
“俄国将在这场战争中面对世界上素质和水平最高的步兵,我们毫不怀疑,在当今世界上,德国步兵是最优秀的步兵,他们拥有一流的武器,优秀的战术以及最好的素质。不要被德国人那些设计中的钢铁巨兽所迷惑,德国人真正的战力来源是他们的步兵和炮兵!”————徐杰

    在徐杰那个位面上,有很多人认为德国在2战初期之所以能获巨大的成功,其原因在于装备上的技术优势。但是实际上,当人们盘点德国初期的装甲部队的编制和战车性能的时候,其实并不是这样。法国的b1型坦克要优于德国的短管4号。b1坦克装有一门4,外加两挺机枪。最大装甲厚度6面装备了。而另一种法国坦克s35骑兵坦克,装备一门45程2603号坦克比绝对不吃亏。

    我们再看看德国前期的装甲兵力,不过仅仅6个装甲师,4个机械化轻装甲师和4个半机械化“摩托化师”这点兵力和德国陆军庞大的规模相比实在是太小了。而即使到了战争中后期,各种虎豹大量服役的时候,德国坦克和战车的保有量也不是特别多,而在库尔斯克之后,德国陆军更是只能把装甲部队当成救火队用。所以最终支持德国陆军打满6年时间的本源力量还是德国步兵。

    德国人对步兵战术和装备从来都是相当重视的,比如说1916年开始德国陆军推出了突击群的概念,以及后来的暴风突击队。在这支精锐部队中德国人开始为突击部队配属大量的战壕迫击炮和各种步兵炮,以队。为打破当时的战壕困局找到了一个适合德国人的思路。而在2战中德国人更是研究了一系列的迫击炮和各种步兵炮来增强步兵火力。在东线的战斗中。德国基层拥有的火力强度远高于苏军。

    而现在,徐杰对德国步兵战术还是比较了解的,除了作为穿越者之外,还因为现在的德国陆军战术和华夏陆军都非常相似,强调基层火力配置,强调一个营甚至一个加强连来执行一个战术任务的能力,步兵班战术几乎都是以机枪为核心展开。冲锋枪负责近战。步枪掩护并且间或辅以掷弹筒。来对付400米内的对方机枪火力。连排战术则加入了6一级则会有8伤力。同时间或会有一些4》    也就是说,整个战术体系中,连级火力有效杀伤距离不会超过700以上。到了营以及则会骤然提高到2000米左右。而且整个战术体系极其依赖迫击炮和机枪。这个问题是个人都能看到。但是却没有办法解决。原因很简单,当时的武器没办法给人更多的选择。战防炮一般营级单位不会有,或者很少。剩下的就是看谁的机枪多迫击炮多,而俄国人有喜欢集中起来使用,或者说放在后面。这样一来结果就是在步兵交战中屡战屡败。在开始的时候俄军中还有一些有经验的老兵,但是伴随着老兵一批批的被消耗,最后的结果就是这战争没法打了。

    然后再结合一下未来东线战场的情况,像西线那样修成铜墙铁壁的防线几乎是不可能,战线过于辽阔。而且变化可能比较频繁。呃。这个怎么说呢,西线可以说德国对英法谁都很难突破对方的阵地,有可能个别地区打一年多都原地踏步。但是东线呢,想想都知道,俄国人肯定是一退再退。从时间上来说。德国人没有充足的时间来构筑一条固定的防线。

    而从人力上来说呢?2战的时候,如果将战线平均分配的话,一个德国前线师大概要负责30……!)这还是2战西线无战事的情况。要是现在1战的话,德奥必须将主力放在西线来抵御英法的进攻。那么其实用在东线的兵力不会特别多,所负担的正面战线长度会更长!所以人力肯定不会够用。也就是说从某种程度上讲,大部分掩体和工事根本不用中口径以上武器来清理。

    然后结果就是在营连级交战中,只要能压制住德国少量搭配的80级别迫击炮的话,那么德国陆军的火力杀伤范围不超过700米,而且只拥有简易的土木工事来防御。这个问题就简单了,徐杰需要为俄国人,当然更是为了华夏陆军装备一种设计距离超过700米,而且可以有效摧毁土木工事和人员的武器!而且必须比较容易携带,最好有一定的持续火力。

    也许有人说迫击炮是个办法,但是8个重量不算重,但是结合弹药重量的话,那恐怕就不是一般进攻部队可以携带的了。一发炮弹3公斤以上。在不算任何包装的情况下,20发炮弹就60kg,算上包装的话恐怕100kg都要多。如果要再考虑滑膛迫击炮的打击精度的话,摧毁一个固定火力点所需要的弹药比线膛武器更高。那么如果要想让所有火力打击任务都让80迫击炮完成的话,那么这个总弹药需求量肯定是个非常高的数字!当然了,如果是线膛迫击炮的话,需求可能会下降。但是成本会上升……。

    那么有没有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呢?答案是当然有!那就是大口径机枪!比如说他那个位面美国1921年定型如果说他的后续型号的话,恐怕大部分人都知道,那就!

    这种武器堪称全能啊,步兵用作火力支援,同时也堪称美帝空军使用最多的武器。而如果这种大口径机枪出现在1战的话,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首先,这种机枪在配合上光学标准镜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攻击800到1000米范围上的面目标和土木工事。而且初速高弹道平直。威力更不是普通机枪可以比拟的。在战场上弄一个能防住的机枪很容易,但是你想修一个能防住机枪的土木掩体恐怕就困难点了。这东西在2战中都可以在中近距离打穿大部分装甲车的!而800米以上的有效射程更是可以避免几乎所有连级武器的打击!

    而且这东西精度非常高,根据美国人的眼睛,在2战空战中美国战斗机万年都用50机枪,而精度较高的话就可以相对节省弹药,虽然现在华夏能否搞出1921版的50机枪还有些怀疑,但是至少大口径机枪比现在的机枪强多了那是肯定的,而且能在绝大部分连级武器之外射击也是肯定。

    在连营级别的交战中,只要能压制住对方数量稀少的8优势。德军所有的连级压制武器够不着。而使用大口径机枪的俄军则可以轻易的将一个个土木掩体摧毁。当然,这东西还可以对空,在1战的时候对付时速只有两百多公里甚至更低的双翼机,50口径的机枪绝对称得上大杀器了!当然,最最重要的是这些武器重量比较轻!这对于只能用骡马化机动的俄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压制住对方的重火力后,并不代表一切,还需要步兵逐渐清理对方的散兵。这时候在200到300米的距离上,除了重火器之外就只有步枪可以够着,冲锋枪那几乎是150米内事情。而步枪的火力略显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徐杰认为有必要装备自动步枪还强化这段距离的火力。而且根据俄国的产能和供应情况,机枪的产能和供应可能会出现不足,尤其是在装备了5 /》    徐杰认为有必要让俄军在没有机枪的情况下依然保持部分一定的火力强度。其实这个问题在徐杰那个位面上有两种办法可以解决,一种办法是用一定量的半自动步枪来弥补,这些使用全威力子弹的武器绝对比最快的步枪还要快。而另一种办法就是像德国人一样生产使用中间威力的stg44突击步枪。

    经过一番权衡之后,徐杰认为没有必要给俄国人提供类似stg44这样的武器,华夏部队可以装备类似的中间威力突击步枪,但是俄国人使用类似svt40这样的半自动步枪就可以了。当然,这些武器必须放在老兵手中才能发挥作用,你给一名新兵造价高昂的半自动步枪的话,还不如给他一把冲锋枪用好。虽然徐杰打算剽窃注是具体能造出什么样的东西,徐杰心中都没底!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以及书友威灵顿公爵和tianlang588的月票支持~~~。第二更奉上,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七百六十二章 新式重武器() 
“一般马车载重量在300到400kg左右。一昼夜行进速度如下,在公路上可以行进40,如果想让一支以骡马化为主的部队能够进行快速机动的话,那么单匹马所运载的货物不能超过400kg。这应该是骡马化机动部队快速机动的重量上限!”

    在徐杰的设想中,俄国的机动部队中最慢的部分,也不能慢于一昼夜40这是建立在德国步兵追不上的情况下,只要能保证这个速度底线,那么就可以跑过德国绝大部分部队!当然你要是万一碰上德国相对较少而且行程比较短的装甲部队的话,那只能说你倒霉,真被咬上了,怎么也跑不了了……。

    作为俄军骡马化部队的主力支援武器,300到400kg的步兵炮略显不足,这东西按照现在的水平最多造出一门92式步兵炮,92步兵炮不到4知道即使在2战中以炮兵火力孱弱而著称的日本陆军中,92步兵炮也不过是大队级的武器。至于现成的武器吗,法国的7打坦克打碉堡打步兵,但是重量高达1。2吨以上的重量让这些武器很难快速机动。

    而为了均衡性能和重量之间的关系,徐杰打算参考一下美国1927年定型…5度到45度。水平方向角为6度,最大射程8925米!普通弹重6。241公斤。从性能上来看这东西绝对算2战最好的步兵炮,虽然以现在一战不到的技术水平造出来是什么德性说不准,但是多少可以参考其中的一些设计理念。

    第一,这门火炮重量不能超过700kg,并且必须可以进行拆分。可以在平时用单匹马分开运输,三辆马车构成一个完整的跑组。并且可以在战时迅速安装展开,打完后可以短时间内全炮拖曳。第二,为了尽可能的减重,将液压助推器和复位机构合二为一,同时为了降低火炮高度让整个火炮尽可能的紧凑,炮轮采用下悬式设计。即在射击状态下。两个车轮实际中轴在两个炮轮中心连线之下,这需要加装一个“球窝关节式”的连接机构。第三,为了优化水平射界,徐杰还可以给这种轻型火炮弄一个两脚架。不过重量会有所上升。

    而在解决轻型火炮、新式轻武器之后。华夏还需要为俄国人设计一些战车,毕竟面对德国人的装甲部队,这支轻装化部队的反装甲能力实在是悲催一些,比如说上面刚刚说的7速也不过300米多点。要是现在造的话能有250米徐杰就很满意了。这点初速的炮弹想要搞定坦克可能真困难一些。至于大口径机枪吗?配上钨穿甲弹可以打掉绝大部分装甲车,但是面对坦克还是洗洗睡吧。

    俄国人似乎在设计任何重型武器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很不在乎人机性能。说白了就是驾驶者的舒适性永远都是排在最后的。比如说大名鼎鼎的t34坦克,其个人空间和操作性能绝对是堪称噩梦级别的。所以实际上这些武器的使用者也许并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而徐杰认为对于那些受过系统训练并且有一定战术素养的俄国装甲兵。有必要给他们弄一个相对比较舒适的环境。

    另外一点就是徐杰希望能够尽可能的保证这些熟练坦克手的生还率。想要改变俄国政府的想法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唯一能改变的就只有设计了。而参考前世的各种坦克,恐怕梅卡瓦的发动机前置将是最合适的选择。在驾驶员前面除了装甲之外还有一个发动机和变速箱,装甲就算真被击穿了,还有发动机可以挡一下。乘员从车体后部进出生还率还会高一些。但是这样做的唯一问题就是正面投影会比较大,增加了被弹面积。

    就凭现在华夏的工业水平想要在重量比德国坦克小的情况下造出各方面能和德国相媲美的坦克实在是困难点。所以说取舍变得非常重要。徐杰的第一要求是确保相互穿透。也就是说我的装甲可以薄一些,但是我的火炮必须可以击穿对方的装甲。在徐杰那个位面,中国的89式仔细反坦克炮就是在这样的理念下诞生的,装甲防护连轻型坦克都不如,但是那门威力巨大的滑膛炮足够让任何同时期对手都心惊胆战。所以说火力必须是第一位的。

    相对于德国来说,俄国或者说华夏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有足够的钨矿!所以可以为坦克装备一定数量的钨合金穿甲弹。配合上高硬度的穿甲弹头,徐杰认为5坦克才还用过一段时间的长管50l火炮。发动机方面中规中矩,这个还不清楚能有多大马力的发动机,不过根据历史上的估计,在1战前可能获得不了130马力以上的发动机,最后的就是装甲防护。而这也偏偏是最难搞定的事情。

    在技术条件的限制下,想要搞出一款各个方向防御都俱佳的坦克简直是不可能的,所以徐杰决定依然学习后世的先进经验,如果每个方向的防御都无法抵御对方的火炮的话,那么就让最容易中弹方向上的防御可以抵御对方的攻击吧,所以徐杰为俄国人设计的坦克的防御标注是正面可以挡住5还是部分面积可以。能够防住较大的弹片,以及3话,炮塔甚至可能考虑设计成开放式的来节省重量。预计整个坦克的重量预计不会超过15吨以上。

    而徐杰计划为俄国人设计的突击炮也是遵循这个原则,不过尽可能的降低车高,同时装上一门威力更大的火炮而已。徐杰现在估摸着能否用15吨的重量装下一门7任何战车都挡不住它的雷霆一击。在不考虑炮塔,并且装甲防护仅仅强调正面的情况下,徐杰认为一门经过紧凑化设计的7/》    感谢书友望云山人的打赏,以及书友飞跑的小猪的月票支持~~~。今天晚些时候还有一更~~~。

第七百六十三章 中英峰会() 
“仅仅十年的时间,亚洲的海上形势就发生了这样的变化,真有些出乎意料啊。”看着远处从巴达维亚港中驶出的华夏舰队,杰里科心中百感交集。可以说杰里科经历整个华夏海军大发展的全过程,从最找从意大利订购5000吨级二等巡洋舰,到后来的加里波第级和pisa级巡洋舰,再到后来的宁海级战列舰乃至到现在的亚洲第一规模的无畏舰队。华夏海军的扩充速度简直可以用恶性膨胀来形容!从一支世界上不入流的舰队到现在世界前四、亚洲第一的水平,这种速度让杰里科不得不佩服。

    “海军是一个贵族兵种,一个真正的海军强国需要上百年的时间去建设,并不是只拥有几艘军舰就可以称为海上强国的。”防护看出了杰里科心中的想法,一旁的托马斯安慰道。他倒不是有意贬低华夏舰队的实力,而是因为不解,因为在大英帝国海军发展史中,英国人用了上百年的时间和一个个仇敌进行了相当长的时间的拉锯战才取得了胜利,其中不乏遇上像路易十四和荷兰人这样的硬茬,败仗也打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