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皇太子-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颖的身上通通看不见,能看到的唯有中规中矩的深宫妇人作态,说话更是谨言慎行,似乎生怕因为自己言语上的过失让身在外朝的兄弟蒙受灾难一样

    帐中被翻红浪之时,朱慈炯也曾循循善诱的告诉过两女不必拘束释放自我一类的废话,两女答应的爽快,可是第二天依旧我行我素,时间长了,朱慈炯也就习惯了。

第两百一十章烦扰(2)() 
不过两女至少在人老珠黄之前并不用担心失宠,谁让他们都有一个好哥哥呢,杨衡与顾骏如今可都是手握重兵的一方重将,虽说如今还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战绩,可随着军工的完善配备,原四镇兵马整训完成,国内平乱战争即将爆发,到了那个时候,身为武将又何愁军功傍身。

    当然要想在宫里保住一世荣华,凭借外力终归不够,老朱家的子孙防范外戚是出了名的,所以身为宫里女人最重要的还是诞下皇嗣,只要膝下能有一儿半女,那么就算因为年老色衰失去恩宠,也能靠子女保障后半生不受欺凌,卞玉京就是因为深切的知道这一点才铁了心求子,卞氏姐妹身世飘零,又曾双双论入风尘,若是无子再没了朱慈炯的宠幸,就算升到妃位,以后也只能看宫里大太监的脸色过日子。

    如果不是朱慈炯看上了卞氏姐妹,那么卞氏姐妹最终的结局多半都是被权贵收为妾侍,就算生下子女最后也极有可能被扫地出门,历史上卞玉京成为郑建德的小妾,因见郑建德有意将其献给南下的多铎,最后逃出郑家改名换姓隐居道观,四十出头便郁郁而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但如今卞氏姐妹身为皇室嫔妃,生下的子女就是皇子皇女,就算犯下大过最多也就是被赐死,绝无撵出宫再嫁他人的道理,皇室虽说冷酷,可身为女子谁不想从一而终,谁又想被人当成货物一样买来送去呢。

    “今天读了什么书?”朱慈炯没头没脑得问了一句,如今杨芹认识的字已有数千,阅读方面已经不存在太大问题,何况朱慈炯也不求她能理解多少,为的只是让这些深宫女子能有个消磨时间的方式,不要一个个的最后变成深宫怨妇。

    “回陛下的话,臣妾今日读的女诫。”杨芹怯生生的答道。

    朱慈炯眉头微微一皱,女诫都已经这样了还读这些古板教条一样的书籍,就不怕把自己给逼疯了啊,记得他还特意让韩赞周寻了几十本奇志杂谈一类的书供两妃消遣,现在看来好心成了驴肝肺了。

    本来朱慈炯还打算劝上两句,可转念一想还是算了,读书最主要靠的还是兴趣,强加头上去看也未必能读的下去,效果没准还适得其反,与其如此还不如顺其自然。

    朱慈炯心里叹息嘴上却说道:“平日里无事也不要总闷在宫里,多去惠妃哪里走动走动。”

    朱慈炯原本是打算让两个妃子多和卞氏姐妹接触的,多学习些琴棋书画什么的,可两女只在两个月前去过一次便再未踏足过一次永寿宫,也不知道是自惭形秽还是从骨子里面看不起风尘女子,朱慈炯也不好勉强,只能听之任之。

    “臣妾省得了。”杨芹答了一句。

    “嗯”朱慈炯应了声道:“朕还有些国事需要处理,待忙完之后再来陪爱妃,嗯爱妃的手艺不错,今晚就在爱妃宫里用膳,记得多做两个朕爱吃的小菜。”

    杨芹脸上终于洋溢出一丝喜意,天子要在春和宫用晚膳,自然而然晚上也会宿在她宫里,能有侍寝的机会就多了一分怀上龙胎的希望,宫女的女人除了这个也没什么别的追求了,朱慈炯以为两位妃子不愿意去永寿宫是因为看不起卞氏姐妹或是觉得自己色艺比不上,其实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卞氏姐妹都已有孕在身,如今卞玉京有孕已达半载,大腹便便的样子看得两女心里实在是不是滋味,干脆来个眼不见为净,宫里姐妹仅仅只有她们四个,谁看不上谁啊。

    朱慈炯确实有事,当了近一年的皇帝,他多少有点理解大明体制下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奇葩皇帝了,也更深刻的理解为什么‘嘉靖’‘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大明的文臣对于权力和名声的追求简直只能用登峰造极来形容。

    一年多以前,天下纷乱异族入关,无数的文臣武将都认定大明的天下快要完了,三百年必有王者出,大明三百年天下气数确实也该尽了,也正是因为很多官员心里抱定这个想法,所以李自成入山西才能一路势如破竹,数十万大军不战而降,各府州纷纷递上降表,最后崇祯皇帝血溅御庭更是证实了这一说法。

    定王南下虽最终登基为帝,可天下的官员多半还是不看好残明朝廷的,一个十五岁的少年皇帝能有什么作为,内有乱镇外有强敌,以残明的实力如何会是满清或是顺贼的对手,如果残明能像南宋那样苟延残喘一百多年,都能算得上是邀天之幸了。

    少年天子练兵江心洲的事百官不是不知道,可谁也没当一回事,一群流民组成的军队又怎么可能抵挡天下百万乱匪,大明想要偏安一隅,最终要依为长城之靠的只能是五镇兵马。

    可圣武皇帝登基以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瞬间平定四镇,还以爱民大名义在玄武门外杀了个人头滚滚,更是为了震慑天下玩出了一手磨体炼魂,百官确实被朱慈炯的狠辣手段给镇住了,可依旧不认为凭借新军的力量可以剿灭流贼驱逐鞑虏,覆灭四镇也完全是因为高杰等人上了朱慈炯的恶当。

    所以很大一部分官员对于大明的形势并不看好,朱慈炯前前后后搞出那么多玩意,处处表露出来锐意改革的决心之所以没有受到太大阻力,主要还是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自身的根本利益没有被触及,二是并不看好大明未来的前途,始终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反正这个天下是朱家的,你朱慈炯可劲折腾,到最后把天下折腾没了也怪不到他们的头上。

    然而逐日、神武两军悍然北上,几战之后打的狂妄不可一世的满清铁骑狼奔鼠窜,隐隐已有席卷天下之威的西路大军更是一战过后灰飞烟灭,满清最后为了让贵族以及保持最后一股力量退回关外,甚至不惜将太后皇帝押在大明手里做人质,更是赔偿了数千万两战争赔款

    这说明什么?说明大明气数未尽啊!

第两百一十一章烦扰(3)() 
大明气数将尽,那么身为大明的臣子,最终是为大明殉葬还是去新朝谋取进身之阶,满朝大臣心里都有自己的算盘,巍巍华夏数千年何时又有过不败的王朝,身为儒家文臣变节固然令人不耻,可只要能在新朝崭露头角,名垂千古也不是什么难事,历朝亡国或是政变之时,变节之臣流芳千古的可不在少数,鼎鼎大名的魏征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吗?

    良禽择木而栖,若是李自成坐了天下,同为汉民变节投靠,对于大多数官员来说不存在什么心理负担,毕竟和家族利益和自己的命比起来,为了一个没落王朝殉葬实在是件愚不可及的事,当然如果是满清异族占了天下,那么他们最终会如何选择还是未知数,但想来为了保住荣华富贵,剃发易服也不是不能接受。

    但现在形势突变,令无数官员意想不到的是,原本以为不堪一击的流民军伍摇身一变成了张开利爪的虎狼,几番大战歼灭满清数万强军,更是兵不血刃的迫使西征大军烟消云散,连满清铁骑都不是对手,最终只能落得个屈辱祈降的下场,那么祸害大明这么多年的流贼又算的了什么?攻陷帝都逼死先帝的李自成面对满清尚且不堪一击,那么面对连满清都不是对手的大明新军,自然也是待宰的羔羊。

    三百年必有王者出,清醒过来的大明官员,原本打算得过且过的大明官员终于意识到这个诞生的王者不是李自成、张献忠也不是皇太极、多尔衮,而是大明新君英明神武的圣武皇帝!

    悄无声息的练出一支铁血强军,雷霆之势覆灭四镇,改革盐政让空虚的国库顿时变的充实无比,受损的却只是那些盐商和盐政官员,其他能从盐政当中获取好处的官员当然也不在少数,可损失的部分还远远不足以让他们有勇气联合起来对抗强势天子的地步,当然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通过满清狼狈退出山海关,山西山东相继光复来看,大明灭掉内贼圣武中兴已是注定,于是那些个原本三心二意的官员顿时收起别样心思,一心在想在如今的形势下如何为自己争取到最大的好处。

    朱慈炯最近这一段时间很烦,原本大小朝会,大臣们要议的都是无关痛痒的小事,最多也就是他在推行几项政策的时候,有些不满的官员会跳出来以祖制为借口说些废话,而大多数朝臣上朝都是闷声葫芦,基本上是一言不发站班来的。

    大臣们第一次统一行动还是因为洪承畴被俘,满朝上下一片喊杀声,不过被朱慈炯以崇祯的名义压了下去,可随洪承畴失踪,朝议也就慢慢平息了下去,可随着天下形势的越来越明朗,原本还是显得有点死寂的朝堂顿时变得活跃了起来,满朝大臣唇枪舌剑,围绕两个议题展开大战,大小朝会硝烟弥漫,惨烈程度比起血腥战场有过之而无不及

    第一个争论的重点就是还都!大明立国以来自成祖皇帝迁都北京后,洪武皇帝的南京便成了南都,两座都城历史地位虽然不分上下,两班官员品级也不差分毫,可谁又不知道南都的大部分官员,要么是北都放逐而来要么就是挂个名义荣养的。

    甲申大变,李自成攻陷北都,崇祯皇帝蒙难殉国,四百年帝都先遭流贼肆掠后被鞑虏蹂躏,圣武皇帝临危受命南都登基,混吃等死的南都官员一下子翻身成为炙手可热的权贵,而原本那些在北都呼风唤雨的高官显贵辗转逃到南都以后,虽说官禄和以前比起来不差分毫,可却失去了当官最重要的两个字,权势!

    当今天子冲龄践怍,虽说是先帝在世唯一子嗣皇位当仁不让,可南都官员多少也能沾上些许拥立之功,南京自然而然也就是今上的龙兴之地,身为南都官员,不管局势如何发展,却一心想的都是让南京恢复成为新的政治中心。

    北京逃来南京的官员一开始对此当然没有异议,他们九死一生的逃来南都,圣武皇帝让他们领着原先的职衔享受着原先的俸禄,对他们来说可谓是仁至义尽,除了午夜梦回的时候因为失去实权有些失落以外,其他的倒也不算什么,无非就是南北调了一个个罢了。

    若是大明如同南宋一样最终只能守住这半壁江山那也就罢了,可偏偏一年不到窃占北京的满清便灰溜溜的滚出了关外,北都毫发无损的回到了大明的手里,外患已除内贼平定指日可期,那些个北京逃来的大臣们心思无可避免的活络起来。

    因为他们中大多数人的根基都在北方,要想恢复往日的权势最好的办法就是还都北京,就算还都北京以后重要职权依旧还是落在南派官员手里,可凭借他们在北方的资源用不了多久就能将南方的强龙给打压下去,至少也能分庭抗礼,比起现在半死不活的不知道要强多少倍。

    北方官员的依据很直观,大明自成祖皇帝迁都北京之后,便有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美谈,崇祯皇帝宁死不弃祖宗陵寝更是能够说明一切问题,今上仁孝又岂有不会北京兴建先帝陵寝的道理!

    南派官员当然不可能愿意还都北京,和北方官员一样,他们中大多数人的根基在南京,难得逢上甲申之变才能再次活跃在大明的政治舞台上,随帝回转北京变数实在太大,北方官员的心思他们岂能不知,是以坚决反对还都之议。

    反对还都的南派官员又分为三派,一派属于温和型的,认为南京不但是今上的龙兴之地更是大明的龙兴之地,何况太祖陵寝就在南京,北派官员所谓的守护祖宗陵寝的说法根本不成立,论祖宗谁能大的过洪武皇帝,至于兴建崇祯帝陵,完全可以委派官员督办,甚至可以迎先帝灵柩入南都,在南都觅一风水宝地安葬先帝云云。

第两百一十二章烦扰(4)() 
第二派可以勉强算得上是中立派,这个中立不是说在定都南京还是返都北京的事情上中立,他们依旧是定都南京的坚定支持者,只不过他们的观点比温和派还激进一点,比激进派又要温和一些。

    这一派的官员认为,今上因受先帝之旨前来南京祭奠孝陵,方能躲过甲申大变,若是当时身为定王的圣武皇帝没能来南京谒陵,此时多半已经陷在北都,若是果真出现如此情状,那么大位无主,谁能入继大统必然会让大明陷入一片腥风血雨,社稷因此倾颓都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冥冥之中,今上得太祖庇佑得以躲过大劫,于情于理都应该做坐镇南都,就算是要还都北京也绝不应是当下,中立派用出拖字诀打定主意想要把还都之事无休止的拖下去。

    最后一派自然就是激进派,之所以说他们激进,是因为不但他们的观点激进,而且受到的反驳也更为激进,甚至在朝堂上这一派的官员和北派官员的斗争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原因很简单,因为激进派的主要观点就是北京已经不适合继续做大明的帝都了,换句话说,北京作为大明帝都的气数已经尽了,然后这些被冲昏头脑的激进派官员拿出汉朝、宋朝说事,顿时被北派官员抓住痛脚,言称激进派官员是在诅咒大明,因为不管是东汉还是南宋,国怍不过一两百年,激进派言称要换都,言下之意就是说大明的国怍已难长久

    天下没有不败的王朝,可心里知道是一回事,说出来自然就是另外一回事,激进派官员被抓住小辫子当真是百口莫辩。

    高坐御庭的朱慈炯头大如斗,冷冷的看着满朝大臣吵成一锅粥却一言不发,现在天下还未平定,挖了大明祖陵的张献忠和‘逼死’先帝的李自成依旧肆掠数省之地,这些官员真是吃饱了撑的,手上有大把的事情可以去做,偏偏日复一日耗在还都的事情上争的脸红脖子粗,真是活久见。

    还不还都自然是朱慈炯一言可决的事,只是是否还都就连他自己都没有拿定主意,真要说起来,现在还都北京自然是最佳时机,因为南派官员大多赋闲日久,新君方立百废待新,南派官员对于天下的掌控力远远不能和崇祯时期的北派官员相提并论,这也是朱慈炯一上位便能以强军快速推动几项改革的重要原因,手段固然狠辣可与南派官员没能凝结成为一个整体对抗皇权不无关系,如果不是还都事件爆发,南派官员抱成团恐怕至少还得再等三年!

    可以预见还都之议争论的时间越久,将来受到的阻力必然就会越大,北派官员虽说人少,但凝聚力比起南派官员不知道要强上多少倍,在官场上打滚多年,又岂会看不出时日耽搁越久形势对他们就越不利,而且一眼便能看出皇帝如今对于还都之事举棋不定,换句话说就是皇帝并不排斥还都,这就是他们的机会,如果不能借此机会促成还都,那么他们的机会就会越来越渺茫

    朱慈炯确实不排斥回北京,对于生活在现代三十多年的他来说,北京作为一国之都早已是根深蒂固的想法,尽管封建时期北京作为帝都一大半都是异族的都城,但三朝将都城建于此处自然也有其道理,风水什么的朱慈炯不懂也无心去深究,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理念是后世明粉提起大明的时候引以为傲的佐证之一,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称臣、不纳贡代表的更是一个民族绝不妥协的崇高气节。

    所以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