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皇太子-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臣等遵旨。”

    朱慈炯看向史可法说道:“史可卿随朕去御书房议事,其余人等都退下吧。”

    “恭送陛下。”

    御书房内,朱慈炯一直紧绷着的神经总算是松了下来,心里也在暗自庆幸,多亏了半个月前去见了父皇一面,说服父皇亲笔拟了一道赐婚诏书,否则今天想要让这几个大臣知难而退,满朝上下心服口服还真有难度,那个高老头没准真能在御阶上溅上满头血,他的光辉形象在春秋工笔下说不得也得留下不光彩的一笔。

    和朝堂比起来,朱慈炯还是更愿意在御书房内议事,现在每个月两次的大朝会和原本定期改为不定期的小朝会,朱慈炯是越来越懒得参与,一帮子大臣要么找出各种各样鸡毛蒜皮的小事来跟你扯皮,要么就是更例行公事一样来汇报,朝堂上说了一遍还不算,下了朝这奏折跟雪片似的恨不得把你给埋了。

    朱慈炯越来越能体会大明为什么会弄出这么个太监批红制度了,纯粹就是给这些无关痛痒的奏章给烦的,所以让司礼监的太监先看一遍,把那些个不重要的鸟事和皇帝不关心的小事全部剔出来随便批复了了事,真正关心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只要皇帝不是像天启那样喜欢殆政的木工,基本还是亲自批复的,嘉靖皇帝和万历皇帝为啥动不动就一二十年不上朝,估计也是不厌其烦的缘故。

    朱慈炯现在也是一样,真正能够影响到民生乃至推行各种政治措施,都已经习惯在御书房召见内阁和各部阁高官去办理,之所以还时不时上朝,纯粹就是在外朝百官面前露个面混个脸熟,省的史书上把他说成和嘉靖和万历一样,最后把圣武之治的功劳全部堆在内阁的头上。

    朱慈炯径直走到御案前坐下,看见史可法要行礼,挥了挥手道:“史爱卿乃朕之肱骨,大明柱石之臣,你我君臣齐心大明方能长治久安,这里也没外人,繁文缛节的能免则免吧,自己搬张凳子坐。”

第三百四十八章办事(1)() 
史可法还是规规矩矩的磕头行礼,此乃臣节岂可轻废,和有没有外人没有半点关系。

    “平身吧。”朱慈炯也很无奈。

    一旁伺候的小宦官端来一张凳子让史可法坐下后,便自顾退了出去,这也是朱慈炯的习惯,对于动不动就要几十个人伺候感到很是不习惯,尤其是像御书房这样的私密所在更是如此,因此能在朱慈炯御书房接见大臣的时候还在一旁侍候的太监宫女,无一不是亲信中的亲信,整座皇宫里面两只巴掌都能数的过来。

    “朕几个月前交代内阁办的几样事情办的还不错。”朱慈炯笑道:“尤其是裁撤锦衣卫,连朕都感到颇为棘手,没想到却被你轻描淡写的给化解了。”

    史可法心中一喜,今上能对内阁这几个月来的所作所为持肯定态度,那么至少说明今上对于文官的印象多少有了些改观,看来日后只需尽心去办好手里的差事,用不了多久便能将因甲申之变,文官不作为而让今上产生的恶劣印象一点点扳回来。

    史可法心里这么想,嘴上却恭声说道:“北方数省这些年来饱受肆掠,锦衣卫早已是名存实亡,南方数省虽未遭受大的兵灾,但因帝都在北,南方锦衣卫两百年下来也早已没落,绝大多数在籍的锦衣卫实际上早已成了寻常百姓,甚至多有生计无着的老弱之辈。”

    “臣召他们进京,他们定是以为陛下想要重振锦衣卫,因此心甘情愿的来了南京,南京有近卫军震慑,即便知道了陛下的用意是要裁撤了他们又能如何,何况陛下恩旨,被裁撤的两万四千多名锦衣卫,老弱皆可分得田地成为民户,精壮可以应选整训成为各地有司的衙役,从此而后再不用为生计犯愁,自是毫无怨怼之心,如此顺利也就不足为奇了。”

    朱慈炯点了点头,史可法说的也是实情,锦衣卫在大明的历史上确实辉煌过几次,却被后来强势崛起的东西厂狠狠压制,甚至到了堂堂的一品都指挥使见了五品的东厂厂督都要磕头行礼的地步。

    崇祯继位之后,铲除魏忠贤,东厂因此而没落,但是被打压的太狠的锦衣卫那个时候也仅仅只剩下一口气,何况锦衣卫身为特务组织,一向都很不受文臣待见,对文官偏听偏信的崇祯自然也不可能去恢复锦衣卫的往日荣光了。

    现如今大明山河尽复,公检法等部门很快就会覆盖全国,要想这些部门正常运转,除了做文职工作的官吏外,还需要数量庞大的执法队伍,这些人从哪里来,一是不断反正的降兵,另外就是从已然百无一用的锦衣卫中去筛选,如此一来七七八八加起来,能够充斥到各地衙门充做执法人员的衙役加起来就接近十万,已经勉强能够保证各地有司的正常运转了,当然这些不包括云贵两广在内。

    南方不同于北方,北方数省经历了大乱,可以说是正处在百废待兴的状态,没有盘根错节、根深蒂固的地方势力,各新兴衙门的建立几乎不会遭受什么阻力,这些人整训结束之后便能够立即投入到各有司维持治安,巡检执法等等。

    但南方没有受过大的兵灾和匪患,大地主、大资本家遍地都是,几省各府州县的衙门与地方豪强之间狼狈为奸,想要在这几省推行新政,无疑要受到极大的阻力,所以经过天眼大半年的暗中查访,对于为祸地方最深的八百六十多门阀,朱慈炯才决意铲除掉,没有了门阀豪族的掣肘,失去依凭的地方官府再想以各种借口阻扰新政推行,恐怕就要有些力不从心了。

    慢慢将思绪拉回到现实,朱慈炯再问道:“废除屯兵进行的如何了?”

    “回禀陛下,屯兵和锦衣卫的状况相差无几,四川、湖北、湖南、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因为战祸,屯兵已然不复存在,这几省只要不恢复屯兵就可以了,至于安徽、江浙、两广、云贵等地,内阁已经行文废除屯兵令,并按陛下的意思将屯田分成给原屯兵播种,虽然现在消息还没传回来,不过此等德政,老臣以为屯兵必然欢欣鼓舞,绝无推据的道理,至于那些个屯兵将领,内阁也已行文调其入京,自可将这些人的不满消弭于无形。”

    “很好。”朱慈炯点头赞道:“这才是内阁乃至各部门、各级官府应有的态度,当官的只要把心思多放一些在办实事上,多考虑到民间百姓的疾苦,天下何愁不能大治,大明何愁不能中兴,要是把心思放在什么‘争国本’、‘大议礼’这些动不动就能扯上几年十几年的事情上,官员还有什么心思去治理国家,社稷又岂能不走向衰败!”

    史可法连忙称是。

    朱慈炯道:“如今大明国事渐趋平缓,朕今日单独召见你,是给内阁下达新的任务,朕希望内阁乃至朝中百官,还需尽力尽力去办好差事才是。”

    史可法立刻站起了身躬身说道:“臣定当尽心竭力,办好陛下交代诸事。”

    “坐下吧。”朱慈炯抬手虚按了一下道:“史卿可知道甲申之变时,李自成的大军何以会在两日内攻陷北京雄城?”

    史可法稍稍思考后说道:“依老臣看,若非奸贼兵部尚书张缙彥打开正阳门迎反贼刘宗敏部入城,北京足以支撑一两个月,陛下也就会有足够的时间去应对,亲率勤王大军北上,如此一来内外夹击,很有可能便会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消灭李自成的流贼大军,甲申国难的悲剧亦不会重演,大明的史书也必将改写。”

    朱慈炯笑了笑道:“张缙彥开正阳门确实是导致北京快速陷落的原因之一,但在朕的眼里却并非主要原因。”

    史可法精神顿时一震。

    “李自成兵进山西,山西各府降之十之八九,以至于李自成十几万大军能够快速突破到北京城下,然届时北京尚有十几万大军拱卫帝都,就算正阳门被破,李自成凭借手里的兵力想要拿下帝都,逼死朕的父皇又谈何容易,故而张缙彥开正阳导致甲申国难只能算是次要原因,真正的原因是瘟疫!”

第三百四十九章办事(2)() 
瘟疫!史可法悚然一惊。

    朱慈炯脸色冷峻得说道:“崇祯十六年年中之时爆发的京城大疫,导致二十万百姓死于非命,京城日出万棺,十几万京营士卒死伤枕籍,侥幸逃过一劫,活下来的军勇身体也极为虚弱战力自然大打折扣,李自成恰于此时全军东进,可以说是占尽了天时,将无战心、兵无战意,北京一役可以说尚未开战便已经败了一大半,最后陵寝陷于贼手,社稷险些败亡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一年多以来,关于北京陷落崇祯殉国乃是瘟疫所致的论调南京城内也是时有耳闻,不过朝中官员谁也没当真,因为在他们的眼里,瘟疫毕竟是天灾,而张缙彥开正阳门则是人祸,北京城失守的罪责总得有人来背锅,张缙彥自然而然成了最佳人选,现在皇帝旧事重提,自然不可能打算为张缙彥翻案,但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意思,史可法一时间还真摸不着头脑。

    “还有。”朱慈炯略做思考后说道:“我大明子民一遇恶疾便只能等死,能有命活到六十岁的百姓恐怕连一半都不到,新生儿的夭折率更是居高不下,何也?大明垂三百年来,有史可查大疫便多达六十四次,几乎四年多便会爆发一次夺取数十万百姓性命的瘟疫,又该如何解释?”

    “在朕看来无非三点,一是疾病的防治措施太过简陋,二是穷苦百姓看不起病,壮年之时小病小灾咬牙硬抗也就抗过去了,但岁数见长之后,小病一旦抗不过去便很有可能转变为恶疾,最后只能是闭目等死,第三就是个人卫生乃至社会嗯,各城的环境卫生脏乱不已,滋生细菌成为病灾之源,规模大时甚至可能引发瘟疫。”

    史可法坐在凳子上微微弯腰道:“陛下见微知著,老臣叹服,臣闻吴县有一名医叫做吴有性著有医术名瘟疫论,其中阐述瘟疫之病因、病机、征侯以及治疗之法,臣以为可将此书大刊天下,让更多的百姓知道瘟疫与伤寒的不同之处,一旦出现恶疾便可及时处理,免使恶疾蔓延,造成无量之祸。”

    朱慈炯洒笑道:“将瘟疫论刊行天下,主意确实不错也切实可行,但是史卿可曾考虑过,我大明普通百姓有多少人识字,朕现在大兴教育,如果能在十年之后,让我朝百姓的识字之民超过一成,朕便心满意足了,再说了就算识字了,又有多少人能看得懂医书,只怕恶疾临头,更多的人还是会去选择求神拜佛吧,退一步说,官府中人习得此书,一旦发现疫情,他们会怎么做,积极去控制疫情蔓延与治疗还是干脆将染了瘟疫的百姓送去乱葬岗自生自灭?甚至将伤寒之症当做瘟疫处理,这些事情又有没有可能会发生呢?”

    “这”史可法不禁汗颜,苦读半辈子圣贤书,现在发现自己的才识和见识竟然远远不如眼前的少年天子

    “医家讲究的是对症下药,方才朕之所言便是说了这个症的症结所在,史卿方才所言将瘟疫论刊行天下便是药方之一,但朕以为这还远远不够,想要做到药到病除只需将朕方才所说的三点一一落实,便可将病根斩断,再不济也能防患于未然。”

    史可法很是诚恳得说道:“老臣见识浅陋,还望陛下指点迷津。”

    “嗯。”朱慈炯点头,就算他在后世不是学医的,但医学的基本知识也比这些只知道死读书的儒臣多的多,随便拿出一点就足以震惊天下,不过他可不打算卖弄自己脑海里一知半解的医学常识,他身为天下之主,要做的只有一点!建立完善的医学制度。

    “朕方才说的第一点是疾病的防治措施太过简陋,这个简陋不是说用药,而是说大明的郎中太少!精通医药学说的医士更是少的可怜,怎么解决这一弊端,其实也很简单,说白了就是培养医疗人才,就是教育!”

    “朕打算在南京建立一座专门培养郎中的医学总院,延清天下知名医者入院授业,医学院主要可分为治疗伤寒内疾的内科,治疗外伤的外科,疫病防治的传染科,预防与治疗小儿疾病的儿科,还有妇科等等。”

    “史卿方才所说的吴有性便可以担任传染科的授业院士,太医院的各科太医朕也会让他们轮番进入医学院传道授课,另外在太医院任职的教授,朕自然不会薄待他们,除了每个月能拿到十到五十两的银钱外,若是其门下教导出的医士能够通过考核标准,通过的越多朕便会给他们授予荣誉官衔,就如同黄建国和赵立功他们一样!”

    史可法张了张嘴,今上每日呆在深宫,恐怕没事脑子里面尽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了吧,不过这也是德政,若是医学院建立,天下间的医者变多,对于治病救人的好处简直不言而喻,说是无量功德也不为过。

    朱慈炯自顾说道:“等到医学院的第一批医者顺利走出医学院,那么这些人才便可进入大明各地传授医学知识,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病痛的本质,长此而后朕相信百姓因疾病而亡的死亡率要大幅减少,这对于大明的人口繁殖的好处自是无可限量。”

    “建立医学院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啊,老臣唯有叹服而已。”史可法正色道:“只是老臣敢问陛下,新建医学院的教习可招揽民间医者,也可让太医院的太医担任各科主事,但招揽的学徒可有标准。”

    朱慈炯笑道:“学徒自然首先要能识得了字,否则就算学的精湛医术却连药方都开不得岂非成了笑话,内阁可以布告天下,只要能识字又愿意习医之人,每月在医学院可以领取二两银子的习医补偿,男女不限,等于是用大明的财政促进天下的医学发展,现如今全民教育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等到六七年后,第一批学子结业,他们可以考虑是直接升入各地医学院校习医,也可以通过考核升入更高一等的学府,此乃长远之计,倒是不必操之过急。”

第三百五十章办事(3)() 
史可法应道:“老臣记下了,回去之后便联系工部选定校址,核算各项费用之后再找高部长商议拨款之事。”

    朱慈炯呵呵笑道:“高弘图这人是越老越是小气,建校乃至后续各项费用加起来所需要的银子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你找他要,只怕他又要肉疼许久了。”

    史可法亦笑道:“高部长做在计相的位置上,自然要为大明的财政收支精打细算,不过现如今财政部也不缺银子,再过上几个月明年的盐池招标又将举行,财政部起码还能收入三千万两以上,建医学院又是救命之德政,老臣以为高部长这银子定然也是拿的心甘情愿。”

    说这话的时候,史可法不由想到建在建在江心洲上的巨大银库,据听说新军讨伐李张二贼,缴获的金银逾亿万两,每日里都有银车上岛,将巨额银子存放进去,等于是今上将二贼这些年烧杀掳掠去的银子重新抢了回来,但这是皇帝的私库,高弘图也不知道眼红了多久,没少在他面前唠叨想从中分一杯羹,只是这段时间繁杂事务太多,史可法也没精力去理会高弘图罢了。

    朱慈炯叹息道:“不管怎么说,高弘图也是六十出头的老人了,精力远非史卿可比,再过上个几年一旦致仕,这大明的国库交到谁的手里才能让朕放心呢,这样有才能又忠正清廉的人才可不好找啊。”

    史可法肃然道:“高部长若是知道陛下对其评价如此之高,恐怕当场就得痛哭流涕叩谢君恩了。”

    朱慈炯撇了撇嘴说道:“不说这些,方才朕说绝大多数的穷苦百姓不是不愿意看病,而是看不起病,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